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现代性焦虑与应答

2010-12-08何劲鹏吴畏姜立嘉

体育学刊 2010年10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现代性理性

何劲鹏,吴畏,姜立嘉

(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现代性焦虑与应答

何劲鹏,吴畏,姜立嘉

(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没有经历“现代性思潮”充分洗礼的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试图以跨越方式完成体育课程的后现代主义构建,主张以体验代替技能、以情感代替认知、以建构代替传习、以不确定性代替确定性等教育思潮,排斥了课程研究中的理性分析与量化研究,这是对体育课程规律的漠视与否定。研究认为坚持和完善现代性是当下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点。后现代主义对体育课程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解毒”作用,探寻体育课程本质和规律才是揭示体育课程改革诸多问题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后现代主义;现代性;体育课程

近些年在教育领域中,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激烈争论,深刻影响着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观的确立和体育课程方法论领域诸多问题的回答,在对传统体育课程的后现代主义解构和重构之后,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不仅没有产生期待的“生动性、亲切性和人格化”后现代主义效应,而且倡导的建构主义、合作式和研究性教学观,也没有实现体育课程的“返魅”。

研究认为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对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认识不足与滥用造成的。后现代主义的“后”起初是物理学中一种时间间隔划断,如后奥运时代。但之后它又有转向、超越等内容,不同于以往时代质性规定的寓意,因此“后”意味着对“前”的一种接替、转向和超越,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量之规定,是对现代性的深度延展,而不是对现代性排斥与否定。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研究,纠正某些简单地把体育课程归结于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层面的“经验”或“活动”的错误论调,批判脱离中国国情“一厢情愿”的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情结,并期待课程改革回归符合理性与国情的现代性研究范式之中。

1 课程焦虑:后现代主义的“长”与现代性的“短”

现代性的提出是针对“传统性”而言的,源于尼采“上帝死了”的论调,泛指为一种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系列特征描述与概括。其理论主张理性、主体性和世俗性,讲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价值中立态度,追求确定性和还原性。在体育课程领域表现为以学科逻辑为中心,讲求对课程本质、结构、方法、手段等规律性的探求,追求体育课程与技术传授、增强体质的内在学科机理。新中国成立后竞技体育观与改革开放后的体质教育观都隶属于现代性研究范式之中,其相关人体机能适应规律、运动技能掌握基本规律、运动价值阈理论等研究,都曾极大推动我国体育课程质量的提升。

然而,伴随着西方哲学和西方教育思潮引入,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实验与推行的背景下,体育课程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无不对体育课程现代性研究所呈现的问题提出种种质疑、反思和批判,并逐渐对此呈现出焦虑的状态,具体表现为:第一,质疑身体练习的竞技化与规格化的实质是将学生身体拓展、情感体验和潜能挖掘弃置于人的视域之外,展开了“为什么学习滑步推铅球?”大讨论,提出了“快乐体育”思想,“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技能学习的建构性、非线性、社会性和情境性”[1];第二,质疑以工具理性作为课程研究范式,反对“见物不见人”课程目标制定的严格分层与设定,言称“学生的主体性在严格理性面前消退,积极主张主体性教育思想,注重和保护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多元化选择,重视儿童的需求与个性发展,推崇过程模式”[2];第三,反对以教材、课堂和教师的3个中心论,反对课程实施过程中“运动价值阈”与课的密度曲线的吻合度的追求,反对传统体育课程的严密学科逻辑所造成体育课程的“审美疲劳”[3],反对接受式、灌输式的学习,倡导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第四,批判课程的模式化与程式化,解读了体育课程的生活回归,倡导“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是技能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和体育课堂生活是学生生命世界的延续”[4],强调体育与生活、体验、情感的紧密性,倡导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重视课程的隐性价值;第五,呼唤生命教育观,反对“解剖式”课程模式对学生“野性”的压抑,倡导“生命化:体育课程修订的逻辑起点”[5],反对以“物”的逻辑机械地制定课程模式,倡导“体育课程的技艺性、情境性”[6]等等。

研究认为现代性本身推崇理性、主体性和世俗性并没有错误,换句话说,导致现代性犯“错误”的原因并不是理性本身,而是其背后工具化和功利化追逐所致。“唯规律”、“唯模式”、“唯标准”导致了体育课程“虚”、“假”、“空”等现象,名目繁多的“公开课、样板课”成了走过场的形式课。可以说,这种功利化的现代性追逐,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

2 后现代主义课程困境的现代性解析

2.1 理性:必要的洗礼

回顾60年中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历程,学校体育课程并没有经过真正现代性的“洗礼”,“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中国都没有很好的成长,更没有形成自己在教育上的相对独立的力量”[7],尤其是在课程实施环节和评价环节,主观标准主宰课程的改革进程,人为因素发挥着巨大“课程效应”,寄托“灵感、直觉、顿悟”的非理性方式,也难以探寻到体育课程的规律,“异化”的体育课程现象并不是现代性的错误,现代性所推崇的理性并没有遗忘“人”的价值存在。其次,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决不能离开工具理性支撑。理性虽然不是认识事物的唯一方式,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体育课程,不能够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技术技能”理解为“学生自主选择的内容”就体现“以人为本”,不能够把课程的外延性特征作为课程主体特征来体现“健康第一”。趣味化、时尚化、生活化决不代替理性化。可以说,现代体育课程的理性缺失,正在使体育课程误入“健体-娱体-欲心”[8]的蜕变过程。

在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多元性、差异性和叙事性之中,对传统体育课程的批判并没有使美好的体育“课程理想”转变为体育“课程现实”。诚然,体育课程的现代性存在种种弊端,传统体育课程的班级授课制、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构和课程价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直成为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的重点批判对象,但是“批判‘现代性’的‘后现代性’也可能犯错误”[9]。尤其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后现代主义对体育课程的解构和重构,并不意味着对现代性的理性成分的彻底摧毁和否定。在后现代主义的课程情绪背景下,对体育课程质的规定性研究的忽视与否定,将学生的兴趣、情感、需要、动机和体验作为课程的质的规定性加以研究,也是对现代性的极大误读。因而,现代性带来的种种错误之中,有些是由后现代主义的理性误读所造成的,误读结果导致体育课程标准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迷雾”之中,因此对现代性矫枉过正的一些做法需要加以必要的再认识。

2.2 现代性:体育课程的真义

体育课程作为开放的动态系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一背景下,体育课程研究注重运动参与的需要,动机、兴趣等方面的描述,叙事和体验等方式的质化研究有积极意义。但没有真正经过现代性“洗礼”的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更需要以确定性为核心的理性研究。“在当下,理想的教育不是浪漫的、诗意的教育,而只能是以实用理性教育为主体的教育”[10]。因此,20世纪80年代林笑峰先生在体育方法学领域中关于“真义体育”的现代性理论,对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仍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后现代主义”只需要隐含在体育课程标准编制之中,而不能用文字直接表达,同时当前体育课程本土化、校本化、情境化的个案研究,也离不开对课程一般性、共同性、规律性的实证研究。更进一步来说,当今体育课程研究亟需的不是直观、情感、体验和叙事等质的方法,而是具有严密逻辑、理性论证和科学实验为主体的理性研究,因此体育课程只有通过彻底的方法论改造,才能揭示这些未经检验的思维定式的先验错误。

2.3 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必要的乌托邦”

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课程探索之后,传统体育课程必须改变见“物”不见“人”的研究范式,积极倡导后现代主义研究范式,把体育课程的出发点放在人自身上,实现体育课程从“物”到“人”的转变,彰显课程之人文关怀等思想[11]。在后现代主义的课程情结中,传统体育课程的系统性、程式化、精细化、规格化导致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学生个体的兴趣、动机、需要、情感、意志等属性被淹没在现代性研究范式之中,因此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观倡导尊重个性、尊重自由意志、尊重选择,强调探究和自主地学习,反对传统体育课程模式中对学生身体的规驯与教化。尤其面对传统体育课程无处不在的技术理性,后现代主义欲借助“解构”来彻底地摧毁传统体育课程模式,并试图以“人文关怀”为核心概念,“重构”回归生活世界和具有自由意志的体育课程蓝图,并以此构建“三自主”、“俱乐部制”等诸多类型课程模式。但时至今日,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体育课程研究,并没有使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跨上“新台阶”、呈现“新面貌”,我们的体育“新课标”究竟“新”在何处?在对具有代表性的“论后现主义体育课程理念”[12]和“后现代课程语境下的体育课程改革思考”[13]等课程理论解构之后,重构的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又是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迹象?

“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都可能犯错误。后现代主义试图用“理想”指引“现实”革新,把课程的理性置于以“兴趣”为核心的运动参与之外,课程的结构、课的密度、运动价值阈、运动负荷的监控、技能掌握等理性成分被课程“感性”所取代,把体育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统统归于体育课程体系之中,难免使体育课程陷入“空想乌托邦”的迷雾之中。

课程改革仍难以步入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与重构阶段,课程研究依然薄弱的根源在于现代性的“无根”,并导致体育课程改革“焦虑”状况。在体育课程理性认识问题上,还普遍存在极大模糊,而反映在目前体育课程改革中,则表现为对体育课程固有问题和新问题不能给予科学的解释,在困惑中广大体育教师的课程改革热情逐渐消退,这一信号必须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

3 现代性:体育课程研究的内在规定

在“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与“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14]两文的争论之后,我们必须务实而又鲜明地疾呼这样一个命题:现代性是解决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瓶颈问题的第一要务。

3.1 现代性在本质上还不“在场”

现代性是通过理性化和制度化来完成体育课程的构建。体育课程现代性的本质,在于为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这一根本目的找到载体和源泉。在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语境中,现代性尚未形成主导性模式,渗透到课程实施之中。换句话说,现行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主要是工具理性的缺乏,而非人文关怀的弱化所导致的。在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体能等方面有关身体运动的指标体系研究,还缺乏内在机理的支持;课的密度、生理心理负荷的控制等主导性思维样式,在本质上依旧是经验代替理性,即理性的科学精神还远没有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扎根发芽,体育课程总体上仍然处于“无根”[15]的飘浮状态。

体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以理性方式完成“健康第一”,其基本功能是以一定的身体认知为基础,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体能。学生身体运动与健康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指导,体育课程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设计和安排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运动负荷,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领悟运动技术的原理和功效,乃是当前和今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首先要突破的“瓶颈”。因此,当前的课程问题亟需现代性支撑,而非陷入“后现代主义”课程情结。

3.2 现代性是揭示体育课程基本规律的内在规定

现代性是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的根本保障。否则体育课程只能是柏拉图的“洞外面的阳光,它不属于人,它是在人之外的东西”[16]而不能被理性照耀。尤其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在没有经历本土化和校本化的理性思辨,在话语方式和思维方式方面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文化批判之前,现代性仍然是体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强调课程的体验性、情境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特征,只是体育课程“基本规律”之外的附加或派生思想,体育课程对学生的生命关怀主要还是理性维度的关怀,因此,决定当前体育课程主导形态和主流意识仍然是现代性的,只不过这种现代性多了些多元和差异的色彩。

3.3 现代性是体现体育课程生命关怀的基本前提

体育课程的理想和价值必须植根于现代性基础之上,现代性对体育课程而言是一种“具体的乌托邦”[11]。从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看,地区、城乡之间不平衡,体育课程问题还相当突出,因此,以后现代主义为背景的人文关怀,应表现为以身体健康为基础的理性关怀。课程体系构建需要更多依赖于理性的话语权。“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学生进行运动性认知学习,最主要的功能是学习掌握体育的知识和技能”[117],唯有“有知识的希望才能担负其积极的乌托邦功能”[18],目前学生身体的“硬、软、笨”状况应首先需要理性关怀。现行课程改革任何借用教育行政指令或某些权威学者秉承的后现代“广场哲学”[19]式思想,必然要遗忘一线课程执行者有秩的教学理性。

总之,简单地把体育课程归结于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层面的“经验”或“活动”是对现代性误读与否定,课程改革“具体的乌托邦”必须扎根于现代性之中,体育课程所需要的理性规律“既不能被哲学所毁坏,也不能被哲学所更改”[20]。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最终还取决于对体育课程规律的科学把握与应用。

[1] 邹玉玲,顾渊彦. 体育课程的范式转换——三种典型的体育课程模式分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4):8-10.

[2] 于晓东. 科学人文主义视野下的我国体育课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1):66-69.

[3] 何劲鹏,姜立嘉. 体育课程生命化探究[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5-85.

[4] 潘明. 解读体育课程的生活回归[J]. 体育与科学,2004,25(11):79-80.

[5] 何劲鹏,姜立嘉. 生命化:体育课程修订的逻辑起点探究[J]. 体育学刊,2008,15(8):45-48.

[6] 邹玉玲. 体育课程导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9.

[7] 丛立新. 课程论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53.

[8] 段健芝. 论大学体育的课程文化危机[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5):103-105.

[9] 于伟. 现代性与教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24.

[10] 于伟. 教育观的现代性危机与新路径问题研究初探[J]. 教育研究,2005,22(3):51-57.

[11] 崔学梅,杨天庆,崔笑梅. 学校体育教学本质新解:乌托邦视角[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243-245.

[12] 李树怡,文兰佃. 论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J].体育学刊,2007,14(2):8.

[13] 崔伟. 后现代课程语境下的体育课程改革思考[J].体育学刊,2007,14(7):76-79.

[14] 谢飞厚. 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与贾齐、钟远金商榷[J]. 体育学刊,2007,14(3):4-7.

[15] 于伟. 现代性与教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21.

[16] 黄万盛. 人文关怀的历史反思[J]. 现代大学教育,2009,20(1):2-4.

[17] 季浏.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J].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9.

[18] 恩斯特·卡西尔[德]. 人论[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07.

[19] 余秋雨. 问学[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4.

[20] 莫里茨·石里克[德]. 自然哲学[M]. 陈维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

Modern anxiety in and response to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udy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postmodernism

HE Jin-peng,WU Wei,JIANG Li-jia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 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fundamental education in China, which was not fully baptized by“modern thoughts”, tried to finish the postmodern construction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by means of crossing, advocated such educational thoughts as to replace techniques with experiences, cognition with emotion,teaching with construction, and uncertainty with uncertainty, rejected rational analysis and quantified study in curriculum study, which neglected and denied the pattern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Via their study the authors dre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sticking to and perfecting modernity is a basis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 today; postmodernism has a referential value and a “detoxification” func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udy; it is probing into the natures and pattern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at is a fundamental task to reveal various problem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ostmodernism;modernity;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G807

A

1006-7116(2010)10-0067-04

2010-04-30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0707083A)。

何劲鹏(1970-),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课程。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现代性理性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