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发展方式 增强中小企业活力

2010-12-13王黎明

现代企业 2010年11期
关键词:资源经济企业

王黎明

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经济,二者互为主体。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全球市场需求回暖等综合因素拉动下,中小企业保持较快发展趋势。但中小企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缓慢曲折、资源环境约束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困难:

一是出口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今年上半年外贸出口的高增长,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出口能否延续高速增长态势还有待观察。从全年看,全球经济复苏仍有可能出现反复,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壁垒增多,出口的外部环境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难度大。由于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资源型、加工贸易型和“贴牌”企业数量多,就业容量大,在当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约束明显,经济全球化加速、新型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的形势下,其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落后、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环境和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受资金、人才以及市场等因素影响,自主调整能力不足,产品和产业调整优化升级难度大。

三是要素制约更加突出。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累计大幅上涨,带动原材料价格上升,企业成本加大。今年以来央行已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大资金回笼力度。随着通胀压力加大,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加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更突出。

四是企业劳动用工紧张。通过对长三角部分企业调研,普遍反映现在面临着很大的用工缺口,有的企业甚至达到40%左右。劳动力不足将直接导致企业很多外来订单不敢接,甚至开工不足而无法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成为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五是工业投资缓慢。今年工业性投入在去年低基数的基础上依然增长乏力。影响企业创新投入和投资回报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企业根据订单安排生产,对长远投资持谨慎观望态度;原材料价格上涨和金融信贷趋紧,也增加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压力,企业没有更多的资金进行项目投资。

当然,民营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是难点所在。应结合中小企业实际和特点,引导中小企业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第一,引导中小企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制约着我国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没有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就没有全国的结构优化。促进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就要引导中小企业退出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更多地进入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进入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领域等。

第二,引导中小企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增加要素投入取得的,竞争优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廉价的资源、廉价的环境成本取得的,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缺乏核心技术。因此,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必须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具有数量多、效率高、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促进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就要引导中小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力度,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引导中小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培育和壮大一批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要注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走出去和国际研发机构联合协作,从而增强自身的研发能力。

第三,引导中小企业加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环境压力。实现能耗降低和污染物减排的目标,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同样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就要引导中小企业正确处理追求企业内部收益和合理负担外部成本的关系,不能以损害公共利益为代价,不能以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

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在部分行业有步骤地放宽市场准入,发挥国有、民营各自优势,进一步形成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新格局,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经济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