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武术与电视成功结合的运营策略
——以《武林风》为例
2010-12-08李富刚冯锦华
李富刚 冯锦华
(1.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2.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陕西西安 710068)
试析武术与电视成功结合的运营策略
——以《武林风》为例
李富刚1冯锦华2
(1.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2.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陕西西安 710068)
对河南电视台《武林风》栏目的定位、板块设计、包装和宣传等多个方面展开了详细分析,从中可探寻出武术与电视传媒成功结合时所取得的一些运营策略,为其他电视台制作类似的武术栏目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武林风》;运营策略
1 前言
《武林风》是河南电视台以武术文化传播为主要内容的栏目。它自2004年1月3日在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正式开播以来,已历时三载,收视率已跃居河南卫视前二名。《武林风》栏目以“传播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武术”为宗旨,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新”的理念进行经营,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栏目板块内容皆以搏击比赛为主线,融入一定的时尚与娱乐因素,目前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元素成功结合的良好范例。
2 定位正确
电视体育栏目的定位是一种取舍,包括观众的取舍、内容的取舍、节目形式的取舍。在电视体育栏目日益分众化的今天,各种宣传媒体云集而生,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都在为自己寻找有利的发展空间。因此,电视体育栏目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培养稳定的收视群体,形成鲜明的栏目风格。《武林风》着眼于中华武术的传播,从时代的角度出发,在传统的武术文化中融入富有现代气息的娱乐元素,满足了当代人追求休闲、寻找刺激的心理,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现代化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传媒成了人类传播交流的主导载体。它们在运作过程中,本身就带有各种娱乐的因素。电视成了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既方便又快捷的信息桥梁。《武林风》在大众媒体普及的前提下,利用国宝武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在节目策划与编排时十分注重武术与娱乐的有机结合。这既是对传统武术的反哺,又是对现代百姓们欣赏趣味的满足。《武林风》栏目的正确定位,是其自开播起就一直运行良好的主要因素之一。
3 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传统的体育项目——武术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走改革创新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武术运动发展迅速,目前的中华武术已经呈多元化发展态势。武术精英们的动作质量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武术通过电视转播的次数也不少。尽管如此,我们始终还没有找到武术与百姓真正结合的切合点。《武林风》以武术为主体,结合一定的娱乐与时尚元素,打破以往纯武术竞赛的老模式,改变了只能由专业武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单一局面。它借用古代民间武术打擂的方式,开设了中国第一个传统武术搏击擂台——“百姓擂台”,使观众既能看到有级别之分的专业比赛(武林至尊争霸赛),又能看到无级别之分的古时民间的武术擂台赛——“百姓擂台”。这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故能赢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再加上“武林群侠传”的推出,上演国人耳熟能详的武林大侠的对抗,展现了武术文化的魅力与精神,快速提升了栏目收视率,对中华武术在当今社会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4 互动性
手机短信已经成为目前人们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手段。手机本身具有快捷、方便、覆盖面广等特点,能保证信息及时高效地传播。因此,《武林风》栏目以手机短信为主要方式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栏目一开始就不断地向观众发出邀请,请他们记住比赛双方的代码,让观众通过编辑短信的方式给自己所倾向的选手发送支持的短信息,或者对《武林风》栏目本身进行评论。在这种情况下,观众不仅缩短了与《武林风》栏目的心理距离,逐渐把《武林风》栏目看成是“我”的,对栏目有一种亲近感。
5 时尚性
如今随着电视手段和接收设施的进步,观众对电视节目频道自由选择的空间不断扩大,频道之间展开了越演越激烈的争夺战。那么河南卫视频道的《武林风》栏目要想在受众心目中抢得一席地位,求得自己的生存空间,包装必先行,必须以独特的包装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下面分析一下《武林风》的包装特色。
5.1 片头设计
一个栏目的片头设计很重要,如果设计得好,它就能很快地让观众对栏目有一定了解,并能很快地抓住受众的注意力。那么《武林风》栏目的片头以多维的激烈打斗镜头切换组合起来,与节奏较强的音乐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民族性与时尚性的统一。《武林风》栏目的片头设计,最后定格在一个颜色鲜明、文字醒目、富于动画效果的“武林风”三个大字上。
5.2 短片设计
《武林风》“百姓擂台”的短片设计,可谓独特新颖。它的定位是:短片要时尚、幽默、真实。它不仅仅是对选手作一个简单的资料介绍,而是让短片生活化,通过这个短片能使观众了解到选手背后的故事和选手的生活阅历等。另外再加上栏目组以一种采访的形式让双方选手彼此评价对方,选手大多言辞豪壮,急切想要与对方在擂台上一决雌雄。短片播放时间约在2—3分钟,使本来略显枯燥的背景资料介绍以一种时尚、幽默、清晰的方式来展现,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加上选手高昂的斗志紧紧扣住了观众的心弦,使他们十分期待看到真正的“百姓英雄”到底花落谁家。
5.3 舞美、灯光、音响、服饰等
栏目一开始就是1分40秒的大型集体武术表演,伴随着豪壮的主题歌,将观众带进充满激情、欢快、激烈的大型武术娱乐节目。每场比赛中场休息时,均有身着时尚服装的年轻姑娘们表演啦啦热舞,更加使节目具有时代感,让这个经历了几千年的传统体育项目处处闪散现代时尚的气息。并且主持人的服装也别具特色,男主持人郭晨东几乎每次都身着中式服装,而女主持人的穿着打扮则具有明显的时代感。不过舞美、灯光、音响、服饰等的完美结合无疑更集中地体现在对运动员的加冕仪式上。运动员加冕仪式的包装实际上也是运动员的晋级模式,如果对运动员的晋级模式不包装,那么比赛的胜负太平淡,气氛不够热烈,因为这是在做电视节目,不是一般性的武术比赛。因此,《武林风》栏目组特制了加冕服装、宝剑、宝座,再加上青春靓丽的武林宝贝,灯光、喷火、音乐等,使整个场面气氛活跃、热烈。
6 组织活动与宣传
6.1 广告宣传
广告是一种高度公开的信息沟通方式,可通过巧妙地应用印刷色彩、广播声音、电视动画,为电视节目提供展示的机会,提高节目收视率,建立电视机构的优秀形象。因此,《武林风》通过电视每天向受众进行节目预告,其富有煽动性的话语和画面,赢得了观众对《武林风》栏目的关注。
6.2 报刊杂志
报纸是受众(读者)最多的媒体,发行量大,传播面广,读者文化层次稍高。大众型报纸适合刊登节目片花和节目预告,如《武林风》栏目的“国际赛事”和“百姓擂台”的守擂情况等都可刊登在报纸上。杂志是读者较集中,专业性强,可作为电视机构详细介绍或平面形象广告的媒体。《武林风》国际俱乐部推出了《武林风》栏目的内部期刊杂志《武林风》,这本杂志对《武林风》栏目的动向和《武林风》所带来的影响等都有介绍和评析。而另一本杂志是《少林与太极》,则跟踪报道《武林风》栏目的动态。
6.3 网络媒体
因特网能将信息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它的覆盖面比电视要大得多,并且不受时空限制,电视虽然仍旧是现代大众传媒的主流媒体,但其特定的内容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传播,有些信息还只是在刹那间闪现。因此,《武林风》栏目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在网上点播观看《武林风》栏目,浏览栏目的相关信息与动态,实现了电视与网络的现代化时尚传播方式的结合。
6.4 社会活动
为了更好地树立《武林风》栏目的形象,提高收视率,快速扩大影响,《武林风》栏目组织了多次大型社会活动。第一,通过组织特色活动来展开宣传。如:2004年11月6日和12月4日分别举行了《武林风》首届“武林宝贝争霸赛”和“武林帅哥争霸赛”。第二,借助名人与名牌大学,让栏目在受众心目中造成一定的影响。如:2005年5月21日,《武林风》在正值首届中华武术国际论坛在北大举行之际走进北京大学。为了弘扬中华武术,展示中原深厚的武术文化,这是《武林风》第一次走进大学、第一次跨省进行大型现场直播。第三,借助具有影响力的社会节日来进行宣传。如:2006年10月18日在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期间举行“百姓英雄会”。第四,组织全国性的大型海选活动。如:2006年5月31日,在著名的居庸关前,《武林风》设下擂台,汇聚各路武林英豪,使《武林风》之名响彻长城。第五、与外界媒体强强合作。
6.5 国际赛事
比赛是否精彩是制约观众能否保持注意力的关键。《武林风》栏目从一开始就注重打造国际赛事,使中国选手对阵外国选手,在激烈的中外对抗中体现中国武术的魅力,调动了国人情绪,张显了民族精神。如:2004年7月31日至8月28日,《武林风》举行国际武术交流月,来自美国、法国、德国、乌克兰的搏击选手与中国的搏击选手强强对阵,首创《武林风》开播以来的收视新高。
7 吸取它家精华,扬我个性特长
《武林风》栏目的成功播出并非偶然,并非如同空穴来风,它与《梨园春》的持续辉煌有一定的联系。目前,《梨园春》和《武林风》都是河南电视台的主打栏目、知名品牌。《梨园春》栏目的成功运作模式,为《武林风》栏目的成功策划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这有力地说明了传统的文化艺术、体育项目与创新之间的血肉关系,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使民族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兴旺发达。从文化传播角度出发,尽管《武林风》与《梨园春》两栏目所依靠的基础都是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但二者因传播的内容不同在与现代的传媒手段——电视结合时难度也不一样。《武林风》在充分借鉴《梨园春》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要认真摸索武术以电视为载体进行传播的独特之处,发挥自己的内在优势。
8 结论
综上所述,《武林风》利用电视这一重要媒体,使这一古老的武术在现代依然迸发生机,加强了人们对武术的深入认识。《武林风》正是以武术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生产适合国情民意口味的,具有时代特色,集艺术性、趣味性、民族性为一体的武术节目、武术比赛,形成了武术产业链,带动武术的全面发展。把武术推向世界,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影响力,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特殊意义。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利用好电视这一有利媒体,进一步解放思想,注重创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做好武术的传播工作,《武林风》很好地履行了时代赋予的使命。今天的中国进入了创新时代,《武林风》靠创新打开了局面,我们要用创新拥抱武术繁荣兴旺的美好未来。
[1]王彩平.栏目定位之我见[J].当代传播,2005(5):20-22.
[2]黄葵.电视传播与受众[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48.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78:416.
[4]黄葵.电视传播与受众[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83.
[5]吴立新.传媒与武术文化的有益结合[N].中华新闻报,2005-8-31.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the Successful Combination of WuShu and TV——Take WuLinFeng as example
Li Fugang1,FengJinhua2
(1.East Cnina Normal University,Physical Culture and Health Institute,Shanghai,200241,China;2.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710068,Shaanxi,China)
This paper detailly analyses several areas of the program of WuLinFeng hosted by HeNan TV such as the orientation,the plate design,packaging and publicity and so on,from Which we can explore som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the successful combination of the WuShu and TV media,and which can also provide some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similar WuShu programs hosted by other TV stations.
WuLinFeng;management strategies
G852
A
1672-1365(2010)06-0138-03
2010-03-30;
2010-05-20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课题(青年项目WSH2009Q008);该研究项目获得国家武术研究院结题三等奖。
李富刚(1979-),河南偃师人,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推广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