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中编导意图的实现
2010-11-16□柳堤
□柳 堤
纪录片创作中编导意图的实现
□柳 堤
电视编导能否对所拍摄对象、事件进程或人物性格进行判断和提炼,并在摄制的创作过程中有效地贯彻这些意图,是一部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在纪录片创作上,不要只记住要“记录生活”“记录真实”,而是要透过记录的现象弄清楚自己要 “记录什么”和“怎样记录”。
在决定拍一部纪录片的时候,我们先要确定的是:拍谁?拍什么事情?记录对象的选择必然体现着编导的思考:我们拍这个人或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要表现的主题内涵是什么等等,这一切思想内容的表达都体现了编导的主观意图。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视觉形态,事件的发展变化使得记录过程无法预知,但创作者对题材的确定又必须带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就是希望这个事件或所表现的人物能够有故事,或者有社会意义。这个预期使得编导在整个后面的摄制过程中有了方向,这就是创作者对一部作品最初的介入和控制,而且这是一种主观思想和编导能动性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比如,在接到拍摄一部反映山村教师扎根大山、默默奉献感人故事的纪录片任务时,我们就从报纸上了解这位老师大致的背景材料和一些生活细节。之后我们把拍摄内容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立意为 “平凡之中见伟大,默默奉献见情怀”,想从这位老师平常琐碎的生活情境中,挖掘出对他对孩子们的爱,对大山的爱,这种朴素的人生情怀正是这位山村老师能扎根大山的基石。《山村老师》基本上就是按照这种思路进行构思和拍摄的,片中有老师送孩子看病、给学生垫付学费、和孩子们同吃同睡等感人至深的画面。
实际上,当我们扛起摄像机开始纪录的那一刻,就掺进了编导全部的主观意图。有个摄制组在衢州市衢江区畲族村拍摄时,笔者看到摄像师的镜头始终在抓拍穿着当地特色服装的村民,而对那些围观的穿着“汉化”服装的群众,却一扫而过。原来,编导和摄像师为了凸现居民的久远,镜头在拍摄的时候,尽可能记录那些有少数民族特点的画面,摄像师对自己的拍摄意图十分清楚。事实上,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实现编导意图的手段并非这一种。在笔者看来,实现编导意图的方式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创作者对记录对象本身或者环境直接施加影响或者给予刺激,以激发记录对象的反应,来达到展现记录对象特征的目的,这种情况被称为参与式记录。就像在拍摄《山村老师》时,碰巧这位老师不在学校,到一个不愿读书的学生家里去了,我们立刻让孩子们带路去看一看。一路上,孩子们在编导的启发下,说出许多有关这位好老师的小故事。编导的参与使得纪录片的内容丰富起来,事件的发展也随着编导的参与而改变。第二种是创作者不破坏生活的原生态,不介入被摄对象的生活和环境,主张摄像机应该是一个被遗忘的存在,这种方式叫做观察式记录。这种方式中,编导意图依然是无处不在的。面对正在发生的事情,镜头对准谁,捕捉哪些细节,都是创作人员根据创作意图主观判断的结果。观察式记录能使所拍的纪录片更有味道,表现内涵也更具厚重感。
也许,在拍摄中实现编导意图的方式还有很多,但采用哪种方式取决于编导对纪录片形态的把握和对创作思路的一个预先设定。只是我们在节目表现中尽可能地淡化这一预定,让电视节目若即若离、不露痕迹地跟着创作人员的思路走。惟其如此,才能使我们所要表现的纪录片既有了真实纪录,又有了艺术的升华,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纪录片创作中实现编导意图,除了前期准备和拍摄介入之外,最后的剪辑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电视是剪辑的艺术,而电视纪录片创作尤其如此。剪辑工作可分为两个方面:镜头间的组接和整个片子的谋篇布局。镜头间的组接是视觉语言叙事的基本语法,这是整个剪辑节奏形成和意义表达的基础,而整个片子的谋篇布局则真正能够体现编导的观察和思考,也最能体现其个人风格。
总之,编导在记录活动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意图,是一个在实际中不断完善的问题。对一名优秀电视编导来说,培养自己以极大的热情去体验真实生活中的每一种心态、每一个情绪、每一次过程,而同时又能自如地将自己与被摄人物心灵上的契合通过摄像机的记录,客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衢州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