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杂居地区撒拉族语言的变迁——以积石山县方家村为个案

2010-12-21左庆瑞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方家母语汉语

左庆瑞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07)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人们一方面在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实惠和便利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似乎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当今社会人们无法回避的一对矛盾。特别是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其命运也倍加关注。如何找到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衔接面,以及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调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在这个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作为民族重要特征的民族语言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是人类创造、习得、传承的一种非物质文化现象,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非物质文化的构成部分。”[1]不仅如此,语言还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能反映该民族非语言文化所强调的内容。然而,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今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巨大的冲击,语言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类学认为在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文化接触,产生融合,较为弱势的文化在另一种文化的大包围圈中,其文化特质、文化观念和文化创造力等在接触与交往中逐渐丧失,以至没落,人类学称之为文化萎缩。这种变化是对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适应的结果,是文化变迁的过程的一部分。

一、撒拉族语言介绍

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撒拉语,按语言系属分,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吾古斯语组;按形态结构分,属粘着语类型语言。由于长期同周围汉、回族人民密切交往,撒拉族语言吸收了不少外来借词。在词汇方面,汉语借词比同语族其它语言的多。尤其是50年代后,大量吸收了汉语中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新词语。大大丰富了撒拉族语言。由于伊斯兰教的影响,撒拉语中也掺杂着少量阿拉伯、波斯语借词,主要是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上的词。撒拉语中也有一些藏语借词,不少撒拉人还会一口流利的藏语。撒拉语内部比较一致,没有明显的方言差别,各地的撒拉族都能互相通话。根据各地撒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差异情况,可划分为街子土语和孟达土语。街子土语主要由循化县的苏只、街子、清水、白庄及化隆县的甘都等地的撒拉族使用;孟达土语主要由循化县的孟达大庄、木厂、它撒坡的撒拉族使用。由于历史上撒拉长期与汉、回、藏等民族交往密切,大部分人不同程度地掌握了汉语,青壮年中掌握汉语、汉文的更多。甘肃积石山县内除大河家镇关门和石塬乡沈家坪撒拉族使用本民族语言外,其他地方均使用汉语。

二、村落情况

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而积石山县内的撒拉族是清乾隆、同治、光绪年间和民国十七年(1928年)从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街子、崖曼、西沟、白庄、清水、孟达、草滩坝、塔撒坡等地迁入的[2]。

全县总人口235 387人,其中汉族为110253人,约占47℅;回族75 481人,约占32.1℅;东乡族19 545人,约占8.30℅;保安族14 872人,约占6.32℅;撒拉族8 679人,约占3.69℅;土族5474人,藏族1 007人等[3]。

方家村属于吹麻滩镇,该村位于县城西北角,与县政府隔路相望。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吹麻滩镇方家村有8个合作社,共计311户,本村为多民族聚居村,共有7个民族,其中汉族115户,撒拉族71户,回族61户,东乡族34户,土族11户,藏族4户,保安族3户。

三、语言使用情况

现阶段,方家村撒拉族的语言使用是以汉语为主,为了比较准确地弄清方家村撒拉族语言的使用现状,这里主要从语言态度、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语言使用情况、撒拉族语言的使用场景等层面来进行调查和分析。

1.语言态度

语言态度又称语言观,它是指人们对所使用的语言的看法。不同的民族,由于社会历史不同,人们的心理特征不同,语言态度也会有所不同。一个民族的不同成员由于他们的条件、认识水平和认识方法都不尽相同,所以他们的语言态度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方家村撒拉族一部分人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开放的心态,主动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这部分人认为撒拉语使用范围较窄,他们渴求能把汉语学好,有这种看法的主要是年轻人。

另一部分人认为撒拉语讲起来流利好听,很多人认为撒拉语还会长期存在下去,对撒拉语的保存持乐观的态度,也有人认为撒拉语的前途不容乐观,不久就会消失。虽有少数人认为撒拉语能起到维护团结的作用,但多数人认为撒拉语在村子的作用不大,表现出无所谓的心态。

2.撒拉语的使用情况

社区是一个在经济和文化生活方面相对来说能自给自足的自然地理区域,社区是由不同年龄的人们组成的一个群体。撒拉语的使用情况往往随着社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如地理位置相对于县城或乡镇比较接近的撒拉族社区,其母语一般就消失了,比较偏僻的社区,撒拉语往往保存较好,撒拉族人口在社区中占有一定优势的母语就保持的较好,也能较好的使用,若人口没有一定的规模和占有一定的优势,母语的保持和使用就不会太好。

靠近中心区域,交通和信息较发达的地方,撒拉语消失较快,年龄越大的人,撒拉语掌握较好。

表1 方家村3社撒拉族母语掌握情况

实际上方家村撒拉族的第一代人差不多都不在世了,他们撒拉语的听说是没问题的;第二代人就是表格中的祖父这一辈人,会说撒拉话已属凤毛麟角;到第三第四代人时,撒拉族语言的传承断裂已显露无疑。走在村子里,寻访一个30岁以下会说母语的撒拉族人已不可能。

3.撒拉族语言的使用场景

访谈记录:马××,76岁,撒拉族。

我们家就我和老伴在一起时说说撒拉语,子女在家也不说,在外面说汉话,因为说汉话顺溜,撒拉话有些说不上了,老伴去年无常了,更没人和我说撒拉话了,村里的撒拉族老人也不说了。

访谈记录:。马××,四社村民,撒拉族。

老父亲会撒拉话,15年前无常了,老母亲也是撒拉族,也会撒拉话,撒拉话二老之间说,但和子女间不说。

撒拉族语言的使用场景主要是在家庭中,使用人群也主要是在迁徙到方家村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撒拉族老人;即使在家庭中使用母语,也没有涉及全体家庭成员。村里和村外显然不是撒拉族语言使用的场景。这样以来,撒拉族语言的使用场景和使用人群都是在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内。

在散杂居地区的方家村撒拉族语言,显然是一个使用呈现萎缩态势的语言。

四、析因

方家村撒拉族语言的总体趋势是:撒拉语日渐丧失,汉语成为人们交往时的主要用语。方家村撒拉族群体的语言之所以发生如此的变迁,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族际通婚。2.撒拉语的使用人口数。3.撒拉族群体对撒拉语的态度。4.外来文化的冲击程度。限于篇幅,本文着重从前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1、族际通婚

表2 方家村六社婚配情况统计(吹麻滩镇政府统计资料)

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族际通婚对民族语言传承的影响,在六社的二十五对夫妻中,撒拉族族内婚只有五对,占20%,而撒拉族的族际婚则有十五对,占60%,在这60%的族际婚中,撒拉族和回族的族际通婚有十对之,占了十五队族际通婚夫妇的60%强,而回族是一个使用汉语的民族,那么,如此众多的族际通婚比例,势必影响了撒拉语的传承和使用。

表3 方家村撒拉族人口状况(2009年8月数据)

2、撒拉语的使用人口数

撒拉族人口在积石山全县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态势,缩小到一个村庄,从上面表格我们也可以看出,撒拉族的居住分布格局也是大杂居小聚居,考虑到撒拉族的人口不管是在全县还是在全村,所占比例分别为3.69%和22%,不占优势的人口比例和大分散的分布格局,是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尤其是民族语言的传承的。同时,不同代人的代际差异和代际传承的断裂也是母语萎缩的因素。

撒拉族在村子里和较大的区域里人口不占大多数,又是多民族混居,且周围和平时打交道较多的是说汉语的汉族回族群众,导致无法提供一个撒拉语的使用环境。

五、在情感与现实间

不论民族的大小,任何一种民族的语言都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不同民族的语言词汇、语言结构、语言文化特别是口传文学都有着深刻的意义,便于我们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的发展过程和思维模式。

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它势必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和形式,势必在与其他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吸收中不断滋养和丰富自己。文化必赖传承而存在,必赖传承而发展,必赖传承而得以发扬光大。文化传承是文化最本质的要求,没有传承即没有文化。文化传承不仅是文化的自发延续,而且还是一种使文化接续下去、并不断发展的自觉意识。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文化传承是文化的存在方式,因而文化传承也就是人的存在方式。

马戎认为:一般来讲,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会比较多地吸收发达民族的词汇,它的知识分子也会比较积极地学习发达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这是推动本民族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发展本民族科技与经济的需要,也是生活中吸收和使用发达国家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需要。

语言的发生、发展、消失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所能做的是尽量延缓一种语言消失的速度,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文化的再创造保留一些珍贵的材料。

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它将对民族语言的前景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文化领域内,全球化既是全球范围内一些文化因素流动对于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在全球层面上的流动对其他地区和其他民族的影响[4]。民族语言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能固步自封,不论是协同发展还是彼此竞争,都要做出选择。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胡国兴主编.甘肃民族源流[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12.

[3]甘肃积石山县统计局.积石山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内部资料),2008年4月统计.

[4]郑晓云.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J].民族研究,2001,(1).

猜你喜欢

方家母语汉语
学汉语
方家山核电业绩登高的技术措施
母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艾草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追剧宅女教汉语
诗歌四首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