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的强国之路
2010-11-03乔新生
■乔新生
寻找中国的强国之路
■乔新生
这些讨论充满着政治意味,也充满着感情色彩,但唯独缺乏学术的气息。中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所以,中国的学术界还没有做好大国学者的准备。
乔新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最近,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首席委员、前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那种认为中国“强大”后会变得“强硬”的担心既无依据,也没有必要,关键要看我们的实际政策和行动。
这是关于中国国际定位的最新观点。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朝野开始对中国的国际定位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衍生出许多似是而非的命题。譬如,有些学者认为,大国不等于强国,中国是一个大国,但不是一个强国;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是一个从未奉行对外扩张政策的国家,即使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中国也不会制定对外扩张政策;甚至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决定了,中国有可能未老先衰,解决中国国内的问题,始终是执政者关心的头等大事,中国不会实行强权政策,更不会奉行霸权主义。当然,还有相当多的学者忧心忡忡,他们认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土分裂的大国,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标志,就在于是否能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中国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大国。
这些讨论充满着政治意味,也充满着感情色彩,但唯独缺乏学术的气息。中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所以,中国的学术界还没有做好大国学者的准备。面对一些西方新闻媒体设置的重要议题,中国学者难免会进退失据。
讨论中国的国际定位,必须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如何确定大国和强国的内涵和外延?假如按照人口总量结算,那么,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假如按照经济总量计算,那么,中国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可是,假如按照人均生产效率计算,那么,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弱小国家;假如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计算,中国在世界排名跌落到100位以后。这样的国家怎么能称之为大国呢?
更重要的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仅要看国力,同时也要看居民的经济实力。实行不同财政政策的国家,经济实力是完全不同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上个世纪中期实施分税制改革之后,绝大部分税收上缴中央政府,所以,中央政府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中国的核心城市建设一座座令人瞠目结舌的高楼大厦。这些美轮美奂的建筑,很容易让西方国家产生错觉,以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大国。其实不然,中国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非常大,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相对贫困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进一步增多的趋势。即使在中国的城市,贫富之间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极少数人拥有绝对数量的财富,而绝大多数人由于缺乏社会保障,很难进入中产阶层。
总而言之,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仅仅看经济总量,也不能仅仅用人均GDP来衡量,而应当考察这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所谓国际大国,在笔者看来至少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标准:首先,必须建立与财富分配相适应的国家宪法体制,每个公民都可以参与国家资源的配置,参与决定国家的公共事务;其次,整个国家的组织架构应当是科学合理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由宪法来决定,地方政府之间只有协作关系而没有竞争关系;第三,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受制于国家的法律,在没有经过立法机关批准之前,政府不得实施宏观调控,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和整个国家的经济走向;第四,中央政府的权力受到绝对的约束,除了国防、外交等少数权力之外,中央政府不得对地方经济事务指手画脚,更不能无偿调拨各个地区的经济资源;第五,地方政府是建立在社区自治基础之上的国家机关,地方政府官员不得损害社区居民的利益,地方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都必须征得社区居民同意。社区居民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界定公共利益,地方政府不得以公共利益为理由,随意处分居民的财产。
所谓国际强国,在笔者看来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首先,国家必须拥有足够的财政实力,确保国家的军事国防外交正常运转;其次,必须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规则的主导权和充分的话语权,在单边主义逐渐式微的转型时期,国家必须能够在国际社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制定或者修改国际公约,参与讨论国际重大问题,充分反映本国公民的意见;第三,必须有完整的政府组织架构,在关键时刻可以动员国内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应对国际国内重大危机;第四,必须能够主导地区事务或者国际事务,在联合国乃至区域合作组织中,扮演领导角色;第五,必须在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不断地在国际社会寻求共识,凝聚共识,以共同的价值观念,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按照上述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国际定位,我们不能不这样描述: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仍然处于十分脆弱的状态。虽然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结构存在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日渐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国,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强国,而是一个靠着勤劳积累,购买其他国家债券提高自身形象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或许刚刚摆脱一定意义上的殖民地国家形象,但是,由于外贸依存度过大,所以,中国是一个处于中下游地位的国家。
其次,中国如何改变自身的形象?当前中国的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居民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而增长。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分配模式存在缺陷。中国要想改变自身的国际处境,必须首先敢于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中国至少要做好以下事情:第一,中国必须重新寻求共识,凝聚共识。中国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修改宪法重新加以思考。中国当前经济存在的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增长方式不科学。譬如,中国的房地产改革,使得许多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两位数。可是,房地产改革非但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反而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导致许多居民不得不将大量的财富用于购置房地产,从而导致中国的内需严重不足。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会出现泡沫化现象,必然会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失去速度。事实上,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几乎在每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把调整经济结构放在首要位置。政府的改革只能在增量上做文章,当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必然会出现结构失衡的现象。中国的执政者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首先进行行政体制改革,自下而上建立一种崭新的决策机制,并且由决策者深入民间,重新寻求共识,凝聚共识。
中国的改革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改革初期决策者设定的目标,但现在看来,整个社会分化日益严重,国家资源向少数人集中。所以,中国的执政者必须重新开展改革目的的大讨论,让人们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并且为执政者实现目标建言献策。
第二,中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在地区乃至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大国和强国,而是因为整个国际环境发生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出现了特殊情况。在世界贸易组织内部,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与传统的市场经济国家之间重新展开冷战,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传统的农产品、工业加工制成品的贸易方面,希望争取更多的利益;而传统市场经济国家则希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国际金融贸易服务规则,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与传统市场经济国家之间利益冲突的“新阵地”。近些年来,由于中国的贸易增长过快,引起了发达国家的压制,也导致其他发展中国家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中国作为一个后来者,存在诸多后发劣势。在国际市场瓜分完毕的大背景下,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不仅仅表现在经济贸易领域,还表现在领土、领海、领空等诸多领域。中国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系呢?
中国周边许多国家要么是美国的保护国,要么曾经是苏联阵营的成员。苏联解体之后,几乎所有的周边邻国都纷纷倒向美国。他们为了表达对美国的忠诚,不约而同地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虽然近些年来这些国家试图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列车,分一杯羹,但是,他们宁愿看到一个四分五裂弱小的中国,也不愿看到一个民族昌盛的大国乃至强国。正是在这样的心态支配下,中国周边国家越来越习惯于借助于国际社会的力量与中国抗衡。这种在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恐怖平衡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因此,中国既要改变传统的“中央大国”的心态,认真对待中国周边国家;同时也要防患于未然,通过合纵连横,逐步改变中国的周边局势,为中国居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最后,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不少关心中国问题的学者,对中国国内的经济感到忧心忡忡,也有一些社会学者把中国的社会矛盾描述为不断崛起的既得利益阶层与中下层之间的矛盾,甚至还有一些法学工作者把中国的社会矛盾简单地归纳为权力与权利之间的矛盾。在笔者看来,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必能够切中要害。当下,少数特权阶层获得土地使用权,然后以房地产开发的方式,从中牟取巨额利润。凡是取得土地的既得利益者,都可以通过土地开发利用,源源不断地获得丰厚的利益。所以,中国当前的社会矛盾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或者效率问题,而是一个在资源再分配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由是,我们不希望中国学者为了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而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我们也不希望普通中国公民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心,而笑纳某些国家送上的桂冠。我们更不希望历史学家咬文嚼字,为中国当代盛世寻找历史依据,我们更不希望经济学家放弃人本思想,追求梦幻般的经济统计数字。只有正视当前的危机,确立正确的国际定位并付诸有力举措,中国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大国或者世界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