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天天向上》制片人张一蓓:娱乐不只是唱歌跳舞

2010-12-18刘铮铮郝亚洲

中欧商业评论 2010年2期

  编者按:电视是制片人的传媒。电视产业依据紧凑的时间表运作,必须用有限的预算制作出更多的作品,这种急迫性特点往往对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而制片人的角色受到偏爱。正如英国电视业观察家腾斯托尔所言,理想的制片人应既巧于言辞又精于画面(这是构成电视的两大基石),应具有充沛的精力,应具有某种表演技能——能够鼓舞和激发他人以高昂的斗志度过每一个工作日。当然,最重要的是,理想的制片人还必须对新事物充满天然的好奇,作为两档最受欢迎的脱口秀节目《越策越开心》和《天天向上》的制片人,张一蓓阐述了她对娱乐节目创新的理解。养个小狗为什么不是娱乐?停电的时候点蜡烛画明信片,为什么不是娱乐?有人买了新车,特别心疼,经常自己洗车,他如果感到开心就是娱乐。我希望通过《越策越开心》和《天天向上》这样的节目告诉大家,任何事情,只要你从中得到了乐趣,就是娱乐。
  
  《中欧商业评论》(CBR):你如何理解娱乐节目的创新?
  张一蓓:我从小到大其实很少看电视。为什么?很小的时候,我就觉得中国观众对“娱乐”两个字有莫大的误会,大家认为只有唱歌跳舞才是娱乐,但我从来不这样看。养个小狗为什么不是娱乐?停电的时候点蜡烛画明信片,为什么不是娱乐?有人买了新车,特别心疼,经常自己洗车,他如果感到开心就是娱乐。我希望通过《越策越开心》和《天天向上》这样的节目告诉大家,任何事情,只要你从中得到了乐趣,就是娱乐。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对各行各业充满了好奇,觉得世界真大,生活真有意思。成就一个王牌节目,绝不只是舞美好看,也不只是主持人有多帅,也不只是某一期节目歌曲好听或者编舞好看,重要的是它持续传递给观众的东西是什么。就像《天天向上》,观众知道在这个节目里,他能了解到平时了解不到的东西。有人被这个节目点燃志向,重拾舞蹈;有人说,原来从事某个职业这么有意思,我知道我的目标是什么了!如果观众看了节目,发现世界上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我就觉得很好。
  CBR:其他卫视也在努力模仿,为什么就诞生不了《天天向上》这样有着强大气场的脱口秀节目?
  张一蓓:我觉得跟环境有关。就像我们有些团队曾经被挖到其他地方(竞争对手经常到长沙开宾馆,等着挖人),去了之后很少有谁是干得非常愉快的,很多人又回来了。为什么?因为做电视真的不是一个制片人或者一群导演的事情,它还要看台里的保安对这个事情怎么看,或者说保洁人员看到你凌晨两点半还96RoOlxEkvHVxLVTS5J0lA==在开会,一点都不惊讶,这样才是对的。其他地方,你下午10点半还在开会,看门的就把灯全关了,你纳闷怎么会被锁在大楼里,打电话给领导,叫保安来开门。保安还骂你神经病,这么晚呆在这儿干吗?
  我想,首先必须有大气场,大气场里面还有很多小气场。湖南卫视的领导都很懂节目,不太有外行领导内行这样的情况。有时候领导会毙掉你的方案,有时候会“强奸”你的策划,可能是个人审美观不同,也可能是创作风格不一样,但你不会觉得是因为官大才把我这样的。这一点很重要,它形成了一个尊重创作人和一线团队的氛围。我们自己的生活已经完全被工作侵略,看到某个有意思的生活片段,我们会互发短信,看是否可以用到节目里。在大街上遇见好玩的人,我们会直接上去要电话号码。生活就是工作,电视成了生活的一种习惯,分不清楚什么时候是生活,什么时候是工作。
  CBR:当你在这个行业浸淫了差不多10年时间,你会不会觉得你的想法跟最初时候相比,不那么有破坏力了?
  张一蓓:我不觉得,我的想法反而越来越有破坏力了。还是要看你都做过什么节目,如果是以做新闻节目为主,你可能会越来越谨慎,或者会越做越中正,就是非常稳健的那种风格。我个人的经历不是这样,刚做电视的时候,基本功还没打牢就开始做晚会,做了几场晚会后,领导觉得这个导演还没打基本功就在这儿做着仿佛特牛的工作,有点像空中楼阁,就把我扔到娱乐新闻节目里打基础。像我们这种成长路线的导演,受到的束缚比较少。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团队极少有人是真正学电视出身的,舞蹈、经济、化学、中文、新闻、广告各式各样的专业都有,我自己学的就是外语专业,而脱口秀节目是发散性的,要求你对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充满兴趣。我们这群人刚开始做脱口秀时,就进入到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栏目,没有固有的框框,没有统一的模式,所以节目才会显得特别有个性。
  CBR:但这有悖常理,创意性的东西很容易枯竭,或者说很容易陷入灵感的枯井,就像崔永元做《实话实说》,人都抑郁了。可以看到,从《实话实说》到《小崔说事》,也还是那种套路。你不但没有这种枯竭感,反而越来越有冲劲了,这是为什么?
  张一蓓:崔永元做《实话实说》,后来都得抑郁症了,我估计是因为他对节目的期待特别高,所以给自己提的要求有点近乎自虐。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跟他一起出主意、进行脑力激荡的人不够,或者说能够帮到他的力量不够,所以他才会把自己逼到这样一个境地。从《越策越开心》到《天天向上》,我们的取材都来自平民的生活,从一开始,我们就发现活生生的生活里有特别多的素材。很多节目请明星做嘉宾,如果请到的明星不够好,不够大牌,制作人就会很着急。或者到了淡季,明星不出唱片,没有新电影了,制作人也会着急。当然,我们也会有明天录节目,嘉宾今天突然告知来不了这种情况,但即使这样,我们也知道明天肯定会有嘉宾,正因为我们的低姿态,反而有了海量的空间。
  CBR:你很喜欢宫崎骏的电影,他的电影最让你着迷的东西是什么?
  张一蓓:宫崎骏不是一个用洒狗血来博得眼球的人,他不太下猛料,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他很向往欧洲那些古老小城,脑海里有自己完整的一个世界,是一个那种住在一个小岛上,对世界充满了幻想的人。他的电影角色,哪怕一个女巫都特别有幽默感。我觉得宫崎峻的电影这么多年之所以能够保持均衡水准,就因为它是动漫,与他合作的不是演员,而是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这群人这么多年安于他们的工作室,不想着跳槽,慢慢来,慢慢做,这是我特别欣赏和向往的一种工作状态。我想,100年后,人们看宫崎骏的电影肯定还会感动,看《天天向上》,人们可能会说主持人穿得老土,或者舞美难看,但他们还是会觉得内容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