卷首语
2010-12-26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50多年来,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了认真的贯彻落实,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建设问题的研究也不断深化。本期发表汤法远博士《民族区域自治建设的重大问题分析》一文,认为: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建设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主要包括自治权的双向流失、政府政策过程的完善、政府政策理念的创新、政府职能模式的构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民族法制建设、各民族权利义务关系的平衡等问题。新时期民族区域建设需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当今世界,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电视的普及及其快速的传播速度,为我国民族政策的宣传提供了重要平台或渠道。红梅《民族政策宣传面临的新形势与应对策略》一文认为:我国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但是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呈上升趋势,网络和新闻媒体已成为民族政策宣传和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民族政策宣传已进入了国际传播范畴。因此,必须突破传统的宣传模式、方法和理念,建立和创新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增强民族政策宣传的效果。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是本刊一个特色栏目。电视人类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功能。王清清《电视仪式:电视人类学研究发展》一文,从电视仪式为切入点,对电视仪式的社会性与现实性、特征与定义问题进行了阐释,认为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与收视实践,是一种仪式的现代性表征;电视仪式是以电视为媒介中心组织起来的结构性作用,人类学仪式借助电视这一现代传媒技术,已经深刻地切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电视仪式的研究既可以展示古代仪式的现代表征,也可以揭示当代电视人类学的深刻意义与广阔前景。吴兴帜《标识与符号:“物”的人类学研究》,从“物”与社会演进和象征符号的角度,对人类学关于“物”的研究谱系进行梳理,论述了相关人类学学派在以“物”为研究对象的方法与认识论。
壮族是一个具有包容、开放品格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在与汉族的接触交往过程中,许多壮族被汉族所同化,这早已为世人所知,但也有许多汉族融合于壮族之中,被壮族所同化,对此,人们却知之甚少。马世英、梁世甲《广西汉族“壮化”现象个案研究》一文,以广西东兰县花香乡弄兰村为例,对汉族“壮化”的过程及其原因进行了考察和论述。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李荣启、唐骅《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文,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展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取得的斐然成就作了全面的总结,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