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资信用保险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2010-12-13吴祥东

现代企业 2010年11期
关键词:道德风险逆向信贷

吴祥东 杨 芸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许多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的融资难问题,特别是当前的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更加明显,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发展融资信用保险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条有效途径。所谓信用保险是权利人要求保险人担保对方(被保证人)的信用的一种保险。信用保险的投保人为信用关系中的权利人,由其投保他人的信用。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就是贷款银行担心中小企业信用问题,不能按时归还贷款而要求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保险公司,保证其在遇到上述情况而受到损失时,由保险公司给予赔偿。它为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桥梁,能够缓解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及信贷配给。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1.民间融资的不确定。中小企业民间融资主要是指民间借贷和民间集资,它不属于正规的融资渠道,不能得到现行法律的保护,不具有相关的法律保障措施,而且民间融资大多数是高利贷,融资成本大大高于商业银行贷款,这样就形成了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不确定性。

2.中小企业不能借助资本市场解决融资问题。随着我国证劵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用证劵进行直接融资的企业在不断提高。但是企业实现上市流通的门槛很高,只有少数规模大、经济效益高、管理规范、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才能上市发行股票直接融资,而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进行直接股权融资,不能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对于债券融资,中小企业很难达到国家规定企业发行债券的标准,并且我国对发行公司债券的审批比较严格,规定了许多限制性条款,债券融资的投向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上。因此,中小企业也无法利用债券融资。

3.中小企业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在信贷市场上,中小企业与大型国有企业之间对信贷资金进行竞争。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一方面考虑到贷款的成本与收益,给中小企业贷款形成不了资金的规模收益,由于中小企业贷款的每笔数额小,频率高,贷款的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贷款上的风险偏好。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数是家族制或业主制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财务信息制度不全,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造成风险很高,而我国的商业银行要保持稳健经营的原则,因此贷款积极性不高。

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对企业发展所需的中长期资金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资本市场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商业银行不愿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鉴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是解决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

二、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①信息不对称。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等决定了它不能够从股市或债券市场融资。因此,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筹集基本上是从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来完成。然而在信贷市场上,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他们之间较高的交易费用,由此产生了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就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在信贷市场上,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通常比银行掌握更多的信息,是信息优势方。他们可以利用信息优势在与银行贷款交易过程中或过程后损害银行的利益,使商业银行承担更多的贷款风险。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银行很难确切的了解中小企业贷款投资的项目预期和实际的成本和收益;第二,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后选择投资方向与贷款时承诺的投资方向是否一致 ;第三,中小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不对称。因此,由于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②逆向选择。中小企业融资产生的逆向选择是指发生在贷款交易前,由于银行和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可能故意隐瞒信息,以求在与银行贷款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收益,而贷款银行却因没有足够了解中小企业的信息则受损。

在资金的信贷市场上,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是交易的两方。由于作为贷款者的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企业的信用水平,偿还贷款能力及经营盈利能力不能充分了解。为了保证盈利,商业银行不得不根据“好企业”和“坏企业”的平均信用水平、经营状况和偿还贷能力为标准来制定贷款条件,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较高的贷款利率。在该贷款利率下,“好企业”会认为贷款成本太高而较少贷款或不贷款,而对于“坏企业”来说,他们自身的风险很大或本来就打算贷款后就不偿还银行贷款,因而会急于贷款,这样信贷市场上将充满“坏企业”的借款者,而“好企业”的借款者将退出信贷市场。当这一过程重复出现后,随着“好企业”的不断退出,资金的信贷市场上只剩下高风险的“坏企业”,这就是逆向选择。逆向选择会对金融资源配置不利,会使那些信用好的中小企业得不到贷款,同时银行在贷款过程中非常谨慎,宁愿不贷也不错贷,即银行采取惜贷策略。

③道德风险。资金信贷市场上的道德风险就是指在中小企业取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后,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中小企业做出损害商业银行的行为。具体的说,在中小企业取得贷款的资金后,在信息不对称的掩盖下,中小企业可能背离原来的承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将借款投资于收益更高,风险更大的项目,这将偏离了银行的利益。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商业银行面临企业不偿还贷款的风险,为了防止中小企业的违约,银行会采取信贷配给的方法给中小企业贷款,即按企业违约的成本来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数额。

2.融资信用保险对信息不对称的克服。融资信用保险的保险公司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及履约能力进行深入调查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信用保险,从而提升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的信用改善了中小企业与贷款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或减缓了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①降低逆向选择。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信用保险的保险公司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企业信用有关的信息,以便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做出更准确的分类。这样可以让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更确切的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降低或减缓中小企业的逆向选择。同时,保险公司设计出避免逆向选择的信用保险契约,即根据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的不同来收取不同的信用保险费用,并据此给予不同的信用担保最高限额。因而,低信用的中小企业将承担更高的融资成本。

②减轻道德风险。为了规避中小企业在贷款后的道德风险,承保的保险公司最有效的策略是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保险条款,即保险公司所设计的保险条款应尽量使中小企业谨守信用的边际收益为正值。这样,那些追求高风险的中小企业将在考虑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下选择不损害贷款银行的利益。因此,保险公司经营贷款信用保险使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企业、银行与贷款企业信息对称,从而使信贷市场融资效率得以提高。

融资信用保险是为了实现中小企业有效融资、缓解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是为了解决信贷资金市场缺陷而出现的金融创新。作为弥补信贷资金市场不足、实现金融资源在企业间有效配置的机制,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的构建将使企业更加重视自身信用体系的建设。通过中小企业、银行、保险公司三方的合作,完全可以实现三方共赢和融资信用保险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道德风险逆向信贷
逆向而行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去哪儿网服务供应链道德风险约束机制模型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医患诚信视野下的乡村医生道德风险研究
博弈理论下的旅游企业道德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