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对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影响研究
2010-11-08邹春辉
邹春辉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体育系,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中医体质对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影响研究
邹春辉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体育系,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通过中医体质中健康体质平和质与非健康体质偏颇体质的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比较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为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开拓新的思路与方法。研究表明,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对男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产生了高度显著性影响;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对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产生了高度显著性影响。
大学生;中医体质;身高标准体重
1 前言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体特征,它以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虚实变化为主的分类方法确定了中医体质类型,其中平和质为正常体质(体形匀称健壮,精力充沛,不易疲劳,脏腑功能状态强健 ,性格随和开朗,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健康体质),其它均为偏颇体质(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征发生了偏颇的非健康体质)。身高标准体重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评价学生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必测指标,本研究积极在中医体质领域探索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为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寻找新方法与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哈尔滨师范大学2008级非体育专业学生。
2.2研究方法
1)身高标准体重测试
采用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质总局下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组中规定的身高标准体重测评细则。身高、体重测量均采用统一仪器,按统一测量方法进行测试。
2)中医体质调查
中医体质调查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编制的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9种体质类型判定标准》。中医体质量表是按照中医体质类型概念框架确立编制的,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特禀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9个亚量表60个条目构成。其中平和质为正常质,其它体质均为非正常体质。
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大学生平和质占19.9%,偏颇体质占80.1%。偏颇体质居于前3位的是气虚质18.9%、阳虚质14.1%、阴虚质13.2%,以下依次是湿热质12.2%、气郁质7.6%、痰湿质5.4%、血瘀质4.6%、特禀质2.1%(见表1)。
表1 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3.2中医体质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比较
3.2.1大学生男子身高标准体重比较
大学生男子平和质主要集中在正常体重(57%)与较低体重(28.9%);气虚质主要集中在正常体重(55.9%)与较低体重(26.3%);阳虚质主要集中在较低体重(45.1%)与正常体重(30.5%);阴虚质主要集中在正常体重(50.4%)与较低体重(34.0%),营养不良占有一定比例(7.1%);特禀质集中在正常体重(47.6%)与较低体重(28.6%)在超重与肥胖占有一定比例(14.3%),(9.5%);痰湿质集中在肥胖(72.9%);湿热质集中在肥胖(38.7%)与正常体重(28.6%)、较低体重(21.0%);血瘀质集中在营养不良(34.5%)、较低体重(31.0%)和正常体重(27.6%);气郁质集中在较低体重(48.6%)、正常体质(22.9)与营养不良(20.0%)。
χ2检验,男生平和质与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身高标准体重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与气虚质、特禀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对男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产生了高度显著性影响。
表2 大学生男子不同中医体质身高标准体重分布
注:▲代表平和质与偏颇体质比较(P>0.05),*代表平和质与偏颇体质比较P<0.05,**代表平和质与偏颇体质比较P<0.01
3.2.2大学生女子身高标准体重比较
平和质主要集中在较低体重(51.7%)与正常体重(44.0%);气虚质主要集中在较低体重(51.5%)与正常体重(33.3%);阳虚质集中在较低体重(59.4%)与正常体重(23.3%),营养不良占有一定比例(12.0%);阴虚质集中在较低体重(53.0%)与正常体重(30.4%),营养不良占有一定比例(15.5%);特禀质集中在较低体重(55.2%)与正常体重(41.4%);痰湿质集中在正常(41.0%)、较低体重(30.8%)与肥胖(17.7%);湿热质主要集中在较低体重(47.0%)与正常体重(43.5%);血瘀质集中在较低体重(48.7%)、正常体重(25.6%)与营养不良(21.8%);气郁质集中在较低体重(46.9%)、正常体重(26.6%)与营养不良(21.0%)(见表4)。
χ2检验,女子平和质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身高标准体重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与特禀质,湿热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对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产生了高度显著性影响。
表3 大学生女子不同中医体质身高标准体重分布
注:▲代表平和质与偏颇体质比较(P>0.05),*代表平和质与偏颇体质比较P<0.05,**代表平和质与偏颇体质比较P<0.01
3.2.3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分析讨论
从表2可以看出男大学生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身体形态较平和质向偏瘦方向偏移;痰湿质、湿热质身体形态较平和质向肥胖方向偏移。表3表明,女大学生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身体形态较平和质向偏瘦方向偏移;痰湿质身体形态较平和质向肥胖方向偏移。
大学生平和质的形体特征基本符合我国中医体质平和质人群体形匀称特征;大学生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基本符合我国中医体质这类人群瘦人偏多的形体特征;男大学生痰湿质、湿热质及女大学生痰湿质基本符合我国中医体质这类人群形体多肥胖与偏胖等特征。大学生阳虚质瘦人偏多与我国中医体质人群阳虚质多白胖形体特征差距很大,女生湿热质与我国中医体质湿热质多肥胖形体特征不相符,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这一特点所造成的。
4 结论
1)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对男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产生了高度显著性影响。男大学生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身体形态较平和质偏瘦,男大学生痰湿质、湿热质身体形态较平和质偏胖。
2)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对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产生了高度显著性影响。女大学生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身体形态较平和质偏瘦,痰湿质身体形态较平和质偏胖。
[1]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2] 匡调元.中医病理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3] 李东涛,侯庆勋.中医体质概念的内涵[J].中国民间疗法,1997,26(3):4-7.
[4] 孙飙,戴剑松,王正伦.大学生心理健康、生活方式、体力活动与体质概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1-3.
TheReviewaboutTCMConstitutionsofUniversityStudentsontheWeightFitfortheHeightStandard
Zou Chunhui
(Department of P.E.,Qiaihar Training School of Higher Normal Education,Qiaihar,161000,Heilongjiang,China)
The physical health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peaceful nature' and non-health physical 'biased constitu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eight for height,revealing its inherent law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shap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 explore new ideas and methods.Studies have shown that,Yang and quality,Yin quality,phlegm quality,hot and humid quality,quality blood stasis,qi quality standard weight for height for male college students had a highly significant impact;Qi quality,Yang and quality,Yin quality,phlegm wet mass,blood stasis quality,qi quality standard weight for height of female students had a highly significant impact.
university students,TCM constitutions,the weight fit for the Height Standard
2010-03-04;
2010-04-25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xzd08001)。
邹春辉(1979-),黑龙江安达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G804.49
A
1672-1365(2010)04-0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