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书籍
2010-11-01郭蕾蕾
郭蕾蕾/文
2006年秋天,我有幸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一位公派留学生,到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交流学习。而此次行程,成为我创作方向的一个新起点。”艺术家书籍”(Artists’Book)是我在美国学习期间的主修专业课程,同时也是我在学期间的研究方向。我在几年来的探索和创作实践中,深深感受到艺术家书籍这一得天独厚的艺术形式所体现出的艺术魅力,尤其它所具有的特殊叙述空间与功能,为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学术观念的表达提供了宽阔的领域。
书籍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印刷术的发展,使书籍在人类社会中逐渐扮演起重要角色,人们也变得越来越依赖纸张、书籍来传达思想观念。在网络与数字化技术极大发展的今天,人人都可以出版自己的书籍。强大的数码技术的介入,使得著书或完成一件美术作品易如反掌。然而,艺术家书籍所要探讨的是,作为艺术家,运用书籍形式与概念作为表达自己思想内容的艺术语言,其重要的并非遵循书籍原有的定义,做一名循规蹈矩的书籍作者去编辑、绘画一本出版物,而是完全可以打破这个载体原有的样式,形成一个新的、更能直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作品,使之成为为自己艺术观念服务的一个手段。
目前,艺术家书籍这一艺术类型,在中国的艺术界尚未被艺术家重视并广泛地采用。在艺术院校的教学科目中,虽然某些设计类专业开设有书籍装帧设计的课程,但仍属于设计艺术门类,人们对于书籍艺术的普遍认识仍停留在“书”的概念上,并没有将其作为艺术作品的一种“观念空间”来构想。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艺术家书籍如何以一种新的艺术创作类型来传达作者观念。同时,艺术的复述性又是怎样在书籍的自由空间中得以施展与体现,并结合自身创作实践来具体阐述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藉此,也希望能将艺术家书籍这一概念传递给更多的艺术家以及与文化艺术息息相关的人员。
图1-5 听说读写 数码打印 翻动式书籍形式 21cmx16.5cmx3.5cm 2008年 郭蕾蕾
1.《听说读写》——书籍的可翻阅性
此作品以书籍自身的连续翻动性来传达艺术创作观念,采用DV录制的生活影像,并截取一个时间段的静帧图像集结而成。读者翻动时会产生一种类似定格动画般的不断重复的视觉影像。同时在翻动每一册书籍时,又好像打开一个电视频道的节目,让读者在观看无声影像的同时,用心灵感受作品所传达的艺术语言与内容。
作品《听说读写》(如图)的创作想法,来源于学习英语以及母语汉语等语言文字以外的另一门“语言”——这便是心灵的感知与信息的传达。
任何一门语言的四个要素均是“听、说、读、写”四项。人们生下来首先接受的外部信息便是“听”——声音。老子说:“大音希声。”我的作品《听》中的主题是拍摄一位聋哑女孩用哑语“说”:“爱你,爱我。”我想,这个世界上,最想让人听懂的便是这些聋哑人的心声吧!就像我们用心灵感受天籁之音。接下来人们所接受的外界信息便是“说”,当一个婴儿听到母亲的声音时,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声音来回馈,并慢慢地开始重复母亲所传授的信息,学着叫“妈妈”。我在作品《说》中,运用了电视中播音员的“嘴”的形象。虽然,人们靠声带的振动以及发音器官的整体配合发出声音,而可见的外部器官便是“嘴”。固定的几千个字,通过不同组合,变成不同含义的语句运用不同的口型发出声音,人们用嘴传递着各种真善美的语言,同时又通过嘴去模仿语句或接受感情。接下来人们所接受的外部信息是“读”。从识图到识字,人们离不开阅读。在我的作品《读》中却没有任何文字。就像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曾经写到的,唐僧拿到无字经后要换成有字经,如来佛祖感叹曰:“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古人尚且缺少心悟,在今日充满信息的社会现实中,连文字都很少读的“读图一代”便更需要心灵的沟通了。作品采用人们在读书或阅读文件时的一种习惯动作,用手指划着没有文字的“文字”,一行一行地默读与感知。最后人们所要接受的能力,便是在前面三种能力基础上的发挥,将所有接受的信息传达出来,也可以说是一种信息的记录。如今人们每天坐在电脑前,双手不停地敲击着键盘,通过数字信号传达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我在作品《写》中表达的正是一种信号的书写,画面中出现的是电脑和电视数字信号传输中信号放大所产生的信息图像。
2.《东·西》——书籍的叙事性
作品《东·西》(如图)述说着东西方文化的一种碰撞,或者说是一种融合。这一作品在制作方式上采用图片、丝网印制和手绘相结合。版画技术与手工装订技法同时采用,也是艺术家书籍作品中常见的创作方式。此作品以石雕佛像大卖场的摄影图片作为背景素材,并选取画面某个局部——具有鲜明特征的石雕像作为画面焦点,透过镂空的丝网版画画面空间显现出来,形成一种艺术作品与非艺术的商品之间的交替与视觉效果反差,同时反映出东西方造型艺术的特征与文化的融合。
图1-2 东·西 34cmx48cmx3cm 丝网版画、手工线装书籍形式 2008年 郭蕾蕾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图书馆收藏
3.《ABC》——书籍作为观念的空间
艺术家书籍作为艺术的复述与观念的表达,可视作品的内容来确定其空间的大小。作品《ABC》(如图)以书籍图文并茂的形式为主要创作技法。作品中选用108个网络用语,分别借以国际著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与艺术观念,对网络用语的意义和概念均作出另一种艺术观念的复述,每一幅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观点和作者独立的艺术见解。同时,108幅作品又以多种角度和立场共同论证及复述了主题的意义,具体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形态。制作上采用了最古老的手工锁线装订的工艺技法。画面中网络用语的文字以镂空形式表现,以取得每一件作品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在多幅作品叠加时,由于每一幅作品颜色的反差,镂空部位更产生一种数字影像中的马赛克效果,并在不断翻动过程中产生变化,从而形成叙述空间的纵深感与网络交织的艺术效果。
图1 MPJ 22cmx33cm 丝网版画、钢笔绘制、手工刻版、手工锁线装订2008年 郭蕾蕾 美国洛杉机加利福尼亚大学艺术图书馆收藏
人们从小开始认字,首先是从字母顺序ABC学起。我们总是先认识实际的事物,之后再听到其发音,然后不断重复发音,不断加深对事物与其发音的对应,而后再去认知这一事物与发音相对应的文字。人类文明几千年也都是按此规律繁衍着,每一段历史时期都会衍生出很多描述其特定时代下新事物的崭新词汇。今天,网络的发展,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为了方便网络上的沟通与交流,人们不断创造出一些精简的、压缩了复杂含义或长句的缩写词汇。
图2-6 ABC 22cmx33cmx8cm 丝网版画、钢笔绘制、手工刻版、手工锁线装订2008年 郭蕾蕾 美国洛杉机加利福尼亚大学艺术图书馆收藏
例如:MPJ,其网络语言为“马屁精”。此作品中的图像部分来源于约瑟夫·科索斯(Joseph Kosuth)的观念作品《一把与三把椅子(One and Three Chair)》,作品包括一把现实中的椅子实物,一幅这一把椅子的摄影图片,而作品另一部分是椅子这一概念在词典中的文字解释。
我觉得这一作品再一次很好地诠释了柏拉图关于理念或者形式的学说。柏拉图在《国家篇》的最后一卷中作为对画家进行谴责的一篇序言里,有着非常明确的阐述:凡是若干个体有着一个共同名字的,它们就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或“形式”。例如,虽然有着许多张床,但只有一个床的“理念”或“形式”。正如镜子里所反映的床,仅仅是现象而非实在。而画家则属于模仿者一类,这里便存在有三种意义上的床,一是“理念”上的床,二是木匠造出的床,三是画家画的床。约瑟夫·科索斯也是籍此向观众提出疑问:艺术到底是什么?一个是椅子的概念,一个是对应这一概念被木匠制作出的现实的椅子,一个是摄影师对着木匠所造的椅子拍摄下来的图片——犹如绘画。而约瑟夫·科索斯将这三者同时呈现在人们面前,进一步明确了柏拉图的理念。因此,在这一幅作品中我用MPJ(马屁精)来形容这件作于1965年的观念作品,着实地、狠狠地拍了柏拉图一个“马屁”!
图1-3 窝/蜗 34cmx27.5cmx3cm 丝网版画、手工装订 2008年 郭蕾蕾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拉菲亚特大学图书馆珍本处收藏
4.《窝/蜗》——书籍以雕塑形式呈现
一件艺术家书籍作品如无特殊艺术观念的传达,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消除或削弱其自身的复数性,而更加强调其对自然形态与生命生存的复述与再复述。当然这也是艺术创作与表现中最本质的东西。但是,艺术家书籍创作并非排除复数性艺术在作品中的体现与应用。我在作品《窝/蜗》(如图)中就强化了这种“复数”性的概念,使其转化成复述的语言和艺术。
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可以被模仿、被复制,从而形成一种复述性概念。到了21世纪的今天,已经没有什么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克隆植物、克隆动物,如果没有道德观念上的约束,克隆人早已跑遍了世界。美国的社会发展模式就像是一块“版”,将“形状”与形式印在世界各国的国土上,同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多少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都要建设成像纽约一样的国际一流大都市。如今走在北京的街上,儿时记忆中的京城早已被现实中的景象所取代,再也找不到旧时的坐标,看着周遭的景象既熟悉又陌生,有时忽然感觉到自己是否身处他乡?竟然分辨不清是在北京还是上海,是在纽约、华盛顿还是东京。很显然,地域性在这个时代逐渐被消除,城市被水泥柱子和电线的森林团团围住。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小,而可供人们栖息的中心窝点大同小异,就像蜗牛的窝一样。我在作品《窝/蜗》中传达的正是这种理念。整本书页由七十多张丝网版画组成,书页按不同比例递次分割成两部分,主体部分由大到小,固定在封底并能够灵活转动的一点上,以这一点为中心可将书页一页页像蜗牛一样呈螺旋形展开,从而得到不断变化与重复的建筑楼群以及形似中国地图的地形剖面,体现了世界各地,地域特征逐渐同化的趋势;画页的另一部分也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固定在封面的纸板内侧,其形状如同大地和山脉的地球原始表面特征,形成原始与现代形态的对立。当两部分书页全部合拢在一起时,两部分又吻合出一本完整的书籍,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形态。在这件作品中,七十多张版画作为一件整体作品的元素,同时并存。
5.《道》——书籍的连续性
艺术家书籍的艺术形式有着与通俗读物相悖的创作概念,而不排除作品的故事性以及连续性的叙述方式。但是艺术家书籍作品的连续形式,必须与作品概念相适应,是贯穿作品艺术语言的延展手段,是时间与空间的整合。作品《道》便是通过这种连续性的复述表现来实现艺术观念的有机传达。
如果说自然是一种重复性的复述——就像太阳每天都照常升起,终年不变地往复循环着,而生活在阳光下的人以及地球和整个地球上的生物却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由生到死,从春到冬。人创造了时间的概念,却让我们感到生命的短暂,还有等待的漫长。时间到底是什么?是重复不断每日升起的太阳,还是日复一日变得衰老、消失、再又重生的人以及自然界的万物?
作品《道》(如图)正是描述一种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自然规律。作品采用丝网版画印制技术,在不断重复印制的过程中,使图像逐渐模糊直到消失。其主要使用汉字“道”作为观念要素,比喻人人要遵循的理法及行为道德。中国文明有五千年历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即总结出:道是宇宙运行与自然发展的规律,万物生化的法则。正像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还有孟子所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真实的世界是十全十美的,只要我们依道而行便可以听到它、看到它、了解它。如果我们做不到,背离了道行规律,那么我们是否将会使这个世界变成悲剧。
6.《天井》——服务于观念的形式拓展
此件作品采用了艺术家书籍形式中的“管道式装帧”,通过前后两个方向设置的反光镜来折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状态。现代都市人似乎居住在仙境一般,他们游离于天地之间。人们买房子就像是为自己置办“空中楼阁”,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栖息在“空”中,过神仙般的生活。正像此作品所表现的,无论或高或低,或俯或仰,所看到的始终是自己,身外之物皆为虚幻。
艺术家书籍是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以上的探讨和创作实践显然还有不成熟之处。我希望通过自己在艺术家书籍上的创作实践,使其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学术表达方面,都能够不断进步,日臻完善。我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像麦克卢汉所说得那样——书籍即将不再是个人表达的工具,而成为集体对社会的探索。
图1-4 天井 34cmx27cmx100cm 丝网版画、管道式书籍形式 2009年 郭蕾蕾 美国洛杉矶书籍艺术博览会私人收藏
图5-8 道 35cmx35cmx100cm 丝网及木刻综合版画、经折装 2008年 郭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