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程中的信仰养成
2010-12-05○刘艳
○刘 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程中的信仰养成
○刘 艳
一、应然认同:崇高的民族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支撑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突出强调要把实现全民自觉作为完善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着力点和根本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在包容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在全民族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来支撑和影响全民族价值取向、道德选择和行为判断的总体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民自觉,取决于社会成员对社会共同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的普遍认同程度和自觉程度,需要全民族形成崇高的民族信仰和共有的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支撑和思想保障。
民族信仰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冥想,而是社会成员从内心深处对本民族共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信奉和笃行,是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社会公众对社会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看法一旦内化为信仰,就会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道德选择的整体走向。民族信仰作为凝聚民族思想的精神纽带和激发精神追求的原动力,能唤起社会成员的民族意识、增强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意识、激发投身社会主义的热情,是增强民族内聚力、向心力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支撑。人们一旦形成稳定的信仰观念,就会在其强大的感召力下形成对本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会自觉将社会的相关思想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信念追求,并不断使其“外化”来指导和规约自身的行为。正如戴维斯·伊斯顿所说:“如果社会成对当局或典型的道德效力有一种坚定的内在信念,那么即使当局的输出或失败行动,对社会成员造成了不断的打击,仍有可能继续存在。”
在各种社会思潮相互充斥和碰撞的今天,一些代表社会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流派和思想潮流层出不穷、广泛传播,在潜移默化中消解和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也在悄无声息中侵蚀和消解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普遍认同。崇高的民族信仰作为唤起全民思想共识的强大引擎,能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全局意识,坚定人们信奉和笃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念;能促使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要求,并不断外化来指导和规约自身行为,使得主体在社会利益多元化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因此,在全民族范围内形成崇高的民族信仰,对于夯实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发全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与多样化社会思潮博弈中占据中流砥柱地位,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问题剖析:当前民族信仰危机出现的原因
近年来,物质世界的极度丰盈和外化严重挤压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撞击着整个思想领域,模糊了人们的价值选择和道德选择标准,造成人们思想和价值追求的困顿,削弱了人们对生命意义和生活真谛的归宿感和依附感。精神追求的空白导致很多人迷失前进的方向,失去了赖以寄托灵魂的精神家园,整个思想领域呈现不同层次的“信仰缺失”和“信仰危机”,严重削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化消解一元化:多元化价值观念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促使社会阶层、利益主体和贫富差距出现急剧分化,经济领域的分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造成猛烈的碰撞和冲击。对物的过分依赖和追求致使很多人变得极度功利化,社会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生,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在多样化价值观念影响下,社会各个领域出现了多重的价值评价标准。很多人借机鼓吹“价值多元论”,公开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马克思主义无用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伪哲学”和“吃饭哲学”,否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价值,任意修改和随意曲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主张用多元化消解一元化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削弱和边缘化,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及对深层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怀疑和动摇,很多人质疑马克思主义成为自身信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动摇了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动摇了整个民族信仰体系的思想根基,使全社会缺乏统一而坚实的思想来指导和规约人们的行为。
2.强势冲击弱势:大众传媒的舆论强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音符相互交锋、猛烈碰撞的今天,传统文化的竞争力明显弱于舆论强势。传统文化中承载的民族思想、道德观念、审美观念和民风民俗等优秀文化因子逐渐被人们遗弃和淡忘,开始从人们的视线中退出。传统文化教育被束之高阁,或仅流于形式,远远没有发挥其文化载体的育人功效,降低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众传媒以其高时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统摄着人们的思想领域,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音符压抑传统文化,并影响着社会的整体精神走向。然而近年来,大众传媒在经济效益和高收视率的驱动下,为迎合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任意戏说和篡改历史,粉化英雄人物和历史史实,很多宣传内容与传统意义上的思想观念背道而驰,甚至持否定态度,削弱了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人们精神世界的陶冶和净化功效,降低了人们对中华民族共有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割断了民族精神得以世代传承的精神血脉,致使整个中华民族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整个民族传统意义上的信仰体系呈现离散状态。
3.全球化弱化本土化:西方意识形态削弱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及多种意识形态蜂拥而至、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对人们已有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形成猛烈的震荡和冲击。全球化更加凸显了全球性的身份认同,一种丧失自我确认的标准与定向,不知所措的分裂感与迷茫感正在围绕着知识分子群体。西方社会标榜的“自由主义”和“极端的无政府主义”,潜移默化中腐蚀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削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输出变得更为讲究谋略,由过去的“大张旗鼓”走向“润物无声”,表面弱化、实际强化,在削弱人们警惕性和防范意识的基础上,潜移默化中传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伦理道德观念,削弱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归属感和依附感,妄图“播下有一天会开出和平演变之花”的果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凭借文化产业及对网络高新技术的控制,传播一些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背道而驰的观念和思想,推行“媒体帝国主义”和“网络帝国主义”,潜移默化中扭曲着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削弱了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和思想的认同,动摇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
三、理性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视野中的信仰养成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重塑民族信仰具有同构性和同步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同样也是重塑民族信仰的过程。当前社会变迁,信仰体系的嬗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族信仰的错位和缺失,严重削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我们应在落实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民族信仰的重塑。
1.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在精神文化领域多样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通过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精神生活多样化的关系以最大限度达成思想共识,已成为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思想精髓,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是构建民族信仰体系的思想根基,这些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用马克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和教育人民,筑牢社会思想和道德基础,以最大限度引导全民达成思想共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理论品质,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就要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展开宣传教育,不仅要从理论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而且要从实践上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及时应答广大群众在思想领域和实践领域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夯实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还要在坚持一元指导的基础上承认和尊重多样性,用一元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2.发挥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功能,抢占重塑民族信仰的精神文化阵地
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层次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思想导向和精神支撑。国家历来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提升民族精神的着力点,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同时指出“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从战略高度上指出要提高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满足人民的精神追求。要重塑民族信仰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在宣传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战场作用,掌握文化传播的制高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重塑民族信仰首先要善于运用多样化文化载体来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认同。譬如: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应正确发挥自身的舆论强势,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展开正面报道,准确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并及时通达社情民意,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人们对民族精神、社会共有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普遍认同;重塑民族信仰还应积极推介和树立典型模范人物,发挥英雄人物对社会主流价值的昭示作用;重塑民族信仰还要重视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既要重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又应重视村镇文化和外来务工人员文化建设,用积极健康的精神文明成果武装人民,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和多方向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们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共有的民族精神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党基于对我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和深刻总结,从战略全局角度对传统文化建设所做出的重大部署。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崇高精神、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真实写照,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思想的精神支撑,并已经烙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记忆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动力。传统文化中很多优秀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譬如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励志精神;“慎独”、“自省”、“改过”的思想修养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忧患意识;儒家“以礼待人、以德化人”的教育思想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范和化身,是国魂和民族魂,为培育共有的民族精神提供了丰厚历史文化底蕴。传统文化中一些优秀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也值得我们借鉴,譬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教育观念对今天的民族信仰教育仍具有启迪意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重塑民族信仰的全过程,是提升民族精神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的思想基础,增强民族精神感召力和说服力的精神支撑。
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社会成员对本民族文化和共有的价值追求及精神追求的认同感,是重塑民族信仰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性工作。传统文化教育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环节:首先,学校教育应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中,加强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灌输,提升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社会教育要将民族文化更好地渗透和融入到人民大众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去,运用多样化的文化载体及网络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和丰富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音符相结合展开教育,促使传统文化教育生活化、通俗化、实际化和大众化,不断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要重视发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效,弘扬和培育共有的民族情感。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李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