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中的“假采访”现象及其危害
2010-11-16杜志红
□杜志红
电视新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近景头像中,一个人在侃侃而谈,眼神却不像是跟人交谈,而是略显呆滞地盯住一个东西,眼珠在小范围内来回摆动;声音也不是平日说话的腔调,倒像在读书、读报;说出的内容不是口语化的,而是书面语,且大都比较空洞,以套话、大话居多,缺乏人际交流对话时应有的感性色彩。这就是电视新闻中的“假采访”现象。“假采访”另一种表现是补拍补录。在许多电视从业人员看来,只要报道“效果真实”,这样的假采访行为似乎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电视新闻中的“假采访”现象到底有什么危害?与假新闻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假采访”现象的危害及其与假新闻之间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单个具体的 “假采访”行为不一定必然导致假新闻。这是因为,虽然被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不是在“说话”,而是在“读话”,所读内容不一定是假的;补拍补录过去的事情,也不一定就是造假,因为所补内容大都是确实发生过的事实,只是为了电视画面表现的需要,才让采访对象去表演、重复。因此,新闻采访过程虽涉嫌造假,但播出来的新闻内容不一定就不是事实。
然而,“假采访”虽不至于必然导致假新闻,却并不意味着“假采访”与假新闻之间就没有任何关系。在笔者看来,“假采访”与假新闻之间可能存在着如下或显或隐的联系。
首先,“假采访”会削弱事实表达的真实感,使本来真实的新闻沾上虚假的嫌疑。新闻既然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就意味着事实本身与事实的表达并不是一回事。事实可能是真实的,但事实的表达也可能给人虚假的感觉。这一点,无论文字、声音还是图像的表达都是如此。就电视新闻来说,情况就更为复杂。因为“电视是各种信息符号的综合传播”,①电视采访在摄录被采访对象同期声这种语言符号的同时,也会同时记录其回答问题时的画面形象和周围环境。“伴随着人物同期声的手势、动作、神态、表情、语气、语调,乃至空间环境、氛围等非语言符号都是具有潜信息的,这种非语言符号可以加强语言符号传播的效果,也可以削弱语言符号传播的效果。”②而加强还是削弱则要看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同步性和一致性。
在“看字读话”类的“采访”中,记者和被采访对象往往只关注被采访者说话的内容是否“正确”,把采访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符号的表达上,有意无意地忽略非语言符号的潜在信息,从而导致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的不匹配、不协调。这两种语言符号的割裂严重违背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人际交流情景的认知逻辑,即对话双方的眼神沟通和说话语气应该是鲜活的、即兴的、非预设的和口语化的。这种违背会使人在观看电视新闻报道时产生一种不适感,进而引起对所看报道的警惕或抗拒。所以,非语言符号的虚假会干扰语言符号传达的真实感,丧失信息接收者的信任,其结果是真新闻成了假新闻。
其次,“假采访”的泛滥会养成电视记者自以为高明的习性,从而为假新闻的制造埋下心理诱导隐患。电视制作具有比其他媒介更多的技术复杂性,身为电视记者的从业人员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技术优越感”;同时由于电视呈现的直观性和接收时的愉悦感,人们在观看时很少去关心或想象其拍摄制作的过程。当人们为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力而喝彩的时候,电视记者会因自己在采制过程中的造假行为未被识破而洋洋得意,觉得自己要比受众高明。这种心理暗示会诱导他在需要造假时无所顾忌,进而从“采访过程造假”走向“采访结果造假”,从“采访形式造假”走向 “采访内容造假”。
“假采访”现象引发的深层思考及其应对
除了与假新闻之间或隐或显的暧昧关系之外,“假采访”的泛滥还折射出了更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假采访”现象反映了记者采访水平的低下。对于被采访对象 “看字读话”的现象,一些人认为是“被采访对象素质不高”。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真正的原因应该是 “采访者素质不高”。大凡有过新闻采访经验的人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即“没有不会说的,只有不会问的”,提问水平是记者采访水平的集中体现。严格来说,“假采访”行为中的“记者”不能算是记者,只能算是个两脚支起的“话筒架子”,因为他(她)关闭了采访中鲜活对话的可能。相反,有些优秀的记者或主持人,在摄像机开机之前从来不与采访对象就谈话内容进行事先商量或预演,就是为了保持采访对话中的新鲜感和真实感。
至于搬演、补拍类的“假采访”,同样也反映出摄像记者拍摄水平的低下:一方面,正因为没能用“挑、等、抢”等技巧抓住正在发生的情景,才会事后补拍和摆布重演;另一方面,除了补拍之外再没有别的表现手段和技巧,暴露出画面构思和镜头选择方面的欠缺。
无论上述哪种情况,假新闻采访都会严重损害记者的声誉和受众对媒体应有的尊重。而那种随意指挥采访对象进行表演的拍摄作风,更是会激起人们的反感,“就因为你扛着机器,代表了一种科技的力量,还有国家意识形态,就能用这种命令的口吻,指挥着采访物件转过来或背过去……这种没有来由的‘权威感’,很容易使从业人员显得浅薄、傲慢。所以,我很少跟电视台合作,也极少接受电视媒体的采访,就因为看不大惯。”③声誉和尊重是新闻媒体的无形资产,它的受损会直接增加媒体运营的社会成本,甚至会危及它的生存。因此,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业务水平,是消灭“假采访”现象的必由之路。
“假采访”现象是僵化的宣教思维模式的表现。高高凌驾于受众之上,总想用一种观念去教育受众,把一个概念强加给受众,让受众去接受媒体对于某种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就是新闻报道中的“宣教思维模式”。诞生于计划经济年代的我国媒体,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种宣教思维模式。然而,在信息互联网时代和传媒多样化的趋势下,这种宣教思维模式正面临着“接受困境”,越来越多的受众已对这种宣教模式产生反感。2008年央视 《新闻联播》播出对一位中学女生的同期声采访,其中有一句说网络“很黄很暴力”的话,激起了网民的逆反心理,并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广泛传播——原本是媒体宣教受众的采访报道却变成了受众对媒体宣教思维的一种逆反,这不能不让人对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产生担忧。
信息时代的媒体舆论引导能力,必须打破这种僵化的宣教思维模式,摒弃“观念先导”“按图索骥”式的假新闻采访和说教式报道,真正用充分、及时的信息传递来占领传媒多样化时代舆论引导的高地。
“假采访”现象也是新闻从业者道德认知水平低下的表现。新闻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的前提,是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认知水平。认知是行为的基础,如果对某种新闻职业行为是否道德缺乏明晰的认知,则无法在行为者心目中产生应有的自律意识。“假采访”的实施者恐怕很少有人把自己的行为与是否道德联系起来,当然也就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任何的道德愧疚。
“假采访”行为之所以发生,往往也是由于这些记者并不认为这种手段有何不当。他们以为只要录下来的同期声内容“符合需要”,只要拍摄的画面“富于表现力”,采访拍摄的过程可以不择手段。这是一种典型的“目的至上主义”,即只要目的正当,手段可以不计正当与否。它忽略的是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公平正义原则。
事实上,任何不正当的手段最终都无法达到正当的目的,虚假的、欺骗的手段无法达到使人信任的目的。正如美国学者罗恩·史密斯 (Ron F.Smith)所说:“诚实的报道不应当从不诚实的行为开始”,④“如果媒体自身在获取新闻时不够诚实,又怎能为诚实和信誉作战呢?”⑤可以想象,如果假新闻采访被越来越多的受众识破,换来的只能是更多的怀疑和提防,新闻工作就会逐渐丧失受众的信任和尊重。这种“信任危机”会使媒体报道的所有新闻都成为被怀疑的对象,这样一来,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和舆论引导能力又从何谈起?
因此,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应该把道德认知教育前移到新闻业务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对采访环节中的细节作为道德问题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约束,将新闻道德自律准则细化到采访、制作的各个环节,制定出新的符合电视新闻规律的可操作的新闻采访制作准则,以重塑新闻媒体从业者的良好社会形象。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媒介融合与电视传播范式变革研究”(编号:09SJB860004)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②叶 子:《现代电视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 135、122页。
③赵 勇:《学者上电视——以<百家讲坛>为例》,《新闻学研究》(台湾)第96期,2008(7)。
④⑤[美]罗恩·史密斯著:《新闻道德评价》,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07、3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