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运动员的需要特征与激励效应
2010-11-10蒋小勇
蒋小勇
摘要:运动员的培养是国家大事,尤其是新时期的运动员,他们肩负着争取国家荣誉的重任;同时,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到新时期运动员的需要特征,运用适时的激励方法,以逐步取得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通过问卷调查、采访咨询以及融合多门学科、理论联系实践等方法,多角度、深层次地阐述了论点。
关键词:新时期;运动员;需要动机;激励效应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196-02
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的特点。运动员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着强烈的情绪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运动员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而作为新时期的运动员的需要特征,一句话,无非就是通过训练提高运动成绩,通过竞赛获得好的名次。
一、新时期运动员的需要特征
(一)需要理论
许多理论家都试图按照人们所体验到的需要类型来解释激励的特征。需要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们都存在一定的基本需要,并且人们可以被激励从事那些将使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的行为。我们将简要地考察几种最有影响的需要理论,并研究这些理论如何用于运动员激励问题的诊断以及如何采取适当的激励行为。
阿伯拉罕姆·马斯洛(AbrahamMaslow )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在实际管理者中最有影响、广为人知的一种激励理论。这一理论假定所有的人都有五种需要,而且是按从低到高的层次排列的,即从最低层次的基本生存需要上升到最高层次的个人成长和发展需要。根据这一理论,可以激励人们从事使当前尚未满足的最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行为。需要理论假定一旦一种需要已被满足,紧接着的高一个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最主要的需要。
按等级次序排列的五个层次需要简要归纳如下:(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或社会的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高等需要和低等需要。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为低等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高等类人猿也有爱的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是人类所独有的。越是高级需要,就越为人类所特有。
然而,在实践中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当人们发现他们的最主要需要并不因目前现状得到满足时,激励问题就会出现。例如:篮球运动员在基本技术已经熟练掌握以后,所表现出来的强烈愿望是实战表现,继而是想参加高水平的比赛。一般说来,当一位运动员遇到一个激励问题时,他或她就必须努力去创造一种实现条件,即当运动员能够按照教练员或自己的要求去实施计划,那么他们最重要的需要就可以逐步得到满足。
但是,目前需要层次理论的现状是:当需要层次理论受到管理实践者的青睐时,它在系统的科学研究者那里并不那么走俏。因为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他脱离现实社会生活实践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去看待人性,将人的社会性需要也看做是与生俱来的潜能;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来谈论个人的自我实现等。对于马斯洛的理论,我们应该批判地吸收。
(二)运动员的需要、动机和行为
根据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人们的行为一般来说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某种动机的策动下为了达到某个目标。因此,需要、动机、行为、目标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以奥运冠军王军霞为例,她训练劲头特别足,表现出高度积极的训练行为,甚至放弃休息时间抓紧练习。她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积极的学习训练行为呢?是由于她深切地意识到,要跳出“农”门那只有刻苦训练出成绩拿奖牌得荣誉。因此,就有了吃苦耐劳的迫切需要。正是这种迫切的需要,才产生了强烈的动机,引发了其积极的行为。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人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不安心理就转化为动机,并在动机的推动下,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向着目标前进。当他达到了目标,需要就得到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这时,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产生新的动机,引起新的行为。这样周而复始,直至人的生命终止。
二、新时期运动员的激励效应
(一)激励理论
我们可以用外在的行为来定义激励(motivation ),也就是说受到激励的人比没有受到激励的人表现出更大的努力。但这样的定义是相对的,因其告诉人们更多的是描述性而非实质性的内容。激励的定义应该是:激励是去做某事的意愿,并以行为能力满足个人的某些需要为条件。在术语中,“需要”(need )一词意味着使特定的结果具有吸引力的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缺乏。未被满足的需要可能会使人产生紧张的心理状态,但是紧张刺激又是个人内在的驱动力,这些驱动力会产生寻求特定目标的行为;如果目标达到,则需要得以满足,紧张心态也就会降低。比如:运动员受到激励后,就处于紧张状态,为了缓解紧张就得去努力。所以,当看到运动员努力训练的时候,我们就认为运动员是被他们所看重目标的实现欲望而驱动的。这就是激励。
1.早期的激励理论
20世纪50年代是激励理论取得卓有成效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形成了三种理论,尽管现在这些理论受到猛烈攻击,效用方面也受到质疑,但它们仍然是对于运动员激励问题的经典解释,这三种理论是:需求层次理论、X理论与Y理论、激励—保健因素理论。目前,尽管已发展了对激励理论更有效的解释,但是我们仍然应该了解这些早期的理论。原因至少有两个:(1)它们是现代激励理论得以产生的基础;(2)现实中的教练员常常用这些理论和术语来解释运动员的激励问题。
2.现代激励理论
早期激励理论虽然广为人知,但遗憾的是经不起严密的推敲,不过它们也不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许多现代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每种理论都有其相当确凿的支持性材料。当然这并不表明现代激励理论都是无可辩驳的。我们称其为现代理论不是由于它们近期才建立,而是由于它们代表了当前对运动员激励艺术的解释状况。
(二)对运动员激励的导向与方法
1.运动员行为的激励导向
竞技体育是一项高竞争、高成就和高应激的领域,因此,激励导向对运动员是极为重要的。实践说明,一定水平的运动动机会使运动员表现得更加努力,更加集中注意力,练习的时间更长,坚持的时间也更长;特别是当设置的是具体的、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同时又对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反馈时,目标设置对活动结果的积极影响会更大。尤其是运动员的自信心,回顾总结各个项目的优秀运动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都具有较高的自信心,这就是与一般的运动员的区别所在;自信心不仅表现在参赛的比赛过程中,而且表现在整个运动生涯。所以,作为教练员应该在运动动机、目标设置、训练竞赛的归因、运动中的自信心等激励因素给予运动员适时的导向是必不可少的。
2.运动员行为的激励强化方法
强化是心理学术语,按其作用,可分“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或奖励,使该行为巩固、保持;负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或惩罚,使它减弱、消退。正强化是积极的强化,负强化是消极的强化。如果说引起一个行为是靠动机的话,那么,巩固、保持这个行为或减弱、消退这个行为就得靠强化。因此,强化与激励具有同样的意义。运用强化作为手段,来达到预定的行为结果,可采用以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