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非经济因素的思考
2010-12-08谢艺田
谢艺田
(长春工业大学 体育教研部,吉林 长春 130012)
对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非经济因素的思考
谢艺田
(长春工业大学 体育教研部,吉林 长春 130012)
制约训练和竞赛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最终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系统管理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非经济因素,旨在为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竞技体育;制约;非经济因素
1 项目设置是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决定因素
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夺金项目主要集中在射击、跳水、乒乓球、羽毛球、举重、体操、柔道等7个传统优势大项,美国夺金项目主要集中在奖牌数量较多或者影响较大的集体项目上,如篮球、足球、田径、游泳等项目,本届奥运会菲尔普斯一人就夺得了8枚金牌,接近占总金牌数的四分之一,夺金项目涉及的项群广泛几乎是我国的1.8倍。我国的夺金项目大多数都是在世界体育领域影响较小的项目,而在田径、游泳这两大基础项目以及影响较大的篮球、足球项目上我们仍处于相对劣势。一个真正的体育大国需要具有相对均衡的金牌项目布局,而目前对于田径、游泳等基础项目以及参与者较多的金牌大项等,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现有优势项目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夺金空间逐渐变小。因此,应该对竞技体育项目重新进行设置和结构调整,重点开发和投入加强乒乓球、羽毛球举重等传统优势项目,同时还要加大对潜优势项目的投入,为我国竞技体育注入新的血液,增强我国竞技体育的生命力。
2 后备人才是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国运动员培养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如一般运动员都是从体校等三级训练网走出来,培养的人知识面狭窄、运动生涯较短,昙花一现,人才培养断层,运动员伤病较多,运动成绩不能突出等问题,非完整的培养体制必然导致运动员后备人才断层。从美国等体育强国的运动员培养体制就能看出,一般运动员都受到过相对完整或良好的教育,并且有着完善的竞赛体制。
中国应加大对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培养,从而使竞技体育的发展实现均衡。据统计从1996—2006年10年间,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减少了大约53%,使我国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出现了断层,同时,一线和三线运动员人数较少,而二线运动员较多的结构配置不合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体系不健全;后备人才培养效益低,输送率低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后备人才的培养与输送。资料显示,运动员家长对竞技体育的看法认为:有56.1%的家长认为成才率较低,有48.2 %的人认为运动员出路少,更值得注意的是有64.3%的人认为业余训练会影响孩子的文化学习,使现在很多家长都不愿意把他们独生子女的前途放在投入高、低产出的竞技体育中,从而导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关键因素,竞技体育角逐的实质也是人才的角逐,归根结底是后备人才的竞争,因此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规模与质量直接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的制约。
3 均衡发展优势项目是竞技体育发展的主导因素
体育的腐败思想源于“重物轻人”的拜金主义思想,竞技体育一旦为商业目的或金钱所吸引,使人们抛弃公平竞争的原则,置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于不顾,一切为自身利益着想,就会导致各种弄虚作假的不道德行为,从而严重影响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领导是一个组织的核心,主抓领导对于竞技体育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各种赛事的成绩都直接关系领导的利益,领导的决策又直接调控整个竞技体育的发展,尤其在我们国家比较明显。在我国部分省市或地区,很多领导积极发展本地区的优势项目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名次,以获得丰厚的物质利益而忽视对一些相对较弱项目的发展,造成一些弱势项目的竞技体育人才流失。另外,一些领导由于会受到短期功利行为的影响,对体校运动员进行过早专项化训练,使其获得短时期的成绩,使一些有潜力的体育苗子达不到应有的竞技体育高峰而过早的夭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巨大浪费,甚至会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发展。
各层主抓领导应在政策导向上给予倾斜,积极引导,克服短期的功利行为,提高训练效益,对运动员训练和竞赛体制上,青少年竞赛制度要有计划、有步骤、目的明确地制定出符合青少年成材规律的分层次、分等级的青少年竞赛制度,从机制上控制和杜绝在青少年系统训练和竞赛中存在的早期专项化和拔苗助长趋势,使青少年运动员能够健康地成长,最终成为在奥运会上夺取优异成绩的选手。
4 教练员的素质和敬业精神是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练员在训练实施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一名优秀的教练员可以塑造出一个优秀的运动队,教练员的智慧和经验是竞技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基本达到运动员的极限,对教练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教练员队伍大部分都是由退役的国家级、省市级运动员担任,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训练经验,但支撑实践的理论基础知识相对匮乏。教练员队伍训练工作基本上还是粗放型,很多人都认同“优秀运动员=优秀教练员”的等式;“近亲繁殖”问题仍普遍存在,导致训练科学化水平低,训练理论和方法的滞后,并且导致训练体制和方法都会出现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应该加大培养力度,彻底改变我国教练员培养制度上的“近亲繁殖”,尽快促使潜在体育人才向显现体育人才转化,拓宽教育内容,使体育人才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同时完善教练员竞争上岗制度,提高科学化训练程度,切实提高教练员群体的综合素质,提高教练员在人们中的声望,从而成为一个优秀的教练员。
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作为一个神奇教练把中国男子足球队历史性的带进了世界杯,这与他的敬业态度和培养方法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作为教练员不仅应具备最基本的强烈的事业心而且应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具有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一定要具备优良的敬业精神和坚实的理论知识,能够科学、人性的指导运动员的生活和训练。
5 科研人员是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保证因素
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以往包括现在的很多体校、运动队等仍然存在着一种训练的盲目性,教练员基本采用“经验式”训练,而很少顾及运动员身体的指标及科学性方法等。科研人员是运动训练管理的协助者,其主要任务是帮助教练员提高训练质量,提供充分的科学数据来检验教练员计划的科学性,从而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态来安排训练量。另外,科研人员也要与运动员和教练员积极合作,一方面,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学训练氛围,提高运动员教练员对科学训练的认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合作;另一方面,对教练员进行科学培训,引进先进的训练理论,学习和掌握先进的运动技术、训练方法,将体育科研服务渗透到训练基地等日常训练与竞赛活动中去,最终达到科学训练的目的。目前我国运动队的科研人员很少起到真正作用,一方面是教练员很难从内心深处接受科研人员,把科研人员的作用理解为提供测试指标和做好给队员放松按摩即可,另一方面,科研人员由于缺乏专项训练的经验,对训练过程不能进行全面的解读,导致对指标分析的不准确,从而影响了正常的训练计划,为此,教练员要真正接受科研人员,科研人员保证自己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6 运动队的科学管理水平是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因素
“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种特有的体制,这种单一的管理体制最大程度的诠释了“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特点,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团队的力量和智慧,对于训练与竞赛规模、资金保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保障了运动成绩的优越性。但也暴露了局限性,如组织机构繁多、体制复杂等问题,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更不能适应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对于运动队科学化的管理是需要改变的。运动队的管理是整个运动队发展的基础因素,主要目标是调动运动员的最大积极性。然而,当今很多运动队中仍然存在把运动员放在“被管制”敌对的地位,无视运动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身体差异等特点,比较盲目的进行统一化管理,造成了很多运动员的天赋被磨灭。以教练员为中心的“保姆式”管理模式也普遍存在,对运动员与教练员和训练管理者之间只是单纯的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这样的管理对运动队的发展缺乏和谐,缺乏可持续性。运动员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不是只为比赛的机器,不论在训练上还是在评价、激励机制上都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对运动员的训练要具有系统性,不要只注重一时的成绩,将运动员全面、完善的发展作为运动训练的根本出发点。
7 对相关项目制胜规律认识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因素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只有遵循其规律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例如篮球的制胜因素包括“高、快、强、凶、巧、智、变、准”,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掌握了这些基本要素并很好的转化为实践,那么比赛就会变的有节奏、并且轻松了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要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掌握其制胜因素规律,防止在训练过程中走弯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但是目前在很多运动队或者业余体校中,运动员由于过分重视训练而忽视文化课的学习,知识水平较低、文化涵养不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能力太差,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大多属于“照本宣科”,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对动作制胜规律的把握更是无从谈起。另外,对于教练员来说,“师傅带徒弟”模式现象更是普遍存在,而很多教练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并不高,也不能带领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训练,不能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因此,掌握文化知识是教练员和运动员掌握制胜规律的基础,否则将阻碍竞技体育的发展。
结语
竞技体育发展取决于很多因素,众多因素相互作用决定其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这些因素从市场角度讲,无非就是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非经济因素中项目设置是其决定因素、后备人才是其关键因素、主抓领导的志向是其主导因素、教练员的素质和敬业精神是其主要因素、科研人员的作用是其保证因素、运动队的科学管理水平是其基础因素、对相关项目制胜规律认识是其核心因素,由此可见非经济因素对竞技体育所起的作用,只有协调和抓好各因素,竞技体育才能真正发展。
[1] 杨桦.20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1):1-7.
[2] 肖林鹏,李宗浩,裴立新.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回顾与总结[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2):1-3,16.
[3] 迟福林.公共需求变化与政府转型[N].光明日报,2005-07-19.
[4] 袁海军.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改革的“拐角理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24-26.
[5] 肖林鹏,赵云宏.第27 届奥运会前8 名国家竞技体育成功经验及失利教训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7):12-14,17.
[6] 惠艳,韩永搏,刘洋.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思想[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29-30.
[7] 高雪峰.论竞技体育功能多元化与政府之间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2):1-3.
[8] 裴立新,刘新光.我国竞技体育备战2008 年奥运会项目结构调整与布局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1):22-25,31.
[9] 陆素文,蒋荣.论“科技奥运”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张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70-72.
[10] 刘建和,毛俐亚,岳海鹏,蒲鸿春.影响北京奥运后中国竞技体育走向的几个因素(论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1-5.
[11] 曹春宇,宋旭.竞技运动主体内层结构的哲学阐释[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34-37.
TheThinkingofNon-economicRestrictFactorsoftheDevelopmentofCompetitiveSports
Xie Yitia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Changchun Technology 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Jilin,China)
There are many factors restricting trainings and competitions.And these factors ultimately influence the size and sp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By using the theory of the system management,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non-economic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and provides some strategies to develop competitive sports.
competitive sports; restricting; non-economic factors
2010-05-08;
2010-06-18
谢艺田(1963-),男,辽宁大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G80-05
A
1672-1365(2010)04-00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