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
2010-10-31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02200韩彦菊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02200)韩彦菊
慢性心力衰竭是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现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1]。目前心衰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治疗目的不仅是减轻症状,而更着重于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2]。因此,笔者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开展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7月~2009年7月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02例,心功能NYHA分级2~4级,其中,男性66例,女性56例,年龄39~85岁。
1.2 方法
1.2.1 护理干预实施程序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糖尿病足知识调查问卷,结合每一个患者住院期间的自我管理能力,制订个体化的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并做好出院指导。干预实施程序包括住院期间系统健康教育、出院时指导和出院后随访指导。
首先将常规的护理程序与病人的个性特征相结合,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①讲解心衰危险因素、引起心衰加重的诱因;②生活方式的改变:戒烟、戒酒、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③运动干预:进行有氧运动,护士根据病情制订运动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适度运动;④服药干预:指导患者正确掌握用药方法及药物的副作用;⑤限盐限水干预:指导患者正确掌握钠盐和水分的摄入量,每日监测体重;⑥指导病人正确地进行自我管理:进行自我评估,避免诱发因素,坚持服药,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随访、监测体重、报告异常情况。出院时指导,即做到六会:①会控制饮食;②会识别心衰的危险因素;③会运动的方法;④会应用口服药及掌握药物的副作用;⑤会自测血压、脉搏、识别心衰的症状及简单地处理;⑥会监测体重。出院后随访指导,1个月内进行一次电话随访,门诊复查1次,以后每月1次门诊复查,患者也可随时电话咨询,依据病情再次进行教育并修订教育方案。
1.2.2 自我管理评价 出院1年后,通过自行设计的自我护理能力调查表,进行自我管护行为问卷调查,并统计1年内再次住院的次数及病死率。
1.3 统计学方法 对收集的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用±s及百分数表示。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见附表。
2.2 出院后再次住院及病死率情况 在被观察的102例糖尿病病人中,78例病情基本稳定,5人因急性心衰、呼吸衰竭死亡,11例再次住院,其原因为8人因急性心衰发作住院,3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自我护理的认识 健康教育是通过增强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护理的技能来影响其对健康的态度和行为,以达到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的过程[3]。心衰的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精神负担,而增强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控制症状和预防复发。从附表看出,护理干预后,识别心衰的危险因素、饮食控制、按时服药、合理运动、按时检查等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说明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3.2 健康教育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慢性心衰是一个慢性和反复发作的过程,导致患者不能严格遵循医嘱致使病情难以控制,病情加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4]。本研究显示进行规范化教育,即通过住院教育、出院指导和院外随访,使其掌握自我护理技巧,培养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护的能力,使之无论何时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自己的治疗计划,使疾病达到满意的控制、减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5]。改变了不良的生活方式,避免了心衰的诱发因素,从而提高了长期治疗的依从性,住院次数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心衰防治知识的认识水平和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附表 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