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根据地

2010-12-18

中欧商业评论 2010年2期

  京东商城在做大规模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恰恰证明了中国网络发展的必然。它反映出了三大问题:首先,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相比传统的企业模式,电子商务类企业的扩张速度是惊人的,其快速发展的节奏必然带来企业管理的巨大压力;其次,BaC模式的根本革新在于,它改变了以往传统零售业信息不对称的状态,随着网上消费信息的日趋透明:和对称,消费者转变为决定网商命运的强势群体,这也意味着针对服务质量、客户体验的管理将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第三,网上销售打破了过去地域的渠道屏障,使得“只有市场,没有渠道”成为现实。
  在这个过程中,京东首先面,临的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对京东而言,不断扩大规模意味着相应的管理风险也在增加。因此,它需要借鉴其他企业的“根据地”模式,即在线下找到支撑业务虎展的核心地带,重点夯实、精耕细作,使企业可以在踏实的平台上有序扩张,一定程度上控制由快速扩张带来的规模风险,“退可守、进可攻”。从目前的状态来看,京东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这将导致其在快速的规模扩张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瓶颈,企业管理也会越来越不自信。相比之下,淘宝的家电商城主打“平台”,避免了服务、售后、物流等单体企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淘宝并不与京东在同—层面发生竞争关系,而是从第三方的角度切入市场。
  其二,基于发展节奏、信息对称性和渠道消失三个方面的特点,京东在解决好供应链、物流、服务等基本环节的运作管理外,也要擅于吸收其他企业的核心能力,做到战略创新与运作创新的同时并举。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一直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即使成功了也说不清“为什么”,由此造成的管理困境是:无法消除企业家的“一言堂”现象。就像京东在品牌问题上无法说清楚而求助于外部专业机构一样,京东应该在组织内部成立专门的战略部或者决策委员会,以专业智囊团的力量帮助企业对未来做出预期和判断。
  对于刘强东来说,当下亟须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一是梳理出一个可以借鉴的“根据地”标杆样板,对规模应从粗放地追求“量”的扩张,转变为对企业精细化管理“质”的提升,找到京东发展的“底气”;二是建立战略智囊团,这将有助于京东未来管理模式的创新;三是继续扩张规模,不放弃可能的壮大机会,将规模发展与管理完善结合起来。
  刘强东应该明确的一点是,京东的做大是一个偶然事件,是中国B2C发展的大势所驱。但就商业模式而言,它并不具备不可替代的独创性。因此,早起步、早作准备,才有可能练好内功,在市场量级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取得一定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