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陵水县村级股份制公司成燎原之势

2010-12-26刘亮武

今日海南 2010年10期
关键词:陵水征地村级

□刘亮武

陵水县村级股份制公司成燎原之势

□刘亮武

“村民5万人,均村一民次每性年可人获均得分土红地达补偿50金00元以上,每户村民享有村委会出资建的230平方米的二层半楼房,村民免费享受农村医疗保险。这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天竟然在大墩村实现了。”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镇大墩村村民李石法领到征地补偿款后激动地说。

曾经对征地最有抵触情绪的“钉子户”李石法,为何能最快与村委会签订征地协议,最早领到土地补偿金,还最先主动地当起大墩村征地拆迁的“义务宣传员”?这还需从头说起。

黎安镇大墩村作为黎安主题公园开发的重点村,全村总人口3480人,被征地面积11670亩。以往,大墩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村党支部战斗力薄弱,各项制度不健全,村务公开不透明,土地管理混乱,是县里有名的“上访村”“、问题村”。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墩村充分利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黎安主题公园开发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在2010年5月14日率先成立全县第一家村级股份制公司,并充分发挥公司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指导+村公司主导+村民包干”的征地拆迁新模式,征地拆迁工作创造了“陵水速度”,实现了让利于民。

一方面,征地拆迁工作实现了“零上访”。村级公司仅用20天就完成大墩村8个村民小组、826户农民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涉及土地11670亩,征地补偿款已全部拨付到村民手中,如此大规模的征地拆迁,没有一户因征地而上访,没有引发一起不稳定事件。另一方面,村民从以前的抢建抢种转变为现在的主动拆除。今年5月份,一名在后岭村投资的客商为获得征地补偿金,抢建起1000平方米的虾苗孵化室,70多名村民自发组织挥锄将其推倒,为大墩的征地拆迁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工作思路的转变,管理模式的改变,使得村民主动参与开发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大墩村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墩村由原来的矛盾多、治安差、经济落后的村庄实现了华丽转身:以往政府车辆入村被村民扔石头,现在干部入村和村民拉着手唠家常;原先的“上访村”、“闹事村”,奇迹般地成了县里的先进村、文明生态村;在大城市打工的大学毕业生如今成为回乡创业的“还巢凤”。

大墩民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孩满有信心地说:近日公司已耗资5000多万元买了6台运输车辆、3台挖土机、2台铲车。今年下半年,村办公司还计划兴建环保蒸汽砖厂、花木苗圃场,购买多部挖掘机、铲车、工程车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并建设临街商行200余间1万多平方米用于出租。这些项目建设起来后,仅分红一项,大墩村民每年人均收入比现在翻一番。三年后,大墩人将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不再是梦想,大墩村有望建设成为“海南第一村”。

一个大墩村发展,根本无法带动整个黎安滨海新区的发展,只有培育更多类似大墩的村庄,才能最终实现黎安滨海新区乃至陵水的和谐快速发展。从2010年3月份开始,陵水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黎安主题公园开发、旧城改造等重点工作,大胆尝试村级公司管理新模式。

一是创新思路,鼓励村委会成立村民股份公司。每户家庭为一个股东,公司设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代表村民利益的股份制公司具体实施拆迁工作和后续安置开发,公司可通过承揽开发区的土地平整、道路建设、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项目,获取效益,并把收益分红给每个股民。另外,县政府对每个村级股份公司预付注资2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另外配备一辆价值10万元的工作车,出资8万元作为工作经费等,进行先期支持。

二是让利于民,充分发挥村民包干作用。为维护好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利,陵水县遵循“就地安置”原则搬迁村民,按照征地总面积的8%给村委会留足建设用地,村委会可在为村民建安置房屋后将其余土地转化为商业地产,通过政府行为挂牌拍卖或出租土地,同时,引导村集体在开发区周边修建员工村,定向出租,为当地百姓创造固定收入。县里还将黎安开发中出租车运营、绿化、土石方、建材等项目,明确规定给村民经济组织经营。

三是建章立制,为村民买下“双保险”。为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陵水县还进一步完善了《陵水黎族自治县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暂行办法》和《陵水黎族自治县城镇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专门研究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由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分别按50%、20%、30%承担,并在征地时一次性足额缴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县级统筹,由财政专户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此外,还专门设立了陵水教育基金会,目前已募集到捐款4171万元,主要用于资助县里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贫困高中毕业生,特别是对被征地农民的孩子考上大学的将优先考虑。

截至今年8月,在仅仅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陵水县沿海的4个乡镇已经相继成立28个村级股份有限公司,4万多名农民成为股民,这些公司正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为陵水打造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陵水人民的“幸福家园”安上了“加速器”。◎

(作者单位:陵水县委办)

[编辑:王群存]

猜你喜欢

陵水征地村级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海南陵水樱桃番茄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在陵水错把大风吹过的地方当成故乡
陵水共青团组织青年学习红色书法文化
海南陵水:用丰厚文化家底为旅游添翼
农民房屋征地拆迁将单独补偿
国土资源部坚决查处“强征强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