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控制方法

2010-11-18冯连强梁光正马永军王俊萍翟周科邓良丰

重型机械 2010年6期
关键词:钳口带材压痕

冯连强,梁光正,马永军,王俊萍,翟周科,邓良丰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32)

1 前言

“带头印”就是在带钢卷取过程中,在卷取张力的作用下,由于带头本身的厚度而在带钢上留下有间距规律的横向压痕。冷轧重卷机组使用普通套筒时,带头印比较明显,严重时长度可达几十米,严重影响带材质量。冷轧薄板生产过程中采用带弹性套筒(俗称橡胶套筒)卷取,达到了消除卷轴扇形块对薄板造成的压痕(折痕),但未能消除薄板自身带头对薄板造成的压痕。目前已经出现采用带有软钳口的套筒,软钳口区域材质较软,当带头压在钳口区域内时,可有效的解决带头印问题,这是国内外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技术难题。

一般重卷生产线无带头与软钳口定位功能,少数带有此功能的生产线,但其结构复杂,硬件成本高,不容易维护,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定位技术,其硬件简单,算法可靠,精度高,很好地解决了带头印问题。

2 带材带头与钳口定位原理

为配合带头自动定位,在卷取套筒软钳口(软槽)上设计了带头与钳口定位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钳口定位检测开关在C点,启动钳口定位功能,经钳口定位检测开关检测到卷筒软钳口位置,卷取转过一定角度后上卷取时软钳口停在钳口起始位F点,下卷取时软钳口停在钳口起始位E点。

以上卷取为例,当穿带时带头到达带头检测D点时,卷取机开始逆时针旋转。通过调节器控制卷取机的转速,使带头到达重叠位B点的剩余距离与软钳口逆时针旋转至重叠位B点的剩余距离相等。这样,带头与软钳口将同时到达B点,且此时带材运动速度与卷取机转动线速度一致。

图1 钳口与带头对准示意图

软钳口定位分为两个步骤:软钳口起始位定位和软钳口与带头重叠位定位。以上卷取为例,已知带材运动速度为v0,卷取机加速度为a,D点到B点距离为L1。

带头从D走到B的时间为t

在时间t内,需控制软钳口从起始定位点F转到重叠定位点B,设加速时间为,匀速时间为t2,则

故,F点到B点的线性距离

把t1和t2代入

当带材带头过D点时,开始计长,计长长度为l1,带头到B点剩余距离为

卷取机从F点向B点转动,对线性距离开始计长,计长长度为l2,软钳口到B点剩余线性距离为

以Δl1为参考量,Δl2为反馈量,对其差值ΔL进行PI运算后,输出值作为卷取机速度设定的增量Δv叠加到装置的速度输入。

控制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控制系统示意图

3 系统组成及程序设计

控制系统由控制器、执行单元和检测单元组成。本设计中控制器功能由主PLC(416-2 DP)完成。执行单元即西门子S70逆变器和变频电机,没有额外增加硬件,减少了成本投入。出口导板带头检测采用反射式光电开关;钳口定位检测采用对射式光电开关;卷取机转动距离计长采用高速计数模块FM450-1,其计数信号为卷取机电机上自带编码器反馈信号;带材带头运动距离计长不单独增加元件,其值由机组速度计算得出。

程序设计主要由钳口定位程序和软钳口与带头对准程序两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程序流程图

4 使用情况

本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PLC的高速运算能力和西门子S70逆变器装置的强大速度处理资源,具有外围电路少,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的特点。宝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冷轧厂的1 800 mm重卷检查机组和1#纵切机组改造中使用本控制方法后,均实现了软钳口与带头百分之百对准,有效地解决了“带头印”问题,提高了钢板带材的成材率。实践结果表明,系统控制精度高、实时性好、动态响应快。

[1] 曾毅.现代运动控制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钳口带材压痕
2022年7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2022年6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2022年5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一种机加工用通用柔性虎钳的设计与开发*
2022年3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板带拉伸机钳口夹紧缓冲装置分析计算
抗压痕透明粉在精车铝轮毂上的应用研究
准静态纳米压痕的理论基础与数据分析
单晶铜纳米压痕的取向效应和尺寸效应研究
迁钢热轧酸洗线卷取机结构优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