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儒学的现代化转变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2010-12-13姚新良

文学界·人文 2010年8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

姚新良

摘要: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风雨如磐的儒家文化价值体系在其之前所依附的封建政治、经济体制的崩溃下,戛然划上了句号。随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中国又面临类似五四时期的儒学与西学的双向选择问题。近年来,文化界又提出儒学重建、儒学复兴的探讨,重新引导国人对儒学的反思、解码。我们是否可以生发出这样一种展望:儒学传统或多或少的在进行现代化转变,以新的儒学面示世人。那么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的巨大包容性是否与儒学现代化复兴有相通之处,能否给儒学的现代化提供某些契机,能否纳儒学传统价值体系精义于一体呢?

关键词:儒家传统;儒学精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天人合一;和合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8-122-04

儒学传统的复兴与重建,并不意味着儒家以“仁”为中心,在“礼”上生发出来的传统体制的重新复活,而是去发掘儒学精义之所在。所谓的复兴也并不是一种整体性的复兴而是做为一种智慧的现代化应用(当然不是全功利性的)。

“有的真理若要保持对人之心智的支配,就必须根据当下的语言和概念予以重述。堪任何一种价值体系所含内容都是顺应时代特性的。就儒家本身来说,以孔孟开始,经历无数的转变阐释、吸收,它以巨大的弹性与包容性面对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击。例如对佛、道的消融。第三期儒学振兴的前八百年,整个儒家也处于式微状态。然终以顺于时代的巨大优势和深厚内涵得以重新树立。以儒家清末民初彻底淡出历史舞台到如今也不过百年间。我们对儒家文化的发展,中间的间歇期所经历的曲折或许能给我们更多的反思性空间,儒家的复兴,也就是儒家现代化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转变。

一、儒学现代化转变的可能性

考察一件事物能否进行现代化的转变,就应该看它在现代社会是否具有意义,是否充满生命力,转变后能否和谐地融入我们的社会体系,将冲突减至最低。我们在这里为什么用转变而不用转型呢?转型意味着它本身一直在延续,有持续的生命力,更多的是一种自觉过程,是事物本身的某种发展阶段。而儒学传统所面l临的正是与这种状况相反的尴尬。它需要我们去发掘,重新解码、阐释,需要一个人为的改变,力度的控制,这种状态正是我们使用“转变”一词的原因。

1、儒家文化的巨大包容性,时代的共通性

价值是主客体关系的产物。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实践等都能对价值产生影响,进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那么,有没有共通的价值观存在呢?我们认为有。人类总会对一些共同的命题进行思考,比如社会人生、宇宙自然等,这种共同思考的命题或谓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同时我们也发现,人是生活在现实与理想之中的,主客体和实践要素发生的变化更多的是在相对现实的层面,而在相对静态的理想层面却变化不大,比如我们的“大同世界”的理想,现实生活中交往的基本准则等。价值观有普世性的一面,儒家文化的巨大包容性也让我们有重新阐述一些儒家命题的可能。它是一个丰富的,极充满弹性的空间:比如儒家礼制观念,它完全可以重新阐释,与现代民主政治相衔接而进行现代化修正;像民贵君轻的思想,完全可以转换成对君主的无限主权进行限制,成为受法律限制的有限主权,主权在天成为主权在民。

2、儒家观念深入人心

儒家文化形式上的崩溃并不意味着儒家观念的彻底灭绝。一种观念的形成,一种价值的取向非一朝一夕之事,一个国家政权可以通过一场革命建立,但文化不能一劳永逸地瞬间成就。儒家道德观更是如此,这还在于它本身是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活化哲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怀才不遇也不怨天忧人,坦荡不计名利的君子;“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孝与长幼有序的观念;“巧言令色,鲜仁矣”——处世为人之道;“君子不重则不威”——以身作则类似公民道德;“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儒家的胸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处身立世,讲究信用。儒家的实践品格也正在于它本身就是生活、做人、立世之道,有很强的实践性。儒家这些做人规范已深入民心,即使不识字的人也能口出圣人之言。它已经深深地成为民族文化积淀,沉入人们的潜意识,成为人们内在的道德现范,与之行为融为一体。

3、现代社会契机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全球经济的对撞、交融将改变世界格局。1992年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日致辞中说的:“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李慎之在《辩异同,和东西——中国文化前景展望》中认为:“人类已经到了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的融合已经开始。”经济全球化的深层竞争背后隐藏着文化的对撞,优秀的企业都善于吸收利用文化的魅力,形成特色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日本、新加坡、韩国这些我们暂称之为东亚儒学圈在企业、经济方面对儒学的成功吸收,已经走出了重要的一步,证明了儒学在现代应用、社会文明方面的潜力是无穷的。儒学作为一支世界文化的支脉应该走向前沿,参与国际文化的展示,构建与西方文明对话的平台。

中国的社会主义在不断发展,尽管对任何事物的认识的科学性中必然含有非科学成分,但正因为如此,才有可发展的潜力,我们的反思也才有了可能。作为儒学的正统发源地,许多东西还待我们去解码,揭开儒学神秘的面纱,例如它产生的强烈凝聚力、号召力,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的向心力等。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它的包容性让整个世界为之瞩目,它的价值观中的深厚含量与我们的传统道德观、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这种社会价值的潜在类同性给传统儒学的现代化转变无形中提供了动力,甚至奋斗的目标。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这也正是我们探讨的重点所在,正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才让儒学传统的现代化转变在社会层面上具有了可操作的现实性。

二、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与儒学精义

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融理想与现实的哲学范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我们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希冀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进而形成良好和谐的社会文明。可见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规范。试看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发现完全可以将其按不同层面分成以下几个方面,党性原则和社会特色、时代特色和反思性原则。它们一起构成了极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极具包容性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

和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我们的党性原则,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就是深刻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法,这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又为我们的反思性原则提供可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和目标追求,是我们几辈人付之心血,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最能体现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我们的共产主义大同目标,最完满和谐的生存状态是我们的终极理想,而这不可能短期达到。我们还处在为之摸索的路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更有分阶段实行的具体目标: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目标具体化,引发一系列改革,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时代的社会主义特色。共同的可视的理想,把国家、民族、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为了实现这个共同理想,我们需要具有强烈凝聚力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富有创新力的改革精神、和谐的社会文明。如果说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看,它就是一幅和谐的理想奋斗图,它本身就是和谐,是在和谐社会中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和谐的社会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而和谐的社会文明来自于和谐文化。

于是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归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在和谐文化支撑的和谐社会中,全民族为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奋斗。前面提到的反思性原则正是与和谐社会中和谐文化的形成相联系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思性原则不仅是包括对国家奋斗历程的反思,对传统儒学的吸收,更包括对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与改革。正是这种反思性原则,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富有极大的包容性,与传统儒学有了沟通之处。给传统儒学赋予时代精神,将传统儒学精义纳入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可行的。由此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有了更确切的描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个极端的霸权式的、强烈排它的非常实体的一元独尊的价值观,它只是一个理念内核,像一个星球的中子内核,具有强烈的召唤力,凝聚力,相对于其它价值观更具无形的价值观。这种无形不是一种不存在,可有可无,而恰恰是最富有内涵的一种外显,它吸收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理想奋斗的文明,整合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去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毋容置疑,作为本身具有强大向心力、凝聚力的儒学传统必须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内,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儒学精义是如何被纳入到这一体系之中的,其实这也正是儒学现代化的转变和重新阐释。正如上所言这是一次儒学传统与现代化的接轨,它将考虑到时代特色。我们发掘的儒学精义可能并不完全系统,尚待学者继续努力。或者它并不属于儒学的核心价值内涵。但我们所认为的儒学精义,在于当今时代加诸于儒学之上的精义,它是影响深远并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精义。这里我们运用了梁漱冥先生所说的抽象原则,尽量摆脱封建时代赋予的阴影,放在当今社会为我所用。

1、“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儒家推崇的“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一种宇宙观和世界观,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观@。林思·瓦特在《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认为,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中国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观念,值得全体西方人关注。他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看待中国儒学“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在中国哲学中,大多数思想家认为“天人合一主要是指自然界、宇宙与人合为一个整体,而人又是一个群体概念人类。“天人合一”思想首要内涵就是肯定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诞生于自然界。“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朱熹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正因为人与天地万物为一整体,所以遵循共同的“心”即规律,才能和谐共处。在生态伦理的特点上,总体而言,可用“正德、利用、厚生六条概括,正德求之于己,但不是以往道德心之觉悟,而是厚生之德,故王阳明认为“使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也”。旦又不舍利用,故是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如果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又会得出不同结论,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这个理就接近于价值理性了,到王阳明“盖天地万物与人原为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的一点灵明”,天理就是人心,就更重视价值理性了。

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我们得到了和谐社会所需的启示。我们暂时抛开在伦理道德上的引用,因为这涉及更复杂的情况,其中的良莠不齐不是短时内在区区本文中可以辨析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在和谐社会中暗合这样一个观点;遏制现代社会片面追求经济效应的非理性膨胀,实行可持续发展观。人类征服自然,追求物质享受,是以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为代价,以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方式实现的,围湖造田,砍伐森林,污染环境造成的恶果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1998年的特大洪水、我国西北部的常年干旱、土地的沙漠化,在儒家看来就是有悖天理、天道的恶果。现代和谐理念中就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但人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地球人口增多,资源消耗过快,特别是工业化时代和后工业化时代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如物种濒危、江河污染等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每况愈下,令人忧心。因此,用儒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来重新审视今天的发展,重新阐释,丰富它的内容,让它富有时代性,就显得很有必要。

2、和合思想

“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治国以和为重,“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准确道出两种不同的人格理想。古人所谓和,指几种异质的事物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需要平衡、和谐来建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和合作为儒学思想精髓,内涵复杂,总的来说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衍生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等等。《中庸》“万物异育并不相害,道并行并不相悖。”这种多样性统一,正是和谐社会所需要出现的局面。尊重有差异的统一,才是真正的和谐。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民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施之以宽也,纠之以猛也。”刚柔互济,阴阳协调能致国泰民安。我国的秦汉时期是很说明问题的。秦之前,律令不一,初期的严政有利于统一,后期一味暴虐,天下民反。汉初以宽相济,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汉武时期,因前几朝的无为而治,天下虽安,但民慢,危机已伏,淮南诸王反,故实政之严,终成大兴。在今天以人为本的社会,当然我们不能动则对民猛,对民刑,而是注意策略的运用、引导。在原则性问题,根本问题如党性原则、反腐问题上要“严”,在引导发展,发挥创造性上要“宽”,给全社会上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吕氏春秋·仲夏记·大乐》明确提出“和出于

适”。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随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科学化,某些改革是必要的,但也必须把握适度原则,小心谨慎地处理各种矛盾问题。我国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把握节奏,创造出如今的总体和谐局面,很好的说明了这一问题。庄子的“与天合”更巨多的应该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也正在改变以往的粗放性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做到“与天合者,谓之天乐。”

《尚书·尧典》中“克明俊德,以享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和是处理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的准则:《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是一种公民道德,是和谐社会所需的不含私欲的公允心态。古老的民族智慧在现代社会散发出了无穷的魅力。和合思想在现代的弘扬,我们应注意它认识世界的整体观。邓小平面对复杂动荡的国际局面,总结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由此,外交方针、各项政策的成功转变让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处理各种内部矛盾上,坚持和的大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创造出整体和谐的氛围,组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合力进行现代化建设。同时也应注意和合思想的整体观下包含了极重要的融突性。这种整体观不是一味不加分辨的中和分歧、冲突,而是认清矛盾,并解决矛盾,把矛盾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求同存异,吸收各异质要素的精华达成总的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充满了冲突的。我们不能因某种原因而不承认它的存在,相反而要运用各种方式进行调控,形成充满活力的有序的市场竞争。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东西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经济发展引出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身的不和谐等问题,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局,进一步会破坏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我国实行的西部大开发、农村改革、效益与公平的兼顾等策略就是协调区域之间,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冲突,以共谋发展,“合”咨方利益于其中,化解矛盾,这样市场经济就能得到健康发展。

三、儒学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衔接

儒学的价值取向可以说是道德至上,它的核心的价值就是创造和谐,但具体可以根据对象又同分为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

个体价值观:道德圆满上至“仁”的最高境界。外圣必先内王,注重个人修养,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讲究道德的自我修养,靠自己的努力追求。“人人有贵于已者,弗思可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这里讲了以自我道德规范自己的生活,自重,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否定社会评价标准,我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恰将此提升到社会公德的层面。总体而言,儒学的个人价值体现多在个人道德层面,儒家信仰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塑造,树立道德修养之上的君子为社会榜样,进而形成社会道德风尚。不过这种更倾向于自发性的道德规范在社会上的作用是有限的,仅限于古时的士人阶层,不利于普及。所以社会主义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提倡个人高尚品德的追求,又具有大众约束性。

社会价值观注重整体,强调由个人而群体,由群体而社会,整体利益重于个人利益,整体至上的价值取向。整体由两大群体构成:家庭和社会。就家庭而言,个体行为价值取向必须符合孝、悌、慈、友的要求;国家方面,个人行为价值取向必须符合仁、义、礼、智、信、忠的要求。这种以道德为纽带的价值取向将个人牢牢地拴在等级之中,泯灭了个性,但不可忽视由此而造成的和谐局面。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吸取这种整体效应的成功经验,一方面弱化它的消极因素,比如改变“孝”的极端非理性行为为“尊”,将对个人君王的“忠”为识民族大义的“忠”。去除儒家传统与封建制度相联系的不合宜的观念。纵观儒家的社会价值观,它注重整体大局的和谐,这种集体主义感,以大局为重的观念既是我们公民所必备的,又是国家实施某项政策所优先考虑的。整体效应是一项极重要的原则。

儒家社会价值观中含有个人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即积极入世观念。在个人道德修养中不注重个人得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更伟大的目标:心忧天下。孔孟游说各国,希望实现拯救天下的理想。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孟子也说:“今天发政施仁,使天下仁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塑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治国的理想上,孟子比孔子更多了几分舍我其谁的儒家本色。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合我其谁也”。。嚅家这种重义轻利的个人理想与民族大义牢牢地结合在一起,更有后来者唱出了儒家的千古豪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有着优良的儒学传统,在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全民族要以儒家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和“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加入建设的行列,中国儒家文化应该发扬光大,它的许多的优秀的精髓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构建新时代的和谐社会,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极富建设性的尝试,在前进的道路上必定会遇到无数的荆棘。历史是在摸索过程中创造的,中国古代优秀思想,特别是广博的儒学精义是人们在社会管理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它的智慧能给我们以新的启迪。中国目前时段,社会意识形式纷繁,社会矛盾日益复杂,仅有传统经验和遗产是不够的,儒家传统覆亡的原因除了因与封建制度结合后缺少生命力之外,还有自身的缺陷,如片面强调中庸,内在价值等,因此需要批判的继承,在新时代中创新,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八荣八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是对儒家传统的借鉴吸收,儒家传统应更以主动的姿态参于到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的构建中去,去实现新时期儒学文化的转变,与更有生命力、更和谐、更能代表人类共同理想的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参考文献:

[1]《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窦玉沛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

[2]《当代社会理论》上、下卷,高宣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思想与文化》第二辑,杨国荣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儒家文化与和谐社套》来贻庭主编,学林出版社

[5]《论语的哲学诠释》[美]安乐哲、罗思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儒学与二十一世纪》华夏出版社,中国孔子基金会编

[7]《价值与文化》河北大学出版社

[8]《儒学与社会钡玳化》姜林祥、薛君度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