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旅游格局下的旅游高等教育
2010-11-27杨卫武
杨卫武
(1.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 200234;2.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0234)
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了大旅游时代,大旅游时代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探索适合大旅游时代的旅游教育规律是现阶段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
1 大旅游时代呼唤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
我国旅游业经过 30年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的创汇目的,迈过传统意义上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成为一种关联度高、带动系数强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产业。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要求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与此同时,全国许多地方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提出“建设旅游大省”、“旅游强市”的目标。2010年 5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也鲜明地提出“旅游,世界第一大产业”的概念,一个“大旅游”时代正在到来。
什么是大旅游?早在 1999年,赵荣,李宝祥就提出,“凡是暂时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异地去进行不是以获取有报酬的职业为目的且有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行为的活动及其引起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其外延远比传统的理解要大得多,可以把它称之为‘大旅游’”[1]。2000年乔力等提出“大旅游概念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多向互动的具有综合效益的整体系统,具体包括旅游客体、旅游主体、旅游中介多个系统,具有一种新的价值取向,谋求的是综合整体效益”[2]。侯晓丽等 2005年将大旅游概括为大资源、大产业带、大产业链、大市场、大系统等几个方面[3]。2007年徐琳等提出“大旅游是为满足游客不断增长、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旅游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扩展而形成的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和多重综合效益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它比传统旅游产业的内涵更为广泛和全面,是旅游产业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一种必然模式”[4]。此外还有部分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大旅游概念进行了研究[5-7]。
大旅游是指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闲暇时间增多,旅游需求与供应同时升温,旅游由奢侈行为转换为普通社会活动从而形成的全民旅游。大旅游具有两种特性。首先,大旅游是充分发挥文化内核作用的旅游,《意见》第十一条要求: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旅游商品要提高文化创意水平,旅游餐饮要突出文化特色,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其次,大旅游是注重服务质量的旅游,《意见》要求: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全面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以品牌化为导向,鼓励专业化旅游管理公司推进品牌连锁,促进旅游服务创新;以标准化为手段,健全旅游标准体系,抓紧制定并实施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重点保障餐饮、住宿、厕所的卫生质量。在大旅游格局下,游客需求呈现多样性与多层次,并催生旅游产品的多层次与多类型,推进传统旅游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结合,形成如《意见》第九条指出的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大旅游需求推动着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在《意见》中,国务院对我国旅游业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大旅游”时代,无论从旅游的规模、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旅游新兴业态的发展,还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要求等方面,都对承担着旅游专业人才,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才培养重任的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旅游高等教育必须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方可适应大旅游对旅游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 大旅游格局下的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需匹配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教育的支持。在我国旅游业起步之时的 1979年 5月,第一所旅游大专院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建立,开始了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之后,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建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为国家旅游局直属院校。1980年,浙江大学 (原杭州大学)经济系设立了旅游本科专业,这标志着我国综合性本科院校开始设立旅游专业。
2009年,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 (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852所,教师 22140人,在校生 498379人,占当年全国在校大学生数比例的 2.3%,旅游专业已经成为一个大专业[8]。
2.1 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关系
最初,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设立的是两年制的餐厅管理、客房管理、财务会计三个专业。几年后,扩展了翻译导游、旅馆管理、烹饪等专业。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逐步成为一个集宾馆、餐饮、旅行社、景区景点、旅游商品、旅游规划设计、旅游信息、旅游文化和会展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行业系统,旅游院校也已发展形成了旅游管理、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会展管理、旅游策划管理、景区管理、餐饮管理、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旅游财务、旅游统计、旅游规划、旅游信息、烹饪与营养科学、导游英语、导游日语和服务业管理、航空服务等近 30个本专科专业和方向。
与行业发展紧密相联是旅游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当旅游业出现新业态或新产品并提出人才需求时,新旅游专业方向就会应运而生,如会展管理专业,生态旅游专业。正由于旅游教育呈现紧跟行业发展的特点,因此旅游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与旅游行业的发展始终比较贴近。
2.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关系
目前大多数旅游类专业课程体系,其基本框架和课程名称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衔接。但由于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密切相关,所以大多数旅游高等院校都强调教学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为适应大旅游格局的需求,在开设必要基础理论课程的前提下,各旅游高等院校都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学科优势,开设了相关专业方向课程。目前比较主流的专业方向课程有饭店管理、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会展管理、旅游景区景点管理、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市场调查、投资项目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导游知识与技能、旅游信息系统、旅游财务会计、旅游法规等。此类课程设置与专业所依托的学科门类对课程的基本要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既具有专业共性,又具有各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由于旅游学科发展的不完善,导致旅游专业许多课程设置还依赖其他学科。除了“旅游学”或“旅游学原理”等旅游基础理论课外,其余许多课程基本是其他学科在旅游学科的应用和移植。这些课程大都采用了传统学科的知识体系,来解释或解决旅游问题,比如目前涉及到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一级学科门类,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二级学科门类。这些分属不同学科体系内的不同课程,带着各自的思维逻辑和演绎方法,要在旅游管理一个专业内集成,确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特别是按照现行的学科专业设置规则,旅游管理属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专业,要依靠一个二级专业来协调统筹不同学科体系下的课程,并应对十分巨大而复杂的人才需求必定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现阶段仅就课程体系、课程名称而言,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规格要求还处于基本衔接状态,但是从学科内在逻辑与人才成长规律的角度来看,旅游管理的课程体系内核与人才需求还存在脱节、甚至较严重脱节现象。
2.3 旅游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关系
伴随大旅游时代需求催生的旅游专业的发展,旅游学科的体系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旅游活动是包含旅游吸引物、旅游过程和旅游保障系统在内的综合社会活动,涉及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因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学科并没有完全形成。吴必虎 2005年在《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中对全国 69所开设旅游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院系名称做了统计后发现,我国旅游教育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主要为管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林学以及建筑学等。其中,分布最广的为管理类院系,占所有学科背景的 39%[9]。因此,旅游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实际尚未完全脱离对其他学科的依赖,尚未真正形成独立的核心内涵。
不成熟的学科与专业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旅游教育界有一种几乎成为共识的观点是,由于旅游学科地位不高,所以旅游教育发展困难。2010年 7月,受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委托,本文作者承担“2010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年度报告”课题,在面向旅游本科院校的调研问卷中,设置了一道关于目前旅游教育存在什么问题的开放式问答题,在回答这个题目的 87份问卷中,有 46份认为旅游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学科和专业地位不高,占比 52%,远高于对人才培养模式(14%)、经费(4%)等的关注。
2.4 旅游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变革与发展
我国旅游教育发展历程始终关注对旅游人才培养理念的探索和完善。旅游高等教育建立初期,旅游人才的培养理念紧紧围绕培养旅游业经营管理应用人才的实际出发,强调专业性和实践性,既重视理论学习,又重视实践环节。当时的政府部门也非常强调旅游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1980年 12月,国家旅游总局在武汉召开全国旅游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我国旅游教育在“七五”期间要办好三件大事:一是研制旅游教育发展规划;二是办好旅游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积极发展包括职工培训、旅游电大、函大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这种因产业的需求而培养旅游人才的办学理念,对满足我国旅游业起步阶段的人才需求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旅游业逐步成为重要产业。与此相适应,旅游教育开始扩展办学层次,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并存格局,旅游教育的内涵也从主要围绕旅游企业的需求向适应社会多方面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方向发展。1995年在青岛召开“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旅游教育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旅游学研讨会”,与会者一致认为,未来的旅游业将需要大量复合型、开拓型、一专多能型人才,必须培养基础知识牢固、实际操作能力强、适用面广、善于经营管理当家理财的人才。
9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旅游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高校的急剧扩招,使涉足旅游教育的高校越来越多。在此期间,虽然总体上旅游教育尚能坚持其实践性、应用性特征,但也确实存在部分院校并不具备基本条件却仓促上马,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上未能把握应用型专业的办学规律,出现了课程设置针对性差,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实习环节流于形式等现象。同时,伴随着高校升级热,旅游教育也相应陷入了本科教育“理论化”、专科教育“本科化”、职业教育“普教化”的怪圈,并最终造成旅游专业毕业生从事旅游行业的就业率偏低,流失率不断上升等现象。有资料表明,综合性大学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就业率大约在 10%~20%之间,几年后从本行业流失约 20%~70%。历史比较悠久的单一性质旅游院校毕业生行业就业率能达 60%,但几年后的流失率也在 20%~40%左右[10]。
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旅游院校意识到,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要求的不适应,以及学生在旅游行业从业率不高等问题,既关系着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关系着旅游院校的生存问题。如果旅游教育不能形成较好的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旅游教育的地位就不可能真正确立。面对我国逐步形成的大旅游趋势,如何不断完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行业倚重的人力资源平台,是旅游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3 适应大旅游格局的旅游高等教育发展途径
应当承认,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在总体上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起步之初,吃、住、行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最大瓶颈之时,旅游院校培养的一批酒店管理、导游人才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高等教育如要继续保持当初对旅游业发展的保障力度,确实需要一番自我的扬弃和提升。
3.1 提振专业信心,集中办学精力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与行业要求差距较大,专业就业率较低是当前学界与业界的基本共识。究其原因是不少旅游教育工作者还纠结于旅游学科的地位和旅游专业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受重视程度,众多旅游教育研讨会演变成对这些问题的诉苦会,总体弥漫着一种对办好本专业信心不足的气氛,似乎只有把旅游学科提升到一级学科,才能办好旅游教育,才能提高目前较低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目前尚未有权威数据可以表明学生的专业就业稳定率取决于学科的成熟度。据麦可思公司 2009届各专业大类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分析,本科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是哲学、法学和历史学,专科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是法学、环保和气象[11]。30年前,旅游学科甚至专业都极其不成熟的时候,旅游高等教育已为我国旅游业输出了第一批精英人才。所以,一个成熟的学科固然能够促进专业的发展,但是不能简单地反过来推论,学科不成熟专业就一定不能发展。
在大旅游范畴不断扩张的今天,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或许很难有宣布旅游学科已经成熟的机会,事实证明,今天最影响旅游专业学生行业进入的“学生对行业的忠诚度”和“行业对学生的吸引度”等问题与学科的成熟度并无必然联系。因此要办好旅游高等教育,首先是旅游教育工作者要提振信心,不要在自身对专业建设上精力投入不够的同时,把学科的成熟度作为掩饰专业地位不高的挡箭牌。要充分认识到,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机会是其他许多专业企盼未及的,面对这种机会,只要众多的旅游教育工作者把精力集中于教学科研之上,旅游高等教育完全可以得到新一轮大发展。
3.2 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专业重点
大旅游无边界。国务院《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医疗健康旅游、邮轮游艇旅游。显然,旅游越来越显现出大旅游的态势。30年前,旅游目的地主要为自然风光和人文胜地,当时旅游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满足“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需求的服务与管理人才,随着旅游方式不断创新、旅游外延不断扩展,旅游人才的培养边界也被无限扩大,越来越多的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都对旅游教育提出新任务。旅游是社会性的,构成旅游的最基本要件是旅游吸引物、旅游客源、旅游通道和旅游保障体系。因此,旅游行为的完成是社会各方资源整和的结果,所有的人才培养机构都有能力为这种社会整和提供人力资源支持。而纯粹的旅游高等教育是不可能概括大旅游的所有人才需求,它必须在庞大的旅游人才需求中,寻求最具旅游本质特性、最具自我核心竞争力的需求来实行人才培养计划。
大旅游的人才需求非常庞大,要依靠全社会的大教育来匹配,旅游专业适应大旅游发展的路径不能简单归结于不断扩展旅游专业方向,而要紧紧围绕旅游业核心要素的人才需求展开和深化。什么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19世纪英国旅行商托马斯·库克创办的世界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作为世界近代旅游业诞生的标志,反映了旅游业需要通过位移实现其本质功能的根本特征。在旅游业发展历程中,旅游的边界不断扩大、位移,但旅行依旧为旅游业的本质属性。旅游高等教育在不可能满足日益复杂的旅游对各类人才需求之时,紧紧抓住旅游本质属性所需人才的培养是旅游高等教育的核心责任所在。旅游可以无边界,旅游教育不可能无边界,如果我们试图去不断追随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旅游专业渗透到大旅游涉及的方方面面,其结果必定导致旅游教育在永远跟不上行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失去自己的特色而逐步走向终点。大旅游时代给旅游教育带来的最大压力是旅游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而不断地追逐这种多样性,并在追逐中失去旅游管理专业的本源,也恰恰是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危险。旅游业的核心是“游”,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也应该围绕着“游”的过程展开,基于管理学、服务学基础上的如酒店管理、旅行社与导游管理、景区管理和餐饮服务管理等专业,不论从人才需求量角度,还是从其在旅游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而言,都应该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3.3 直面格局内核,创新培养模式
大旅游格局造就大行业需求。目前业界对旅游高等教育的主要判断是,旅游教育与行业需求脱节、学生知识结构与岗位实际运用分离,行业就业率低、跳槽率高。而学界则认为业界人才发展战略缺失,对人才用得多培养少,特别是普遍流行的低薪策略成为专业毕业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业界和学界对现状的引致原因分析不尽相同,但对如何尽快缩小旅游人才培养与行业要求差距的愿望同样迫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更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首先,大旅游格局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厘清专业和学科的关系问题。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而专业则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学科属于科学知识分类,专业属于社会劳动分工。一个学科可以组成若干专业,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今天影响旅游专业办得更好的原因主要不是旅游学科的不成熟,而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相对薄弱。其次,大旅游格局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旅游管理大专生的培养目标相对比较清晰,而本科生的培养理念还有待提炼。在精英教育时代,本科毕业生不被作为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培养,宽泛的旅游管理教育不影响学生在理论上对旅游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以后,在大学毕业生成为行业一线服务人员以后,宽泛的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显然不能满足变化了的就业需求。因此从某个角度讲,随着大旅游的出现以及本科生就业方向的一线化移动,抽象的旅游管理专业演变成了具体的有应对岗位需求的专业,如酒店、旅行社,旅行商务等,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学生,其大学四年所学仅为旅游核心行业中的某个方面。在大旅游格局下,不把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往具体的旅游业内某类岗位调整,就无法解决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职于一线岗位的专业适应性问题。再次,大旅游格局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解决分类培养的问题。大多数旅游行业都有让员工从基层干起的用人惯例,这种惯例导致刚进入旅游行业的中专、大专和本科毕业生行业适应性并无太大区别,毕业生对行业的认知与基本服务技能成为其能否胜任岗位的重要评价标准。旅游高等教育的任务要在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培养他们比中专毕业生更多的发展潜力和创新意识,在培养学生服务技能、管理技术、经营潜能的配比方面,做到既恰到好处地关注其服务技能,以取得良好的行业进入条件,又注重他们管理技术、经营潜能的培养,得到比低学历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3.4 夯实课程基础,提升师资水平
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借助课程体系得以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不被充分肯定的原因之一在于许多院校虽然有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但这种定位并未很好地体现在课程体系上。对于旅游管理这类应用型很强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不能从现有的师资条件出发,也不能仅从业界的理解出发,必须基于教育部门确立的基本规范基础上,依靠学界业界共同合作,才能制定出体现人才培养基本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基础的知识、技能、理念的课程体系。课程不仅是学科与专业的连接点,也是学生得到知识与技能的直接感受体,更是学校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直接载体。因此,在总体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后,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抓好课程建设。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很大问题是,许多学科采用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等一般课程建设的常规措施,在旅游高等教育中是否已有效实现。在大旅游格局下,夯实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基础的主要任务为,在凝练出时代需求内核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环节。
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旅游高等教育成功的关键环节。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无法系统地理解高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学生最易感受的是各门课程,是能否在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然而,一个现实的景象是,由于几乎全国所有的省市和地县都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因此旅游规划、旅游研讨活动特别活跃,旅游教师可以获得比其他专业教师更多的社会服务机会,这使得教师在提升其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与行业结合能力的同时,却一定程度影响了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如果没有广大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对本专业的投入热情,高校设计得再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再合理的课程体系,都会在课堂、实验室、实训场所等最终环节上功亏一篑。因此,必须大力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提升教师的敬业精神,并由此形成扎实的课程基础,否则,旅游管理专业终将因基础不实而难以取得应有的地位。
3.5 强化职业素养,树立服务理念
旅游业是服务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旅游行业不仅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需要对服务行业的认同和无时不在的服务意识。大旅游格局下,旅游行业岗位需求急剧增加,但学生专业就业率持续偏低,固然包括行业比较辛苦,收入不高等因素,更存在学生对专业认同偏低和服务意识缺失等问题,如果不能很好树立学生的专业认同和服务意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就业率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旅游业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旅游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首要前提之一是能否让学生在学期间树立起良好的服务意识。正如中国饭店协会会长张润钢所言:“饭店职业教育的首先任务是培养起受教育者强烈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都应被视为实现这一目的的载体。只有把知识和技能紧紧地依附在这种意识、习惯和能力上的教育,才可以称为是成功的饭店职业教育,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才能够具有活的灵魂,能够得以应用。”[12]“大学教育,说到底就是为大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动态适宜的、有利于其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13]旅游高等教育中,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是一种非知识层面体系的能力,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难以靠课堂教学实现,必须依靠教育教学环境影响来实现。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服务意识较弱,如果在校期间得不到应有职业素养熏陶,其逃离旅游行业就成为必然的事情。曾经有经过宾馆实习后返校继续学习的学生感言:“宾馆的实习告诉我们员工应该怎样对待客人,如果在学校里,老师对学生能象宾馆员工对客人一样,那么我们进入岗位就容易得多。宾馆要求清洁卫生一丝不苟,可我们的教室那么脏乱,这能形成我们对环境的高标准高要求吗。”所以,仅靠找到若干旅游专业的教师,就想办好应用型旅游专业,这在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实现。校园是学生感知良好服务意识的最好课堂,一个符合旅游业服务标准的教育环境是旅游专业学生职业养成的关键所在。要保证旅游教育的成功,要刻意在校园里创造一个类似旅游服务场所的氛围,让整个校园充满旅游的气息,从细微的环境养成入手,形成学生的服务理念,才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行业进入[11]。
[1] 赵荣,李宝祥.论大旅游与西安市旅游业再发展[J].经济地理,1999(4):99-103.
[2] 乔力,李茂民,高连营.大旅游概念与 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0(5): 40-43.
[3] 侯晓丽,董锁成,贾若祥.旅游规划整合——对“大旅游”内涵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 2005(4):43-50.
[4] 徐琳,董锁成,艾华.等.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 [J].地理研究,2007(3): 414-424.
[5] 李翠林.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生态旅游 [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3(1): 19-21.
[6] 熊清华,田里,林铃,等.论旅游、大旅游及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1996 (4):9-15.
[7] 黄耀丽,李凡,郑坚强,等.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初探[J].地理研究, 2006(4):730-740.
[8] 中国旅游人才研究院,2010年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现状与趋势 [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9] 吴必虎,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J].旅游学刊(旅游人才与教育教学特刊), 2006:9-15.
[10] 杨卫武.旅游人才供需矛盾与旅游高等教育改革[N].中国旅游报,2006-06-30(3).
[11] 麦可思研究院.大学生求职决胜宝典 (2010)[EB/OL].http:∥220.166.50.103/63.pdf.
[12] 张润钢.反思中国饭店职业教育[J].旅游学刊(旅游人才与教育教学特刊),2003:69-72.
[13] 夏人青,何玉海.论高质量大学的品质特征与内涵 [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7): 1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