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与低碳议程: 从建筑到城市
2010-12-11PhilJones菲尔琼斯史维郝琳TranslatedbyShiWeiProofreadbyHaoLin
Phil Jones / 菲尔·琼斯 译_史维 审_郝琳 / Translated by Shi Wei, Proofread by Hao Lin
引言
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建筑理念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时期。面对当时的紧迫环境,开始考虑设计一种低冷热负荷,同时在供热、供冷、通风方面更高效的“低能耗”建筑。此理念不断发展,到了1980、1990年代,其中包括使用太阳能、蓄热材料、自然通风和采光的“被动式节能设计”。时至今日,低能耗建筑的理念更是要求达到“零能耗”或者“碳平衡”,这要求建筑通过被动式设计降低能源需求,并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供给。在过去三、四十年里,可持续设计理念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于能源枯竭、环境污染、供给危机以及气候变化。
以上提到的发展均在建筑的尺度上。但现在低碳理念已经扩展到城市尺度,进而出现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并且在政策发展方面举足轻重,例如上海东滩,天津生态新城,以及最著名的阿联酋马斯达尔“零碳”城市。然而,我们尚未看到可持续建筑的实质性好处,更遑论可持续城市。当然,这样说对于发展多年,且对降低石油等化石燃料需求的可持续理念有失公允。城市的发展确实需要时间,何况新技术在建筑上实施已有困难,在更大尺度上困难也将更大。与此同时,不仅需要技术本身的进步,还需要实施手段以及与建筑集成方式的创新,此外,如果是规模更大的开发项目,还需要经过一个对新技术实施的情况进行考察的长期阶段。
生态设计被到处应用,然而大多数情况仅仅走个低碳程序,实际上却仍停留在过去的方法与优先考虑因素之中,并未通过实际设计与建造过程进行落实。一些旨在推广高标准的法规通过长期的认证,为工程的现有技术绑定一些新技术。渐渐地,这种缺乏灵活的做法遏制了创新,并伴随危机。当已经给定通常情况的预算标准后,那些在开始时怀有极高目标的项目往往担心超过预算。一些政策方面鼓励零碳建筑的法规,则通常能够缓解上述问题。
建造业至今仍极大受制于初始投资,当其需要改变时,却存在风险,同时显得保守,因为以其规模,通常会对政策产生巨大的“游说”影响。在多数情况下,难以对工程可能的改变提出设想,且几乎不希望做出改变。但是有些工程却不仅注意到了改变的需求,同时看到了在可持续的建造环境方面进行努力的商业价值。本文将聚焦于这些更加积极的想法:基于可持续理念的建造活动,并将把建筑尺度上我们所知道的知识和模型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尺度上,以便发展出“生态城市”,或许到本世纪末,将实现碳平衡的建造环境。它将作为应对实际项目中大部分需求的研究、设计的基础参考。
1 建造环境“可持续开发的关键因素”
建造环境是达到可持续开发的关键因素。建筑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它既直接消耗天然气、石油、煤炭,又通过耗电间接消耗这些化石能源。这些能源被用于建筑供热、制冷、通风、采光以及常规耗能中。建筑在其建造、翻修、运行以及拆除的过程中还消耗了大量材料,并产生出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生产及废弃物处理中的“固有能耗”大大超过了所降低的“运行能耗”。建造环境还包括支持建筑及使用的基础设施,包括供水、排污、供能以及交通系统。有一些蓝色和绿色结构与建筑相整合,例如景观和水景,它们与其它基础设施相联系,例如雨水设施、生物能供给设施,并通过净化城市空气质量、降低空气温度来对营造健康的城市环境做出贡献。这些基础设施也有巨大的运行能耗和固有能耗。
可持续发展主要的目标是为人们维持好的生活质量。人们在建筑内部及其周围的环境中度过了大部时间,因此这些环境应该是健康、舒适和安全的。除了环境因素外,可持续设计还需要对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社会和经济因素进行确认。这样,必须对材料所能创造的高生活品质与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情况持续地进行明智而经济的平衡。目前,经济发展极大地依赖于对材料、能源以及水资源的无限制的供应,同时也意味着对无限的废弃物进行分解处理的需求。然而我们的星球无法无限地提供材料和能源,也无法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解消化以免造成不可控制的自然灾害。在20世纪里,我们见证了对原材料的疯狂开采和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及其向环境的大肆倾倒。20世纪的最后25年,人类在环境方面,已经开始吃老本,这个星球的资源因短浅的商业目的而被侵蚀剥夺。绝不能让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
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其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构成气候改变的主要因素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承认。随着资源的大肆掠夺以及废弃物的无限制产生,人们已无法让目前的生活状态持续发展下去。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宣布气候变化90%的原因在于人类活动①,同时声明如果人类要避免大灾难发生,必须将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相比2000年水平高2℃的范围内,即要求大气中CO2浓度低于450ppm,且即便如此,也只有50%的缓解危机的可能性。IPCC报告中最令人震惊的可能要数必须从2007年起,在未来10年的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采取实质性行动。更长期的目标是在2050年将CO2排放量降低80%(UK Royal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0) Twenty-second Report,2000),并且在本世纪末实现碳平衡。
通常认为建筑及其基础设施占到了CO2总排放量的50%,如果在算上城市交通,这一数字将达到70%。在欧洲,建筑相关的排放量范围在温暖地区的30%到寒冷地区的60%之间。除了建筑运行所需能量之外,还包括建筑材料生产及废弃物处理所需要的能量。
所以生态城市需要包含一系列因素,包括建筑及其基础设施,以及建筑环境被使用、开发以及管理的方式。通过使用一些模型能够帮助建筑环境工业理解“硬”技术与“软”社会环境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这不仅需要了解建筑环境的建造及运行过程,还需要对作为建筑环境组成部分的社会驱动有所认识。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多种多样,令人难以取舍,为何选择CO2作为主要指标?因为可以通过建筑环境的建造和运行过程对其详细考察,并且CO2被认为是缓解未来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如图1所示,建筑环境中CO2的排放量是变化的。包括建筑运行以及建筑及其基础设施中蕴含的部分。目前的法规主要关注的是建筑的高能效设计以及可再生能源供给系统,在英国通常被视为可控性能耗。未来的法规将包括一些设备的非可控性能耗,以及建筑中其他的能耗方式。同时,固有能耗也将在未来法规的考虑范围之内,因此,将需要对建筑环境基础设施中的固有能耗予以关注。
2 可持续建筑
2.1 可持续建筑的定义
让我们从我们比较熟悉的尺度开始,即“可持续建筑”。可持续建筑有多项要素(Welsh School of Architecture,2005)。它必须为人提供健康、舒适的优质内部环境。它应该是冬日温暖,同时夏季不会过热,并且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它在修建、运行和拆除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耗材和耗水,废弃物产生,应该对地球、当地以及室内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同时,它在经济上适合其目标使用人群且易于维护保养并能满足未来需求的变化,例如,能应对气候改变。它还能通过其美学价值起到提升当地建筑环境并创造安全的邻里关系的作用。它的建造地点应尽可能鼓励可持续的交通方式,并且与绿色休闲和食物生产区向联系,以有利于提升空气品质。它还能让使用者方便地进行社会联系、享受健康保健、休闲及购物服务。
2.2 新建建筑
对于新建建筑,零碳排放或碳平衡将作为缓解未来气候变化的最重要目标。这意味着降低能耗以及使用集成在建筑自身或邻近并作为周社区组成部分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总而言之,可再生能源系统应成为开发的一部分,并不是简单地照搬已有技术。在英国,政策规定2016年以后所有的新建住宅和学校都应达到零碳排放的标准。在威尔士,当地政府鼓励在2012年达到新建建筑的零碳排放。这将是个巨大的挑战,虽然目前为止能够做到完全零碳排放的建筑尚寥寥无几,但已经有了一些好的例子引导我们实现零碳排放。例如欧洲“COST②,C23行动”:低碳城市建筑环境(Low Carbon Urban Built Environment)(Jones,2009)包括了一些自动化建筑(实现零碳排放)以及许多按现有标准减排75%的建筑。许多新方法在操作性及效能方面能与被动式方法相媲美。热桥、通过合理的平面布局以及通过遮阳来控制太阳能的获得至关重要。在加热和制冷方面,一些建筑实例中,通过地源热泵以及地埋风管来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以及取代了传统的机械空调系统。太阳能集热板以及光电板也在广泛被使用和研究。在许多例子中,通过多种技术系统综合使用,使得零碳排放的目标得以实现,并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许多欧洲的二氧化碳减排法规是按照2002/91/EC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建筑物的能源效益指令(“建筑物能源性能指令”,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2002) 来制定的。这项指令颁布了一系列建筑能效的计算要求、认证以及常规检查,于2002年12月被通过,2003年1月开始执行。许多国家致力于更高减排标准的制定,包括瑞士的Minergy( Minergie Building Agency,2009)以及英国的可持续住宅法(DCLG,2009)。一些国家则对未来的长期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目标,比如每五年减排25%。德国被动式住宅标准中热负荷低于15kWh/m2a这一标准被整个欧洲采用③。一些国家开始通过实行无偿援助和税收优惠,以促进高能效技术的推广,并通过新的关税体质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供给。欧洲碳排放组织(The European Carbon Atlas)提供了上述实例。
2.3 已建成建筑
许多关注的焦点都在新建建筑上,然而,设计能够达到高标准的新建筑固然重要,但作为个体独立存在且构成城市的已有建筑更需要给予主要关注。有许多实例能够说明如何使已有建筑降低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前文所述的欧洲碳排放组织(the European Carbon Atlas)中的19个国家的实例说明了使已有建筑减排60%~90%的方法,这一数字相当于被动式建筑的标准。这些方法中具有典型性有增加保温等级,采用新型的隔热性能更好的玻璃以及新型的高能效供热系统。一些则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方法,例如双层玻璃幕墙体系以及在外层玻璃幕墙中嵌入太阳能光电板的做法。许多国家都面临着能耗需求高以及居民能耗开销过大导致贫困的问题(英国居民用于能耗的开销超过了总开销的10%)。一些宏大的计划,例如在威尔士,通过采取一些低花费的方式使得居民的能耗开支降低10%~15%,以此使其摆脱贫困。正是这样的范围更加广泛的项目为我们对已有建筑达到更高排放标准增加了信心。
2.4 零碳建筑:排放量达到多少视为零
零碳排放标准是根据图1制定的。然而,在逐渐趋近100%零碳排放的过程中,造价会大幅提升。如图2所示,减排量从80%提高到100%,造价可能会增加一倍。同时,由于使用材料更多,会增加潜在的固有能耗,例如,采用保温材料或集成了可再生能源系统都会增加建筑所用的材料用量。因此,零碳建筑的定义标准被放宽,通常情况下建筑自身的减排量达到70%即可,余下的部分可经由其他“承认方式”完成,这是包括了从集中供给或社区供给网络中获得可再生能源或对周围已有建筑有所贡献的一系列“弥补”措施。这些措施应能够在未来在城市尺度方面有所贡献而不仅仅局限在其建筑自身内。
3 城市尺度上的可持续性
建筑环境是由新建建筑与已建成建筑以及基础设施共同构成的。欧洲国家建筑环境已经发展了多年,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从一开始相对紧缩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到现在扩张蔓延。许多基础设施建成时间太久,无力应对当代的需求。在发展国家中,对于新开发的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初期落实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概念方面存在着偏见。这一部分将围绕欧洲的现状以及如何在城市尺度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思考的主题来展开。
3.1 欧洲的现状
图1 建筑环境中的能量使用
图2 零碳建筑中能效与投资的关系
C23行动就欧洲的建筑和城市同时展开讨论。欧洲的许多城市基于历史核心区,在二战后的时期有了很大发展,通常是向外扩张,到上世纪末,城市蔓延,私人交通发达。从上世纪90年代起,出现了一批在相对建筑的更大尺度上的具有可持续性的开发项目,例如澳大利亚的林茨太阳城(Linz Solar City),丹麦的阿尔贝特斯隆(Albertslund)建设,以及希腊的Pefki太阳能乡村项目。这些项目通常通过“被动式设计”以及通过合理的平面布局更有利于太阳能利用的方法实现低能耗目标。许多欧洲城市围绕交通中心发展,并遵循紧缩城市理论,其内城通常是由4~5层建筑的街区组成。这种发展方法在上世纪的后半段由于私人交通发展和城市扩张而被冷落,但今天,它又在许多的城市发展过程中被采用,它鼓励用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代替私人交通。一些城市开始通过规划立法控制城市在公共交通沿线发展。这些政策一方面满足了城市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公共交通的发展。许多城市对大幅度降低私人汽车使用热情十足。挪威的特隆赫姆(Trondheim)定下了从2008年到2018年使私人汽车使用率降低20%,公共交通使用率从42%提升到50%的目标。在马德里(Madrid),交通系统组成的情况是:公共交通占53%,私人交通占34%,出租占9%。苏黎世也设定了高公共交通占有量(公共交通占40%)以及较低的私家车个人占有率(城区为35%,二环以内为50%)。
在一些欧洲城市,还出现了一些开创性的能源供应体系。例如,在慕尼黑(Munich)建筑供热量的50%来自于区域性供热。这一系统的目标是到2010年节能50%(相对1987年),主要是建筑和汽车供能。西班牙的马德里项目(Chamartin Project)通过集中的区域性供热/供冷系统以及被动式节能设计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
从积极的方面看,建筑能效得到了提高,这又反过来对城市居住环境以及公共交通以及步行、自行车交通形成促进。然而,即便是单位面积排放量降低了,但随着总建筑面积以及设施数量的增加,城市二氧化碳的总体排放量仍在增加。过去的规划政策的制定并未对节能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给予考虑。然而,现在在制定规划时应该做出改变,即需要对建筑能效性能进行考虑。这应该被积极提倡并与建筑法规结合起来。
3.2 新出现的问题
一项之前来自欧洲COST C8行动的研究指出,在朝着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Lahti,2006)建设努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问题,它们影响着城市尺度上可持续性的实现,并应作为新开发或城市再生项目的一部分而进行考虑。它们通常对传统的城市设计方法构成挑战。当然,除了下面即将讨论到的技术因素,还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因素需要考察,尤其是社区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因素。
(1)需求VS供给方式
城市建设项目主要通过供给情况决定,也就是说,其焦点在于服务的供应而不是服务需求量的减少。这些服务可能是对建筑供热、供冷、供水,交通等等。这些供给方式能促进更多的使用需求而不是提升服务的效能,而后者恰恰是衡量可持续性能的指标。例如,修更多的路将导致更多的交通量。未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应首先考虑减少服务的需求量,进而提供高效的服务供应。这些可持续的规划方案对碳排放以及能源需求和供应产生影响,并需要加以明确,以便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对可持续概念加以落实。例如,只有当供给系统能有效地对所减少的需求做出反应时,减少建筑环境能耗需求的价值才能实现。这也能使得供给系统本身的规模减小,并降低其固有能耗。能量供给系统可能是综合了提供可再生能源的建筑自身集成、项目整体开发或社会供给的网络与旧有的常规能源供给网络共通组成的系统。如果混合使用了低碳(或零碳)能源供给系统,例如集成在建筑本身的供能系统,则容易达到减排的目标。同理可知如果对建筑运行系统的能效进行提高,则包括供热、供冷、照明等等在内的建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将同建筑结构、立面以及基础设施中固有排放一样而减少。所以从如何获得最优性能而不是投资金额出发,寻找一个在能量需求和基础供给设施,以及运行能耗和固有能耗方面平衡的解决方式。
卡塔尔珍珠岛开发项目(Pearl Island Development,Qatar)是一个在能源供给和需求之间达到平衡的方案( Welsh School of Architecture Consultancy Report to UDC,2007)。开发商设立了一个相对当地目前标准能耗降低50%的开发目标。在项目初期就制定了指导准则,随后落实在各个具体的子项目开发大纲中。这有利于使基础设施投资及其固有能耗降低,同时有利于减少建筑运行能耗。这个例子从建筑遮阳、朝向、幕墙体系、隔热、蓄热材料、自然采光、通风以及HVAC(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供热与通风调节)一系列能耗模式出发,以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
相似的原则构成了规模达25万人的哈伊马角项目(Ras AI Khaimah Gateway City)(Phil Jones,2009)能量规划的核心基础。该项目在规划初期制定了一系列高能效指导准则,这为日后的每个独立发展的项目提供了参考原则,包括朝向、遮阳、结构以及室内热负荷。在规划初期,可以借鉴的数据只有建筑结构、建筑高度以及初始道路布局。模拟时间长达7000小时的综合以上各种因素的模型显示了在项目初期巨大的能效提高潜力。这些起初具备了建筑尺度的精致模型,现在可以扩展到城市尺度。
以上的两个例子都在项目初期制定了导则,以便日后使二氧化碳减排、能耗降低、基础设施规模减小等等所产生的效益得以实现。随着项目的进展,这些导则很难(事实上通常不可能)被改变。
(2)移动性VS便于到达
类似的减少能耗需求以及更加高效供能方式的概念同样适用于交通系统。传统的交通规划聚焦在提升城市的移动便利程度,这将导致更加高效和普及的公共交通。目前,在欧洲,正在对诸如医疗、教育等服务进行分散,以便给人们提供更多选择,但这潜在地增加了城市的出行压力。如果城市设计能够把重点放在如何使服务更便于到达,则人们将不再需要如此高的移动便捷性。
(3)集中VS区域
供能、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集中化的趋势强在未来以区域分散化和集中化相结合的方式所取代。区域化系统能提供更加灵活多变的服务并且故障率较低,且发生故障不会导致整体服务的瘫痪。集中化系统在经济方面的劣势在于其输送过程中巨大的浪费损失。输送损失将成为提高能效过程中最需要减少的内容。这将导致功能系统向建筑或社区的更加分散的方向发展。新的可再生能源税收结构将鼓励更加分散的供应方式,虽然主要的方法是外排到公共管网。我们越关注降低已有街区的碳排放量,就越倾向于在城市中应用这样的分散式供给系统。最近在卡迪夫(Cardiff)的一项生物能CHP能源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出,在降低城市政府与学校建筑碳排放量的措施选择方面,想通过建筑翻新改造来提高能效是困难的。
(4)高密度VS低密度
高密度的城市开发有其优势,比如更容易接近服务,交通更加高效(特别是公共交通),更高的能效以及更低的输送损失。然而,高密度也有其缺陷,特别是密度增长过高时。人们潜意识里对高密度的居住环境有所抵触。且高密度居住环境更有利于传染病扩散。特别是在一些炎热的国家,高密度的城市引起热到效应,使温度进一步上升。同样,这些高密度城市还要忍受污染问题。对于那些更加依赖汽车的城市,相应地其支出也更多。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解决,即便不是全部,也将是其中很大的部分。可以通过降低能耗需求和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给来降低污染物排放以及缓和热量聚集效应。在炎热的国家,通过在城市布局上插入植被带和水系以及适宜的建筑排布,将能有效地引入新风,增加烟囱效应以及建筑自遮阳性能,这样既能降低热岛效应,减少污染物排放,还能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注重卫生的设计将有助于缓解疾病扩散传播。为城市生活提供高效而舒适的环境以最大提升城市生活品质,需要适宜的高密度建筑环境及其周围的水系/植被带的综合作用。
考虑高密度城市时可以仿照建筑设计的思路。例如,这样的城市同样需要借助自然进行通风和降温,需要为建筑环境整合可再生能源系统,需要高效的服务供应等等。图3列出了高密度城市在发展方面所涉及的问题( Phil Jones,2010)。
建筑设计需要对其周边高密度的环境做出应对。例如,香港典型的高层集合住宅(图4a),其立面朝向与层间高度通常是不可变化的,即便它处在高密度的外部环境中,日照、采光、空气、噪音等因素复杂多变,而对于每一个住宅单元,却只取决于所在层数与朝向。香港房屋委员会(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Francis W.H.Yik,2004)的一项研究建议使立面根据所在环境做出调整,如图4b所示。
图3 高层建筑的高密度开发
图5 城市尺度上可持续规划的策略
图6 二氧化碳年度排放量以及建筑环境实现碳中和的发展路径
3.3 可持续的控制性规划
以上罗列的城市尺度层面的问题需要一些措施使得可持续性能够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完全落实。图5给出了这样的措施,它们经由与天津大学合作得出并成为天津市余家堡CBD规划所依据的工具 (Andrew Weaver,2008)。这些措施除了考虑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外,还包括硬性和软性规定以及对未来可能发展方向的设计。不同的阶段反映了对较早阶段信息收集以及对日后单独项目进行控制的准则和目标制定的需求(与Pearl 岛项目的情况相似),接下来检查目标的落实情况,最后需要一个总体性评价。这样的项目规模很大并可能持续很长的时期。因此,需要对之前的程序作出评估,并反馈给对后面的程序。
4 未来之路
本文从二氧化碳排放的视角介绍了可持续建筑环境的发展历程。IPCC标准设定二氧化碳浓度需低于450ppm才能避免大灾难的发生。气候学家安德鲁·维夫(Andrew Weaver,2008)指出要维持在此浓度范围内,存在一个未来的最大排放量,这一量值在数值上同工业革命以来的总排放量相当。迄今为止,人类已排放了488亿t二氧化碳,其中330亿t来自于化石燃料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158亿t由于土地使用的改变,例如森林的砍伐。从2007年开始,还能允许我们在未来排放484亿t。而达到这一量值的时间界限的长短并不很重要,因为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则需要很长的时间对才能被完全吸收。
逐渐减排的设想要求各国根据其发展目标在碳排放量分配上达成协议,并要求在将来,例如本世纪末,所有的国家达到碳平衡。如果这项行动可行,并且各国确实能够就预计的排放量达成协议,则将适合提出达到碳平衡建筑环境所应作出的行动。图6表示了逐渐减排模型过去以及未来直至完全达到碳平衡的碳排放情况。图示包括了建筑环境在减排方面做出努力的过程。它大体按照图1的顺序,以新建的零碳建筑开始,再解决已有的建筑环境,最后是基础设施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建筑与城市的可持续规划和设计以及二氧化碳减排不能被视为对创作的否定和限制。减少建筑环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对孤立的建筑而言难以理解,可能让人产生“一个人怎么可能对恶化有所作用”的想法。使用包容和适用的方法,为创造更加洁净、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而进行的努力将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关注。绿色经济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对环境无害的发展和财富创造模式。可持续性的低碳建筑环境将为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注释
①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2007
② COST是欧洲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其目的是采用一种灵活安排的机制来协调各参加国的研究机构(研究所、大学、工业界)的活动,以增强整个欧洲的科技能力。
③ http://www.passivhaustagung.de/Kran/First_Passive_House_Kranichstein_en.html
[1] UK Royal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0)Twenty-second Report: energy,the changing climate[R].London,HMSO, 2000.
[2] Building a Future for Wales: 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housing[M].Welsh School of Architecture for the WWF, 2005.
[3] Phil Jones, et al (ed).Low Carbon Built Environment: European Carbon Atlas[R].UK: Welsh,2009.
[4] 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On the 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J].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2002, 91.
[5] The Minergie Standard for Buildings [J/OL].Swiss:Minergie Building Agency,2009.http://www.minergie.ch/publications.478.html
[6] DCLG.Code for Sustainable Homes: Technical Guide [S],Department for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 London,2009.
[7] Lahti P et al.Towards a Sustainable Urban Infrastructure,Assessment tools and good practice [M].Multiprint Oy Finland,2006.
[8] The Pearl Qata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Systems Review[R].Welsh School of Architecture Consultancy Report to UDC,2007.
[9] Phil Jones, Simon Lannon, Hendrik Rosenthal.44th ISOCARP Conference,Energy Optimisation Modelling for Urban Scale Master Planning [C].United Kingdom:Cardiff University,2009.
[10] Phil Jones et al, Global Megacities and Low Carbon:from concept planning to integrated modeling [J].World Architecture, 2010(2).
[11] Francis W.H.Yik, Chung T M, Mak C M, et al.Report on Preliminary Evaluation and Screening of Feasible Features for Project: Development to environment responsive facade engineering to enhance livability, sustainabilit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in optimized design of public housing[R].Housing Authority Research Fund, 2004.
[12] Cardiff University and Tianjin University.Sustainable Building Design and Operation [R].Leverhulme Trust International Project, 2008.
[14] Andrew Weaver.Keeping Our Cool [M].Penguin Canada(AHC),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