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震荡格局依旧
2010-10-30宋玉春
□ 宋玉春
西得克萨斯州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从今年2月5日71.19美元/桶冲高至4月初87.6美元/桶之后,一路下跌。5月25日,7月合约期价报67.95美元/桶,盘中最低跌至67.15美元/桶,创出自2009年7月以来的新低。随后,重拾升势,在6月21日达到78.9美元/桶,再次逼近80美元/桶的大关。之后,国际油价又走出一波下跌回升行情,并于8月2日重返80美元/桶以上。
多因素博弈
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是综合性的,主要包括世界经济状况、市场供需关系、美元汇率变动、贵金属价格、突发事件和地缘政治。今年上半年,国际油价的震荡走势正是以上多种因素综合博弈的结果。
世界经济始终是牵动国际油价神经的主线。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世界各国相继出台宏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世界各国经济渐次回暖。国际油价水涨船高,一路攀升至87.6美元/桶。但发端于希腊的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匈牙利债务问题继续令市场承压,投资者担心希腊债务危机重演,拖累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复苏,影响能源需求。西班牙减少债务水准的调整将在中期严重拖慢经济增长速度,该国的经济调整过程将比其他AAA评级的国家更加困难及耗时更长,同时,受节支举措影响,该国经济复苏将较政府预期更为缓慢,进而影响原油需求。尽管欧盟提出了援助计划,但是这个庞大计划的实施进度和力度尚未明确,不确定因素仍有很多。此外,美国经济并没有如预期那样迅速走出低谷,BP漏油事件对美国旅游业和海洋渔业带来极大冲击,同时亦对美国财政造成了极大压力。随着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的影响升级,其对墨西哥湾经济乃至美国经济复苏的负面作用也在逐渐显现。漏油事件的发生将使美国经济二次衰退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还有,中国政府调整了财政政策和金融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和其他工业的政策调整幅度尤其大,这引发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国际油价随之走出一轮跳水行情。
市场供需是影响国际油价的基础因素。为应对气候变暖和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开发非常规能源和各种新能源,从而降低了对石油的需求。2009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同比下降120万桶/天,降幅为1.7%,这是自1982年以来最大的年降幅。其中经合组织国家石油消费量同比下降200万桶/天,降幅达4.8%,这是连续第四年出现下降;而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同比增加86万桶/天,增幅为2.1%,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增速。中国、印度和中东国家占据非经合组织国家新增石油消费的全部。去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平均日减120万桶,这是连续第二年减少而且是1982年以来减少最多的一年。去年全球石油产量平均日减200万桶,也是1982年以来减少幅度最大的一年。总体情况仍然是全球石油市场供大于求,但是,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并不过分。因此市场供需引发的油价震荡幅度有限。
美元汇率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不容小视。今年年初美元持续贬值所引发的大规模原油期货市场投机风潮推动了国际市场油价上涨。但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和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担忧使得美元持续走强,从而推动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价格下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6月9日在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作证时表示,美联储将采取及时措施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复苏。他还认为,只要美国金融市场能止住下滑势头,欧洲债务危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将非常小。在伯南克言论刺激之下,市场风险偏好增强,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全面下跌,推动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价格上扬,纽约市场油价一度升至每桶74.96美元。中国人民银行6月19日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市场投资者预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将促进能源消费。这也促进了市场油价走强。
市场投机亦对国际油价震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国际原油市场的最主要参与者,以高盛、摩根斯坦利为代表的八大行遭遇美国政府调查,对整个市场信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4月16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高盛涉嫌欺诈影响,纽约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大跌近3%。投资者的顾虑延续到5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原油期货每周持仓报告显示,截至5月18日当周,总持仓量从5月初下降了超过17万口(1口等于1000桶),基金与商业多头分别下降了1.8万口、10万口左右;基于4月底看涨原油而进行套保的头寸也下降了3.2万口。这表明,曾经跟随高盛看涨原油的部分投资机构与套期保值商家开始从原油期货撤出资金。
8月3日,伦敦纽约两地油价涨至82美元/桶以上。东方IC 提供
黄金等贵金属价格与国际油价保持同步。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以及黄金特殊的避险功能使得未来黄金价格受到多种因素支撑,金价上涨势不可挡。黄金价格与通货膨胀有很大关联,已经成为对货币制度的一种支撑。正是在此背景下,黄金价格一路攀升至5月13日的历史高价1249.30美元/盎司。由于投资者担忧其他国家或将效仿德国采取更为严厉的金融监管措施,而欧洲债务危机蔓延之势不减或将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投资者避险情绪急剧升温,美国股票、期货、原油市场均震荡下跌。受到其他市场抛售压力以及近期创纪录价位导致的获利回吐压力,黄金期价随之下跌,7月29日,国际黄金价格盘中触及每盎司1156.9美元的阶段新低。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缓解以及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复苏产生的担忧可能令美元近期的走势转攻为守,黄金价格开始稳步走高,并屡创历史新高。目前世界各国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为黄金高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黄金价格高位不落。此外,现在世界各国把储备黄金作为国家战略,这使得黄金高涨具有不可抗拒性。黄金、原油同步走高的局面很可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上演。
上升亦艰难
由于美国利好经济数据和欧洲银行业绩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再加上美元走软,国际油价8月3日全面走高,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82.55美元,为近三个月来的最高水平。油价反弹的背后是一系列刺激信心的消息,包括全球股市回升、美国消费水平好于预期、美国暂停近海油气开采、BP漏油导致海上原油开采放缓以及美国飓风季节来临可能导致原油开采和供应受到影响等。
但是,年内国际原油价格大幅走高的可能性不大。目前欧美国家对银行业杠杆率的控制比较严厉,即使油价有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也仅是微幅。国际原油价格徘徊于80美元/桶左右将成短期内的常态。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降。挥之不去的希腊债务阴影正在扩散至欧盟区的各个国家。再加上各国经济金融政策的适度紧缩,由此带来的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不容忽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只会对经济复苏带来不利影响。起伏自然难免,但是大幅走高可能性却不大。另外,BP在美国墨西哥湾的石油泄漏事件也对当前脆弱的油市产生了负面影响。奥巴马宣布暂停近海石油钻探和勘测便是一例。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4日发表演讲时谈及,漏油事件表明美国经济随时可能面临突至的严峻危机。他表示,美国政府将寻求一切可能创造就业机会并支持墨西哥湾当地经济,但这对于经历两年衰退后初现复苏迹象的美国经济而言,无疑是个重要挑战。
美国资产管理公司坎伯兰顾问公司首席投资官大卫·科托克表示,墨西哥湾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将成为一片废海,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达数千亿美元。不管油井何时被封,这场灾难都将使联邦赤字大增数百亿,甚至数千亿美元,因为政府须动用紧急应变款以扩大清理浮油。与此同时,墨西哥湾周边相关企业的税收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