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12-04顾明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100875
顾明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875)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顾明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87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目标的提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地位提升和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的必然要求。教育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求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也是赶超世界先进教育水平的过程。教育现代化具有以下九个基本特征:一是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二是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三是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四是教育的个性性和创造性,五是教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六是教育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七是教育的变革性和创新性,八是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性,九是教育的科学性和法制性。在这些方面,《教育规划纲要》都做了具体的规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我国教育实现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绘制了宏伟蓝图。
《教育规划纲要》;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人力资源强国
经过将近两年时间的调研、讨论、公开征集意见、修改以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已经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①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于2001年7月出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为我国教育实现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绘制了宏伟蓝图,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贯彻执行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为什么要制定《教育规划纲要》?
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研究了国内国际形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作出的重要决策。早在2006年夏天,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34次学习会就讨论了教育问题。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年7月至11月,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又在中南海先后召开了四次教育座谈会,听取各界人士对教育改革的意见,谋划教育发展的未来。自2006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了三个规划纲要:2006年2月9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10年6月6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最近又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不是偶然的,国家要实现邓小平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科学技术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要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也是落实中共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要举措。因此我们可以从国内、国际形势来理解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必要性。
第一,从国内发展形势来看。今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后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从经济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处在转型时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规划纲要》在“序言”中就开宗明义地提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二,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国际金融危机更加凸显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同时,近些年来,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重大的国际事务如果没有中国参与,就难以解决。但是我国的国际人才培养,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极大地不相称。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人员还不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我们亟需提高国民素质和加强创新人才和国际人才的培养。
第三,从教育内部来看。新中国建立以来,虽然教育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但正如《教育规划纲要》所指出的,教育仍然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全社会共同的心声。
二、《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工作方针和战略目标
《教育规划纲要》确定今后10年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教育优先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强国必先强教”,“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①《人民日报》2010年7月15日。。
育人为本,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成才观,克服功利主义、学历主义、应试主义倾向,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多样化人才的发展观、终身学习的学习观、系统培养的成才观。教育有多种功能,有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有个体发展的功能。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只有个体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正如《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教育要关心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两大工作重点。促进公平,这是国家的教育基本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公民依法享受教育权利的要求。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质量是关键,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②温家宝:《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中国教育报》2009年1月5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解决了学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今后的任务是要解决上好学,上有质量的学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解决学龄儿童普遍都能享受有质量的教育的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本来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是由于我们现在教育质量总体还不高,优质教育稀缺,教育发展不均衡,只有少部分儿童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所以就出现了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因此要促进教育公平就要普遍提高教育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使人人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完成优先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根本保证。优先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入,到2012年达到国家财政性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比例,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投入要向弱势群体和薄弱环节倾斜,要实行城乡一体化、教师在城乡之间流动等,都需要通过体制创新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和评价制度改革、学校制度改革和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等等。总之,教育发展在于改革创新。
可以看出,20个字的工作方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优先发展是战略,育人为本是目的,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任务,改革创新是保证。
《教育规划纲要》制定了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才资源强国的行列。这是三个互相联系的目标。我们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这就要延长国民受教育的年限。我国主要劳动人口受教育的年限平均只有9.5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9.9%,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了12年和超过25%。同时要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二是要培养一批拔尖杰出人才,他们有战略眼光,能够引领先进科技、引领先进文化、引领社会不断前进。
为此,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到2020年,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三、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教育规划纲要》绘制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蓝图。本文将着重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怎样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现代化的概念和历程
为了理解教育现代化,先要理解现代化是什么。关于现代化,学术界有许多研究,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①②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7页。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分析了现代化有四类含义:一是指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二是现代化实质上是工业化,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三是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统称;四是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7页。。我们这里没有时间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我个人认为,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包括人类自身)的能力空前提高的历史过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其目标是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③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9页。。
现代化的客观历史进程始于西方,它大体上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和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两大阶段。
对现代化的发生和起点有两种现点:一种是以意识形态的转变为标志,从而认为它是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的。因为中世纪是以神为中心,神统治着世界,文艺复兴冲破了神的束缚,人的思想得到解放,从而使人类步入现代化的进程。另一种观点是以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为标志,因而认为它是以产业革命为起点。
我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因为,文艺复兴固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革命,但它只是现代化的先兆,是思想准备阶段,只有产业革命把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起来,使机器大工业生产代替了手工业小生产,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才有了空前的提高。这一深刻的变化为人类带来了文明与进步,是整个工业社会以前的历史无法比拟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页。科学技术一旦与生产结合就变成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因此,生产力是现代化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是这样,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也是这样。我国社会现代化虽然在鸦片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就逐渐开始了,但真正步入现代化进程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以后。
现代化的内容是极为复杂的,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它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在各个不同的国家表现形式也有不同,很难用普遍的特征来概括它。中国的现代化就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把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育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没有现代化的人是建设不成现代化的国家的。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求教育的现代化。
(二)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内涵
怎样理解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是赶超世界先进教育水平的过程。所谓转化,并非把传统教育抛弃掉,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上去构建一个现代教育,而是通过对传统教育的选择、改造、继承和发展来实现的。传统教育中有许多优秀的东西,要继承和发扬。但它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是适应那个时代的要求而产生的,有不少东西与时代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这就需要选择和改造,使它符合时代的要求,向现代教育转化。所谓赶超世界先进教育水平,也并非照搬西方教育模式,而是吸收他们的先进教育理论和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制度。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为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教育现代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观念层面、制度层面、教育内容和方法层面。但是核心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只有教育观念转变,然后才有制度的转变。我国在清末民初就引进了西方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也几经更新,但教育观念没有彻底改变。正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我们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难、最长期的。因为观念总是隐藏在人们头脑中的最深沉的,最不易变化的东西,它与长期积淀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有关。
教育观念首先表现在对教育的本质、价值、功能的认识上。教育学要回答的无非是三个问题:什么是教育或者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教育?怎样教育?这三个问题都包含着教育的本质和价值观。
1978年我国教育界曾经有过一场教育本质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是在解放思想的背景下提出来的。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学习苏联教育学,认为教育是有阶级性的,教育是上层建筑。1978年夏天,在一次座谈会上,于光远同志提出,教育这种现象中,虽含有上层建筑的东西,但不能说教育就是上层建筑。后来形成文章《重视培养人的研究》,发表在《学术研究》1978年第3期上,由此引起了教育本质的热烈讨论。有许多种不同观点:有“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之辨、“社会实践活动说”与“特殊范畴说”之辨、“生产实践说”与“精神生产说”之辨、“社会化说”与“个性化说”之辨、“培养人说”与“文化传递说”之辨等等。1983年胡乔木同志在听取汇报时,曾说: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这次大讨论没有结论,但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认识到教育的价值、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打破了过去一直认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认识②参见张东娇:《教育本质讨论》,收入顾明远主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以上种种说法其实都没有说到教育的本质,只讲到教育的一些属性。争论最多的是教育是生产力还是上层建筑。其实这两者都是教育的属性而不是本质。属性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教育既有生产力的属性,也有上层建筑的属性,是可以并存的。后来大家比较有共识的是,教育本质是培养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但各个时代不同,各个社会不同,培养人也是不同的。
但也有专家提出为什么人要受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对于人有什么价值?人所以要受教育是因为要传承文化。这是因为,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不是个体的人,而是以文化为纽带连在一起的群体,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是以文化存在为纽带而存在的,世界上没有无文化的人类,也没有无文化的社会。人类社会要繁衍要发展,不仅要生殖,而且还要把个体化为群体的人、化为社会的人,这就要有文化的传承。也就是胡乔木同志讲的教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因此教育的产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需要,因而传承文化是教育本体的功能。
教育界普遍认为,教育有两种功能,一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一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在阶级社会里,普遍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忽视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统治阶级总是把教育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强调它的社会功能。我国古代教育很重视培养人,但当时的培养目标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君子,至于农民则被认为是不需要受教育的。“古之教者,化民成俗”,是指培养人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要求。我国建国以后,长期以来把教育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也是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文革”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又开始强调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仍然是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不提教育促进个体的发展,不提以人为本。
其实,促进个体的发展与为社会服务是不矛盾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人的发展,哪来社会的发展。马克思讲:“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教育为社会服务主要建立在培养每个个体的基础上。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国防功能、文化功能等统统要落实在人的发展身上。没有个体的发展,没有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怎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怎么能促进政治民主、巩固国防?为什么各个国家、各国领导都重视教育?就是因为在政治、经济、国防、文化活动中,人是最主要的要素。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美国第一反应,认为这是教育问题,没有说是经济问题,第二年就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来改善他们的国民教育。
但是培养什么人,促进人的哪些方面的发展,是有历史性、时代性的。在奴隶制和封建社会里,培养人是有局限性的,不仅培养的人是少数人,而且培养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只有现代社会,现代教育才提出全面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到,“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34页。又说,大工业要求用全面发展的人代替片面发展的人。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现代教育的最根本的任务。
马克思对全面发展的理解不只是指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更主要的是指人的脑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而脑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才能实现。
因此,要实现社会现代化,就必定要重视人的现代化,就是要重视人的教育,重视促进人的个体的发展。
培养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他的基本素质,对全体国民来讲,就是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这就是今天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二是把个体培养成才,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使他成为可以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我们教育制度的设计、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方法的选择都要符合上面两方面的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我曾经把它归纳为八个方面③参见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3期。,现在重新整理,并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加以解释。这几个特征主要从教育观念层面来说的,不是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第一,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普及教育是现代工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普及教育的程度逐渐提高。现代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也已经跨过了大众化进入了普及化的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上为大众化阶段,50%为普及化阶段)。现代教育必须满足不同群体对教育的不同需求,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里面包含了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和政府正在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逐步实现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教育的公平有几个层次:包含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机会的公平是保障公民依次享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过程的公平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同等教育条件,包括教师的质量、教育各种资源的配置基本上是公平的;教育结果的公平主要指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挥,获得教育的成功。教育结果还取决于每个人的遗传天赋、环境(如家庭的经济、文化环境)以及个人努力的程度。
教育公平还应包括为不同的群体和个人施以适合他们特点的教育。如果要求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接受同等难度的教育,对农村孩子来讲就不太公平;如果一个孩子对艺术有天赋才能,而且有兴趣,而你硬要他学科学,这对他也是最大的不公平。因此,正如《教育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因此在实施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时候,在照顾到大多数人的时候还要照顾到两头的少数人,一部分是有天赋才能的学生,一部分是弱势群体。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公平。
第二,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终身教育在20世纪形成最重要的思潮,也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特征。终身教育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初,流行于60年代。它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生产和社会的不断变革,促使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种变革而产生的。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应该贯穿人的整个一生,主张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终身教育不是只搞一个系统,而是把一切教育都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50年来终身教育已经从理想走向现实,各国都在建设终身教育制度,终身教育也逐渐走向社会全体成员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开始出现的时候,主要与成人教育、职业培训联系在一起。后来逐渐扩展到所有教育,而且逐渐向终身学习的概念转化。终身学习已经不限于人们为了谋生的需要,而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文明社会的生活方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我的理解是,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就是创新的社会,就是全民素质高水平的社会,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国家要发展,首先必须学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基础。
所谓教育的全时空性,是指教育已经不限于学校,也没有年龄的限制,而是全民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特别是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因此,教育现代化需要有全时空的大教育观视野,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统一起来,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大工业生产与手工业生产不同,它必须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因而要求教育为它创新技术和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尤其如此。因此,现代教育只有打开大门,与企业和社会各种团体相联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教育自身也才能得到发展。
尤其是高等学校,固守过去的学术象牙之塔已经不可能了。工业革命以后就打破了大学封闭的传统。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曾是最保守的。19世纪英国不得不另建新大学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后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也不得不改革。美国从1862年颁布赠地法案开始,大学为农业和工业服务,大学就蓬勃发展起来。以后教学、科研、服务就成了大学的三大职能。二战后,大学的产学研结合是大家都很熟悉的。
这次《教育规划纲要》中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加的办学机制,以及高等教育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推进产学研结合等的规定,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
第四,教育的个性性和创造性。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更多地体现社会的要求,个性则较多地体现个体的要求。工业社会强调标准化、统一化,个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信息社会强调个性化、多样化。信息网络化也为个别学习提供了可能,这就为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教育规划纲要》特别强调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一章中提出,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同时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也需要人才具有个性、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
怎样才能培养个性和创造性?首先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学上常常讲两大规律:一是外部规律,即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一是内部规律,指教育要遵循儿童青少年发展的规律。儿童青少年的发展既有年龄特征,又有个性特征。年龄特征容易认识,现代生理学、心理学都有研究。儿童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就难以捉摸。但是从种种表现可以认识到一些差异。因此,自古以来我国教育就提倡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注意发展不同学生的天赋特长和兴趣爱好。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的孩子今天是为兴趣而学习还是为分数而学习?这值得我们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还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老师就应该为他担忧。担什么忧?担心他将来成为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平平庸庸的人。美国许多优质中学,学生到高中时就有了志向,而且为之努力。而我国的高中毕业生却缺乏自己的专业志向,高考填报志愿时往往由爸爸妈妈按照分数来填志愿。这就是我们与先进国家教育的差距。
第五,教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的个性性和社会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教育的多样性,同时社会不同群体对教育的不同需求也要求教育的多样性。教育的多样性表现在培养目标的复杂性和多样化上。现代社会不仅要有一批高水平的管理者,而且要有一大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专业人才,有高素质的熟练工人和农民。从个体来讲,人是有差异的,教育要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条件,重视差异教育,培养特殊人才。公平而有差异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
要区别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区别。有些人总认为我国高等学校扩招后质量一定会下降。他不明白,多数人能够上大学的大众教育与只有少数大学生的精英教育在性质上已有很大不同,不能用精英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大众教育。大众教育的时代,高等教育是多层次多样化的,质量也是不同的。因此,现在高等学校的趋同化、升格风不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推动普通高校的多样化发展,高等教育克服同质化倾向,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这都体现了现代教育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
第六,教育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之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正在引起一场教育革命。它引起了教育观念、教育过程、教育模式、教师角色等一系列变革。
教育已经冲破了学校的樊篱。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信息。学校教育不能不考虑如何控制、引导学生利用多渠道信息。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惟一载体,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策略,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信息,使他们在信息海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教育模式,而且为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教育规划纲要》专门有一章论述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推进校园数字化建设。”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七,教育的变革性和创新性。现代社会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不断创新的带动下,社会、经济、文化在不断变革和创新。现代教育也必须不断变革和创新,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教育的变革性和创新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指出:“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教育规划纲要》规划了六大改革,而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起点,凡是阻碍人才培养的一切制度都要改革。这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变革性和创新性的特征,也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第八,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性。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的国际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信息交流越来越快捷,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某一国家的某项教育改革迅速传遍全世界。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性表现在国际间的人员交流、财力支援、信息交换(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和跨国的教育活动等方面。只有坚持开放,才能更好地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充实和丰富我国的教育。
过去我们只讲经济全球化,不讲文化全球化、教育全球化。但是无可讳言,全球化不仅影响到经济,也影响到文化和教育。关键看如何理解全球化这个概念。如果认为全球化并非一体化,而是指不可避免的互相交往、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话,那么,教育也不能不纳入全球化的轨道中。教育只有加大开放力度,才能了解世界上的先进科学技术,吸收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教育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和发展,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没有这种人才,我们很难去与别人竞争。日本早在1984年教育咨询报告中就提出要培养国际化的日本人,韩国也早已提出教育国际化的问题。
《教育规划纲要》把“扩大教育开放”作为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大改革,要求:“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要求“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同时还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和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决心。
第九,教育的科学性和法制性。现代教育是建立在高度理性基础上的,反映了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规律。现代教育不是凭经验,而是更多地依赖于科学的决策,教育行为的理性加强了。决策的失误往往会影响到整个教育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发展。例如前几年我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和大学合并就有不周到的地方。因此,现代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研究,重视教育政策的科学决策。
教育的科学性还包含了教育的法制性。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现代教育也是法制的教育,教育行为都要有国家的立法来规范。
《教育规划纲要》十分重视教育的科学决策和法制建设。这次规划纲要的制定就充分体现了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听取了专家和广大群众的意见。《教育规划纲要》中还提到,“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提出要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大力推进依法治教。这都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以上是我所理解的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教育规划纲要》中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代教育元素。我们要认真学习《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只要这样做,到2020年,我国教育就能达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实现教育现代化可以列出若干指标,但最关键的是:全社会,包括各地领导、教育管理工作者、教师、家长都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能够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现代的教育理念来教育学生。一个学校不在于建设得多么豪华,什么游泳池、大礼堂、塑胶跑道等,而在于有没有优秀的、懂得现代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校长和教师;现在许多中小学办成大学校,动辄几千人、上万人,这并不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现代化要求小班化,让老师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学校也应规模适当,让校长能够照顾到每个班级、每个老师的工作,几千人的学校,校长如何照顾得过来。最近有些地区已经在进行“教育现代化”验收,我不知道他们制定的是什么标准,是不是心急了一些。这恐怕不利于教师、家长观念的转变,也不利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和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试验,认真反思,提高认识,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努力。
(责任编辑 蒋重跃 责任校对 蒋重跃 宋媛)
The Grand Blueprint of China’s Education M odern ization
GU M ing-yuan
(Center for Comparative Education at BNU,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at Faculty of Education,BNU,Beijing 100875,China)
The Outline of M id-&Long-term Planning of N 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dvances that China attains in themain her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by the year of 2020.This is an inevitable demand of China’s socio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 romo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and the solution to the p roblem s arising in education p rogress.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sa constitutional partof that of a society;and man’smodernization is key to that of a society.Therefore,to realize man’s modernization requires that of education.Education modernization,acco rdingly, refer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to modern education;and it is also a p rocess to catch up w ith and even surmount the wo rld’s advanced education level.There are,therefo re,nin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i)the extensiveness and equality of the educated;(ii)life-long mechanism and all citizen education in any time and p lace;(iii)p roductivity and sociality of education;(iv)the characteristicality and creativity;(v)the diversity and differentiality;(vi)the info rmationality and digitality;(vii)the changeability and innovativeness;(viii)theopennessand internationality;and(ix)the scientificality and institutionality.All of these have been p ractically p rojected w ith specific requirements,and hence design a bluep rint for China’s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and fo r constructing China as a country w ith rich human resources.
Outline of Education Planning;modernization;education modernization;a country with rich human resources
D601
A
1002-0209(2010)05-0005-09
2010-08-13
顾明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