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托啡诺复合咪哒唑仑在区域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10-10-31许环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2期
关键词:布托硬膜外芬太尼

许环航

区域麻醉(包括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等)是我国目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然会使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区域麻醉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患者术中处于清醒状态可能是其最大的弊端。区域麻醉的术中辅助镇静镇痛是目前麻醉医生为此而采取的应对措施,然而具体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尚不很清楚,因此,区域麻醉的术中镇静值得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布托啡诺复合咪哒唑仑在区域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间ASA分级I-II级择期手术患者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18~65岁;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所有患者在区域阻滞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手术(包括下腹部、会阴部、上下肢手术)治疗。随机分为A组(布托啡诺组)25例,B组(芬太尼组)25例。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性别构成、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无心脑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

2 方法

2.1 术前用药 常规阿托品0.5 mg、鲁米那100 mg,术前30 min肌注。

2.2 麻醉过程 患者入手术室后行生命体征监测,开放静脉通道,然后作区域阻滞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麻醉完成后给药,开始吸氧(面罩吸氧,流量3L/min),测定麻醉效果,麻醉效果不能满足手术要求者不进入观察。术中补液,第一个小时内输入林格氏液500~1000 ml,以后根据需要(维持正常的血压及尿量)给入。

2.3 镇静镇痛药物的给予 给药剂量:A组(布托啡诺组)首量为布托啡诺15 μg/kg+咪哒唑仑40 μg/kg,维持量为布托啡诺 7.5 μg/(kg·h)+ 咪哒唑仑 20 μg/(kg·h);B 组(芬太尼组):首量为芬太尼 0.75 μg/kg+咪哒唑仑 40 μg/kg,维持量芬太尼 0.375 μg/(kg·h)+ 咪哒唑仑 20 μg/(kg·h)。

给药方式:首先缓慢静脉推注镇静药咪哒唑仑,时间约1 min,5 min后推注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或布托啡诺,时间约2 min),在手术开始前5 min左右给药完毕,维持量以每小时二分之一的负荷剂量给予,手术结束前15 min左右停药,手术结束后观察半小时,无不良反应再送回病房。

2.4 监测指标采用脑电多功能监测仪收集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分别记录给药前(T1)、给药后5 min(T2)、30 min(T3)以及患者苏醒后(T4)的BIS及各时点MAP、HR、SpO2:、RR,并行警觉/镇静评分(OAA/S)。OAA/S镇静评分标准:5级,对正常呼名有正常应答;4级,对正常呼名应答迟钝;3级,对正常呼名无反应,但对反复大声呼名能反应;2级,对大声呼名无反应,但对拍头和摇头能反应;1级,对拍头和摇头无应答,对伤害性刺激有反应[1]。

2.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以(±s)进行统计描述,数据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各时点HR,MAP,RR,SpO2及OAA/S的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各时点HR,MAP,RR,SpO2及OAA/S的变化(±s)

指标 组别 例数 T1 T2 T3 T4.31 B 组 25 80.90±2.42 80.50±2.31 80.40±2.35 80.54±2.43 MAP(mm Hg) A 组 25 72.05±2.13 71.65±2.14 71.25±2.56 71.92±1.67 B 组 25 71.40±2.53 70.86±1.42 70.47±2.38 71.22±2.12 RR(次/分) A 组 25 15.05±0.61 14.85±0.63* 14.65±0.60* 15.12±0.59 B 组 25 15.30±0.58 13.20±0.50** 13.00±0.48** 15.27±0.61 SpO2(%) A 组 25 96.10±0.44 95.59±0.42* 95.85±0.41* 96.01±0.42 B 组 25 95.65±0.34 91.45±0.36** 91.35±0.34** 95.14±0.36 BIS A 组 25 94.81±4.86 76.52±6.90** 65.94±7.05** 93.93±4.34 B 组 25 95.63±3.75 75.35±5.23** 68.67±6.92** 94.97±3.26 OAA/S(级) A 组 25 5.00±0.00 4.10±0.12** 2.95±0.07** 4.78±0.08 B 组 25 5.00±0.00 4.03±0.09** 2.92±0.09**HR(次/分) A 组 25 78.10±2.67 77.25±2.35 77.00±2.32 77.92±2 4.80±0.08

3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手术种类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时点比较,HR、MAP、BIS及OA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T2时B组RR、SpO2低于A组(P<0.05)。两组 T2、T3时 BIS值及 OAA/S评分均明显低于 T1时(P <0.05),T4时的 HR、MAP、SpO2、RR 及 BIS 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T2、T3时RR、SpO2明显低于A组,而A组T1、T2时的RR、SpO2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4 讨论

4.1 布托啡诺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对k受体具有激动作用,对μ受体具有部分拮抗作用,其镇痛效能较强,呼吸抑制较吗啡轻,并具有“封项效应”,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寒颤,而且它对胃肠道蠕动的影响小,很少产生烦躁不安等[3];布托啡诺与中枢镇静类药物具有协同镇静作用,成瘾性发生率低。咪哒唑仑是当前临床应用的唯一的水溶性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抗焦虑、催眠、抗惊厥、肌松和顺行性遗忘作用,消除半衰期短,镇静作用强等特点,是目前最广泛用于区域麻醉镇静的药物。

4.2 布托啡诺与咪哒唑仑联用作为区域阻滞麻醉的术中辅助镇静镇痛用药,既可以发挥后者的镇静遗忘效应,减少术中不良记忆的影响;又可以发挥前者的镇痛作用,使区域麻醉的效果更加完善[3]:此外,利用二者的协同镇静效应,还可以减少咪达唑仑的用量,这可能减少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布托啡诺对术中术后寒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对牵拉反应的治疗作用以及使烦躁发生率降低等特点,可能会使患者的舒适度得到提高。

4.3 安全性评价 呼吸道梗阻,给完镇静药物后,布托啡诺组有5例患者发出轻微鼾声,发生l度呼吸道梗阻,无需处理即能保持通气正常,无一例患者未出现3度呼吸道梗阻;给完镇静药物后,芬太尼组有4例患者发生l度呼吸道梗阻,l例发生2度呼吸道梗阻;两组间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低血压:本研究仅有芬太尼组出现2例低血压,降幅>30%,在给予多巴胺2 mg静脉推注并加快补液后,血压逐渐升至正常。恶心呕吐:两组术中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现象,布托啡诺组术后出现2例恶心呕吐,芬太尼组未发现恶心呕吐现象。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本研究制定的区域麻醉术中镇静方案,不管是在布托啡诺组还是在芬太尼组均能维持术中持续平稳镇静,术后恢复迅速,不会延长术后滞留时间,术中遗忘率高,麻醉医生对镇静的总体评价高,患者满意度高,足一种可行的术中镇静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林雪,李立环.脑电双频指数与丙泊酚麻醉.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319.

[2] 刘进,罗朝志等.局麻患者不同剂量咪哒唑仑复合芬太尼镇静效果的比较.中华麻醉学杂志,2008,28(3):284-285.

[3] 谢致,周守静,沈雅芳.硬膜外和静脉注射布托啡诺预防阑尾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复旦学报(医学版),2007,34(4):592-594.

猜你喜欢

布托硬膜外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布托啡诺的药理特性及其应用进展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靶控输注枸橼酸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