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服务观
2010-12-13贺智勇
贺智勇
摘要: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提出并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观。三代领导核心的服务观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关键词:全心全意为人服务;领导就是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中图分类号:D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8-099-0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宗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站在历史与时代发展的高度,提出并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重要思想,构成了共产党人特有的“服务观”。回顾三代领导人的服务观,无疑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的服务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同志一方面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吸收了诸如“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另一方面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服务观。其服务观的核心内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同志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恩德同志的大会上,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形象直观的表达,对为人民服务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思想。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又完整地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并把其规定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他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作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进一步肯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的雷锋精神。但遗憾的是毛泽东同志过分强调从思想观念上争取人民,而对物质力量的决定性作用缺乏应有的重视。于是,其领导实践有时悲剧性地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的切实贯彻和深化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二、邓小平的服务观:领导就是服务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实践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人民利益的价值方向,继承了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但他并不是在原有的水平上重复这一理念,更不是在纯粹的道德意义上或以抽象空泛的形式谈论为人民服务,而是始终结合当前历史任务和党的历史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实在化。邓小平同志于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领导就是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服务观这一科学论断。“领导就是服务”这一科学论断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针对性,体现了时代的内容和特色,揭示了党的领导本质,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质,党的干部工作的职责,丰富和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曾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含义和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邓小平同志还率先垂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依据,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并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社会水平”作为“领导就是服务”的评价体系。总之,邓小平同志是实践“领导就是服务”的楷模。
三、江泽民的服务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新形势、新情况,从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政治地位和政治使命出发,对服务观又做出了新的阐述,进一步发展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首先,他进一步深刻阐明了“为人民服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强调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他还深刻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进一步增强了我党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条目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新世纪初,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民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指出坚持“三个代表”,本质在执政为民。他告诫全党“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立党为公,表明了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代表人民利益。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党没有自己丝毫的特殊利益。“执政为民”,决定了我们党执政服务的对象只能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不能是只为一部分人服务、为少数人服务,更不能只为几个人服务,在执政党内绝不能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综合上所述,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一系列思想,并对此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始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服务于实践,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着点,都始终强调“为人民服务”,都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但由于历史时代和历史使命的不同,他们对服务观的论述不尽相同,思路有成功也有失误,应该说三代领导人对服务观的论述,实际上体现了党的历史使命不断发展的过程,体现了党的理论思想既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他们的理论思想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达到了一种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与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