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里玛》

2010-11-08谢承华

雪莲 2010年5期
关键词:撒拉族土族阿里

谢承华

(序)阿里玛(揪子果)——出来的花芽是绿绿的,阿里玛——才开的花儿是红红的,阿里玛——落去的花儿是白白的,阿里玛——呀依,谁像个阿里玛?呀嗅——

(一)阿里玛——打给是(打比方)阿里玛鞑子婆(比喻阿里玛好像个蒙古族姑娘。鞑子,史籍和民间过去对蒙古族的旧称,无贬义),她头上戴的是“围拉拉”(尖顶帽),身上穿的是褐布袍(羊毛织的面料做的长袍),脚上蹬的是绒靴子(平绒布面牛皮底的靴子),呀依,谁像个鞑子婆(阿里玛像个蒙古族姑娘吗)?

(二)阿里玛——打给是阿里玛土乙婆(比喻阿里玛像个土族姑娘),头上戴的是毛蓝帽(一种海昌蓝色的土布做的帽子),身上穿的是红裙子,脚上蹬的勾勾鞋(鞋尖弯曲上翘的牛角形鞋),呀依,谁像个土乙婆(阿里玛像个土族姑娘吗)?

(三)阿里玛——打给是阿里玛西番婆(比喻阿里玛像个藏族姑娘,“西番”史籍和民间对藏族的旧称,无贬义),她头上戴的是狐皮帽,身上穿的缎子袍,脚上蹬的是牛皮靴,呀依——谁像个西番婆(阿里玛像个藏族姑娘吗)?

(四)阿里玛——打给是阿里玛中原婆(比喻阿里玛像个汉族姑娘,“中原人”,过去部分少数民族对汉族的习惯称谓,汉族有时也自称,故“中原婆”即汉族姑娘),她头上戴的是纱包头(黑色麻丝首帕),身上穿的是蓝布衫。脚上蹬的是尖尖鞋(小脚鞋),呀依,谁像个中原婆(阿里玛像个汉族姑娘吗)?

(五)阿里玛——打给是阿里玛撒拉婆(比喻阿里玛像个撒拉族姑娘)。她头上戴的是绿盖头,身上穿的是红布袄,脚上蹬的是阿娜鞋(绣花鞋),谁像个撒拉婆(阿里玛像个撒拉族姑娘吗)?

尾:阿里玛——出来的花芽是绿绿的,阿里玛——才开的花儿是红红的,阿里玛——落去的花儿是白白的,阿里玛——呀依,谁像个阿里玛?

以上记录的是青海撒拉族古老的民歌《阿里玛》,这篇歌词是五十年代记录的,它的音调悠长动人,优美嘹亮;词意含蓄婉转,耐人寻味。爽朗地表达着歌者对撒拉族姑娘的赞美和深情。它属于民歌中一首很特别的盘歌(也叫猜歌、谜歌、问答歌)。为什么这首歌有些特别的地方呢?因为一般盘歌具有的猜谜特点,有问有答,而这首歌妙在横向对比,只问不答,听者不言自明。你看,歌者开首就以阿里玛(楸子果)——艳丽的果实,它的发芽、开花、落英的生长全过程的形象、颜色、神韵进行了描述(包括音乐创造的形象),然后发出疑问“呀依,谁像个阿里玛?呀噢一”,接着——描述蒙古族、土族、藏族、汉族、撒拉族姑娘的穿戴打扮,又发出“呀依,谁像个阿里玛?”的疑问,以示听者与其相比较,结尾时又以开首的疑问段为互应来结束,使人对谁像个阿里玛的疑问心领神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当然撒拉族姑娘最像阿里玛!

这首歌结构简练明朗,层次清晰,开首和结尾以同样的曲调、字句形式重复互应,每段每句都以“阿里玛”的呼唤来一唱三叹,强调疑问的主题,直到全歌结束不作正面回答,趣味横生。这种艺术手法很耐人寻味,我们的创作足可借鉴。它的语言朴素无华。生动自然,完全来自生活的实感,说那红艳艳的阿里玛的花,从生芽到落英是“绿绿的”、“红红的”、“白白的”都非常口语化;在语言的运用上,此歌是撒拉语、半译汉浯夹杂使用,显得有些稚拙,但是听歌者并非不明其意,倒觉得颇风趣和具有民族特色,使语言风格反而淳厚亲切,如:“阿里玛打给是……”其中将“打个比方”半译为“打给是”,将绣花鞋半译为“阿娜鞋”(年轻妇女穿的鞋),称汉族妇女为“中原婆”等等。当然对汉语的这种用法是不规范的,但在少数民族方言加汉浯的一些民歌中却别具特色(如“花儿”中的“风搅雪”式句子等)。从中也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融汇的痕迹和撒拉族弘扬本民族文化的某种进程;另外歌中描述的青海各民族妇女服饰如“毛蓝布”、“绒靴子”、“纱包头”(黑麻丝首帕)等等,均是清末民初的打扮,说明了此歌产生的时代,也使我们看到了撒拉族生活成长在一个色彩斑烂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历史事实。声声反复咏唱的“谁像个……”的句子,不光是赞美撒拉族妇女之歌,也表达着撒拉族人民洋溢的热情、青春的活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感受,蕴含着对本民族的深深挚爱;在广义上也可以说它是一首歌颂青海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之歌。

《阿里玛》最初是青海的文艺家们挖掘于五十年代循化县孟达乡木场村,演唱者是撒拉族民间艺人马二卜都,他曾在1964年9月参加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由于这首歌动人的艺术魅力,被青海省民族歌舞团的马景福、柯芝珊等专业文艺家改编成一首同名独唱歌曲,在1959年全省文艺创作评奖中获奖,引起了广泛的传唱,后来又有民歌演唱家们将它再行加工为一首歌颂撒拉族妇女勤劳能干的新民歌,歌词如:“……阿里玛才十八,她一天割麦子一亩八,哎呀呀,全村的小伙子比不过她,她是撒拉人的一朵花……”等等,其中将阿里玛完全改编为一个撒拉族姑娘的人名;之后又有撒拉族之乡的循化文工团将它改编为一出民族歌舞,曾去北京“乌兰牧骑”歌舞队汇演,得到了群众的欢迎。这些改编都是将民间的创作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以改编者自己的意图拿出来,或以这个民间创作为题材,大幅度进行了改造,以作者个人的创作形式(如歌舞)拿出来的,这说明《阿里玛》给文艺工作者们一个“源泉”的启示。但是属于真正民间文艺的创作——按它的本来面目拿出来的《阿里玛》,那动人的光辉却是永恒的,它的科学研究价值与改编创作的文艺借鉴价值存在着源与流的差异和认识。

阿里玛在撒拉族语中除了楸子果的物名外,又因《阿里玛》民歌的巨大影响,在当地其它民族的眼里,“阿里玛”几乎成了撒拉族姑娘的代名词。其实“阿里玛”一词除了在我国撒拉族语言中运用外。在东乡族、土族、维吾尔等民族及国外中亚许多民族语言中也是一个常用词语,大意都是“圆圆的果子”,可见这一词语,出于同一语源。笔者曾在查找有关资料时,见到柳用能先生考古文章中提到了“阿里玛”:阿里玛是突厥语Almalik的音译。由于词尾“K”是弱喉音,一般在音泽时都被省略了,逐音记时,应记为“阿里玛里”。而且因为“K”的发音似“K”非“K”似“g”非“g”不好记译音。据笔者所考察在青海撒拉族中这个词的发音保存得还是比较原始,说“阿里玛里”时,带有弱喉音,实记音如“阿里玛里喉”(“里喉”二字发音极轻)。这个词在元代李志常编的记述长春真人丘处机被成吉思汗召见,去西域的沿途见闻录《长春真人西游录》、刘郁的《西使记》中都记作“阿里玛里”,在《元史·西北地附录》中也记作“阿里马里”,或“阿力麻里”。在其它民族语言中没有完全相同的音,所以欧洲人拼写为Ammlelec或alma(苹果)Hk(土地)组成,即前一部分仍意为苹果,后一部分意为土地,整个词可译为“苹果之乡”或“苹果园”。所以在《长春真人西游录》中说:“土人(指当地人)呼果为阿里玛,盖多果实,以果名其城。”还说:“西人(指当时西域人,即今中亚一带人)目林檎(青海人称为花檎)日‘阿里麻附廓皆林檎园,故以名。”所以至今维吾尔等民族把苹果等圆形的果子叫做“阿里玛”,土族也是这样,但决不把非圆形的如梨子等果实叫阿里玛。我国东乡族也称圆形果子为“阿里玛”。在与青海毗邻的甘肃,有一个地方叫“阿里麻土”,当地同志说,意思就是有窑洞的地方,并说到东乡族先民自中亚来到该地曾开窑洞居住的故事,为什么这样命名,是因为窑洞的形状,亦带有圆形;“阿里玛”的突厥语原意中也有圆形之意。所以“阿里玛”应为“圆圆的果子”,各民族中具体地指阿里玛为某种果子也以圆形为前提。难怪土族、维吾尔族指苹果等果子为阿里玛,撒拉族指楸子果为阿里玛了,所以《阿里玛》民歌中撒拉族以可爱的楸子果比喻撒拉族姑娘圆圆的脸庞的确是很生动的,也是民族审美观的表现。

撒拉族民歌《阿里玛》,带给了我们美的欣赏,艺术的启示和手法的借鉴,同时能不能给我们其他社会科学如民族的渊源、迁徙、发展、演变,民族的语言、习俗、地域、风物、审美、服饰、观念等等诸方面的研究更大的启发呢?

猜你喜欢

撒拉族土族阿里
云上阿里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辰辰带你游阿里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撒拉族民歌
浅谈土族刺绣的艺术审美及发展
土族聚集区传统常用野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
临夏回族自治州撒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阿里战略
撒拉族文化传承下的村落空间艺术探析
阿里是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