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落情节与各项矛盾

2010-11-05戴志中

山西建筑 2010年7期
关键词:院落空间农村

戴志中 周 元

1 从和谐到院落

和谐社会:与“同”的死板和“异”的对立区分开来,异质协调谓之“和”。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

社会资本:社会生活中那些表现为普遍信任、社会网络和互惠规范的特征可以定义为一个社会或社区的“社会资本”,它们能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和保障社会的稳定。

邻里:邻里是基于地缘而构成互动关系的初级群体。邻里关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是社会资本在居住层面的最小单位。表现为基于居住聚集等地理空间基础之上而产生的社会互动和社会网络形式。

可见,社会资本是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衡量指标。而邻里关系则是社会资本形成的基本元素,自下而上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大目标,建筑师应首先关注住区的邻里关系并负责其建筑表达。虽然在住区邻里空间这个项目上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建设有时代地域精神的中国新农村,却有许多的东西需要发展和变革。

2 “和”院

如果说建筑、围合、人构成空间,那么建筑、围合、空间构成院落。中国民居具有很强的院落精神。内向的封建礼制、森严等级、外部防御内部交流的需要、人文思想、气候调节等各因素促使院落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特别是居住建筑单体整合方式的突出代表。从地域分布、使用人数、民族等方面来看都可谓数量最多,变化最丰富的民居类型。东北大院,江南的天井院,四川的四水归堂,云贵的一颗印,青海的庄窠,大理、丽江的三坊一照壁,新疆的“阿里旺”等不胜枚举,而北京的四合院几乎成了中国民居的代名词。

院落的空间品质——“和”:1)院落空间的内聚性。《辞源》里对“院”的解释为“周垣也”“宫室有墙垣者曰院”。这样的围合方式意味着院落呈现了一种对内部空间亲和的品质。在人文环境的层面上,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对内敛的性格特征导致人们的行为方式对空间的私密性有较高的要求。反映到建筑实体上就是对“组织”——包括家庭、宗族、民族等的界面有了明确的要求。院落空间的内聚性容易让人产生归属感和“聚合”的心理取向。这是社会资本产生的物质基础。2)院落的灰空间特征。院落的这一特征使它与单纯封闭的室内空间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具有室内外空间的双向特征,所谓的灰空间。和而不同,中庸之道。一个“和”的空间,天人合一,室内外的联系所在。这在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同时,于今也有其可取的寓意。从天井到合院以至住区,在围合与开放的平衡中,随着空间的扩大,院落层级的提升,其公共性趋于明显,体现出从家庭私密到集体聚合的变化。

可见,院落作为中国民居的代表特征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底蕴。另外从组织关系来看,传统院落聚合以血缘关系、宗族关系为基础。以福建的客家土楼为代表,较之城镇合院等级尊卑概念更为弱化,主要强调合居与防御功能。

3 和谐农村

目前,中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处于多种因素集合作用之中。在西部大开发的导向下,城市化和新农村的协调直接决定了农村建设的发展。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一方面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城镇成为打工族,造成耕地荒废;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开发的“新圈地运动”大量占用耕地,又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困难。地域差异使看似相反的问题同时出现。农民“种地无田,就业无岗,社保无证”。缺乏远见的强势发展必然带来不稳定,社会和谐度下降。另外,在后集体化时代,国家政权逐步退出乡村后,村庄缺乏有力的具有公共职能的主导力量。农村集体观念淡薄,要么富不出门,要么孤苦无依,加上领导和群众的盲目城市化追求,表象的秩序在进入农村,而传统农村生活的哲理——严密生产关系统筹下和睦自由的发展在逐渐消散。

由于此次竞赛项目提供的机会,我们的小组可以针对新农村的发展现状对重庆周边虎溪镇和曾家镇等地的新农村示范点进行调研。结果是喜忧参半。上述农村的症结自然存在;自然村中仍然富有乡村气息;全部为农民自建住宅;经济水平较差的乡亲们合院而居,院为晒坝等农忙之用;较为富有人家偏爱独院而居。院院相邻,成为村落组团。采访可知这种聚居方式受到欢迎,邻里之间关系融洽,“红白喜事都一起参加”,且自主性强。宅基地范围内,有节余则随意加建;院落形态比较自由、丰富。院落界面山寨特色浓厚,建筑立面五花八门:欧派风格、中国传统、现代简约、折中主义等等。可反映出农民兄弟依照自己意愿追求理想生活的可爱之处。若建筑师能加以引导将成为村镇建设中积极性很强的自主力量。而所谓新农村示范点的状况不甚理想:城市社区般的多层住宅小区,限于经济条件区域内活动设施寥寥无几,配套设施不完善。除“会所”里的麻将声不绝于耳,不见公共生活,俨然荒郊孤城的景象。

4 竞赛设计

本案项目黄金村位于南江县城西郊,辖3个农业合作社,365户。全村幅员5.9 km2,土地8 850亩。黄金村由于紧邻南江县城,受县城经济辐射和带动,产业结构多样,农民收入稳定,可以承受较高的设计理念和维护发展。新建居住区基地位于丘陵南坡,北高南低,坡度平缓,海拔在385 m~420 m之间。由于丘陵较小,坡度变化不均匀。

整个方案以山地院落农居环境为中心思想展开设计。各中小院落可视为具有点、面性质的规划元素,在街道、巷道、步道等线性空间元素的串接下以两个社区景观大院为核心,共同构成此次规划体系。总体布局上道路与地形结合,主要处理30 m高差。车行道保持与等高线平行。房前屋后巷道以及组团内步道解决竖向交通,由此形成交通网络。一级干道主要为原道路改扩建整合而成,围绕村落布置。二级道路包括村中横贯东西的两条车行道,主要用于机动车到户。三级道路为各类步行道和巷道,分布于各组团和景观带之间。依需求综合考虑将用地分为居住区、公建景观区、养殖区和种植区,见图1。

村落北向出入口之间设置景观带,主要用于绿化、公建项目和形象展示。南北轴线上依地形变化设置由各平台组成的景观带,用于连接村口景观区和村尾养殖区,形成景观体系。基地西南条形区域高差过大不宜修建,辟为种植绿化区。景观带可以看作是村中大院,全村聚会、活动和商业关系的中心。

户型采用农民喜爱的联排独院式农宅。院落体系由小到大包括:后院、中庭、前院—晒坝、组团院落。这些院落除前述人际交流的核心意义外,亦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各自对应相应的功能。后院设养殖棚供副业所需,沼气池提供废物解决办法和绿色能源。养殖棚和沼气池结合设置亦可互利。中庭位于餐厅和客厅之间,形成后院、餐厅、庭院、客厅、露台的一层居住轴线。这样在加大进深的同时极其利于组织穿堂风,并进一步形成建筑小气候。

中庭成为单体建筑功能、空间组织的核心,并与餐厅、客厅结合成家庭活动中心。视线、声音、气流的相互渗透成为它们之间的联系纽带和互利方式。由于四合院过于封闭,把单户设计成三合院,邻里之间镜向对称的两个三合院围合成大四合院。在一层以片墙、冷巷隔断,可明显感觉到加强院落外向性的同时影响了私密性和热工效果。

由于宅基地等因素的限制,将公共性强的前院分离出单体户型,由几户人家共同围合成前院大空间,并在这里处理高差。其中安排晒坝为空间主导因素。然后以几个小组团依总体规划串接成大组团,并注意公共院落的开放性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5 结语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住宅和住区中广义的院落空间在具有重要建筑功能、人文意义的同时对农村人际、社会关系的和谐亦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当代建筑工作者在农村建设中的可用武之地。而在农村城镇化的同时要避免农村住宅的盲目城镇化,形成农村自身的地域特色。在绿色科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同时,注重农村社区管理、维护和指导。长远的和谐需要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的关注。

[1] 李东君,查 君,许 伟.公共生活与“新农村”建设[J].建筑学报,2007(4):89-91.

[2] 马全明,许丽萍.天井在住宅生态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学报,2007(11):236-238.

[3] 陈 峰,王中民,张 倩,等.新农村建设中沂蒙农居建筑的保护性创新[J].建筑学报,2007,35(6):85-88.

[4] 朱建达,陈珍珍,徐国平.程墩村住宅需求调查与分析[J].建筑学报,2008(4):121-124.

[5] 赵衡宇,胡晓鸣.基于邻里社会资本重构的城市住区空间探讨[J].建筑学报,2009(8):371-373.

猜你喜欢

院落空间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院落(外二首)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院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