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诏古都 魅力巍山

2010-11-04字如方马丽琳

时代名流 2010年7期
关键词:南诏彝族古城

字如方 马丽琳

入刊理由:

巍山,是物化了的南诏历史与流动着的民族风情的和谐统一。在巍山,踏访田野,走村串寨,寻历史古迹,“似遍地英雄下夕烟,仿沧桑大戏过眼底”,走天之涯,涉路之遥——红土高原的奔放,彝族人民的豪爽,回族人民的好客,丝绸古道的古老,巍宝灵山的祝福,红河源头的热情,南诏古国的歌韵……世代居住于此的古城人,及他们所创造的舒缓而平静的生活方式和深厚的历史文化,铸就了这个城市永生不灭的灵魂。这座今人与造物主默契相偕、有生命有灵魂的古城,她从来没有拒绝过外面的世界,总是以特有的宽容和包容精神接纳外来的文化思想,总是以温文尔雅的微笑和宽容的胸怀迎接客人的到来。

51公里长的关巍公路,无疑是大理州巍山县日新月异建设步伐的一个缩影。它历经了从无到有、由差变好,从好变优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巍山经济的飞速发展。巍山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和故都,历史上的茶马古道重镇。关巍公路东边的隆庆关,至今仍清晰可见的深近20公分的马蹄印窝,见证了马帮在巍山历史上的辉煌,那一串串镌刻进巨石深处的马蹄印窝,所散发出的古老而凝重的时光气息和历史气息,正在向世人无言地诉说着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风骨。而今,桑田沧海,物换星移,那段历史已然向着岁月深处盘亘而去。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部,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上段。东与弥渡县相连;南和南涧彝族自治县接壤,并以漾濞江为界与凤庆县毗邻;西与漾濞彝族自治县、昌宁县隔江相望;北与大理市一岭相通。巍山县城位于巍山盆地南端,海拔1720米,东距昆明400公里,北距大理51公里。四周由奇秀的群山环绕,西有红河之源阳瓜江纵贯全境,自古就有“一水抱孤城”的美誉。

巍山是云南最早设置的郡县之一,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設邪龙县。唐初,建立了显赫一时的西南少数民族政权——南诏国,历时250多年。宋代设开南县,元代设蒙舍千户所,明清两朝设蒙化府、蒙化直隶厅等,民国设蒙化县,1954年改名巍山县,1956年成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作为南诏古国的故都,清代御封的“文献名邦”,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仅有的民族文化生态最为和谐的古城之一——巍山,是滇西乃至云南地域内人群体及其南诏文化演进传播的重要载体,是红河源头历代各民族群众文明进步的集中标志和表现。学者、诗人曾赞誉南诏文化的浑厚,说它犹如一颗颗璀璨的钻石撒落在亚洲文化的十字路口。

“北有平遥,南有巍山”, 2010年9月中旬,中共巍山县委书记张继霖、巍山县人民政府县长常耀辉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南诏古都、彝祖故里、道教圣地、鸟道雄关、红河之源、和谐回村”是巍山的六大名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献名邦”、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彝族打歌之乡、茶马古道重镇等多项桂冠,赋予了这片土地无比神奇的魅力。

千年南诏古都历史文化名城

穿越重重历史云烟,走进巍山古城,陌生而久远的年代似乎正迎面而来,那历史的深度,令人敬畏而痴迷。记者在由土木院落杂沓交错组成的古城街道上漫行,暗发思古之幽情,寻找南诏古国昔日的荣耀与沧桑,追寻生存了数百年的南诏古国的遗迹。

“巍山历史悠久,开发年代较早,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据张继霖介绍,巍山至今现存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多达14处。春秋战国时期,属滇国地。远在西汉元封二年(公元109年),中原王朝在云南首置一郡二十四县,巍山就是当时的邪龙县,属益州郡。唐代,六诏兴起,巍山属于蒙舍诏(又称南诏)领地,始祖细奴逻于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在巍山建立都城。后经逻盛、盛逻皮、皮逻阁数十年的发展,在唐王朝的帮助下,皮逻阁统一了六诏,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迁都大理太和城。至此,南诏在巍山经营的时间长达90余年。

行走于古城中,无处不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陈迹,早在唐代初年,蒙舍诏主即劝民众读汉书,敦崇八行。南诏中、晚期创作了《南诏德化碑》、《南诏奉圣乐》、《南诏图传》等,同时大规模建造了众多寺庙宝刹。明洪武年间建盖孔庙办庙学,明清两朝设文昌书院、文华书院、崇正书院、南社学、北社学等,讲学授课之风盛行。明清时,蒙化有进士23人,文举220多人,武举30多人。因人才辈出,被清廷御封为“文献名邦”。巍山文脉传承,198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巍山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国务院公布列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巍山文物古迹众多,风景名胜荟萃,不胜枚举。馆藏文物有3000多件,其中有多件国宝级文物,各级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处,2005年,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2项。”张继霖告诉记者,至今,古城内还保存明清时期的书院、社学、楼、阁、寺、庵、宫、庙、亭、坊、塔等古建筑20余处。

这是一个历时久远的传奇。

不管怎样,当读了记录巍山历史的地方志,听了中共巍山县委书记张继霖、县长常耀辉娓娓道来的历史,加上亲身寻访后看到的现实,给记者一个强烈的印象:这是一块会长根的福地,这里的历史没有睡觉。

巍山,因为有着南诏历史,便也附上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文色彩也有了自己的独特体现。今天,在这里生活的原住民族多爱讲述千年前的南诏历史,讲述先祖金戈铁马的辉煌故事,慨叹沃土造福,培育了一方圣贤人杰,创立了一个南诏王国。

瑰丽民族风情古朴自然村落

云南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民族众多的省份,而巍山是云南多民族多种宗教信仰和谐共存的地区之一,在这块土地上,世居有汉、彝、回、白、苗、傈僳等民族。

彝族是最早在巍山地区生活的土著民族,彝族踏歌的历史源远流长,踏歌又称打歌,是歌、舞、乐融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巍山,无论是山顶丫口、田间平地、农家场院或是庙宇殿堂,每一个彝家山寨都有打歌场。

巍山彝族的山歌内容丰富,格调多样。内容有反映彝族历史的古歌,有歌唱幸福美满生活的山歌,有祭祀亡灵的哀歌,也有表达男女情爱的情歌,而情歌内容最为丰富。

巍山彝族的歌会俗称“对调子”,它始终与彝族的信仰、民族节日、民俗活动或重大社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彝家户户有火塘,彝山处处是歌场”的壮观场景。不少青年男女,就在“对调子”过程中结成终身伴侣。歌会场上调子此起彼伏,与人声、笑声交织,往往通宵达旦。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是巍山的火把节,原为彝族传统节日,后成为全县民族节日。火把节源于彝族人对火的崇拜的祭火神仪式。这一天,家家户户忙着杀鸡宰羊,备办美食佳肴。人们用各色彩旗,火把梨、花红一类果子,用松明、天门冬藤子精心装扮火把,并在上面插一个火把头——俗称“扎火把”。日落西山,夜幕降临时分,人们从四面八方拥入城内“逛火把”。县城内主要街道上火把齐燃,爆竹喧天,火树银花,一片沸腾,各族人民身穿盛装,围着火把起舞,在米酒飘香的节日里享受幸福的生活。

回族是巍山又一主体民族,元代时期随忽必烈大军进入巍山。巍山境内有回族村寨子21个,建有22座清真寺,是中西方建筑文化艺术交融的结晶,其中,东莲花村是纯回族聚居的自然村,位于永建镇坝子的中央。该村形成始于明洪武年间,具有悠久的历史。时至今日,村内尚有保存完好的中式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一座、角楼五座、具有明清风格及回族文化特质的古民居22院。2008年10月被国家文物局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最宜人居环境休闲旅游胜地

巍山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光照充足,是最适宜人居的旅游胜地。”常耀辉这样来推介巍山。

常耀辉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巍山有至今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建筑格局的巍山古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巍宝山,有鸟道雄关、红河源、回族村落和清真寺群、山龙山于图城遗址等景区景点,还有许多风味小吃、地方特色产品等资源。

巍山古城东靠文华山,南有巍宝山和锦溪河,西有阳瓜江,形成山环水抱态势和群山拱城的格局。巍山的“古”,其重要的标志就是拱辰楼。它建于明洪武年间,当时城方如印,备極坚固,据说是比北京天安门还要早27年的古城主体楼群之一。仰望楼檐,分别高悬“魁雄六诏”“万里瞻天”的巨匾。下层四面设栏,南北两面有城牙,登上二楼,南可见巍宝山,北可望苍山积雪,西可见红河源水,东可望鸟道雄关。观城南民居,灯影尽现眼前,光亮的街道直达城中星拱楼,两楼略有错位,当地人说这是因为避风水的原因。现在,在这楼的大殿里还能观赏到南诏洞经古乐的表演。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写道“蒙化城甚整,乃古城也,城中居庐亦甚盛……是反胜大理也。”近代专家学者考察巍古城风貌后也赞不绝口,提出了“北有平遥,南有巍山”的称誉,2008年9月巍山县与山西省平遥县缔结为友好城市。

巍山古城内至今保留有24条街,18条巷,总长14公里多。街巷星罗棋布,纵横交错,保留了明清棋盘式格局,街道宽窄有别,体现了道法自然的营造观,古朴清幽,给人以深沉凝重之感。一些专家学者考察巍山古城后赞叹不已,认为“巍山古城风貌如此完整,在云南乃至全国均属少见”。

夕阳西下,记者跟随张继霖漫步于古城古朴、典雅的老街,享受缓步慢行的乐趣,顿感乡俗之可亲。在这种地方,人们不会感到身在他乡的孤独与陌生,小吃店、理发店、兰花园、客栈、马具店、棺材店、碑刻店、对联店、大大小小的茶馆一应俱全,古风犹存,亲切怡然。古城里的民居庭院保持有明清建筑风格,老房子、古殿堂,是古城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无论大户人家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还是平民百姓的小宅小院,皆家家长树,户户养花,尤以兰花为多,素有“满城朱兰风亦香”的赞誉,体验和感受这种悠然闲适的生活亦是一种无尽的幸福。

离县城十多公里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道教名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南诏发祥地巍宝山上,古木参天,苍松翠柏中掩映着依山就势、布局严谨的头天门、甘露亭、报恩寺、巡山殿、文昌宫、主君阁、玉皇阁、青霞宫、长春洞等二十四座宫观殿宇,重檐叠阁,穿云抹雾,雕梁画栋,伴着奇花异草的芳香,伴着天籁袅袅的祝福,各自显示着神秘而独特的韵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山势挺峻,满山古树葱茏,山中地涌青霞,花放异彩,古人认为山中有宝气,故名巍宝山。

这是一片风水宝地。重重山,重重树,山阶幽寂,四顾苍茫。站在巍宝山上,只看到山山水水,生生息息,千年如是。传说太上老君曾在巍宝山点化细奴逻,南诏土主庙于唐开元二年(714年)在巍宝山建成后,彝族土主崇拜由此开始。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各地彝族都会来这里祭祀,使巍山成为中国彝族祭祖圣地。

走进巍宝山如同走进了古老的艺术殿堂。20余座明清时期的道教宫观,雄伟庄严又不失灵秀。这些全真道士们做功的修炼场所,今天仍吸引着不少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经常演奏洞经音乐的长春洞、文昌宫等道观,更让人大开眼界。听着优美动听、庄重典雅的古乐,油然而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受。巍山洞经音乐既有宗教音乐的风格,又有宫廷音乐的遗风,还有江南丝竹的韵味,更有巍山民族民间的音乐特色,形成了庄重典雅、委婉细腻、深沉古朴的音乐风格。

置身于巍宝山,恍若进入了自然植物宝库。遍布19.4平方公里景区的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默然静立山中,到处古树参天,遮天蔽日。林海中分布着有上千年历史的高山栲,枝干挺拔粗壮;兰科、樟科等古老植物,幽香淡雅,清秀端庄,给人以高贵圣洁之感。徜徉于林中石径,森森古木荫翳其上,抬眼凝望远山,缈缈烟岚迷离其巅。悠悠岁月,古道连绵,心中不觉有了无限遐思。美丽的巍宝山,天然地形成了“天门锁胜、拱城远眺、美女瞻云、龙池烟柳、山茶流红、鹤楼古梅、朝阳育鹤、古洞藏春”八大盛景,自古享有“巍宝天下幽”的赞誉。

“道可道”。是我道,非我道。山风弹奏着万顷松涛,把古老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古老的艺术,舒展成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解读巍宝山,会闻到山风里裹着的具有灵性的历史气息,甚至拾阶观景的脚步都有一种沉重感。

推进巍山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巍山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大县,是国家扶持工作重点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巍山县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平安巍山为目标,坚持‘强化基础、优化环境、调优结构,壮大支柱,和谐稳定,加快发展的思路,聚精会神搞建设,克服了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张继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据常耀辉介绍,经过全县31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巍山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2009年巍山全县生产总值193795万元,增长10.5%,财政总收入15456万元,增长11.05%,固定资产投资突破7亿元大关,达71703万元,增长30.04%。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24579万元、增长12.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166元、增长10.48%。

旅游产业是无烟产业。巍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风光神奇秀美、民族风情古朴独特,具有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常耀辉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共巍山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文化立县、旅游兴县、和谐安县”的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以“一城一山”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在访谈中,常耀辉不止一次提到巍山的低碳旅游发展。他告诉记者,巍山近年来坚持以自然生态为本,历史文化为魂,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旅游与文化的互动双赢。截至2009年底,巍山全县已建成核桃基地面积58.34万亩、华山松21.9万亩、红雪梨4万亩、茶叶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7%。巍山立足文物众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的实际,通过挖掘南诏文化,成功举办了首届“大理巍山•南诏文化节”,打响了南诏古都、彝祖故里品牌,有效避免了旅游开发中的大拆大建,努力做到低碳环保,将低碳和节能环保意识融入旅游工作中。

2000年10月以来,中共巍山县委、县政府在上级支持下,制定了“以南诏文化为主线,保护开发利用古城、古街、古遗址、古庙、古乐”的发展思路,按照《巍山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及《保护规划》,加大投入,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性开发。

2006年4月,张继霖到巍山县任县委书记,他是推动巍山保护开发的又一个接力者。走在棋盘式建设格局的县城中,他暗自思忖:巍山古城还有较大的保护发展空间,但最大的问题是,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哪里能请得“高人”来帮助完成这个事关重大的规划设计呢?

经过四处寻访打听,几经辗转张继霖用自己“上海搬贤”的决心和诚心请来在国内古城保护规划方面享有很高地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上海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出山”。经反复考察研究,编制完成了《巍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并通过了国家级专家评审。“自2000年以来,巍山县先后投入了近5000万元,分期实施了南诏古街恢复重建项目工程,同时,依托巍山火巴肉饵丝、过江饵丝、一根面、米粉等名特小吃丰富的实际,完成了‘巍山小吃街一期规划建设,精心打造和树立了‘吃在巍山品牌。”

中共巍山县委、县政府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红河源保护管理条例》。投资110多万元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昭忠祠、文昌宫和东岳宫进行了维修。围绕把巍山建成“在海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在省内有较强吸引力”的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低碳旅游胜地的目标,以一城(巍山古城)、一山(巍宝山)、一村(东莲花村)、一源(红河源)、一关(鸟道雄关)为重点,着力打造好“南诏古都、彝祖故里、道教圣地、鸟道雄关、红河之源、和谐回村”六张名片。

悠然漫步在这千年前的阡陌古道上,纯诚感受到这座具有丰富文化积淀的南诏古都作为中国和世界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历史终归是历史,我们曾经拥有的也会成为过去,但我们必须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传承人类宝贵的遗产,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采访结束时,张继霖如是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30余年来,巍山2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孕育着希望,虽历经千百年沧桑风雨,仍然焕发出勃勃生机,此时正待洗涮去满身风尘,向着更为艰辛更为遥远但也是更加美好的旅途前进。

责任编辑:王丽

相关链接

张继霖简历

张继霖,汉族,研究生学历。1982年1月参加工作,198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理州永平县人。先后担任过永平县厂街乡柳树大队文书;永平县原厂街区委副书记;永平县永和乡党委书记;永平县经委副主任、主任;永平县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2006年2月至今任中共巍山县委书记。

常耀辉简历

常耀辉,彝族,研究生学历。1981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理州漾濞县人。先后担任过漾濞县物价局局长、计委副主任;漾濞县河西乡乡长、党委书记;漾濞县发展计划局局长;漾濞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2008年1月至今任中共巍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猜你喜欢

南诏彝族古城
古城西南两座桥
兴城古城:明朝最后的关外孤城
唐代“骠国献乐”背后的秘密,一场以献乐为名的救国运动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韦皋经略西南始末
论韦皋在南诏归唐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