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盼 “清水工程”多起来

2010-12-26文/尤

中华魂 2010年8期
关键词:常州市清水污染

文/尤 奔

期盼 “清水工程”多起来

文/尤 奔

据报载: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大力推进清水工程,全市累计投入18亿多元,先后对市区102平方公里内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河道实施 “控源、活水、截污”的综合整治,46条主要市河基本变清,部分河道从过去的 “龙须沟”变成了现在的景观河,仅沿河直接受益的群众就达12万人。 (《中国环境报》2009年10月20日)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也是大自然美之精灵所在。常州市不惜投入巨资,清洁水源,扮靓自然,为居民提供优美怡人的水环境,实在值得击掌喝彩。

凡留心现实生活的人都会发现,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的工程项目如同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诸如:XX高速工程,XX地铁工程,XX大桥工程,XX大厦工程,XX场馆工程,XX信息工程,XX文化工程,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尤其是各类招商项目工程,更是层出不穷,好戏连台。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类似常州市与群众生活生命密切相关的清水工程却很是鲜见。

是我国水污染形势严峻的警报已除、困局已解,无需大力实施清水工程了么?非也!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大江大河有近四分之一的监测断面超过劣V类水体,9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有39.3%为劣V类水体,城市内河污染更为严重,全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和讯财经网》2009年10月19日转自《证券时报》)。 我国农村面广量大的河网,因河底淤泥久远发酵、“三水” (水花生、水葫芦、水草)覆水缺氧、水面围网养殖超过生态承载能力等,河水污染也日趋严重。昔日那种 “草青水秀、鱼翔浅底、农妇淘米洗菜涤衣”的场景已荡然无存。要恢复过去那种 “岸绿鱼游虾戏”的自然景观,必须大力推进清水工程。

广大城乡居民对清水工程,可用“渴求”二字来形容。他们说:“我们宁愿身体健康,也不要喝污水的小康;宁愿骑自行车,喝干净水,也不愿坐小轿车,喝污水。”对群众期盼实施清水工程的诉求,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反应迟缓、动作不力。原因何在?一是错位的政绩观在作怪。认为,将钱 “砸”到水里,是 “花了灯油钱,站在黑地上”,而将其花在竖大楼、铺公路等显性工程上,上司一眼就能看到自己的政绩。二是怕苦畏难的思想在打坝,总觉得搞清水工程,要控源截污,要清河除淤,要引进活水,投资巨、耗时长、难度大。不如来个 “悄然失语,暂缓实施,让下任去办”,其实,这是典型的懒政行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是关爱生命,而河水质量的优劣直接关乎群众的身体健康。让群众饮用上干净水,呼吸到新鲜空气,是全面小康社会最基本的、也是必备的内容。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的要求,像常州市那样,把清水工程作为惠民生的实事来抓。宁可少上几个砌大楼、建场馆之类的显性政绩工程,也要把事关群众身体健康这一利长远的隐性清水工程搞上去。这是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各级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常州市清水污染
教师作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盆清水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渠渠清水长又长
夏天了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