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邮政业改革效果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

2010-12-13沈颂东王德英姜延钊

统计与决策 2010年22期
关键词:邮政指标体系权重

沈颂东,王德英,姜延钊

(吉林大学 商学院,长春 130012)

我国邮政业改革效果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

沈颂东,王德英,姜延钊

(吉林大学 商学院,长春 130012)

基于哈佛学派SCP范式和波特“五力模型”,文章从结构、行为、绩效三方面着手,构建了四级评价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我国邮政业改革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后邮政业综合效果为“一般”,其中,市场结构模糊评价隶属度得分最高,市场绩效次之,市场行为最低。据此,进一步探讨了影响邮政业改革发展的因素。

邮政业改革;层次分析;模糊评价

0 引言

自1998年实现邮电分营以来,中国邮政一直在积极探索改革与发展之路:2005年7月20日,国务院第99次常务会议,确定了邮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实行政企分开,加强政府监管,完善市场机制,保障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2006年6月22日,银监会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筹建方案》,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2009年1月1日,邮政速递物流专业化改革正式启动。时至今日,距离第一步改革政企分开已过去5年,邮政业改革效果如何呢?

邮政业作为公用事业其改革效果不易量化,因此如何评价成为管理者在决策时面临的一个困境,本文将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维度出发,形成邮政业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级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我国邮政业的改革效果进行实证研究。

1 指标体系的建立

1.1 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应该明确评价的对象与目的。本文研究的是我国邮政业改革的效果,为了使指标体系全面的反映被评价对象,并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指标选择要有针对性。建立该指标体系是用来进行邮政业改革效果综合评价的,所以要目的明确;

(2)评价内容要全面。所选取的指标必须涉及到邮政业改革范围内的各种因素,否则不能全面反映邮政业改革效果;

(3)评价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指标设计在充分考虑其科学系统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其可操作性;

(4)指标选择要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该能够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各方面因素构成,反映各要素间实质性的逻辑关系;

(5)体现社会福利和公共产品性。邮政行业与一般性产业主要的不同点之一就在于其产品具有普遍服务的公共产品特性,我国邮政业的发展必须兼顾到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6)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并用原则;

(7)可理解和可接受原则;

(8)兼容性和适应性原则。

1.2 评价指标的遴选

1.2.1 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分析

根据哈佛学派S-C-P范式和迈克尔·波特的“产业五种竞争力”理论,我们从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结合相关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构建了初步评价指标集,共包含35个评价指标。虽然在确定初级指标体系时听取了专家的意见,但是初级评价指标中包含的主观因素仍然较大,为了消除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初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专家筛选并进行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分析,以增强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基础,把评价指标体系视为一个模糊集合,把每个指标视为一个元素,对每个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

假设在第i个评价指标Ei上,专家选择的总数为Ni,也即总共有Ni位专家认为Ei测度邮政业改革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那么该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就为Ni/N,如果其结果较大,表明该指标属于模糊集合的程度较大,即评价指标对于邮政业改革效果评价体系很重要,有必要保留其作为一个正式的评价指标;反之,该评价指标则有必要删除。

1.2.2 邮政业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统计分析后,我们得到了初选的35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筛除了隶属度较低的5个评价指标,保留了30个评价指标构成了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邮政业改革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2 实证分析

2.1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的操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设计层次结构模型

(2)向专家咨询

(3)根据咨询结果进行权重向量的计算。

如表1所示,本文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分为四层,其中{s,c,p}是第二层评价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si,ci,pi}为第三层分析层相对于评价层的权重;{sij,cij,pij}为第四层操作层相对于各分析层的权重。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对目标层的权重向量用集合A表示如下:

A=(a1,a2,…,am),0≤ai≤1,m=30,其中 ai表示第 i 个因素在全体因素中所占的权重。

接下来的计算步骤如下:

(1)通过对专家的咨询结果分层列写建立判断矩阵群

(2)用特征向量法求每个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

(3)对每个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决定其取舍

(4)用权重向量综合法(加权几何平均法)求多人同准则下判断矩阵群的权重向量

(5)求得各因素的合成权重向量

表2 指标两两比较时赋值的标度及含义

2.1.1 确定判断矩阵群

通过两两判断矩阵,将不同层次之间划分为9个等级,并确定赋值标准(见表2)。

据此标准制定专家咨询表,向10个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咨询结果建立判断矩阵群。

在求每个判断矩阵权重向量的同时,还要对每个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2)利用一致性比率CR判断举证一致性:CR=CI/RI,如果CR<0.1,检验通过,反之,则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2.1.2 计算得到合成权重向量

计算得到操作层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向量如下:

(1)市场结构操作层指标对市场结构的合成权重向量:

(2)市场行为操作层指标对市场行为的合成权重向量:

(3)市场绩效操作成指标对市场绩效的合成权重向量:

(4)操作层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向量:

2.2 模糊综合评价

2.2.1 将初步评价统计转化为评价综合矩阵:

(1)市场结构评价综合矩阵:

(2)市场行为综合评价矩阵:

(3)市场绩效综合评价矩阵:

(4)总评价综合矩阵:

2.2.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1)邮政业市场结构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2)邮政业市场行为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3)邮政业市场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4)邮政业改革效果的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3 结论

根据对我国邮政业改革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可以看到在模糊评价子集中上述四者的最大隶属等级均为“一般”,其中,改革后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中,市场结构模糊评价隶属度得分最高,市场绩效次之,市场行为最低。结合邮政业市场化改革的市场实际状况,对评价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市场竞争状况不理想。我国邮政业市场日趋开放,大量新企业进入邮政行业,但是,由于原有企业的资源、渠道、品牌等优势,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先占优势,从而具有较强的市场势力。新《邮政法》提高了快递业准入门槛,部分不符合注册条件的民营快递企业在增资无望的情况下,要只能选择退出市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邮政的市场的竞争状况,进而导致市场结构进一步集中。专营权的存在也是影响邮政业市场竞争水平的一大因素。从各国经验来看,虽然大多数仍然保留邮政专营,但一些国家,如瑞典、俄罗斯、荷兰等国家取消了邮政专营权。而实践表明,取消专营权后,通过有效的管制,这些国家的邮政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市场争更加规范。中国邮政市场状况的不理想,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为该行业的管制落后于市场本身的发展。由于历史渊源,管制者(邮政管理局)与被管制者(中国邮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导致了管制者对众多的经营企业关注程度的不平衡,导致了管制者低下的可信度和效率,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发展。

(2)资源配置效率较低,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一方面,生产资源配置不合理。邮电分营后,国家先后给予邮政287亿元的补贴,这些资源绝大部分用于建设二枢纽和邮政综合计算机网,以及解决由于分营造成的邮政办公场所需要重建的问题,而作为邮政网路营业、投递、分拣、运输四个环节中两个直接面对用户的重要环节——营业和投递投入甚少,以致造成当前内部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而面向用户的营业、投递资源不足。邮政网点数量虽多,但不是按照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布局的,而是基于当时满足普遍服务的要求而形成的,这与当前邮政企业拓展市场、追求效益的发展诉求是不相适应的。经济发达地区网点单薄,偏远落后地区网点数量相对较多,明显的区位劣势制约了竞争性业务的开发和市场的拓展;另一方面未能按照产品效益配置资源。中国邮政产品体系众多,由于每种业务都要照顾到,分散了有限的资源,导致企业难以在优势领域形成有效竞争力,同时,各种业务实行混业经营,经营成本无法做到按产品结算,产品效益核算不清,不能根据产品效益不同,实施不同的资源配置方法。资源配置优先向高效益产品倾斜,对于低效益或无效益产品要缩减或停止资源配置。真正做到“优势资源用在刀刃上”,实现企业资源效益最大化。

(3)技术进步缓慢。新技术能够改进资源组合方式,提高中国邮政邮政配置效率,促使其从依靠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精细化集约化增长方式。近几年,中国邮政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发展电子邮政,已建成了一大批大型现代化的邮件处理中心,实现了支局电子化,建立了“11185”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新技术对国内信件、包裹、印刷品等实现了全面提速,压缩了处理时限,提高了效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与其他行业相比,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的邮政业相比,我们的技术进步仍然很缓慢。受制于观念、资金等因素,各级领导对邮政技术进步认识不足,虽然中国邮政总体上已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是经济效益差和集团集中投资模式的限制使邮政企业很难及时为技术进步提供所需资金,制约了邮政技术进步工作的开展。同时,政企分开后,邮政企业还没有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产权明晰、责权分明”的现代企业,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缺乏主动进行技术投入的压力和动力。邮政企业内部人员素质较低,专业技术人员不能自主进行研发,而研究机构如北京邮科院、上海邮科院等的研究工作与邮政生产实际脱节,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的技术开发对邮政技术进步发挥的作用有限。

[1]Bain.Industrial Organization[M].New York:Wiley,1958.

[2]David M.Newbery.Privatization,Restructuring,and Regulation of Network Utilities[M].Beijing:Posts&Telecommunication Press,2002.

[3]G.J.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三联书店,2004.

[4]胡苏皓.自然垄断产业市场有效性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5]Martin Stephen.Market Power and/or Efficiency?[J].Review of Ex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8,(7).

[6]Scherer.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hicago:Rand-McNally,1973.

[7]谢小良.基于模糊综合评判下的决策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5,(11).

[8]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9]尹竹.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化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0]袁雪梅.邮政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改进探讨[J].邮政研究,2008,(1).

F603

A

1002-6487(2010)22-0084-04

沈颂东(1960-),男,吉林长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用事业规制与改革。

(责任编辑/浩 天)

猜你喜欢

邮政指标体系权重
邮政农品
顺溜的怪招(一)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邮政进化史
基于局部权重k-近质心近邻算法
浅议邮政体制改革
组织知识传播与共享评价指标体系及其RS权重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