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深化民兵组织调整改革
2010-12-18湖南省军区司令员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张永大少将
■ 湖南省军区司令员、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 张永大 少将
早在1962年6月,毛主席视察湖南时要求民兵工作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毛主席关于“三落实”的指示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组织落实从源头上直接关系民兵战斗力生成,是民兵工作的首要要求,必须始终作为民兵建设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新形势下,民兵组织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但新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必须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使民兵组织建设与新的形势和时代任务相适应。
把握根本要求,立足客观实际,切实增强民兵组织调整改革的方向性。民兵组织建设的重点是科学确定组建规模、编组布局和队伍结构,既要按照根本要求、遵循自身规律落实编组,更要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和适应市场经济新特点新情况积极深化调整改革。一方面,必须紧紧围绕民兵基本职能和基本制度来科学筹划。民兵是维护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是坚持人民战争的坚实基础。为此,要始终把握“三个着眼点”:一要着眼维护国家安全落实民兵组织。民兵组建规模、编组布局、队伍结构的调整改革,既要着眼提高核心军事能力,有力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来进行,也要着眼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有效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来进行,把战时应战和急时应急有机统一起来。要坚决克服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民兵无所作为和难以作为的思想,切实把民兵建设成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重要实战力量、基础动员力量和战略威慑力量。二要着眼巩固基层政权落实民兵组织。民兵作为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重要力量,必须与基层政权建设相适应,基层政权建到哪里,民兵就要组建到哪里。要坚决克服党执政以后民兵可有可无的思想,确保我党政军一体的领导体制延伸至基层。特别是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多、基层政权巩固隐患多的地区,更应建强建实民兵组织。三要着眼坚持普遍民兵制度落实民兵组织。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建立民兵组织,保持民兵的群众性和普遍性,是我国人民战争思想指导下民兵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制度。要坚决克服组建民兵过时和取消村(企)民兵组织等极端思想,保持一定组建规模和完整的民兵组建体制,确保民兵组织布局的全域性,确保普遍民兵制度的全面落实,确保整个国家武装力量结构体制的完整。另一方面,必须紧紧围绕新形势下民兵建设的客观实际来统筹考虑。一要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本着“科学合理、适量管用”的原则确定规模布局,既要保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又不能搞得规模过大,增加不必要的财政负担,造成资源浪费。二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新形势下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来组建民兵队伍,其局限性、滞后性已越来越突出,必须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市场化、依法行政以及劳动力大范围、长时间、高频率流动等基本特点来改进编组方法、模式与布局。三要坚持任务牵引。各地区民兵担负的具体任务不尽相同,不能一刀切搞一个组建模式,而是要因地制宜。如主要作战方向地区多编,次要方向地区可少编;多样化军事任务重的地区多编,任务轻的地区可少编。编组队伍的种类、专业要与担负任务相适应。四要立足现有潜力编组。坚持有什么人才就建什么分队,有多大编组潜力就建多大的规模,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什么队伍都组建,更不能一味赶时髦,什么队伍热门就一窝蜂地组建。五要充分考虑保障条件。统筹训练保障、装备器材保障、经费物资保障等诸多相互关联的要素,做到建了就能训,训了就能保障得起。脱离现有保障条件,一味追求组建高新尖队伍,不仅“实”不符“名”,反而纵容和滋长民兵建设中的弄虚作假等不良风气,使“组织落实”成为一句空话。
找准主要症结,深入剖析原因,切实增强民兵组织调整改革的针对性。确保民兵组织落实,关键在于找准主要矛盾和问题对症下药。当前,制约民兵组织建设质量提高的突出表现是“一高两低”:(一)交叉重复编组率高。任务重叠、组织交叉、一兵多职问题在一些地区和单位不同程度存在,同一地区民兵与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部队、国防动员专业队伍等交叉重复编组;不同地区异地重复编组,尤其是大中城市将已在原籍地编入民兵预备役组织的外来务工人员再次编入民兵组织的现象比较普遍。交叉重复编组的原因:一是统筹规划不够。民兵预备役部队、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组建任务分别由军事机关、各动员专业办公室逐级下达,在重点地区、行业、单位中多头赋予任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基层编组潜力不够时就会造成交叉重复编组。二是工作协调不够。同一地区,民兵整组由专武干部和民兵营长负责,预备役部队编组工作由预备役军官负责,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由各专业办公室负责,如果各方不协调、不对接,容易造成交叉重复编组。三是政策规定不配套。目前,民兵仍然按户籍地进行编组,但2002年城市民兵工作改革以来,不少地方出台文件尝试“实行户籍地和用工单位相结合的编组办法”,将外来务工人员编入民兵组织,造成用工地与户口地交叉重复编组。四是落实政策规定不坚决。后备力量不得交叉重复编组,各级都有规定,国务院、中央军委2009年还专门下发关于规范后备力量队伍组建工作的意见,但不少基层单位没有按政策规定抓好落实。(二)基干民兵在位率低。新形势下,基干民兵在位率低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长期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普遍性问题。从对某省15个县市区四类5000名基干民兵在位率抽样调查情况看,基干民兵在位率农村为29.8%,城市为63.2%,除应急队伍可达95.3%以外,作战和勤务保障队伍不到40%,其他类队伍不到20%,个别偏远乡村的基干民兵在位率不到10%。据了解全国许多地方情况都大同小异,为数不少的地区更为严重。出现在位率低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大范围流动、青年民兵外出务工形成的必然局面,但从民兵工作角度来分析,实质上是编组方法不科学、编组布局不合理、选定训练对象不准确造成的。现行基干民兵采取任务赋予式编组方法,而不是根据兵源潜力定组建规模,少数农村在位青年中符合民兵条件的人数不足,只能把长期在外务工的适龄人员编入基干民兵组织。基干民兵在城市依靠国有企业、在农村依靠行政村编组的格局没有明显改变,向民营企业、社区等新型领域拓展不够,编组方式不随劳动力资源流向调整,势必造成“有编无兵、有兵无编”的局面。在退伍军人留守农村少的情况下,基干民兵编组对象重点是经过军事训练的适龄青年,如果选定训练对象没有长远考虑,只满足于完成任务,民兵刚训完就外出务工,在位率也必然低。(三)专业对口率低。基干民兵队伍专业对口率低在各地区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战斗力的生成。从对某市12个县市区基干民兵队伍数量质量情况分析看,人员专业对口率仅为52%,除去应急分队和步兵分队,民兵作战分队、技术含量较高的勤务保障分队仅为31.3%,最低的为9.5%。专业对口率低,既有专业训练缺教员、教材、器材,训练条件不具备造成专业分队训练难落实的原因,更有编组方法不科学的原因。现在基干民兵大都采取乡镇街道或者企业集中编组的办法,既难以在一个小的区域内挖掘编组潜力提高专业对口率,又造成对口专业人才资源浪费。比如,在一个乡镇集中编某一专业分队,退伍军人和地方专业技术人员不管是何军种何专业全都编入该分队,结果专业对口率既上不去,又浪费了其他专业分队的编组资源。
抓住关键环节,大胆实践创新,切实增强民兵组织调整改革的有效性。要敢于从计划经济体制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新任务新形势大胆实施改革。一是合理确定组建规模。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担负什么任务就组建什么分队,需要多大规模就组建多少队伍。按照就地就近、建用一致的原则,对职能相近、任务类似的队伍进行优化整合,并与预备役部队、国防动员专业队伍搞好协调,做到职能明确、任务具体、分工合理、优势互补。二是优化组织布局。在坚持普遍民兵制度确保乡镇、街道和一定规模企业建有民兵组织的基础上,有秩序地重点向民营企业和社区拓展编组。在民营企业建立民兵组织,既要积极推进,争取规模较大、人员较多、党组织健全的民营企业都建立民兵组织,也要坚持稳妥有序、宁缺毋滥的原则,对拟组建的企业进行充分论证和全面考察,条件成熟的才建立民兵组织,确保民兵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要充分挖掘社区编组潜力,将民兵组织向社区拓展。三是改进编组方法。改革以户籍地为主的编组方法,科学协调居住地(用工地)、户籍地编组关系。从根本上说,要以国务院、中央军委或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联合发文进行协调。现阶段,各地民兵整组时要进行调查摸底,在掌握外来务工适龄对象确实未编入户籍地基干民兵组织的情况下,才能编入居住地(用工地)民兵组织。改革任务赋予式的编组方法为依据潜力进行编组,不盲目贪大求全,没有对口人才编、没办法训的分队一般不组建。改革一种分队在一个单位集中编组的方法,实行集中编组与跨区域联片抽编相结合。民兵应急队伍可按一个乡镇、街道、企业集中组建,以便于执行任务;作战和勤务保障类队伍应就近联片跨区域抽编,先由基层武装部对在位的转业退伍军人、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人员进行摸底,再由人武部按照编组潜力、任务和编制统一编组。四是科学确定衡量标准。民兵编组既要着眼战时应战,又要立足平时服务和急时应急,统筹考虑退伍军人比例、专业对口率和人员在位率三个衡量指标。要把保证在位率作为首选,确保一有任务能拉得出。要落实专业技术兵对口征集,从源头上加强储备,提高专业技术分队对口率。五是搞好统筹规划。积极主动发挥好军事机关的牵头作用,加强与地方国防动员专业办公室的协调,以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规范国防后备力量队伍组建工作的意见为基本依据,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划分编组区域,有效解决交叉重复编组问题,提高民兵组织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