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雷雨》的讽喻手法

2010-11-16吕金娥

电影评介 2010年15期
关键词:周萍周朴园曹禺

讽喻是用一种富有机智幽默情趣,并寄寓深刻道理的虚构的故事来阐明某种事理,是一种婉曲的语言表达方式,往往是在本意不便于明说或者为了说得更形象,更明白的情况下使用的修辞方法。一般都蕴含着讽谏、规劝、批评、诱导的意义。张志公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说:“用一种事情来比另一种事情的道理叫讽喻。讽喻着重在用事理打比方。”

文学作品运用讽喻手法,通过说故事的方式来说明一个道理,从而达到启发、教育或者讽刺、谴责的目的。讽喻的使用灵活多样,可以在行文中插叙以点明本意,也可以独立成章,寓意其中,留给读者以思考的空间。

曹禺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他使话剧这一外来艺术形式在中国大地生根,而且使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真正走向成熟。曹禺不但注重探索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奥秘,更注重探索话剧艺术形式的奥秘。

曹禺的《雷雨》情节丰富曲折,人物性格鲜明,这都是构成好剧本的必要因素。但更为重要的是本剧的结构得法,使这部作品更加情趣横溢。《雷雨》之所以有浓厚的戏剧情趣,就在于曹禺巧妙地运用讽喻手法来构筑剧本。

用讽喻手法建构的剧本,剧中主要人物往往对自己的命运、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茫然无知。因此他们追求命运,改变环境的行动非常盲目。观众非常清楚人物的处境,在看到剧中人物的主观错误时,观众感到格外可笑,而剧中人物就显得更加可悲,戏剧情趣就格外浓烈。《雷雨》中八个人物都在积极行动,但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不知道自己与他人的真正关系,他们都在盲目地为保卫自己的利益、地位或改变自己的处境进行挣扎,结果却完全走向反面。

在剧中人物婚恋冲突中,人物按照各自的自由意志行动。他们对婚恋对象的选择,都以个人幸福为基点,具有明显的现代意识。

蘩漪为挣脱周朴园的折磨,要拖住周萍,解救自己,因而千方百计要把四凤撵走,但这样不但不能把他们分开,反而使周萍与四凤的关系愈加紧密。周朴园不知道蘩漪与周萍、四凤的关系,他一向认为自己的家庭“最圆满最有秩序”,并一直在为维护这个家庭而努力:他命令周萍跪下劝蘩漪喝药,他让周萍陪蘩漪看病,甚至周萍要出走的介绍信也要蘩漪去拿。周朴园的做法势必激化他们的矛盾。随着剧情的发展,剧中的人物关系逐渐暴露在观众面前,观众清楚剧情与人物关系的同时,戏剧情趣势必会增强。

戏剧离不开矛盾冲突,用讽喻手法建构剧本,人物关系处理得非常微妙,这也就增加了戏剧的情趣。《雷雨》一开场就运用讽喻手法,人物之间全然不知底细,他们互相在做戏。如第一幕蘩漪与四凤一场戏,她们表面是主仆关系,实际是情敌。蘩漪以为四凤不知道她与周萍的关系,故用母亲关心小辈的口气向四凤询问周萍的情况,问得很随便,但很有心机。表面上很平静,内心却十分焦急。四凤不愿意也不可能把周萍的情况告诉蘩漪,但她毕竟是女佣,她不能不回答主子的问话,所以她只能是一连串的“我不知道”,“我不清楚”,“我没听见”等,回答得很礼貌。她们表面上温和平静,实际上是一场心照不宣的斗争。蘩漪辞退四凤的理由是因为周冲的无知,而实际是因为周萍,是为自己。剧中的人物都处在云雾中,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情绪和行为,而这些想法、情绪和行为都处理得十分微妙。就因为这些巧妙的构思,使剧作情趣盎然。

一般而言,人物关系复杂,时间跨度比较大的题材,常常运用讽喻手法。用这种手法的剧本结构,可以从事件发生根本变化的一瞬间写起,或者从人物命运发生根本变化时写起,这就给写剧本者带来一个问题,即如何把过去的事件和现在的事件交织起来。如果剧作者结构组织较好,戏就丰满、厚实,人物感情就丰富,戏分就浓。

曹禺作为一位优秀的剧作家,驾驭语言和戏剧结构的能力很强。四幕剧《雷雨》中,介绍三十年前的历史与当前发生的事件衔接得最有情趣的要算周朴园与鲁妈“相认”这场戏了。鲁妈来看女儿,发现女儿工作的地方正是周朴园的家。这屋子的布置与三十年前在无锡的时候一样,屋子里有三十年前的旧家具,还有自己年轻时候的照片。刚进屋,鲁妈有一段很动情的独白:“哦,天哪。我是死了的人!这是真的么?这张照片!这些家具?——哦,天底下地方大得很,怎么熬过这几十年,偏偏又把这个可怜的孩子,放回到他—他的家里?哦,天哪!”这段台词,尤其是感情色彩很浓的“他”字,把鲁妈的怨恨与矛盾的情绪,鲁妈和周朴园之间的关系自然得表露了出来。观众急切地期待剧情的发展。周朴园发现窗子打开了,问“窗户谁叫打开的?”鲁妈很自然地走到窗前,把窗户关上。她的关窗动作引起了周朴园的注意,他随即问了一句:“你—贵姓?你好象有点无锡口音。”鲁妈的回答“我自小在无锡长大”,使他的怀旧之情油然而生,他自然而然地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一个美丽、活泼、善良的侍萍形象浮现在他脑海中。之后的对话,与其说是在与鲁妈交谈,还不如说是周朴园在回忆已经失去的美好情感。而鲁妈面对周朴园,她又怨又恨又痛苦,她也不知不觉地回忆起自己的痛苦遭遇。三十年后的侍萍老了,老得连周朴园都认不出来了,他把鲁妈当成家里的仆人,他不要蘩漪拿来的新雨衣,而偏偏要旧雨衣,之后又要旧衬衣,这是符合此时此刻人物心理的。这段对话把三十年前的事交代得清清楚楚,三十年前的人物关系、感情也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一切与当前的戏剧行动和剧中人的思想感情密切地连接在一起,很自然地推动了当前戏剧情节的发展。

用讽喻手法构筑剧本,容易制造紧张局势,紧张的戏剧场面一个接一个,戏剧情趣自然越来越浓。第一幕的“喝药”一场戏就有三个层次。周朴园劝蘩漪喝药,表面上是在善意规劝,实际是恶意的强逼,这三次强逼暴露了周朴园的凶狠、专制、冷酷、无情,观众自然同情蘩漪—这个在专制魔王手里乞讨生活的可怜女人。第二幕“相认”这场戏,人物的感情强烈、丰满,表露得很节制、很含蓄,这种感情步步上升的结构,很能打动观众的情绪。

随着剧情的发展,紧张情势持续不断。尤其是结尾,四凤和周萍出走这场戏,周萍说服鲁大海,鲁大海同意让四凤跟周萍走,三人又一起说服鲁妈,鲁妈痛不欲生,让周萍和四凤走得越远越好。但蘩漪把周朴园叫来,说明他们的关系,谁也走不了,最终酿成死的死,疯的疯的大悲剧。正是这环环紧扣的情节,使观众的心弦紧绷,他们时刻关注剧中人的命运。从而获得很高的审美享受。作品表现蘩漪遭受折磨的戏剧场面也是如此。

剧作家曹禺运用讽喻手法构筑剧本,评论家褒贬不一。有的说是学习索福克勒斯,有的说是学习易卜生。其实伟大的创作者都善于学习、借鉴和继承前人的精华,吸取前人的创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与自己的作品熔为一炉,促使文学艺术不断发展。曹禺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不但注重探索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奥秘,更注重探索话剧艺术形式的奥秘。他使中国现代话剧真正走向成熟,他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1]《曹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3

[2]《雷雨•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3

[3]刘勇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P166

[4]臧恩钰《文学名著导读之〈雷雨〉》,辽宁大学出版社

[5]刘勇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6]邓齐平《雷雨》艺术结构新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猜你喜欢

周萍周朴园曹禺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雷雨》(节选)
曹禺与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成立始末
曹禺与一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
从《日出》看曹禺怎样处理戏剧结构的矛盾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
破解周朴园的“真情”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