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新闻专业发展建设研究

2010-12-08于晓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体育新闻教材专业

于晓光

(沈阳体育学院院长办公室,辽宁沈阳110102)

体育新闻专业发展建设研究

于晓光

(沈阳体育学院院长办公室,辽宁沈阳110102)

对全国体育新闻专业及沈阳体育学院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传播方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体育新闻专业在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打造、“体”字号教材改革、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生源质量把关等方面发展建设的一些构想,以期为体育新闻专业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体育新闻;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发展构想

1 新闻学专业建设概述

1.1 我国新闻传播与体育新闻专业建设现状

中国的新闻教育发韧于20世纪初。1918年,在蔡元培先生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成立“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并提出“灌输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才”的办学宗旨。90多年来,中国新闻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新闻传播相关专业)数量在2000年是58个,到2008年上升为878个。8年间,数量剧增15倍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约16万人,每年平均毕业4万人。可见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势头。而作为根植于新闻传播学与体育学两大母学科的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于1985年,由上海体育学院一花独秀,开始开设体育新闻专业课程;2000年后,在体育新闻传播教育这块方兴未艾的园地里,成体、北体、广体等体育院校和一些综合性院校如雨后春笋,相继成立体育新闻专业。据调查统计显示:目前我国至少有21所院校成立体育新闻专业,截至2007年底,全国体育新闻专业在校生达5000人以上。经过20年的办学历程,我国的体育新闻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紧缺到逐年扩大的发展过程。体育新闻专业存在着较好发展潜能,同时又面临诸多问题,需在发展建设中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1.2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建设现状

沈阳体育学院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传播方向)(以下简称体育新闻专业)自2004年开办以来,已有6届本科生、5届体育新闻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现有本科在校学生285人,在校研究生20人,分别来自全国8个省、市自治区,属非体育专业生源。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2人,教师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基本能够满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育教学需要。经过5年多的专业建设,体育新闻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新闻采、编、录、制、播等多种教学实践条件,拥有高清真三维虚拟演播室、影视多功能室、配音室、数字影像室、非线编辑室、报纸编辑室6个专业技能培训室,一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设备中央控制室。所有设备的构建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流程操作,达到了与辽沈主流媒体设备的同步,达到了专业建设标准,2010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特色专业。

2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建设虽然取得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与院里一些传统优势学科相比,尤其是与兄弟院校、综合性院校同类专业相比,与我国体育新闻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一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院体育新闻专业继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亟待解决。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媒体的社会需求与我院体育新闻专业目前建设发展的实际,迫切需要我们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切入点,进一步反思、研究目前在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案设置、师资队伍、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推进体育新闻专业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2.1 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构建仍需进一步完善创新

体育新闻教育的办学理念是体育新闻专业办学的灵魂和指针,是该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是人们对体育新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它要解决体育新闻教育“培养什么人”、“学什么”、“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任何一项社会事业,任何一种社会活动,其盛衰荣枯,无不与其具有的理念和目标密切相关。合理而正确的理念目标,不仅是体育新闻教育的指南,而且是发展体育新闻教育事业的保证。

体育新闻专业在2005年和2009年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两次重大调整与修订。尤其是2009年,在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大讨论”活动的引领下,体育新闻专业经过反复研讨论证,确定了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新闻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体育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体育新闻、出版与宣传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增设了平面媒体和广电媒体2个专业模块延伸课程,并尝试新开设了新媒体方面的课程。

培养目标定位还有待于社会实践的检验。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囿于师资、教材、硬件设施等的局限,体育特色还难以全面彰显;而且,新媒介技术的发明及应用为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潜能和最新手段,要求我们对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力争与高科技发展及传媒的现代化同步。目前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偏重平面媒体和广电媒体,缺乏紧跟体育新媒体发展趋势的相关课程,前瞻性不足。无论现在和将来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都将面临一些新课题,诸如网页版式设计与制作、三维动画制作、手机媒体概论等课程都亟需补充和设置。体育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为体育新闻工作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针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完善新媒体模块课程群。否则,就难以体现体育新闻专业办学特色与人才核心竞争优势。

2.2 师资队伍亟需壮大和提升素质能力

我院体育新闻专业年青教师多,低学历、低职称比例较大,目前还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中级、初级教师占60%;教师专业背景构成复杂,真正新闻学专业硕士毕业的仅5人,占40%;因多是新闻学专业、文学专业、艺术专业毕业,对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缺乏必要的了解,大多缺乏体育方面的社会实践经验,参与感不强,在教学中无法将体育与新闻很好的融合,无法体现出体育新闻专业的“体”字号特色;专业教师多缺乏媒体从业经验;年青教师多,科研能力相对薄弱,缺乏教学经验,无法以老带新;缺少在体育新闻学界和业界较有影响力的权威学者与专家,制约了本专业与学界、业界的沟通与合作。体育新闻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懂体育的新闻人与懂新闻的体育人”的体育新闻事业所需的人才,因此体育新闻专业教师首先必须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以高度责任感去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如何能够深入浅出地将新闻的基础理论与体育的知识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传授给学生。体育新闻专业的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新闻理论基础,渊博而扎实的基本功,又必须对体育基础理论和技能有比较多的了解,才能实现两者的结合,讲出专业的特色,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上述情况与其他兄弟院校相比,我院师资队伍明显处于劣势地位。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质量。

2.3 教材建设尚需进一步彰显体育特色

体育新闻应该是体育与新闻的有机融合。但目前存在“体育新闻=体育+新闻”,体育与新闻内外两层皮的简单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将新闻理论结合体育的例子进行传授,甚至有的教学内容与综合性院校新闻专业没有任何区别。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时如果去专业体育媒体,因为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把握了解不深不透,不熟悉体育比赛的规则,对运动项目及技战术缺乏应有的了解,难以胜任体育记者、编辑、评论的工作;如果去其他新闻媒体,又难于和综合性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相抗衡、相竞争。之所以出现以上尴尬局面,体育新闻专业教材建设的滞后性是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国内关于体育新闻专业方面的教材并不多见,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本专业多数课程教材还是沿用综合性院校新闻传播学教材,没有体现出“体字号”的特点。如新闻写作、编辑、评论等实务课程,都是使用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的系列教材,这些教材主要是站在宏观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视角,阐述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且多为2000年出版的系列教材,内容与体例均比较陈旧,缺乏创新,没有与体育较好地融合;而国内仅有的体育新闻专业教材,如郝勤的《体育新闻学》、张德胜的《体育媒介通论》、毕雪梅等的《体育新闻学概论》等,尽管填补了体育新闻专业教材的空白,但仍无法满足体育新闻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需要,亟需组织同类院校力量编写突显“体”字号的体育新闻专业的系列教材,以满足体育新闻专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实际需求。

2.4 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基地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体育新闻专业强调实践能力是其重要特点,必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除了校内必要的教学实践环节不可或缺外,必须与社会的各种媒体建立广泛的联系,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使他们真正接触到体育新闻传播的实况实景,熟悉有关的每一个环节,促进教学效果的升华,实际能力的提高。目前沈阳体育学院本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还未完全落到实处,签约的也多局限于省内的一些媒体,数量少且功能不完备。与北京、上海以及南方一些知名媒体接触和联系甚少。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2.5 生源局限性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的学生多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和山东8个省份,经济欠发达地区占有较大比例。传播学“知沟理论”证明,物质生活水平及一个人所处生活环境优劣将直接影响对信息的接受,进而影响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而且这种差距会随着信息社会高度发展而有所加大而不是减小。正如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所言:“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同时,新闻本身就是易碎品,今日新闻犹如明日之黄花,因此,一些学生由于受到生活环境等方面因素局限,不具有从事新闻工作的特质。生源不宽泛,生源质量不高,制约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升,进而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率。生源的先天不足,对因材施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3 体育新闻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设性构想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如师资力量的参差不齐、水平不高、生源构成等等问题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但有一些问题已成为国内各院校体育新闻专业共同面对和无法回避的课题:如课程建设与改革,体育与新闻的融合,体育新闻专业教材建设,专业教师无媒体从业经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学”如何领先于“术”,真正指导实践,“术”如何促“学”,完善和创新更完备的理论的问题,培养人才如何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等等诸多问题不仅是体育院校的体育新闻专业,也是综合性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带有普遍意义的体育新闻专业建设要普遍解决的问题。

3.1 以国际化、开放性理念,加强与社会的横向沟通协作,提高办学水平

在全球国际化的今天,必须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在体育新闻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因此专业教师需深入了解专业领域前沿信息,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引领体育新闻专业建设方向。体育新闻专业应不断加强与各兄弟院校及媒体间的沟通与合作,为学生实习搭建广阔的平台,拓展新的就业空间。本专业在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大纲制定等方面,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理念,以国际化视野开展专业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开放的心态应对后信息时代媒体环境的发展与变迁,结合信息时代的社会需求,将体育媒体社会需求特点与体育新闻专业建设的思路相契合,瞄准市场培养紧缺的高端体育新闻传播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办学水平,服务社会。

3.2 依托学院体育资源,凸显“体”字号的专业特色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建设必须自觉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体育传媒市场的发展趋势,根据学院总体办学特色——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培养专业技能突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体育人才的要求,并按照专业自身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适应社会发展为目标,以能力素质培养为目的,培养既懂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又懂体育知识技能的体育事业的应用型人才。坚持“个性化培养”(突出服务体育行业的特点)与“人才培养全面性”(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体)、“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以教学质量管理为杠杆,确保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就是“体”字号,即培养“懂体育的新闻人和懂新闻的体育人”。两者的结合就是我们区别于综合性大学办这个专业的特色与特点,也是我们与综合性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所在。

3.3 不断改进和完善培养方案设置与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基础化、融合化、模块化、职业化。基础化主要是指学科基础课一体化。在大一阶段,利用我院的体育新闻、体育表演、体育英语、体育市场营销、体育管理等五个体育相关专业,建构体育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如英语、思想政治课、文学素养课、体育项目基础课等。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用教材、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面应与体育专业的同类课程有质的区别;融合化即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建设一批综合性程度较高的课程,建立一种新型的知识体系。如对于体育新闻专业等体育相关专业如何促进与体育的融合方面,可以建立学科与术科相互配课制度;模块化是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不同,把体育新闻专业课程分成不同模块,由学生自由选择,以更好地因材施教。主要在大二开设体育新闻专业基础模块课程(必选模块),在大三开设自选模块;职业化主要是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服务于就职择业的要求。

课程设置具有集中效应的模块课程体系。按照2009年培养方案进行的重新调整,设置模块课程体系,设置广电媒体模块、平面媒体模块2个方向的模块课程。模块教学课程设置体现完整性和较明确的方向性,形成模块力量,在实际的教学中形成特色鲜明的集中效应。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和完善,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务实的体育新闻专业课程模块,既要满足学生总体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更好地因材施教。

构建体育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后,必须建立体育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从而理清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相互关联性,合理分层。以满足循序渐进,建构全方位的知识结构为目标,以富有专业特征的核心课程带动提高业务能力的模块教学,专业课程安排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践价值,让核心课程有核心功能,起到核心作用。目前本专业《大众传播学》已被列为院精品课程,《体育新闻采访》被列为院精品课程的扶持课程。要集聚力量,加强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的打造,积极组织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进行教学研究,建设精品教材,加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和课程改革,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把体育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成院级或省级精品课程,努力向国家级精品课程迈进,并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建设开发更多的精品课程。

3.4 打造高水平的体育新闻专业教师团队

随着新闻教育技术领域的开拓和发展,体育新闻专业教师的素质要求也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近年,多媒体技术、博客、手机媒体传播特点与采编播制技术等成为体育新闻专业教师尤其是新闻实务方面教师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新工具。媒体整合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媒体之间的界限,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当今媒体实践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出给从事体育新闻教育的教师带来了全新挑战。面对新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打造高水平体育新闻专业教师团队,构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全新模式,势在必行。

(1)请进来。采取特殊政策积极引进目前在全国体育新闻学界、业界尤其是一些网站等新媒体较有影响的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也可以利用社会资源,聘请有新媒体实践经验的知名专业人士给学生讲课、做学术报告,以拓展本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新视野。

(2)走出去。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适当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进修和学习,改变因教师缺乏新闻实践经验而导致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脱节的现状。

(3)传帮带。教研室所有教师必须形成合力,加强与外界沟通,以求在全国体育新闻传播界拥有一席之地。同时大力开展教研活动,发挥现有教师的各自特长,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大兴科学研究之风,形成团队公关,解决和弥补某些先天不足。极力打造高质量的教学与科研团队。使每位教师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作用,将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密切结合。

3.5 加强建设“体字号”的体育新闻专业系列教材

体育新闻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编写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媒体需求的体育新闻专业系列教材。鉴于教研室师资力量有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既可独立编写,又可与其他兄弟院校合作编写,如2007年与南京体院、上海体院等合编教材的《体育新闻深度报道》已经面世,并作为本学期新闻采访与写作选修课的教材,在学生中反馈良好。教研室组织教师编写的《体育新闻采访》教材已经出版,并作为院内教材从2008级学生开始适用。《体育新闻写作》也将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体育新闻评论》教材可望年底前面世。无论是优选教材还是自编教材都要秉承这样一个原则:理念和案例必须新颖,突出体育特色,尽可能增加新媒体理论与实务方面的内容,同时具有时代感和前瞻性。

3.6 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在院内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强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实行实践课程配课制。即利用教研室现有的专业教师、教辅人员等师资力量实行专业技能实践环节有偿配课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质量。通过教学改革,合理安排专业理论课与技能实践课的比例,适当增加技能实践课的比重。下大力气建设相对稳定和广泛的社会实习基地,合理安排见习和实习,分阶段、分层次、有所侧重地安排学生到社会媒体进行见习、社会调查与实习,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仅有一次毕业实习的单一实习模式,采取多次实习、统一安排与个人实习、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一调查+四实习”的模式。即从大一开始至大四,每年都安排见习或实习任务,每次见习和实习的任务都应有所侧重,根据实习任务,时间可长可短,灵活多样,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3.7 制定相应的招生政策,把好生源质量关

要切实做好体育新闻专业招生的宣传工作,确保生源对路,使招收到的学生专业思想稳定,能真正热衷于体育且热衷于新闻。要加强与社会各界联系,拓宽招生范围与渠道,提高生源质量。要控制招生规模与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规模和质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规模的扩大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必须充分考虑社会需求量、学校现有办学条件,适度确定办学规模,以保证体育新闻专业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3.8 加强合作,打造中国体育新闻专业建设的大平台

体育新闻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共识。除上海体育学院87年建立体育新闻专业之外,其他各兄弟院校体育新闻专业多成立于2000年前后,至今仅走了10年左右的路程,可以说,我国的体育新闻传播教育尚处在发展初期,如嗷嗷待哺的婴儿,仍显稚嫩。面对专业发展的十年之痛,有许多问题我们无法回避,必须从容应对。目前仅有的每年一次的体育新闻专业建设年会活动远远不够。可以建立体育新闻传播学会的网站,将各院校专业建设相关信息在网站上进行链接,建立体育新闻专业名师的博客群,建立公共论坛,提供各院校专业教学的影像资料等,为各院校体育新闻专业师生及体育媒体从业者搭建一个公开交流的平台,人们可以在网上共享信息。体育新闻教育界必须以发展眼光、国际化视野、包容的心态,打造体育新闻专业建设的大平台,加强各兄弟院校之间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去面对与解决困扰体育新闻专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实现各校际间教学、科研、教材、师资培养等方面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实现我国体育新闻传播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互相借势,取长补短,实现体育新闻专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1]严 林.关于当前新闻教育面向市场的辩证思考[J].新闻知识,2009:(7):10-12.

[2]张德胜.广州亚运背景下珠三角体育传媒发展趋势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关系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5):38-42.

[3]顾春先.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分析研究——以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5):109-112.

[4]周根红.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东南传播,2008(9):92-93.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Journalism Major

YU Xiaoguang
(Dean Office,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Under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Journalism major in China and the prob lems in Sports Journalism major in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some conceptions about the con 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major including talent cultivation program,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teaching crew,teaching material sports involved,practical teaching,professional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enrollment quality control,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Journalism major.

Sports Journalism;major construction;existent problems;development conceptions

G80-05

A

1004-0560(2010)02-0043-04

2010-02-26;

2010-03-10

于晓光(1954-),男,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新闻传播。

责任编辑:刘红霞

猜你喜欢

体育新闻教材专业
教材精读
新媒体环境下体育新闻传播的优化路径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部分专业介绍
体育新闻娱乐化发展研究——以《南方体育》为例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