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州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10-11-18孙建华王海祥曾泽民

中国动物检疫 2010年8期
关键词:巴州体病圈舍

孙建华,王海祥,曾泽民

(1.新疆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库尔勒 841000;2.新疆巴州轮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新疆轮台 841600)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和动物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引起的一种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人畜共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有广泛的报告,我国于1972年报告了该病,新疆在1999年才确诊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目前,全国许多省份都报道了猪附红细胞体病。

近年来,位于塔里木河流域下游和孔雀河流域范围内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在生猪养殖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的同时,一些新发的动物疫病也在困扰着巴州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中影响面最为广泛的疫病首推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对巴州生猪养殖业构成威胁的同时,极有可能在以后不久的将来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为了有效防控巴州猪附红细胞体病,我们用了五年的时间,对我州的库尔勒市、尉犁县、轮台县、焉耆县、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的6家规模化养猪场和347户散养户进行了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并配合采用了猪血涂片镜检、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辅助技术手段,基本摸清了巴州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点,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新疆巴州自然和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

新疆巴州位于巴州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位于东经82°38'~93°45'、北纬 35°33'~42°26′之间。东邻甘肃、青海,南倚昆仑山与西藏相接;西连新疆和田、阿克苏地区,北以天山为界与伊犁、塔城、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等地州市相连。属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点是: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温差大,多风沙天气。气温年平均日较差14~16℃,年最大日较差一般在30℃以上。年平均气温在10.6~11.5℃之间,极端最高气温43.6℃,冬季降水量为17.4~42.8 mm,蒸发量1 125~1 600 mm。

2008年巴州牲畜存栏头数300.18万头(只),比上年减少8.85万头(只),下降2.9%。繁殖母畜192.91万头(只),比上年下降2.82%,占牲畜存栏数的64.3%,其中,生猪年末存栏20.8万头;牲畜出栏头数达271.35万头,比上年增长4.64%,其中,生猪出栏15万头;全州牲畜出栏由2007年的86%提高到2008年的87.8%。造成巴州牲畜出栏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生猪出栏增加较快,2007年全国范围内的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刺激和带动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上涨,国家及时出台了生猪补贴政策,在政策利好的作用下,巴州的养猪规模迅速扩大,涌现出了博宁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库尔勒义江养猪场、康达养猪场、和静县罗南平、轮台县万利公司等年出栏达万头的规模养猪场;和硕县乌什塔拉、库尔勒市阿瓦提、乔木格其,焉耆县焉耆镇,和静县哈尔莫墩镇等年出栏规模达到万头的养猪小区,400余户年出栏规模达500头的养猪户;年末能繁母猪头数达到5.5万头。2008年肉产量7.55×107kg,比上年增长5.24%,其中,猪肉产量1.5×107kg。巴州的生猪产品不但满足了本地市场的需求,而且还远销到广东、河南、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省份。

2 新疆巴州生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的基本概况

进入21世纪后,为了加快生猪的品种改良,巴州各县(市)从北京、山东、河南、天津、江苏等内地省份先后引进了大量的繁殖母猪和种公猪,繁殖母猪以杜洛克、长白、约克夏、皮特兰等品种为主,种公猪以杜洛克为主,由于仔猪和肥育母猪大量的进入流通环节异地交易等原因,巴州各县市的生猪疫病开始出现多样性、复杂性、混合性的特点,生猪发病后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临床上出现了诸如猪颈部、耳部、鼻部、胸腹下部、四肢内侧,皮肤发红,指压不退色,毛孔有铁锈色斑点,严重的出现全身紫斑症状;一段时间内,究竟是猪弓形体病,还是猪瘟、附红细胞体病,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等疫病众说纷纭,难以定论。2002年,巴州博湖县博宁种猪场育肥猪发生了疑似附红细胞体病,后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总站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这应该是巴州确诊的第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至此,猪附红细胞体病陆续在各县市都有发病的报道,该病才开始进入养殖户的防治范围。

通过对巴州的库尔勒市、博湖县、和静县、轮台县、焉耆县、和硕县、尉犁县7个县(市)6家规模化养猪场和347户散养户2004—2008年间生猪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详见表1、表2、表3),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2.1 巴州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23%)已经远远超过了口蹄疫(7.2%)、猪瘟(5.4%)、高致病性猪蓝耳病(0.17%)的发病率,成了影响当地生猪饲养业健康发展的第一大动物疫病。

2.2 由于强化了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蓝耳病的宣传和强制免疫工作,这些疾病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最低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率仅为0.17%。

2.3 养殖户缺乏对猪附红细胞体病危害性的认识,最初该病的死亡率居于统计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蓝耳病、弓形体病、圆环病毒病、仔猪附伤寒、仔猪白痢等疫病之首,最高年份2004年死亡率达37%,直接经济损失652万元,造成了生猪养殖业的巨大经济损失。

2.4 发病呈明显的地域性,多集中在库尔勒市、焉耆县、博湖县三个县市,库尔勒市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占到全州发病率的70%左右。

?

2.5 不同品种猪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敏感度也不同,其中良种猪敏感度明显高于二元杂交品种。

2.6 生猪不同生长时期抵抗力有较大差别,断奶仔猪和40 kg体重的育肥猪容易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

3 各种环境因素对新疆巴州生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影响

当前,畜牧业的变革改变了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放牧式生产方式逐渐被圈养方式取代,畜禽圈舍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等与动物疫病的发生息息相关,特别是环境因素对生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影响显得尤其突出,而且至关重要。我们把2005—2008年的气候变化、圈舍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条件与同期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情况做了统计和对比(见表4)。

通过上表分析得:一是圈舍内的温度、湿度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猪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5~23℃,最适湿度为50%~60%,这时机体的抵抗力也较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几乎为零;温度低于-10℃和高于40℃,湿度高于70%,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最高达到36%,这与冬季气温偏低,圈舍密闭,通风不良,湿度上升有很大的关系;另外,高温高湿和低温干燥也易造成猪附红细胞体的发生。二是圈舍外气候异常和猪附红细胞体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如气温骤降和酷暑,气温骤降指3日内气温下降幅度落差±10℃左右,酷暑指连续7日气温高达40℃以上,其中气温骤降引起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率上升17%,酷暑引起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上升32%。三是圈舍有害气体的多少与猪附红细胞体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圈舍中常见的有害气体只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一氧化碳的浓度过高,会导致食欲减退,抵抗力下降;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会造成舍内缺氧,使猪神经不振,食欲减退,增重缓慢;氨气的浓度过高,会引起粘膜充血,眼结膜炎和呼吸道疾病;猪舍中最有害的气体是硫化氢,有强烈的刺激性,浓度过高时,会引起眼结膜和呼吸道的炎症。四是弓形体、猪瘟、圆环病毒、口蹄疫等动物疫病发生后容易诱发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据我们统计,猪弓形体病诱发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率为11%,猪瘟诱发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比率为17%,口蹄疫病诱发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比率为23%,猪丹毒病诱发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比率为31%。五是一些非致病性因素对猪附红细胞体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如动物免疫的针、去势的手术刀、采血的器具等,因动物免疫针头传播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占6.7%,因去势的手术刀传播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占7.3%,因采血的器具传播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占12%。

4 新疆巴州生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巴州生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的主要传播有多种途径。地处塔里木河下游的库尔勒市、轮台县,夏季蜱、蠓较多,蜱、蠓、蚊、蝇等吸血昆虫叮咬是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地处孔雀河和博斯腾湖流域的焉耆县、博湖县、和静县由于夏季蚊子较多,蚊子是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的传播途径。猪附红细胞体病血源传染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基层的防疫人员在从事动物免疫工作时,免疫用针头消毒不及时,没有做到一猪一针。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比率在42%;二是打耳标时,耳钳和打孔器没有消毒,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比率在37%。垂直传播的媒介主要是怀孕母猪和种公猪,在我们采集的怀孕母猪和种公猪血清中,开展猪血涂片,染色镜检和间接血凝检验,怀孕母猪的隐性感染率为46%,平均发病率不到0.37%,种公猪的隐性感染率为38%,平均发病率不到0.016%.另外,由于饲料配合不平衡,营养不全面,生猪容易产生咬耳、咬尾等恶习,引起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暴发,发病率可达到17%。

5 新疆巴州猪附红细胞体病调查结论

经过五年对巴州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国内有关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首先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单一发生的情况很少,主要表现在引起致病的条件上:一是温度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影响;二是湿度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影响;三是其它诱因;四是其它动物疫病的诱发。其次猪附红细胞体病没有明显的发病季节,夏季和冬季都不是其发病的诱因,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圈舍的环境条件。再次我州的猪附红细胞体病隐性感染率较高,多不表现发病症状,这给我州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极大的隐患,亟待提高对我州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认识及预防控制水平。

猜你喜欢

巴州体病圈舍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巴州红枣产业发展中科技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
新疆巴州地区建立胸痛中心对诊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分析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新疆巴州: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巴州纤检所开展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