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探析
2010-11-10苏致璁
苏致璁
摘要:民营企业及其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特性。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治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民营企业应重视不同阶段内部审计的建设,并注意随着企业的发展,应结合企业产权,文化,制度等方面进行适时调整。
关键词:内部审计;民营企业;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134-02
民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对活跃市场、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与此同时,随着资本的积累、规模的扩大,与企业的治理结构相关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其中的内部审计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审计的角色定位
公司治理结构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显然,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这些制度安排是难以得到有效执行的。按照COSO委员会的报告,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五部分构成。在内部控制框架中,内部审计不仅仅审核企业会计账目,而且监督企业经营业务是否符合内部控制框架的要求,提供完善内部控制和纠正错弊的建议。
由上述可知,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内部审计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管理和控制的信息,减少因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并在协调公司所有者、董事会和经营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民营企业及其内部审计的特性分析
(一)民营企业的产权与委托代理问题
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产权相对明晰,没有国有体制下的层层委托代理关系。很多情况下,所有者直接管理企业,即以“拥有者管理型”为特征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存在股东与经营者层面上的委托代理关系,这是民营企业的特色所在。当然,当企业存在不参与管理的股东时,委托代理关系还是存在的,但这一关系链相对国企来说,要简洁明确得多。因此,从理论上说,民营企业更可能培植有效的企业治理机制,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中也应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二)民营企业中内部审计的自发性
相对于国营企业,由于民营企业的委托代理链简洁甚至不存在,企业主设立内部审计制度主要出于自身的利益动机。因此,1994年颁布的《审计法》和2003年发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并没有要求民营企业必须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正常情况下,理性的企业主应具有持续经营的理念,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动机,因此,在企业业务较多、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业主自身的能力已不能监控企业内部的运作情况,这时,引入内部审计人员甚至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就自然成为业主的强烈需求。另外,从相关法规的发展来看,国家对民营企业的审计方面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因此,对现在的内审体制应没有不良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民营企业的灵活性比较大。相对于国营企业突出财务违规的审计来说,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来自企业的利益动机。
(三)民营企业大都家族色彩浓厚,社会信任程度较差
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其业主的权利往往过于集中,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与否与其个人的经验理念关系很大。
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与问题
在民营企业当中,不少具备条件的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但以下几方面仍值得商讨。
(一)企业业主的认识不足,审计人员经验不足
内部审计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企业领导。研究表明,受当前民营企业管理层意识落后的影响,大部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权利是有限的。“内部人控制”是民营企业的正常现象,随着企业的发展,缺乏社会信任的家族管理使人才流失严重,内审人员当然也不例外。另外,家族企业受儒家“家本位”思想的影响较大,在“关系主义”交往规则下,家族信任感较重并在企业初创时期以及外部环境恶劣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种思想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业主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一般民营企业的内审职能主要定位于监督和查错防弊上,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甚至附属于其他部门或由会计人员兼任,内审人员受到各方面的牵制。另外,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及业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经营审计和风险投资审计经验缺乏。
另外,审计时间的滞后也是很多民营企业的通病。目前,众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局限于事后审计。当发现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巨大的损失而难以补救。因此,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的缺乏难以有效避免企业潜在的威胁。而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薄弱,往往又很难保证事前和事后审计的有效开展。
(二)内部审计框架不切实际,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
部分民营企业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时,引用了国有企业、西方企业等现有的内审框架,没有认真思考自身的内在特征,而是机械地套用,因此,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外部审计环境对内部审计有着较大的影响,特别是目前的外部审计市场存在着恶性竞争的现象,对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评价作用。事实上,广大非上市民营企业的会计报表主要使用者是银行和税务机关,外部监督力度相对上市公司要小得多。
(三)内部审计无法满足特定阶段的产权要求
民营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因初创企业时的遗留问题,从外部来看似乎明晰的产权也开始模糊。合伙人随着企业资本的积累对其产权的“重视”越来越大,他们有可能会开始加强内部的审计工作,但也可能因此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各种干涉。另外,企业的壮大、业务种类的增加及财务结构的复杂化也都将对内部审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同目前的审计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内部审计主要局限于财务审计,而基本不涉及管理审计
财务评价在企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财务审计自然也就是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竞争程度的加剧,针对管理和控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从而更有效地参与管理的各项活动,也成了企业是否能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因此,内部审计如果仍然局限于财务审计,而不将重心向管理审计靠拢,将财务审计变为管理审计的重要一环,并从管理者的角度审视公司的发展和经营,那么很难实现公司的整体管理目标。
四、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实思考
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应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对于小型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相对简单,专设内部审计机构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但应有内部审计的意识,定期组织内部审计工作;对于有能力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应尽快地采取各种完善措施。
(一)完善内部审计机构,以服务为导向,以利益为动机
事实上,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第58届年会上通过的内部审计新定义就强调内部审计帮助企业“增值”的目的,更好地发挥参谋的作用,促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内部审计的职责是帮助组织提高运作效率、增加价值,而非代行外部监督职责,这对内部审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发展较为成熟÷规模相对较大的民营企业,审计不应只停留在财务监督和查错防弊上,而是以服务为导向,为管理提供建议。审计机构应设立在董事会之下,并接受内部审计协会的业务指导,这样更能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也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建立专门的审计机构也是非理性的。这类企业可考虑建立审计小组,直接隶属企业业主,甚至可考虑将其委托给外部审计师事务所,即外部化。
对于已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应循序渐进,从制度上进行安排。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逐步向突出管理和经济效益转移。经营管理审计、风险审计等,是对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民营企业所提出的特定要求,也应是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但一定要结合企业的规模、经济实力等具体情况。
(二)企业业主的支持
当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的利益建立起内部审计机构后,企业业主就应全力支持,而不是视为“异己”,这有助于内审职能的发挥。一个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从制度上保證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性。业主的权利过大也不利于内部审计的正常运转。新疆啤酒花事件中近10亿元未披露的对外担保协议,充分体现出在缺乏有效监督公司第一大股东兼董事长艾克拉木·艾沙由夫的情况下所出现的恶果。
业主的支持还要表现在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推动上。除了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外,不断专业的后续教育是提高审计手段和技术水平的重要前提。在审计手段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由手工操作到电算化处理转变,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业主的支持和重视也往往表现在内部审计的执行形式上。当业主有足够的利益动机去执行内部审计时,事前和事中审计的比例和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企业的潜在风险也往往可以控制在适度的水平之下。
(三)积极拓展内部审计业务领域
为适应民营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除继续搞好传统财务项目的审计外,还要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内控制度审计、绩效审计,企业经营计划审计等。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要从财务收支审计向富有建设性的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转变,并突出风险评估,将风险预警机制引入企业的管理审计中,从而有利于企业的经营风险控制。
(四)重视企业审计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的形成虽然比较缓慢,但作用很大。民营企业目前应主要通过塑造企业价值观、强化人本管理、培养团队精神、树立诚信意识等来培养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才会有凝聚力,企业业主与内部员工之间、“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才会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
而如果将企业的审计理念寓于企业文化,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内部审计氛围,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从长远看,这也有助于民营企业由家族信任扩展到社会信任,因为,当一个企业不能保证内部信息的有效流动并对外披露时,是无法得到社会信任的。
参考文献:
[1] 柯武刚.制度经济学[M].史漫飞,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2] 谭劲松,陈小林,郭群,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理论框架与发展对策[J].审计研究,2003,(1).
[3] 徐元玲,喻强.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7,(2).
[4]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