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要具备发现“美好”的能力

2010-11-16李曙光

声屏世界 2010年12期
关键词:美好爱心细节

□李曙光 王 芳

用美好的意识去发现

记者是时代的观察者,学会发现“美好新闻”要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观察与比较中,留心那些动人的、感人的故事,发现蕴含其中的美好情感、美好精神。

今年5月,楚天交通广播为高考学子举行的“爱心送考”活动迎来了一张 “熟悉的面孔”——连续四届参加“爱心送考”的武汉私企老板燕诗鑫。因为患上脑部肿瘤,他近半年都在北京治疗,但仍一直惦记着送考的事,所以病情刚一稳定就由北京飞抵武汉,要求报名参加送考。48岁的燕诗鑫还一再要求:“一定要把最远的、最困难的学子交给我来送”。

从报名点接到这个线索后,我们一开始只是决定把他当成一个 “身患绝症不忘爱心送考”的爱心人物进行报道。在采访的第一天,记者反映了一个重要情况:1983年8月12日,燕诗鑫因抢劫罪被判刑12年,其间又因在狱中打架斗殴被加刑五年。出狱后开了一个大排档,凭着做生意攒下的钱,开了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安排了69名刑满释放人员就业。记者有些把握不准了,这样一个特殊人物适合不适合宣传?经过讨论,编辑部决定把燕诗鑫作为重要典型进行宣传。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帮助其他的刑释人员,身患癌症不忘献出爱心。有过改之,善莫大焉,这不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吗?这不正是一个失足者的自我救赎吗?在社会转型期,这样的人物宣传体现了媒体建立崇善的道德生态和向上的价值导向。节目播出后,不少听众来电称赞这个报道让人悟出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这个典型可亲、可信、可敬。

用真实的情感去记录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需要生动活泼的形式。我们身边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发现、去挖掘、去表现。“美好新闻”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动人。

细节是“美好新闻”的血肉。有了鲜活的事实,有了生动的细节,“美好新闻”自会形象丰满,立体感人。新闻不是无情物,新闻记者更应该是有情人。感染别人,必须自己先入“情”,情到深处,细节自会呈现。

新华社女记者郭梅尼先后采写了张海迪、曹雁等人物通讯,文章的细节之所以那么感人、那么动情,最根本的就是她靠自己的心去叩动另一颗心,倾听另一颗心。她在一篇题为《在人生的跑道上》的文章中写道:“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思想的交流,感情的交流……一个好记者,就是要尽快地推倒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那堵墙,使自己的心和采访对象贴近,掌握打开人物心灵宝库的金钥匙。”

湖北“暴走妈妈”陈玉蓉为割肝救子,半年来日行十公里减肥。在进行这一报道时,为了仔细体会“暴走”的感受,记者陪着陈玉蓉“暴走”,陈玉蓉在前面走,记者在后面跟,不和她说一句话,不问一个问题,走完五公里,记者脚上起了三个泡。在这一过程中,记者挖掘出了一些细节:“陈玉蓉走破了四双鞋,脚上的老茧长了又剪,剪了又长。”手术前晚,记者写完稿子赶至医院时已是凌晨一点半。陈玉蓉硬是把记者拽上了床,记者的脚冰凉,陈玉蓉帮记者捂脚,记者不说话,她也不说话,都没有睡着。采写“暴走妈妈”的记者感叹:“其实,那段日子,我一直很紧张,仿佛演员入戏太深,就像自己成了陈玉蓉,几个夜晚,我在流泪想着她。我知道,那个时候,她一定也在不眠。”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都能 “情到深处”的话,报道自然既有新闻语言的感染力,也有新闻主题的冲击力。

用职业的机制去保障

提高发现“美好新闻”的觉悟和能力,是记者必须注重培养的一项基本功。在培养记者发现“美好新闻”能力时,必须要有职业的机制保障,发挥机制特有的引导、激发和约束功能。

“美好新闻”被冷落,媒体的责任首当其冲。媒体与记者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自觉抵制那种置社会利益于不顾、哗众取宠、迎合低俗的报道歪风。在荷兰,每年的11月6日是“美好新闻日”,在这一天,所有媒体都向公众播出美好的新闻,所有不美好的新闻都排除在外。

塑造记者的真善美品性,机制必不可少。我们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弘扬记者“向真、扬善、崇美”的环境和氛围,使其不能、不敢、不愿“向假、媚俗、为恶”,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楚天交通广播大型新闻板块节目 《事事关心》建立了理性化的激励机制与创优化的评价体系,有意识地向“美好新闻”倾斜。节目中专门开设真情故事栏目,鼓励记者发现、传播身边的好人好事、典型事迹。在考核制度中,对于产生社会影响的“美好新闻”给予打分倾斜,而对于哗众取宠的选题一律打回。

一名好的记者,应以手中的笔,讴歌美好,曝光丑恶;以心中的责任,揭露腐败,维护正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美好爱心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爱心树(下)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细节取胜
以诚信立身以友善待人
过一种“美好”的语文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