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引进来”与“走出去”相互关系的理论思考

2010-11-24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化企业

朱 华

(东北财经大学 津桥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关于“引进来”与“走出去”相互关系的理论思考

朱 华

(东北财经大学 津桥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一直以来中国融入全球生产体系的方式以“引进来”为主,在“走出去”方面十分落后。中国的国际化是单向的、低层次的,不是全面的对外开放。实践中甚至将二者对立起来,陷入严重的认识误区。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看成对外开放的必不可少的两方面,阐明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

对外开放;“引进来”;“走出去”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一直以“引进来”为主,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吸引外资大国。但与此地位不相称的是,我国在“走出去”方面还十分薄弱,远远落后于“引进来”的规模。从理论上来说,发展中国家“走出去”一般要滞后于“引进来”,我国在国际化的实践过程中也体现出这个规律性特征。现实中“走出去”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和重视。有人认为“引进来”是利用国外的资金,而“走出去”则会使国内资金流失,将“引进来”和“走出去”割裂对立起来[1],陷入认识上的误区。实际上,滞后发展不等于不需要和不重要,这是由后发国家国际化的先后顺序规律决定的。海外直接投资并不一定是富国的专利或经济发达国家才能做的事情,当前形势下国家和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通过海外投资可以大大增强其对全球生产要素的整合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走出去”与“引进来”作为一国对外开放的手段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引进来”是“走出去”的基础,“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更高阶段

“引进来”和“走出去”作为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存在着先后发展的顺序规律。“引进来”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为“走出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走出去”则可以把握主动性,更高层次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中。

1.“引进来”是“走出去”的基础

(1)“引进来”为“走出去”提供物质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特别是1992年外商投资进入高速增长期以来,外资对我国经济各方面的促进作用已经十分明显(见表1)。据统计,1979—2007年我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8%,其中1991—2007年的年平均增长率更是高达10.5%,[2]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外企对我国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从1993年的9.15%增加到2006年的31.50%。许多大型跨国公司都争先到中国来投资,2002年以前外企的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每年都保持在10%以上,形成了在华投资的总体基本格局。而2002年以后依然有跨国公司在此基础之上进入中国,每年形成超过5%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强了我国生产资本的投资。1992年以后外企的外向型特征更加明显,其出口额逐年增加,占我国出口额的比重从1993年的27.51%,迅速增加到2006年的58.18%,推动我国成为对外贸易大国,并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外资对我国的税收贡献也逐年扩大,1993—2006年涉外税收占全国工商税收总额的比重从5.17%提高到21.19%。在就业方面,截至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人数约为2800万人,促进了我国就业数量和质量水平的提高。从以上数据可得,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2400美元。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路径理论,对外直接投资与该指标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而我国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确得到极大的推动,形成一股强劲增长的势头(见表2)。由此可见,“引进来”为中国“走出去”积累了物质基础。

表1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 %

注:根据《中国商务年鉴2007》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表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流量及增长率

注:2007年及以前数据来源于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2008年数据来源于商务部网站。

(2)“引进来”为“走出去”提供产业基础。截至2006年,中国实际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的67.38%投向了第二产业,尤其是以采掘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主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为第二产业提升资产质量、技术含量和劳动生产率作出贡献,实现了我国第二产业的高级化发展。另外,外商对服务业的投资同样得以迅速发展。外商对第三产业直接投资项目的比重,1990年为5.7%,2000年增至22.5%,2006年已经达到37.95%。[2]截至2006年外商累计投向服务业的投资额占全国实际投资额的30.72%,略低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8.8%)。[2]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该比例将会随着我国服务业进一步开放而逐步增加,外商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比重将逐步上升,对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投资比重将相应下降,促使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化。

在外资加速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势必会产生一些较成熟的和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行业。市场寻求型企业不但通过“走出去”增加市场准入,规避贸易壁垒,而且接近市场,可以根据当地的需求特点改进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将企业的优势扩大到海外市场。效率寻求型企业通过“走出去”将延长该行业产品的生命周期,把这些行业的现有优势与东道国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相结合,维持较低的成本,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产业结构中的低端产业逐渐得以转移,我国就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加快产业结构向高知识、高资本和高技术的行业倾斜。由此可见,“引进来”有助于提升产业结构,“走出去”则有助于优势产业的扩张和落后产业的转移。

(3)“引进来”为“走出去”带来示范效应。外资是推动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外资熟悉国际市场而且外向型程度高,在把中国纳入其全球生产体系的同时,也逐渐渗透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和竞争机制,使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越来越与世界接轨,使国内企业“走出去”时更加适应复杂的国际投资环境。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知名的跨国公司落户中国,他们通过示范效应向国内企业展示了其战略全球性、资源共享性、技术内部化、生产本土化等跨国经营的经验,为国内即将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树立了榜样,并提供了国际经验。

2.“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更高阶段

经济国际化既意味着外国经济向本国的渗透,又意味着本国经济向海外的发展,所以经济国际化就有两个发展方向,前者叫做内向国际化,而后者叫做外向国际化。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的外向国际化要滞后于内向国际化。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先要通过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渐接轨。随着外资从中、低知识密集型产业和以资源为基础的部门转向更高技术密集的部门,东道国的投资发展路径逐步升级。最后一些有效率的国内企业通过对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开始形成一定的比较或竞争优势。所以只有在内向国际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发展中国家才有能力步入外向国际化,即“走出去”的阶段。

一个健全的开放经济是靠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共同组成的循环机制建立起来的。如果长期偏重于资金流入,被动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就会对外来资金和技术产生依赖。此外外国投资者一般会按照自己既定的产业调整战略进行直接投资,不会照顾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对东道国的市场和产业安全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3]而通过“走出去”参与国际分工,则会从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展开竞争与合作,变被动为主动[4],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本国的战略利益。

二、“走出去”弥补“引进来”的不足

不可否认,在外资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过度引进外向型外商投资企业造成国际收支双顺差,不仅使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温,而且带来大量的外汇储备。外国跨国公司竞相占领中国市场导致许多产品和产业的市场相对饱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某些行业甚至面临外资垄断倾向的局面。

1.“走出去”缓解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的矛盾

自1992年以来,我国吸引外资速度加快且流量规模位居世界各国前列,是全球资金的首选地之一。国际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账户最稳定的来源,并形成了大量顺差。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出口的贡献也大幅增加,2006年其出口额占到我国总出口额的58%,成为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以“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型企业为代表的外商直接投资,导致了我国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双顺差”,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造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截至2008年9月末,我国累计外汇储备突破1.9万亿美元[5],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巨额外汇储备虽然有助于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但却加重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大量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的形式存在,在美国经济衰退、美元贬值的背景下,其安全性和营利性难以得到保障,外汇储备反而成为暴露在外的风险。第二,“双顺差”加速了人民币升值,使中国原有的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国际市场份额缩减。第三,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使中国的外贸发展环境更加恶化,加重了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反倾销、反补贴以及绿色贸易壁垒等引起的案件居高不下[6]。

“走出去”能够降低资本账户的余额,减少国际收支账户的顺差,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走出去”还能为巨额的外汇储备提供运用渠道,除可以降低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外,在发生经济危机时还可以防止美元贬值带来的资产缩水风险,甚至可以“抄底”并购一些优质企业。进行境外直接投资,能有效突破国际市场贸易壁垒,改善与相关国家的贸易关系,并且靠近消费市场,便于在国外终端市场深入展开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等营销活动,提高产品的当地化水平,增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走出去”为国内企业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现阶段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但内需相对不足的时期,许多生产和消费市场相对饱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凭借技术和创新方面的优势占据了许多行业的制高点,中国市场充斥着来自国外的产品。这使得国内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国内生产者不仅面临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的问题,还面临着被挤出市场的危险。因此,民族工业除在国内市场上努力创新与外资竞争外,不能被动地在国内市场上进行防守,还应积极主动地开拓和占领国外(包括竞争者所在国和第三国)的市场空间,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市场换市场”的战略转折。

三、“走出去”获得“引不进来”的资源

1.技术资源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7年全球跨国公司已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1160多家,中国已经开始参与到跨国公司的研发国际化活动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然而在此过程中跨国公司都不遗余力地对技术进行严密保护。跨国公司在经营中大量申请专利,在争取获得更多的基本专利的同时,还不断开发外围专利,在基本技术领域筑起牢固的专利保护网,使许多技术成了可以排他使用的产品。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为避免交易成本和技术泄露,纷纷建立独资企业,对先进技术采用内部转移的方式进行,大大增加了技术外溢的难度。[7]所以中国企业要想获得最先进的技术,是很难通过外商投资企业主动转移和被动溢出来实现的,而到发达国家进行科技型企业的直接投资则是一条重要的捷径。中国企业可以在发达国家并购高新技术企业,或者与当地拥有高技术的企业合资建立技术开发公司,雇用当地的工程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利用当地先进设备和前沿的科技讯息,直接吸收许多在国内难以获得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对外投资实现技术的逆向转移。

2.自然资源

虽然中国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内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通过海外投资可以打破稀缺生产要素的国家界限,使其在国际范围内流动。中国企业一方面可以带上适宜的技术和设备在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投资设厂,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在当地生产产品,或在当地销售、或返销或销往第三国;另一方面,也可以入股当地的自然资源产业,进口所需的资源。这样可以稳定稀缺自然资源的供应,并且降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统计,我国2007年采掘业的境外投资占到对外投资存量的15.1%,已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南美国家和西非等国家进行了矿产资源的投资,有效减缓了中国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状况,使国民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

[1]邢厚媛.“引进来”与“走出去”应相互融合[J].经济研究参考,2008(24):35.

[2]中国商务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商务年鉴[J].2008,25.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3]李 罛.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6-176.

[4]谢 康,于 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中国对外投资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03(6):12-16.

[5]中国外汇储备——2008年[EB/OL].[2009-07-02].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tjsj/tjsj_detail.jsp?ID=110400000000000000,19&id=5.

[6]李东阳,周学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意义[N].光明日报(理论版),2007-01-28.

[7]朱 华.论FDI技术溢出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J].经济问题探索,2008(10):1-8.

Theoreticalthinkingaboutmutualrelationshipof“drawingin”and“goingglobal”

ZHU Hua

(College of Kingbridge Business, Dongbei Univ.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China)

China has been integrated with the world production system mostly by “drawing in” since a long time. However, the aspect of “going global” is very lagging. China's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one-sided and low-leveled, and not the comprehensive opening-up. Some even regard both the aspects as opposite and fall into the cognition mistake in practice. The paper saw “drawing in” and “going global” as two indispensable components of opening-up, and elaborated their dialectical unity of mutual acceleration and complementation.

opening-up; “drawing in”; “going global”

1671-7041(2010)01-0005-03

F125

A*

2009-07-16

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2009A229)

朱 华(1978-),女,辽宁大连人,博士研究生,讲师;E-mailfogrose@hotmail.com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国际化企业
聚焦港口国际化
企业
企业
企业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