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效果

2010-12-08陈星潭徐永峰

体育学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广东省农民体育

陈星潭,徐永峰

(1.韶关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体育部,广西 桂林 541004)

广东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效果

陈星潭1,徐永峰2

(1.韶关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体育部,广西 桂林 541004)

随机选取广东省6个农民健身试点工程镇中12个村的600名农村居民,结合专家访谈等方法调研,对广东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对农民体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试点村农民的体育价值观较前变得更加健康、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期望明显加强,体育人口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8%;农民体质水平较前明显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遏制因素,有些地方领导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重视和支持不够;农民的体育意识比较淡薄;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亟待改善;体育社会指导员缺乏;体育经费不足等。

社会体育;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东省

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贯彻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发展思路和实施计划。次年,国家体育总局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要求各级体育部门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作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1]。至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经实施几年。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期评估报告的通知》的数据显示:广东省现有19 498个行政村。2006年前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有3 848个村,2006年以来共有9 362个行政村建成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目前全省拥有公共体育设施(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共有 13 21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7.8%;全省尚有2 521个行政村建有篮球场但未安装器材;尚有4 082个村还没有实施农民健身工程。2006年以来全省各地投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资金总额达54 325.53万元,其中国家投入370万元,占0.7%;省级投入4 500万元,占8.3%;市县级投入 9 124.28万元,占 16.8%;镇级投入 11 600.48万元,占21.3%;其他(群众集资、企业赞助等)投入28 730.77万元,占52.9%。随机选取广东省部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村为个案,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考察,冀望这次的研究能为我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相关的研究工作和广东省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在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针对农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调查》,按随机抽样原则,于 2008年12月,从15个列入广东省农民体育健身试点工程的镇中,随机抽取了东莞长安镇、韶关西河镇、河源仙塘镇、惠州小金口镇、中山横栏镇、湛江河唇镇 6个镇;每个镇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共600位农村居民(其中男性319人,占53.4%,女性281人,占46.6%)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573份,其中有效问卷57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6%;二是针对市县各级职能部门领导专家发放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共发放 70份,回收66份,有效问卷为6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3%。效度与信度检验均符合统计学要求。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效果

1)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认知程度。

农民对体育健身工程的认知程度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的直接反映。广东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投资大,建设的行政村多,农民对政府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否满意要经过调研来论证。调研工作主要通过“农民对政府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了解”和“农民对政府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满意度”两项指标来检测。调研的统计结果可知:有 49.1%“了解”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30.8%“知道一些”,二者相加达 79.9%,可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村的村民对政府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认知达到较高水平。但是,仍有20.1%的农民“完全不知道”或“不关心”。主要原因,一是政府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宣传不够,有些农民还不知道政府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作用;二是政府缺少资金,没有认真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三是少数农民不喜欢健身,比较懒散。村民对体育健身工程达到“满意”的70.6%,“不太满意”为18.9%,“不满意”占7.5%,“不关心”占3.0%,表明大部分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认可,持肯定态度。

2)农民对体育健身工程改变居住环境的认知程度。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被勾画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村容整洁”不仅仅是指村庄建设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而且包括村民的居住环境清洁卫生、村镇建设优美协调[2]。被调查的 600位农民对体育健身工程的认知程度显示:有571人(占95.1%)认为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后村落的风景美好了;有469人(占78.1%)认为体育健身工程是文化娱乐休闲的好地方;有 307人(占 51.1%)认为是村民组织活动的好地方;有 216人(占 36.0%)认为体育健身工程是聊天交流的好地方,105人(占17.5%)认为体育健身工程是改善精神情绪、调节心理的地方。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美化了村民居住环境,为农民提供了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纳凉闲聊的场所,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增加、时间延长。

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和时间是判定体育人口的重要指标,体育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体育发展规模和水平的最基本参数。我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所采用的体育人口标准为: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 min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3]。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农民所占比例为 36.7%,高出全国体育人口的比例(33.9%)2.8%。由此可见,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推动下,出现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增加、时间延长,农民体育人口稳步增长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4)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和场所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排在前 6位的依次是:“篮球类运动”、“健身走或跑步”、“羽毛球”、“乒乓球”、“健身器械活动”、“毽、排球、足球类运动”和“健身操、民间舞蹈等”。这一结果与 2005年广东省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项目的排序情况有较大差别。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归因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对广东省农民的生活方式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

2008年广东省农民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选择中排在前3位的是:与其他村民一起锻炼、与家人一起锻炼和参加村里组织的体育活动。而2005年调查结果显示,“与同事朋友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排在第一,“个人锻炼”和“与家人锻炼”分别排在第2和第3,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仅占2.8%,排在末尾。这说明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社会化、组织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而独立性、非组织化程度则相应下降。

2005年78%的农民选择在自家庭院、公共活动场所、江边河畔、田间地头进行体育锻炼。自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来,截至 2008年,广东省 45%的镇建设了农民专用的公益性体育场地[4]。调查结果显示:试点村600名村民有43.7%的人到村公共体育设施、附近学校体育设施进行体育锻炼,还有6.9%的人到体育消费场所进行体育锻炼。这表明随着体育设施的增加,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增多,农民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增多,农民生活过得更加和谐幸福。但是也存在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程度低,进入体育消费场所的人数少。

5)农民参与体育活动动机的人性化倾向日益突出。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全国“农民运动会”和地方性的农民竞赛的开展,展示了农民的新风貌,提供了开展农民体育活动经验交流的平台,有效地激发了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5],同时,也为农村文化注入一股新鲜血液提供了新的渠道[6]。广东省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促进身体健康、消遣娱乐和减肥或健美体型。可见,广东省农民选择体育活动是基于满足自身发展和追求身心健康的需要。这也映衬了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伴随着农民对体育价值认知从感性向理性的升华,日益彰显出人性化倾向。

6)农民体育消费水平稳步提高。

农民体育消费是指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经济支出。农民体育消费水平反映了农民在各种体育消费行为中所能承担的物质与精神的支出能力,亦是反映农村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被调查的600位农民中,2000~2005年,无体育消费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9.2%,每年用于体育方面的消费总额在 100元以下的占体育消费群体的68.9%,消费在100元以上的仅占31.1%,而在2006~2008年,无体育消费的农民明显下降,占被调查总人数的 21.7%,且每年用于体育消费的总额在100元以下的占体育消费群体的45.8%,与2000~2005年相比下降了23.1%。从体育消费的支出项目来看,2006~2008年用于体育方面的消费主要项目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购买运动服鞋帽”、“购买体育器材”、“到收费文体场所消费”、“购买体育报刊”和“观看现场体育比赛消费”。可见,农民体育消费虽仍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参与型消费、观赏型消费有所提高,这与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及亚运会将在广东举办对群众体育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有直接联系。

7)农民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据2005年广东省农民体质监测报告:农村人群体质情况明显较低,农村人群的体质不合格率为37.3%,是城市人群不合格率的一倍半左右;农村人群体质优秀率比城市人群优秀率低 21.6%;成年人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育锻炼的人占 47.2%,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52.8%。老年人每周至少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人占55.3%,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44.7%。成年人中,城市非体力劳动者每周至少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人达到61.2%,次之为城市体力劳动者,占48.2%,农村每周至少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人占31.0%。城市老年人每周至少参加体育锻炼1次的人占80.5%,而农村仅为30.3%。面对明显的城乡差距,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如建立农村医疗合作社、体质监测站等。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实施,对农村体育的影响深远。为此,我们就“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对农村体育的影响”对几位社会体育学专家进行了咨询,专家一致认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民体质健康水平。可以肯定,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长期作用与刺激下,农村锻炼人群势必会显著增加,农民体质健康水平也必将不断提升。

8)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期望明显增强。

就“以后的生活中是否想参加体育锻炼”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被调查的600位农民中,有71.3%的人回答肯定,有 17.2%的人不想参加体育活动,而有 11.5%的人持无所谓态度。从农民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期望来看,加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进程、加强体育健身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开放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配备农村社区体育指导员、健全体育法规和政策、保障农民享有体育权利等已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同。

2.2 影响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主要因素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党和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各级政府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其重要性,明确任务、职责和要求,强化监督、管理和服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为农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努力转变农民的健身意识[7-8]。但在具体的细节上,毕竟没有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发展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在实地考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研究认为现阶段影响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领导重视和支持、经费短缺、体育健身指导员稀缺、群众体育意识淡薄、政策法规不健全等。

在影响因素方面,专家和农民对场地设施建设、群众体育意识、政策法规不健全等3个方面达成共识,排序完全一致;而对体育经费则存在不同看法,专家认为体育经费已成为影响农民体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并将其列在影响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第2位,但农民尚未意识到此项的重要地位。“领导重视和支持”的选择,专家和农民持不同观点,专家认为群众体育意识淡薄,是遏制农民体育发展的内因,只有内因(群众体育意识淡薄)解决了,外因(领导重视和支持)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农民则认为农民体育是政府该管的事情,缺少领导重视和支持,农民体育无法开展,可见,“等、靠、要”的传统思维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群体。另外,在“体育健身指导”项目上,专家没有很看重体育健身指导的作用,而农民则把体育健身指导的作用放在第4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对农村体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民对体育健身工程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农民的体育价值观变得更加科学、健康、积极;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与形式发生了适应性变化;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社会化、组织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倾向人性化;农民体育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农民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期望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遏制因素,如场地设施建设仍有待改善、有些地方领导重视和支持不够、体育健身指导员稀缺、群众体育意识淡薄、政策法规不健全、体育经费不足等。

3.2 建议

(1)借北京奥运会之余热和亚运会的东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进程,并将其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十二五”规划中。把加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宣教力度与定期组织农民体质健康测试结合起来,以提高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认知水平,增强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形成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态势。

(2)加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提供指导。制定和出台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保障农民享有体育权利,促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顺利实施[9]。

(3)摆脱传统“等、靠、要”的思想桎梏,多渠道筹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资金,并努力提高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资金的造血能力。建立“政府-社区-农民”一体化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优质的体育健身服务。

(4)加强对现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对已投入使用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要落实到人,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5)广泛开展和组织形式各样的农民体育竞赛活动,并加大对农村体育活动骨干的培养力度,拓展对农民体育健身指导培养、使用的广度和深度。

[1] 胡庆山,王健.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J]. 体育科学,2006,26(10):21-24.

[2] 许月云,许红峰.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效应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3):29-32.

[3]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 刘永东,邓万金. 广东省农村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6):1-4.

[5] 卢文云.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体育实践的历史审视[J]. 体育学刊,2006,13(1):122-124.

[6] 曾庆旋,侯代贵,胡庆山.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现状、制因、展望及对策——以湖北省部分试点行政村为例[J]. 中国体育科技,2008,44(6):10-14.

[7] 邰崇禧,刘江山,汪康乐. 环太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构建[J]. 体育学刊,2008,15(12):41-44.

[8] 吴湘军,白晋湘. 湘鄂渝黔边地区农村体育调查与分析[J]. 体育学刊,2008,15(2):41-44.

[9] 郭敏刚,王健,胡庆山. 湖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与态度调查[J]. 体育学刊,2008,15(11):44-49.

Eff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asant fitness project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EN Xing-tan1,XU Yong-feng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ltion,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Guilin 541004,China)

By randomly selecting 600 rural residents from 12 villages in 6 peasant fitness project experiment towns,coupled with other investigation means such as expert interview,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a field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asant fitness project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asant fitness project in Guangdong province produced positive effects on peasant sports, and the sports value view of peasants in the experiment villages became healthier and more positive than ever; the degree of organization of sports activity participation was ever increasingly enhanced; the expectation for sports activity participation was significantly intensified, the sports population was 2.8%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nationwide; the physical health level of the peasants w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However, there are the following restraining factors as well: some local leaders did not give sufficient attention and suppor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asant fitness project; the sports awareness of the peasants was kind of faint; related policies and legislations were not adequately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of playgrounds and facilities for peasant sports needed to be improved; there was a lack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there was a shortage of sports funds.

social sports;peasant sports;fitness project;Guangdong province

G80-05

A

1006-7116(2010)05-0030-04

2010-01-23

广东省体育局基金项目(YT0637)。

陈星潭(1978-),男,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广东省农民体育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广东省10年将投1187亿治水
广东省今后5年将投7226亿建高速公路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