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2010-11-25鸣铎
鸣 铎
让一把剑刃道尽午夜的痛;让过路的阳光洞悉经年的风景。我会把手从季节边缘缩回来,抚摸路上奔跑的风。水从面前流过,像时光一样柔软。
坐在大地上的人,渐渐远离修饰和比喻。
天空像一件衣。搭在肩上。越洗越白。
靠近我。但不要抚触我。我会痛。
天空像翅膀越升越高,让白雪和燕子在我体内同时回旋。一匹嫩水,被风剪开。让我踏过岁月的裂缝,接近像葵花一样自由盛开的黄昏。
晦冥时刻,河流一粲然,落日新鲜如水果。
岁月的刀锋,照亮我。
让我像笔行走在白纸上。飞翔的鞋子是亲切的疼痛,钟声潜渡水底。无巢之月,已漂泊千年,让往事的余烬迤逦,化为音乐。
左手水色。右手天光。让一艘夜行船,犁开无边无际的夜;让茫茫烟波之上,寂寞越吹越蓝。
月华丁丁当当。
影子凋谢在脚印里。
昼夜交替。一如爱恨交叉。
大地扶起月亮,为谁掌灯?
河已流得比童年远。回家时,我望见一棵树,小心翼翼地把月光穿在身上。
(选自《散文诗作家》)
[赏析] 鸣铎的《让》选自他的一个组诗:《像时光一样柔软》。手法上很现代,比起直抒胸臆的写法,理解起来可能有一点难度。但如果一一追问每一句的“意思”,直白地“翻译”出来,很难精确。这且不说,那样做的结果,可能反而使诗的意韵尽失,变得索然寡味。所以,我以为还是以“不求甚解”的方法,从整体上去揣摩、领略为宜,其中奥妙,尽在不言中,正是此诗的价值所在。
“像时光一样柔软”,也许可以提示一点其中消息。且看其第二节,“由雪和燕子同时回旋”,“一匹嫩水,被风剪开”,“岁月的裂缝”,“盛开在黄昏”等等,无不与时光相关。“岁月的刀锋,照亮我”,就更明显了。
我非常赞赏他的语言的美。“晦冥时刻,河流一粲然,落日新鲜如水果”,堪称独特的诗意美,意象新鲜,色彩亮丽,尤其是汉语神韵的捕捉,不同一般。
三、四两节似乎也紧扣“时光”。笔的行走,“钟声潜渡”“无巢之月已漂泊千年”,正是以一种“行进感”的节奏串连起来的,从宽泛的意义上理解,都可说是时光的形象化。
诗越写到后面,意象越渐趋集中,“月”便脱颖而出了。“月华丁丁当当。影子凋谢在脚印里”,是否也是时光流逝的影迹?以月来喻时光,那么,“像时光一样柔软”的“柔软”便找到了注释。
“左手水色,右手天光,让一艘夜行船,犁开天边无际的夜,让茫茫烟波之上,寂寞越吹越蓝”,这一月夜行舟的画图,似乎已将人在时光中“被牵行”向前的无奈,那种寂寞感,描画得颇为清晰了。
“我望见一棵树,小心翼翼地把月光穿在身上”,很美。对全诗而言,或可视为一句点睛式的“结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