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育局长眼里的理想教师
2010-11-02郭志明
郭志明
我在教育局任分管业务的局长已经十年了,与很多一线教师有过接触,听过上千节课,参与了名师培养工程等工作,也主持过一些有关教师现象的座谈会,当然,更重要的是我担任行政工作前,有整整18年的从教经历。我经常与一线教师评课、交流,与校长们、教研员们讨论今天应该怎样做老师,也多次在管理人员培训班、教师培训班上作讲座。现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执行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指令,沉静下来,我在思考:在一个教育局长的心里,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一、理想的教师必须具有“大家之气”
教育工作是“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的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它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一位理想的教师,他要充分认识教育工作的崇高和伟大,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教育工作,坚守一种信念,履行一份承诺,责无旁贷,义无反顾。
1.理想教师要有“职业自豪感”
教育工作实在太重要了,她关系着孩子的发展、家庭的幸福、民族的未来。可以这样说,没有哪一项职业像教育这样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举足轻重。做教师就要像孔子、陶行知那样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胸襟和气魄,以教育工作为至要,以教育孩子为天职,百折不挠,始终有一种自豪感,一直充满热情地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努力奋斗。理想的教师真的不计较所谓地位的高低、利益的多寡,不在乎别人的议论、社会的偏见,一切有利于教育的事就兢兢业业地去做,以苦为乐,其乐融融。
2.理想教师要有“职业哲学感”
教育面对的是性格各异的学生,教师会经常碰到棘手的问题,经常感到无奈,经常产生烦恼,弄不好还要发火。因此,理想的教师必须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碰到问题能够冷静应对,分析问题客观辩证,思考问题全面细致,处理问题有理有节,表现出一种大度。工作中的全局与局部、难与易,学生中的所谓优秀生与问题生,应对突发事件的主与次、重与轻、急与缓等,要能从容不迫,应付裕如,游刃有余。哲学头脑对一个人非常重要,它促使人辩证地看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败是成功之母、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3.理想教师要有“职业大局感”
教师一般是教一门学科,可能还会做一个班主任,这当然是相对合理的分工。但由此带来的弊端也比较明显,就是大家容易把眼光就局限在自己的学科、自己的班级上。为此,教师一定要避免目光的狭隘,而要尽可能地站在一个年级、一个学校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识大体,顾大局。学校作为一个单位,工作安排上总有轻重之别,学校也总有一些突发的事情,一个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他就是这个单位的一个家庭成员,他理应理解学校工作的实际,应该帮助学校解决一些“燃眉之急”。
二、理想的教师必须具有“大爱之心”
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我们对教师“爱心”的理解不能过于狭隘。古代宗法社会把教师纳入“天、地、君、亲、师”的序列,应该说,教师的地位是很高的。而从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来看,教师在社会的文明和发展中的价值也是十分重大的。从这个角度谈教师要有“爱心”,我认为不能只局限在对学生的“爱”上,而应该是一种“大爱”、博爱。
1.对祖国有儿女般的情怀
一个理想的教师,对祖国必须有儿女般的虔诚,因为他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国家的利益连在一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国家利益”,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处处维护国家的形象。现实中,我们有些教师常常忘记自身的形象,因某些小的利益关系而发牢骚,数落对现实的不满,在学生中造成不好的影响。长此以往,教师不仅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更与自身所担当的角色严重乖违,难以完成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任。当祖国遇到灾难的时候,他可能会做“范跑跑”;当祖国面临灭亡时,他也不会像都德《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一样。
2.对生活充满热爱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首先必须热爱生活,充分享受生活带给人们的欢欣:春夏秋冬,他享受时序更替的四季美景;雨雾雷电,他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巨大魅力;社区活动,他怀着巨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公益事业,他尽其所能不吝付出。在理想的教师身上,我们总能感到那样一种热情,感到他是那样充满活力。凭着这份热情,他能充满乐趣地做好教育工作,并能以自己的热情去感染他的学生及周围的人,他能把教育工作主动地与社区联系起来,与生活融汇起来,从而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充满活力。
3.对家长像春天般的温暖
对理想的教师来说,他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也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家长,不管他们地位高低、职业优劣、贫富悬殊、素质高下。家长也是教育者,只不过他们与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不同。理想的教师要十分珍惜家长这一教育资源,充分地尊重家长,不能把孩子教育中暴露的问题都归咎于家长,一味地去批评、责怪家长,而要详细地了解情況,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努力形成教育的合力。绝不能对家长颐指气使,动辄以训斥的口吻对待家长。教师要有“博爱之心”,不把教育的眼光拘囿于学校和学生,而是善于把教育与社会、家庭很好地结合起来。理想的教师要用一颗博爱之心,以孩子为轴心,画好一个教育的圆,充分集聚各种教育要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教师也才能真正做到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三、理想的教师必须具有“大容之情”
学生是千差万别又千变万化的。理想的教师必须以博大的胸襟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去教育和培养每一个学生。
1.要理解学生
理想的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的朋友关键是尊重并理解学生,千万不能把自己看做是居高临下者,对学生提什么要求、发什么指令,应该充分考虑是否合理、恰当,考虑如果自己是学生是否能够做到。一些教师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并不是他不敬业,而是他太把自己当教师了,在那里对学生一味地指手画脚。比如,有一位非常负责任的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求学生每天抄一篇优秀习作,学生非常不耐烦,私下里议论说你每天也抄一篇试试看。也许教师是好心,但就是因为不理解学生,可能适得其反。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很负责任,一股脑儿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学生常常做到深更半夜,效果却不理想。
2.要等待学生
教育学生要有一种耐心。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等待,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要按照人的发展规律,让孩子慢慢地成长,不能恨铁不成钢,更不能拔苗助长。有一些教师缺乏教育的耐心,功利色彩太浓,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孩子达不到要求便严加训斥,甚至去体罚或变相体罚。我们说,世上的路千万条,对孩子来说,总有一条道路可以抵达幸福,关键是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耐心,等待孩子找到那条路,或为孩子找到那条路提供帮助。
3.要发展学生
作为理想的教师,要特别善于激励那些有独特思想和创见的学生。必须明确,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套孩子,而是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长,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质,让他们在教师的有效引领下,顺着自己的个性自由地发展,让其个性充分地张扬,并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四、理想的教师必须具有“大博之才”
不管怎么说,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知识的化身”。在学生眼里,他要努力做到“无所不知”,更要做善于学习的楷模。
1.要努力成为“通才”
理想的教师要尽可能避免知识的单薄化,要努力涉猎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科学发展前沿,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有厚度,更有立体感,从而让学生也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教益。唐代白居易有一首诗叫《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一般教师容易只从意象的角度,欣赏作者把春光具体化(借桃花显现)、春光拟人化(可转来躲去),现出作者的一片诗心、一片童心。但如果从综合的角度看,就不仅于此,为何在庐山花期先后有异,这又要用到气象地理知识:这就是所谓的“气温垂直差异”,一般地说,气温随地势高度的上升而递减,高度每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oC,所以导致美景的出现。而如果从哲理的角度思考,客观世界丰富多彩,富于变化,许多美好的事物这里没有,不等于它就消失了,其他地方可能还依然存在着,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就是辩证法。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会更全面,更辩证,也更有意义。
2.要充满教育的智慧
教育需要智慧,理想的教师应该是智慧型教师。一方面,他要努力成为设计师,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角度独特、路径清晰,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要有职业的聪慧,善于敏锐地抓住教育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善于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充分彰显教育的功能。有一年,霍懋征老师接了个“差班”。第一堂上课的铃声响后,只见教室的门半开着,学生们一个个侧身而入。霍老师走到门口,抬起头,伸手从门上取下了一把笤帚。她走上讲台,微笑着说:“这是谁的主意?这个同学很聪明,如果他以后能把这种聪明用在学习上,一定会是个好学生。”然后又亲切地告诉孩子们:“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发现门上有‘鬼的吗?我是从大家进门的姿势发现的,这就叫善于观察。”在学生们发出一阵惊讶声之后,霍懋征老师又说:“其实,现在我已经观察出来是谁干的了,他现在一定很后悔。”当天下午,那个同学找到霍老师,承认了错误。
3.要具有实践开发能力
不管从事什么学科的教学,教师都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教学中凡是能够或必须操作的内容,都应积极进行操作,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坚决避免将分组实验改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改成黑板上板演的现象;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普及,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培养运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努力做到得心应手。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种信息平台,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不同学科的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科特点和各自优势、特长,努力开发课程,努力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实用、更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创造条件。
五、理想的教师必须具有“大真之性”
理想的教师在理解教育、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当然有自己的思想、思路和思辨,这种独特往往就积淀成非常可贵的的个性,这种独特性应该有利于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1.在教学上要有自己的“个性风格”
同样的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喜欢,如何让学生学好,这里很有讲究,理想的教师就是能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当然,一些教师由于教学个性过于特别,不被理解,甚至受到非议,长期之后,棱角被磨平,反而丧失了教师的“率真”。其实,教育最要追求因材施教,追求各显神通,教育最忌讳“一统”的思想和模式。教師只有个性张扬,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只有各尽其才,才能获得最好的发展。现在,好多地方为了搞出模式,由一个区域设计统一的模式,再通过行政的手段强行推广。其主观的愿望是好的,但弊端也是很明显的,这就是容易造成教师的思想僵化,容易造成教师的教学个性的丧失。
2.在研究上要有自己的“钻研领域”
教学者同时是研究者,除了通常意义上的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以外,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并要努力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创造出自己的不同寻常。比如,作为数学教师,各模块都应该教得很好,但有的在几何学上有研究,有的在三角函数上有建树;有的解题速度快,有的联系拓宽的能力特别强,等等,这些独特都是教师的宝贵财富。要成为理想的教师,应该在全面提高个人教学素养的同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钻进去,读一点相关的理论书籍,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形成自己的独到之见或独立体系,获得相对“话语权”。
3.在业余上要有自己的“独特空间”
教师不能成为“教书匠”,除了教书,再也没有其他的爱好和本领。教育是个特殊的职业,特殊的职业要求教师必须多才多艺,你要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自己必须发展全面,最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方面,这能使教师具备更全面的教育素养,能带着或引导学生获得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也能使教师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优化生活品位,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使教育生活更加富有内涵,更加充满张力,也更加魅力四射,真正使教师成为人们最羡慕的职业,教育成为最崇高最神圣的事业。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朱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