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草胺对干籽直播稻安全性的研究

2010-11-24曹方元仇广灿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植保植检站江苏盐城400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病虫测报站江苏盐城4055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伍佑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盐城404

杂草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稻苗出苗率湿润

曹方元, 仇广灿, 胡 健, 殷 明(.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植保植检站,江苏盐城 400;.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病虫测报站,江苏盐城 4055;.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伍佑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盐城 404)

丙草胺对干籽直播稻安全性的研究

曹方元1, 仇广灿2, 胡 健2, 殷 明3
(1.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植保植检站,江苏盐城 224002;2.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病虫测报站,江苏盐城 224055;3.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伍佑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盐城 224041)

水稻干籽播种,播后2~4 d施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或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10%苄嘧磺隆WP 300 g/hm2,稻田进行湿润管理,对水稻出苗及生长安全。使用丙草胺后淹水,水稻出苗率下降,齐苗期、第一叶抽出期推迟,叶片、叶鞘缩短,稻苗矮小,其药害程度随淹水时间的延长、用药量的增加而加重。干籽直播稻田使用丙草胺必须严格把握两点:一是掌握在播种上水后2~4 d用药;二是三沟配套,排灌通畅,施药后至齐苗前田间无积水,确保幼根先于幼芽长出。

丙草胺; 干籽; 播种; 直播稻; 安全性

丙草胺是防除水稻湿润秧田、直播稻田杂草的除草剂,用于水稻芽前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由于江苏省盐城市水稻直播面积大,受机械、人力等因素限制,直播稻播后因不能及时盖种、上水,使稻种失水“回芽”现象严重,出苗率低,基本苗不足。为了明确丙草胺对干籽播种直播稻的安全性,为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丙草胺对水稻干籽播种直播稻安全性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除草剂

30%丙草胺EC(杭州庆丰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市售)、10%苄嘧磺隆WP(浙江天一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1.2 室内试验

1.2.1 不同用药期试验 供试品种为常规粳稻武运粳21,2008年6月13日播种。设播种后1 d、2 d、4 d、6 d 4个施药期,用药量为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播后2 d施药期加设30%丙草胺EC 4 500 mL/hm2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计6个处理。

1.2.2 施药后淹水试验 供试品种为常规粳稻镇稻99,2008年8月23日播种,8月26日(播种后3 d)用药。设7个处理: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施药后分别淹水2 d、3 d、4 d和不淹水(湿润管理),30%丙草胺EC 4 500 mL/hm2,用药后淹水3 d和不淹水(湿润管理),以不用药、不淹水(湿润管理)为对照。

试验在高9.5 cm,直径7.5 cm的塑料杯内进行,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具体方法为:先将干细土分别装入塑料杯内,再加水使土壤充分吸水呈饱和状态,2 h后土壤表面无积水时播种,每只塑料杯内均匀播未浸种的干稻种50粒,再盖0.8~1 cm厚的干细土,按区组排列于通风较好的窗台边。

施药方法:每个施药处理用2 m2的药量,加水90 mL(折450 kg/hm2),用红星0.8型手提式喷雾器常规喷雾,将药液均匀喷到放有需要用药塑料杯子的2m2地面上。淹水处理,施药后3 h灌水,以后每天加水1次,淹水期内保持1 cm水层,达到设计的淹水时间后进行湿润管理。湿润管理土壤表层无水层,每天喷适量水保持土壤湿度。

1.2.3 调查方法 播种后每天观察水稻的出苗情况,播种后5 d开始到播种后20 d内,每天调查1次出苗数量、叶龄,计算出苗率、出苗速率。不同用药期试验于播种后13 d、22 d测量各处理稻苗的株高,施药后淹水试验于播种后11 d、20 d测量各处理稻苗的株高和部分处理叶片、叶鞘长度,以明确药剂对稻苗生长的影响。

1.3 田间试验

1.3.1 试验田概况 试验在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杨韦村测报观测圃内进行,土壤肥力一般,土壤质地为中壤,pH值7.2。供试水稻品种为常规粳稻武运粳21,于2008年7月8日播种,播种量120 kg/hm2,耕翻整地后,干稻种直接播种,人工盖籽后灌水,水层淹没畦面最高处,田水自然落干。施药时畦面无积水,施药后每2 d上1次满沟水,保持畦面湿润,秧苗3叶期后3~4 d上1次水。

1.3.2 试验设计和方法 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10%苄嘧磺隆WP 300 g/hm2,分别于播后1 d、播后2 d、播后4 d用药,以喷清水为对照,共4个处理。小区面积6 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采用红星0.8型手提式喷雾器常规喷雾,喷药液450 kg/hm2。

1.3.3 调查方法 播后10 d内,每2 d观察1次水稻出苗及生长情况,播后13d(7月21日)调查基本苗数,每小区取3点,每点0.2 m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丙草胺不同时期施用对水稻出苗、生长的影响

2.1.1 对水稻出苗的影响 室内塑料杯试验,30%丙草胺EC于水稻干籽播种后分期施药的各处理均于播种后5 d开始出苗,当日出苗率均在10%以下,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播种后1 d、2 d施药处理的出苗率显著低于清水对照,其余各处理的出苗率均与清水对照无明显差异。播种后10 d,30%丙草胺EC各处理的出苗率均显著低于清水对照,2 250 mL/hm2播后1 d、2 d施药以及4 450 mL/hm2播后2 d施药的3个处理间的出苗率相近,无明显差异,显著低于2 250 mL/hm2播种后4 d、6 d施药处理。播种后14 d,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播后1 d施药的出苗率比清水对照低14.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亦显著低于同剂量播后2 d、6 d施药处理,比同剂量播后4 d施药、4 500 mL/hm2播后2 d施药的出苗率略低,但差异不明显。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播后2 d、4 d、6 d施药以及4 450 mL/hm2播后2 d施药4个处理的出苗率相近,无明显差异,比清水对照低1.9~7.3百分点,但差异不明显。田间试验,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10%苄嘧磺隆WP 300 g/hm2播后1 d、2 d、4 d施药,播种后13 d调查,基本苗均在140万/hm2以上,各药剂处理间以及与清水对照间的基本苗、株高、叶色均无明显差异(表1)。综上所述,室内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于水稻干籽播种后1 d施药明显影响出苗,2 250 mL/hm2于播种后2 d、4 d、6 d施药以及4 500 mL/hm2于播种后2 d施药处理的出苗速度明显慢于清水对照,齐苗期迟4 d,对最终出苗率影响较小。田间小区试验,播后1 d、2 d、4 d施药,水稻出苗与生长正常。

2.1.2 对稻苗生长的影响 播种后10 d调查,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播种后1 d、2 d、4 d、6 d施药以及4 500 mL/hm2播种后2 d施药处理的叶龄为0.9~1.1叶,处理间的叶龄相近,无明显差异,与清水对照间亦无明显差异。播种后13 d、22 d调查,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播种后1 d、2 d、4 d、6 d施药的株高均与清水对照相近,无明显差异,4 500 mL/hm2播种后2 d施药的株高显著低于清水对照以及2 250 mL/hm2播种后1 d、2 d、4 d、6 d施药处理(表1)。上述结果表明,30%丙草胺EC 4 500 mL/hm2于播种后2 d施药对稻苗株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 250 mL/hm2播种后1 d、2 d、4 d、6 d施药对稻苗的出叶、生长均无明显不良影响,安全性较好。

表1 丙草胺不同时期施用对水稻出苗、生长的影响

2.2 丙草胺施后淹水对水稻出苗的影响

2.2.1 对出苗率的影响 30%丙草胺EC于水稻干籽播种上水后3 d施药,湿润管理处理对水稻出苗影响较小,对施药后淹水的各处理出苗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淹水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淹水时间相同随用药量的增加而加重。播种后18 d水稻齐苗后调查,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施药后湿润管理的出苗率比4 500 mL/hm2施药后湿润管理处理略高,比清水对照略低,3个处理间均无明显差异。2 250 mL/hm2施药后淹水2 d、3 d、4 d的出苗率随淹水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处理间差异显著,均显著低于同剂量湿润管理处理以及清水对照。4 500 mL/hm2施药后淹水3 d的出苗率亦显著低于同剂量湿润管理处理、清水对照以及2 250 mL/hm2播种后淹水3 d处理(表2)。

表2 丙草胺施后淹水对水稻出苗的影响

2.2.2 对出苗速率的影响 30%丙草胺EC于水稻干籽播种上水后3 d施药,施药后湿润管理以及施药后淹水处理的出苗速率均慢于清水对照及湿润处理,出苗期延长,齐苗期推迟。相同剂量下,淹水处理比湿润管理出苗慢,出苗期长,齐苗期迟。淹水时间越长,出苗越慢,出苗期越长,齐苗期越迟;淹水时间相同,随用药量的增加,出苗期延长,齐苗期推迟。播种后5 d、6 d、7 d、8 d、9 d调查,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 4 500 mL/hm2施药后未淹水湿润管理处理的出苗速率显著快于施药后淹水各处理,各施药处理的出苗速率均显著低于清水对照和湿润管理处理。播种后10 d 调查,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 4 500 mL/hm2施药后湿润管理处理已齐苗,齐苗期比清水对照处理迟2 d,施药后淹水各处理的出苗速率仍显著低于施药后湿润管理处理以及清水对照处理,2 250 mL/hm2施药后淹水2 d、3 d处理于播种后12 d 齐苗,比清水对照迟4 d,比同剂量施药后湿润管理处理迟2 d。2 250 mL/hm2施药后淹水4 d、4 500 mL/hm2施药后淹水3 d两处理分别于播种后14 d、17 d 齐苗,比清水对照分别迟6 d、9 d,比同剂量施药后湿润管理处理分别迟12 d、15 d(表2)。

2.3 丙草胺施后淹水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2.3.1 对稻苗出叶速度的影响 30%丙草胺EC于水稻干籽播种施药后淹水,稻苗的出叶速度慢。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4 500 mL/hm2施后湿润管理的第一叶于播种后6 d抽出,出叶期与清水对照相同,对出叶速度无明显影响。2 250 mL/hm2施药后淹水2 d、3 d的第一叶于播种后9 d抽出,比湿润管理的用药处理、清水对照推迟3 d。4 500 mL/hm2施药后淹水3 d的第一叶于播种后10 d抽出,比湿润管理的用药处理、清水对照推迟4 d。2 250 mL/hm2施后淹水4 d的第一叶于播种后11 d抽出,比湿润管理的用药处理、清水对照推迟5 d(表3)。

表3 丙草胺施后淹水对稻苗生长的影响

2.3.2 对稻苗株高的影响 播种后11 d,30%丙草胺EC各处理稻苗株高均明显低于清水对照,2 250 mL/hm2、4 500 mL/hm2施药后湿润管理的株高相近,无明显差异。2 250 mL/hm2、4 500 mL/hm2施药后淹水各处理间的株高相近,差异较小,均显著低于湿润管理处理,比清水对照处理低80%以上。施药后20 d调查,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4 500 mL/hm2施后湿润管理的株高与清水对照相近,无明显差异。2 250 mL/hm2、4 500 mL/hm2施后淹水各处理间的株高相近,无明显差异,均显著低于同剂量湿润管理处理以及清水对照(表3)。

2.3.3 对水稻叶鞘、叶片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部分处理稻苗叶片、叶鞘长度的测量分析,施用30%丙草胺EC各处理的株高降低主要是叶片、叶鞘长度的缩短。播种后20 d调查,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施药后湿润管理的第一、第二叶叶片、叶鞘长度比清水对照短5百分点左右,无明显差异,2 250 mL/hm2、4 500 mL/hm2施后淹水3 d的叶片比清水对照短35%以上,叶鞘短55%以上,两处理的叶片、叶鞘长度相近,差异不明显,均显著短于2 250 mL/hm2施后湿润管理以及清水对照(表4)。

表4 丙草胺施药后淹水对水稻叶片、叶鞘生长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在水稻播种后至齐苗前畦面湿润管理情况下,室内播种上水后2 d、4 d、6 d施药、田间小区播种上水后1 d、2 d、4 d施药,水稻生长正常,最终对出苗率、基本苗、叶色、叶龄、株高等均未发现不良影响。 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30%丙草胺EC 2 250 mL/hm2+10%苄嘧磺隆WP 300 g/hm2,于水稻干籽播种上水后2~4 d喷施,对水稻出苗生长安全。

使用丙草胺后淹水,水稻出苗率下降,出苗速率慢,齐苗期推迟,第一叶抽出期推迟,叶片、叶鞘缩短,稻苗矮小,其药害症状随淹水时间的延长、用药量的增加而明显加重。

丙草胺主要通过植物幼苗的下胚轴、中胚轴及胚芽鞘吸收进入植株体内,安全剂通过幼根吸收,在水稻植株体内促进了酶的活性,加速了丙草胺除草活性部分的分解[1-2]。我们知道,稻谷在湿润而通气的状态下,一般先长出幼根,后长出幼芽;在淹水抑气状态下,一般先长出幼芽,后长出幼根,即通常所说的“旱长根、水长芽”[2]。据观察,水稻干籽播种、浅土盖籽或不盖籽、上足水的直播稻田,在田间水层下降后,畦面保持湿润无积水的状态下,一般先长出幼根,后长出幼芽,5 d左右开始出苗,在这种状态下使用丙草胺对水稻不会造成药害,安全性好。如果水稻播种上水后,田间水层不能落干或雨后不能及时排水,田间积(淹)水时间长,透气性差,一般幼芽先于幼根长出,使用丙草胺后安全剂不能通过幼根进入稻苗体内有效降解丙草胺而导致出苗率降低甚至不出苗、出叶慢、秧苗矮小等药害症状。

综合分析田间、室内试验结果以及2009年大田示范应用情况,干籽播种直播稻田使用丙草胺必须严格把握两点:一是掌握在播种上水后2~4 d用药,最迟在稗草1.1叶前用药结束;二是畦面平整,三沟配套,做到能排能灌,雨停田干,施药后至齐苗前保持畦面湿润无积水,确保幼根先于幼芽长出。

[1]刘浩章. 常用化学除草剂及其使用技术[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出版社,1989.

[2]景德道,余 波,钱华飞,等. 直播稻品种的筛选与育种策略[J]. 江苏农业科学,2008(4):24-27.

[3]南京农学院. 作物栽培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曹方元,仇广灿,胡 健,等. 丙草胺对干籽直播稻安全性的研究[J]. 杂草科学,2010(1):20-23.

S451.21

A

1003-935X(2010)01-0020-04

2009-11-06

曹方元(1958—),男,江苏盐都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植保技术推广及试验研究。E-mail:cfy8335973@sina.com。

猜你喜欢

稻苗出苗率湿润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浣溪沙·乡村四月天
The Desert Problem
夏雨来临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海边的沙漠
公子家
黑月亮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