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纪念性景观调查研究
2010-11-09崑3
王 欣 谢 雄 王 崑3
(1.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 150030;2.深圳市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1)
哈尔滨纪念性景观调查研究
王 欣1谢 雄2王 崑13
(1.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 150030;2.深圳市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1)
通过调查和研究哈尔滨市域内主要纪念性景观,将其分为金源文化历史遗迹、欧亚城市建筑风貌、宗教建筑文化景观、近现代战争革命纪念景观四类,分别分析四类景观的文化特色及存在问题,总结纪念性景观的设计方法,最后提出哈尔滨纪念性景观及其旅游发展建议。
纪念性景观;园林设计;哈尔滨
纪念性景观是以纪念人和事为目的建造的、以供人们回忆或铭记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它主要包括名人故居、陵园墓园、遗址遗迹、纪念性建筑、宗教场所和纪念性公园等。
哈尔滨是一座文化类型多样的城市。金代文化和近代史上发生的众多历史变革及文化冲突,使今天的哈尔滨保存并修建了大量遗址遗迹、名人故居、纪念公园和博物馆等纪念性景观。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正是哈尔滨旅游业发展的主打旅游产品。但是目前哈尔滨市众多纪念性景观普遍存在着纪念形式简单、功能单一和情感淡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发展,这使得设计和建造具有思想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纪念性景观成为了我们亟需研究的课题。
1 哈尔滨纪念性景观调查
1.1 纪念性景观分类
刘滨谊在《纪念性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中按纪念性景观的形成过程将纪念性景观分为“主动型”与“被动型”两类。“主动型”是指在纪念性景观的物质载体被营建形成之初就具有纪念意义,如纪念碑、陵墓等。“被动型”是指纪念性景观在形成之初不具有纪念功能,其纪念性是经过历史演变而自然形成的,如名人故居、文化遗址、宗教景观和城市标志物等。
从纪念对象的角度来看,纪念性景观可以分为纪念人物和纪念事件两类,如果从纪念性景观的选址角度又可将其分为遗址类和非遗址类。
还有一些纪念性景观是综合以上两者而成的综合性纪念性景观,它们是指一些纪念价值、历史意义、纪念形式感不够强烈的纪念资源在后期的开发设计中,形成具有比较完整纪念意义的景观。像一些纪念性公园,如北京的元大都遗址公园就是利用古城墙的真实场地,把少量残碎的纪念物加以拼接、还原后加入现代的纪念景观元素,成为今天的古城遗址公园。
1.2 哈尔滨主要纪念性景观分布
哈尔滨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中高纬度,是黑龙江省省会所在地,是中国东北部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哈尔滨市的总面积为56 579km2,下辖 8区 3市 7县。追溯历史可知,大约在 3 000年前,即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源地,近代的哈尔滨兴起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30多个国家的 16余万侨民陆续聚集在此,其中尤以俄国人和犹太人居多。经济繁荣、东西文化融合,使哈尔滨在当时东北亚国家商埠城市中声名显赫,有“东方小巴黎”和“东方莫斯科”之称。作为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根据地之一的黑龙江省,在哈尔滨地区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是对现代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纪念性场所。
本文将哈尔滨的主要纪念性景观归为金源文化历史遗迹、欧亚城市建筑风貌、宗教建筑文化景观、近现代战争革命纪念景观四大类进行调查分析。
1.2.1 金源文化历史遗迹
阿城金源文化旅游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金朝 1115年至 1234年间的都城,是迄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唯一一处金代都城遗址。
表1 哈尔滨市主要金源文化纪念性景观
1.2.2 欧亚城市建筑风貌
哈尔滨近代历史上,各种文化的冲击和融合使哈尔滨的建筑文化异彩纷呈,更使哈尔滨市享有“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新艺术运动、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思潮、巴洛克式、浪漫主义等各种建筑风格兼收并蓄,不同时期的代表作相互依托,风格各异,形成了哈尔滨独特的充满时代烙印的城市风貌和纪念性景观。哈尔滨现存近代欧亚风格建筑共 174栋,其中俄罗斯式 15栋、新艺术运动 22栋、折中主义 84栋、日本近现代 9栋、中国式 3栋、中西合璧式 3栋,还有阿拉伯风格建筑 27栋[1]。折中主义建筑风格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其基本特征是以模仿古典、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式风格,并以多种风格混合并存于一栋建筑上,为“集仿式”建筑。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现存不多,主要表现在哈市早期的建筑上,如莫斯科商场 (现省博物馆)等。哈尔滨的俄罗斯式风格曾占据主导地位,有许多建筑 (如圣·索菲亚教堂等)已成为哈尔滨城市总体风格中具有欧亚风格的重要标志。
1.2.3 宗教建筑文化景观
哈尔滨的宗教建筑文化景观由不同宗教、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教堂与寺庙构成,包括哥特式、拜占庭式、阿拉伯式以及中国古典主义等建筑风格,部分宗教建筑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是哈尔滨建筑艺术中的奇葩。这些风格独特的建筑不仅艺术价值极高,也是见证了哈尔滨历史发展的重要纪念性景观。哈尔滨现存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宗教建筑共有 23座。
表2 哈尔滨市主要宗教纪念性景观
1.2.4 近现代战争与革命纪念景观
近代的哈尔滨一直是中国人民反帝、反侵略的前沿阵地,遗留下来了大量的战争与革命遗址以及名人故居等具有丰富历史纪念价值的景观。
表3 哈尔滨市主要战争与革命纪念性景观
续表
2 纪念性景观元素分析
2.1 环境元素
地形、水体、植物、人工构筑物,这些环境的基本要素与自然中的光影、声音等共同构成了纪念性景观的空间环境主体。对于金源文化遗址类的纪念性景观,基址周围经历了长时间的自然演化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环境。对于这一类纪念性景观,在适当还原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应尽量保留原有的生态环境。对于宗教纪念性景观和欧亚建筑文化景观应该在其周边设立一定范围的保护区,统一建筑风格以协调环境。
对于战争革命纪念性景观应当充分利用环境元素来营造纪念的氛围和表达情感。例如,常绿的松柏类植物经常配置在此类纪念性园林中,以喻英雄的精神万古长青。此外,近年来高科技的声、光、电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还原炮火纷飞的战争场面,使游人真切地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而印象深刻。
2.2 文化元素
纪念自身的意义即包含着对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人类创造历史的进程,因而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历史与地域文化的延续性,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文脉。也就是说纪念性景观与其所处的城市与地段的历史性建筑产生一种上下文式的联系。这有利于人们认识到历史事件的背景,并时时为历史感与场所感包围,产生良好的纪念气氛。遗址类景观本身就是文脉的体现,而修建非遗址类景观的目的正是为了延续文脉。
2.3 表达手法
对于纪念性景观来说,纪念性景观的主题与思想必须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传达给参观者,激发情感。而纪念性景观艺术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它的主题,包括运用保留复原、阐释叙述、重构更新、强化渲染和象征隐喻等表达方式将主题与思想融入纪念性空间。
3 哈尔滨市纪念性园林建设的成功与不足
3.1 成功之处
哈尔滨地区的纪念性园林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主要有金代文化遗址和宗教纪念性景观两者,这些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富文化遗产。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区内完整地保留了金代都城遗址和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珍贵文物,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和金太祖陵址公园的建成为人们了解和欣赏金源文化的最佳去处。而哈尔滨市分布的各类寺庙、教堂和清真寺是各种建筑文化在此地碰撞和融合的体现。对于这两类纪念性景观的保留和大力开发,使得哈尔滨市域的地域文化得到了完整的保护。另一方面,哈尔滨将一些重要的欧亚文化建筑群进行保护、修复和再利用,使古老的纪念性建筑景观获得了“再生”。以哈尔滨市的中央大街为例,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 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保护建筑 13栋,整条中央大街就是一条建筑艺术长廊[1]。1997年始中央大街改为商业步行街,使游人在休闲购物的同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变迁。
3.2 不足之处
近年来为了纪念和追思革命先烈,哈尔滨修建了多座综合性纪念性公园。这些公园纪念虽然主题明确,但是表达手法单一,形式呆板而缺乏情感的渲染。以香坊区尚志公园为例,全园体现纪念赵尚志烈士的景观仅有烈士塑像而已,缺乏景观的序列,无法全面地展现烈士的精神风貌,缺乏怀念崇敬情感的表达。此外,哈尔滨市的这类战争革命纪念性景观一方面分布过于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的景观带;另一方面景观的设计缺乏地域特色,场所精神不容易被大多数受众所感知。
4 对哈尔滨市纪念性园林建设的几点建议
首先,哈尔滨的纪念性景观类型相对单调。像大型的文化主题公园和遗址公园等,这些在哈尔滨地区的发展比较落后。哈尔滨地区的纪念性景观应朝着多功能、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让参观者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感受地域文化的文脉传承。
其次,近年来哈尔滨地区的金源文化、宗教建筑、欧式建筑文化景观旅游产业已经趋于成熟,应当充分挖掘哈尔滨地区的红色文化,增加革命战争纪念性景观,使红色旅游成为哈尔滨市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又一亮点。
再次,哈尔滨作为东北的老工业基地,有着独特的工业文化,这也是我们未来要设计和发展的哈尔滨工业文化纪念性景观和工业文化旅游的充分背景。
最后,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的园林理念和手法,结合哈尔滨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沉淀,设计出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纪念性景观,推动哈尔滨市的旅游经济和文化建设向前发展。
[1]王富德.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规划务实案例[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开然.景观纪念性导论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刘滨谊.纪念性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王向荣,林警.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TU986.3
A
1674-6341(2010)02-0013-03
2010-03-06
王欣 (1983-),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3为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李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