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演进中的会计准则

2010-11-08

新理财·公司理财 2010年11期
关键词:公允准则会计准则

王 海

会计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实践本身。

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经济“多米诺骨牌”,为了避免重蹈大萧条的覆辙,美国政府及时推出了激进的财政和货币经济政策。除此之外,“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也积极游说议会,并施压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放宽公允价值准则。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2009年4月2日,FASB决定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在政治角力和博弈的复杂背景下,准则通常在理性中立和政治利益导向之间摆动,具有顺经济周期的社会属性。现实中,准则的执行和实施都需要考虑经济周期和政治利益等因素。

政治利益导向的会计准则

通常而言,当情况变得很糟糕时,政治家总会倾向于寻找替罪羊来推卸责任,这似乎成为美国由来已久的政治游戏范式。

2008年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和奥巴马共同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美国银行协会(IIF)于2008年4月和9月,先后致信SEC和FASB,极力要求修改或者终止公允价值,以避免对实际状况良好的资产进行不必要的减计。2009年3月12日召开的美国众议院听证会上,金融机构代表直接将“逐市定价”称为“死亡螺旋”的发动机。众多“大人物”也向FASB施加了强大压力,数十名众议员要求对FAS157的“逐市定价”准则进行修改。FDIc前主席伊萨克(William Isaac)公开宣称正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导致众多银行不得不过多和不合理地减计资产,从而压缩了银行放贷规模,并引发经济震动,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博波纳(JohnA.Boehner)的声明代表了一大主流观点:对那些没有市场价值的金融资产而言,繁重的公允价值计量规则已经恶化了信贷危机,改变这些规则已经成为众议院共和党的首要任务。这样,将原本隔靴搔痒的争辩演变成一场政治利益的斗争。

2009年4月22日,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被迫采取放宽公允价值准则的措施,以缓解金融机构面临的资产减计压力。10月10日,FASB正式发布准则修订稿(FAS157-3),坚持使用公允价值定义,认为即使不活跃也不应改变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只有当无法获得市场的可观察数据时,才可以使用管理层对未来现金流和折现率风险调整的假设。

金融机构绑架了政治资源,“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成了政治博弈的筹码,而政治资源决定着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权。

准则选择的周期

1准则的制定与变蜓:基于政治利益的选择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Big Depression)之前,企业对资产价格的确认具有较大弹性选择空间,对房产、设备和无形资产等资产而言,可以评估价作入账依据。危机之后,美国政府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提供统一的财务信息,并且组建了负责资本市场监管和协调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二战以后,国际货币体系从布雷森顿过渡到牙买加体系时代,美元脱金化直接导致了全球美元的发行,并且汇率亦经历了由固定到浮动,再到自由浮动的嬗变与演进过程。流动性泛滥催生了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尤其对于尚未履行或履行中的合约而言,收益和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确认和计量成了棘手的难题。1975年12月,FASB发布了12号准则规定了可供出售证券按照历史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计量。

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了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分析发现,导致这次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利用会计手段掩盖问题贷款。1990年9月,SEC主席布雷登(Richard C.Breeden)在美国参议院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计量下的财务报告对于预防和事先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需要引人公允价值。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导致安然和世通舞弊案浮出水面,为此,2002年7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sOX》法案,强调SEC在制定会计准则的地位和权力。

20世纪80年代的危机中,会计饱受指责;本世纪最近的这次却由于过于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风险,再次背负着骂名。

会计演进史表明,“政治利益”与“理性中立”犹如钟摆,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规律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仍会如此。因此,尽管会计准则的发展会受到自然、社会等因素的者多挑战,但是更严峻的挑战则是来自于准则背后的“理性原则”与“政治博弈”之间的利益考量。

2准则的生态平衡:属于政治利益的衡量

众所周知,会计准则扮演着社会资源分配的重要角色,是协调相关利益者利益分配的依据,进一步讲,会计准则成为各种利益团体诉求利益的载体。从这一角度看,需要设计一种机制,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或者打破业已确立的平衡并蘑新建立新的平衡关系。2009年4月2口的暂停公允价值实质上存在政治上的强迫与交易行为。

尽管美国政治体系中存在着既定的游戏规则,但是既得利益者通过利用既定的游戏规则,依靠拥有的政治资源取得博弈中的有利位置。而准则本身就是“久为的产物”,准则成为美国金融机构俘获的对象也在情理之中,这是一种必须接受的现实。因此,目前来看,理性中立成为一种理想。

实际上,准则中肯定涉及“应当”的价值判断问题,从微观层面上看,个体会根据需求、偏好、利益等,对准则给出主观认定;从宏观层面看,准则的价值取向需要引导个体认同这种价值要求。有了价值要求会有助于避免在准则在实践中取舍时的非理性。但是,价值共识并非逻辑、理性的必然产物,它是人类历史和社会进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客观的历史必然性。

3公允价值的价值判断:建立在市场无效基础上

我们知道,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其量化的依据则是市场价格。因此,市场价格的允当就成为计量的前提。实质上,我们可以把市场看成为一个对策模型。对策理论经济学家采用用囚犯难题的模型证明的结论,即个人完全理性决策的交瓦作用可能导致全礼会无理性的后果。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市场永远是错误的”和“市场不可预测”。既然市场是错误的,那么市场的核心要素价格,也就仅仅能够传递抽象的信息,不能传递具体的私人信息。市场失灵(Haywire)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价格僵局(Dilemma)。这次危机中的CDO、CDS、ARS市场实际上就是出现了明显的同质化现象,这些衍生工具的价格被严重高估。

综上因素,加上人性的弱点,即恐惧与贪婪,就会导致市场的羊群效应(Herd Effeet),因此助涨助跌成了市场中的常态。扮演市场交易主体的金融机构这种特质更加明显。尤其是,当市场繁荣时,金融机构坏账比例较低;当市场预期不好时,金融机构坏账将增加,需要进一步增加不良资产的拨备比例,通常拨备的增加会直接降低核心资本充足率,减弱了金融机构的放贷能力。因此,这与设定金融机构具有熨平商业周期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按照逻辑来讲,如果承认市场有效,那么,会计准则无须暂停;如果市场无效,那么,准则同样无须暂停一

实际上,放宽准则后,市场主导下(Mark-to-Market)的价格发现功能下转移给了管理层(Mark-to-Management),这种自由心证(Wishlul-Thinking Judgements)资产价格发现可能会演变为价格猜想(Malk-lo-Mylh),但是,这种猜想将会导致财务信息的混乱与无序,并且进一步掩盖了金融机构的健康程度和真实面几。

(作者系清华同方成视技术香港有限公司总助兼财务部部长)

猜你喜欢

公允准则会计准则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浅谈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作用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认识误区分析
探析夹逼准则在求极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