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如何创新
2010-12-05陈述富
○陈述富
党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如何创新
○陈述富
一
以往党校图书馆比较重视校内读者服务工作,对返回工作岗位的学员跟踪服务不够,对干部终身学习关注得也不够。其实,无论是在领导干部进党校学习期间,还是离校在职自学,或者是终身学习,党校图书馆都是能够发挥应有作用的。笔者认为,这些作用可以归纳为:荐书作用、导读作用、助推作用和延伸服务作用等。
1.荐书作用。根据党的中心工作和当前干部教育的要求,精心挑选一部分图书、报刊文章和网络评论等,利用图书馆主办的杂志或网站,向领导干部推荐。这种推荐以书目(篇目)式、文摘型为主,目的是让他们及时了解我国及本地图书、报刊出版的最新情况,或该馆收藏图书、报刊的最新内容,以便借阅或网络浏览。就目前而言,就是依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要求,围绕党政领导干部素质提高和执政能力提高,特别是如何应对和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等内容,挑选有关图书、报刊和网评的目录或文摘供领导干部参阅。如图书目录有:系列丛书《领导干部读经典》(长征出版社)、《领导干部决策大参考》(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大国策》(人民日报出版社)、《高端讲坛》(华文出版社);图书《国际金融》(中译本,人民邮电出版社);《沉思录:一个罗马皇帝的思考》(有多种中译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等),等等。
2.导读作用。导读是基于荐书基础之上的一种较深层次的服务。其关键是要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由图书馆员撰写出言简意赅的、忠实于原著的导读文章或书评;或者是借助于出版商、新闻媒体已发表的导读性作品,在己有传播渠道予以转载和引用。其目的在于向领导干部进行图书、报刊文章或网络评论的指引性阅读,让他们知晓所导读客体(即图书、报刊文章或网络评论本身)的基本内容、主要观点、精彩论述,也了解已阅读者(评论者、图书馆员)所概述的精华和体会,进而对他们的阅读有所指导和帮助。对图书馆员来说,要做好导读工作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在工作之余潜心阅读、反复领悟,准确地把握所导读内容的精髓,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撰写导读文稿时,可参考出版商、新闻媒体和作者本人的有关资料,援引时注明出处注意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3.助推作用。主要通过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作者与领导干部见面会”等方式,使领导干部在党校图书馆环境中得到阅读心得的交流和互动,进一步增进读书兴趣,抒发阅读情怀,获得读书成效。发挥这一作用的关键在于寻找、邀请到能用精彩语言表达读书心得的阅读者和作者。他们阅读感受的倾情交流,富有感染力的演讲或介绍,对促进干部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有重要价值。
4.延伸服务作用。这种作用对在校学员而言,不是图书报刊资料的简单获取,而是一种个性化的服务。就是根据他们提出的不同阅读需求和信息咨询要求,图书馆员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收集有关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深度加工,提供出较有价值的二次文献以至三次文献。当然,这种个性化服务要达到满意效果,将不是一种简单的劳作,图书馆员要付出很大精力和艰辛努力。对在职干部来说,延伸服务是跟踪式的服务,主要是关注他们的阅读和信息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服务。有些党校图书馆在这方面已作了有益的探索,如为主体班学员保留一年读者待遇,能访问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大部分资源;只要有需求,继续为他们提供图书借阅方便;在成本协商基础上,为干部提供专题信息服务等。对干部终身学习,主要是为离休、退休干部提供适时性服务,即接到有关阅读要求或信息咨询需求时及时回复,并在约定的时间内提供相关服务,包括送书上门、网上答问、信息资料专递等。这些离开工作岗位的领导干部向党校图书馆提出服务需求,是对我们的一种信任和鼓励,我们应尽心为他们服务好。
二
为领导干部读书服务,传统的图书借还、资料编印等读者服务方式是需要继承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更注重读书服务方式的创新。唯有创新才能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才能更贴近干部的实际,将干部读书活动推进得更深入,更持久。诚然,读书服务方式的创新不是凭空臆想的,需要对领导干部读书的特点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
从“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中透露的信息以及笔者的亲身接触和观察,当前,我们领导干部主要是在职领导干部的读书有着几个明显的特点:
1.“少而精”。邓小平同志谈到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这一精辟论述反映了领导干部读书的最大特点,因为领导干部不同于学者、专家,他们除了到党校、干校集中培训外,没有大量的时间用于读书,只能在繁忙的公务和工作之余挤时间学习读书,这是客观的事实。“精读”对领导干部读书来说至关重要。
2.“断而续”。领导干部的工作特点和生活实际表明,他们的读书不可能是连续性的,只能是断断续续的、经常性的读书,靠自己的毅力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必须要读的书籍,包括组织上要求阅读的著作、文献和知识类图书,自己有兴趣阅读的作品等。
3.“专而泛”。一般来说,领导干部喜好阅读和自己从事专业工作有关的图书、资料。但出于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的关注意愿,也会涉及到对一些其他领域图书、报刊资料的阅读,如国际时政、人物传记、经典著作、历史地理、科技专著等。“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中选择“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受调查者达29.2%,列第一位,其余选择依次是“与业务相关的书籍”(16.9%)、“各种经管类书籍”、“当前流行的畅销书”、“名人传记”、“马列主义理论著作”。数据表明,当前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重视不够,但阅读涉猎的知识面和领域还是比较广泛的。
4.“近而远”。当代的、历史的书籍不同程度地被领导干部所阅读。领导干部和现实生活中的老百姓一样,也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事情,十分关心当代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喜欢阅读反映这些问题的书籍。如《理论问题面对面》、《发展中国的十大课题》等等。同时,也有不少干部喜好抽空读一些古代文献类、文学类书籍,他们在历史沧桑的回味中感悟“以史鉴今”的哲理,也许这是国学经典在干部中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
5.“虚而实”。毋庸讳言,在信息社会之中,年轻干部已经成为互联网虚拟空间的忠实“网民”、“博友”,网络阅读成了这一群体的习惯,看纸本图书、报刊越来越少,浏览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网络评论、博客文章却一日不可缺少。而一些年纪大的领导干部有的已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也阅读一些网络媒体的信息和资料,但因视力衰退、视觉疲劳和难以割舍的传统习惯影响,仍然喜欢阅读纸本读物,一件纸质图书、报刊在手方能感受“书香”的真正味道。不过,随着干部队伍年轻化推进的步伐,网络阅读势必成为领导干部读书的一个主要的、以至首要的方式,或许这是一种趋势。
三
上述特点的存在,决定了我们在为领导干部读书服务时要研究服务方式的创新。这种创新并不是取消传统的、良好的阅读方式,而是一方面保留传统读书方式;另一方面更加注重读书新方式的研究和服务方式的探索。
1.要保留传统读书方式,探索这方面服务方式的创新。如在图书馆实体环境内,通过组织“领导干部书友会”、“作者与读者见面会”和“图书推介会”等形式,吸引领导干部走进图书馆,增强阅读兴趣,交流阅读体会,促进阅读水平的提升。
2.要积极研究读书新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阅读革命悄然来临。笔者认为,当前和近一段时间内,计算机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移动电脑读书和电纸书阅读器读书是四种最主要的读书新方式,服务方式也应随之创新。
计算机网络阅读。这是指通过工作场所、家庭等固定场所的计算机经电话拨号或宽带上网方式进行的图书、报刊及资料的阅读。这种方式目前是大量的、主要的。领导干部可以在这一网络环境下,点击网络媒体的“读书”频道(如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新浪网等的“读书”频道)、图书馆网站或其他图书专业网站(如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读吧、方正爱读爱看等),可以在线阅读到许多免费电子图书,也能够选择购买你需要的纸本书或电子书。目前,党校图书馆主要是采用此种方式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在校园网内为学员提供丰富的电子资源阅读。在组织部门的支持下,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图书馆于2003年初就探索向全市1650多位副处级党政领导开放电子图书、数字报刊等的远程信息服务。这一方式要坚持,要继续完善和提高。
手机阅读。基于手机阅读功能的增添以及许多网站陆续开通手机报、电子书等项服务,我国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增长迅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止2008年底,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176亿人,比上一年增长一倍多,占到我国2.98亿人的39.46%。其中不少年轻干部也通过手机来阅读有关书籍和信息资料。
移动电脑读书。是一种通过笔记本电脑经无线上网技术在移动环境中阅读图书、报刊资料的读书方式。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与无线上网技术的发展,在移动中读书成为现实。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加速了阅读方式转型的步伐。在诸多电脑中,除办公、娱乐功能外,以电子图书为主的阅读功能倍受读者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青睐。在一些领导干部的笔记本电脑里,收藏着数百上千种电子图书,随时可以打开阅读,十分方便。
电纸书(又称为电子书)阅读器读书。电纸书阅读器与手机相比,同为手持方式,电纸书阅读器的显示屏更大、更清晰,阅读的格式也不同,它可以分章节阅读,加读书标签等,更易于使用和记忆。与移动电脑比较,其最大区别在于两者屏幕的性质完全不同。笔记本电脑大都采用LED背光彩色液晶屏,亮度高,视觉刺激大,使用时间过长易引起眼部疾患,而电纸书阅读器使用先进的电纸书技术,阅读屏主要为单色彩,接近于纸本书的感觉,无闪烁,不刺眼,而且耗电量极低,使用时间长。这个特点使电纸书阅读器一时成为近年来在国内外图书出版界、IT界的新宠。有些赶“潮流”的领导干部,已手持电纸书阅读器在享受阅读电子图书的乐趣。有的党校图书馆未雨绸缪,已在思考如何利用电纸书阅读器读书所带来的新机遇,谋划在数字资源、专题资料服务等方面为读书新方式的推进出台一些新的举措。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探索。
创新读书服务方式,离不开图书馆员的悉心探求,也需要得到有关领导干部的理解和支持,只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必定能促进领导干部读书活动登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新的境界和高度。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党校)
(责任编辑 李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