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气开发走向深海

2010-10-30毕新忠

中国石化 2010年8期
关键词:雪佛龙墨西哥湾远海

□ 毕新忠 郑 言

吴木水 摄

国际石油巨头正全面增加深海油气的产量。美国雪佛龙和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开发的新油田已经或即将投产。今年2月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再获重大发现,其合作伙伴哈斯基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29/26区块发现一个新天然气田——流花29-1。

中国海油公布的2010年经营计划显示,该公司今年勘探重点将集中于核心区块原油勘探、天然气勘探和深水勘探。这反映了过去10年石油勘探的一种趋势:随着陆地勘探困难的增加,一些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的国际石油公司,正将触角伸向远离陆地的大海深处。然而,能在海底世界擒住油龙的,只有那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世界级公司。2009年4月20日,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标志性项目——世界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进入关键的搭载总装阶段,标志着深海油气开发又添新军。

未受经济危机影响

经济衰退不仅影响了油气生产企业,对许多油服企业也造成了不小的打击。由于油气生产企业纷纷减少了新油田的开发,使得油服企业收益减少。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深海石油勘探却显示出增长势头。

世界最大的近海钻探承包商Transocean公司2009年四季度的深海钻探收入同比增长了30%,达到8900万美元。相比之下,浅海油田开发收入却同比下降40%,为4220万美元。Transocean公司表示在2010年将大力发展深海钻探业务,同时有40%的用于浅海石油开发的自升式平台将被闲置。

尽管找寻新石油资源对于现在的石油公司来说是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情,但只要有像巴西近海海域、西非以及美国墨西哥湾深海海域这样潜力巨大的未开发地区在,深海石油勘探就不会缺少投资商。因此对于一些大型深海石油开发公司来说,他们受油气价格波动影响也会相对较小。

对于深海石油开发来说,往往需要多年时间来完成一个项目。因此对于石油价格及能源供应市场的长远预期远比那些短期的市场运作要重要得多,所以也不太可能出现小型、短期的深海油田开发项目。

巴西是仅次于委内瑞拉的南美第二大油气资源国,3月初巴西政府宣布要让其国有石油公司巴西石油控制2007年以来发现的巴西深海油气田的所有开发权。这正是巴西逐步减少与外国公司维持10多年的密切合作,而不断加强政府对油气开发控制的体现。

勘探开发回报丰厚

雪佛龙公司也在墨西哥湾寻找石油,在这里使用的是世界上最新、功能最强大的石油钻探设备,每天花费约50万美元。经过努力,雪佛龙也寻找到一块远离海岸的油田。

雪佛龙和其他西方石油公司之所以来到这些地方,是因为对于在陆地或近海一些容易开采的大油田而言,它们所处的地位越来越不利。在伊朗,国际政治状况不允许;在委内瑞拉,它们的财产被当地政府没收;在美国,它们受到环境保护的制约;在俄罗斯,当地政府对外资进入有限制;在伊拉克,它们又担心当地的暴力活动。

所以,这些西方石油公司只好向更远的海域出发,寻找石油的脚步也就越走越远。

当然,这些公司能够把找油行动进行得更深更远,也是因为它们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些公司也开始获得丰厚的回报。2009年5月,雪佛龙公司在墨西哥湾的第一座油田开始上线生产。现在这座油田的日产量已经达到12.5万桶,成为墨西哥湾最大的油田。2009年9月BP发现的巨型油田,储量可能有30亿桶,是近年来最大的发现。

除了墨西哥湾,西方石油巨头近些年来还在巴西和加纳的远海处有重大发现。一些专家还认为,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有一个横跨大西洋的石油储藏带。

在2005年至2008年期间,从水深30米以下的油田中生产的石油产量增加了67%。

巨头占有深海勘探优势

深海油气的发现和生产的提高,也可以说来得很是时候。因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很多大的油田已经开始枯竭。一些专家警告,人类的石油产量很快就会达到顶峰,随后就开始下降。

这些深海远海处的发现,从长远来看,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们对世界能源短缺的忧虑。当然,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也大有人在。不过,对于西方的大石油公司来说,还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西方大能源公司又可以夺回在石油勘探中的领先地位,只有它们才拥有必要的雄厚的资金和技术。

雪佛龙副总裁科克兰德说,很多人都可以获得容易开采的石油,但是这样的油田不多了。而能到远离海岸的深海处勘探的公司并不多。BP墨西哥湾勘探行动的负责人雷尼说,我们之所以能进行这些勘探,是因为拥有勘探开发所需的技术。该公司在地震成像和钻探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

也有人说,深海勘探并非西方公司主动为之,而是因为不得不为。几十年前,掌握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国家和公司不多。但随着一些国家国有石油公司的发展壮大和技术成熟,很多国家不愿意让外国石油公司插手他们的勘探甚至开采。

当然资金和技术还是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巨大的技术挑战和数以亿计的资金,很少有国有企业会到深海勘探,而西方石油巨头在这十来年中则不断朝这一领域进发。他们的足迹不仅在墨西哥湾,也在尼日利亚、马来西亚、挪威和澳大利亚等附近海域出现。

深海油气开发并非坦途

虽然西方石油巨头占据深海石油勘探的领先地位,不过并非所有的国家都甘愿如此。巴西石油公司在巴西远海勘探和开采中就占有很大份额,并且非常活跃。近年来,这个公司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州海岸以外的海域,不仅发现了大型油田,而且在天然气勘探方面也颇有斩获。

另外有一些小的石油公司,比如美国的阿纳达科公司和英国的图洛石油公司,在远海石油勘探方面的成绩也很不错,尤其在加纳海岸地区。目前BP、埃克森美孚公司等巨头正在该地区迎头赶上。

但是深海远海勘探毕竟规模、资金和时间投入都很大,有一些小的石油公司不得不放弃。最近,美国戴文公司就宣布放弃远海勘探,转而进行近海业务,因为后者的回报率更高。

即使对于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的巨头来说,向深海进发也并非坦途。这是一个高成本、耗时而且很可能失败的工程。

雪佛龙公司不无骄傲地宣称,它近年来勘探的成功率为45%。用行业标准来衡量,这是个很不错的成绩。但这一数据也意味着,该公司在勘探项目上有数十亿美元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雪佛龙公司的远海勘探业务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从墨西哥湾开始的。当时还没有在深海钻探的技术,不过该公司对钻探技术的进步颇有信心。一开始,雪佛龙也试用了其他的一些技术,比如用地震成像技术,也用类似于声纳处理技术的方法,用海上感应器收集海底水流冲击岩石的声波,并分析这些数据。但是最后发现,最有把握的办法还是去钻。如今,该公司在这方面已经获得一些回报。

埃克森美孚公司过去并没有重视深海勘探,但最近也花费40亿美元,加入加纳海岸的远海处的石油开采业务。或许,这也恰恰反映了石油巨头和石油产业的一个趋势。

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以来,深海油田一直被视为石油供应的最后来源。不过,开发深海油田容易发生事故,BP在北海和墨西哥湾发生的重大事故就是典型,而且开采成本是普通陆地油田的10倍以上,因此国际石油巨头往往是优先开采地上或浅海的大油田。

但是,由于原油价格上涨和需求增加同步进行,国际石油资本开采深海油田将获益匪浅。有人推算,随着各巨头加大投资,深海油田产量将从目前占总产量的不足10%上升到2015年的20%以上。

猜你喜欢

雪佛龙墨西哥湾远海
雪佛龙公司完成对可再生能源集团的收购
温暖的墨西哥湾
墨西哥湾鱼虾死亡案
“墨西哥湾”溢油事故的环境损害责任问题研究
海洋星探组(六) 飓风肆虐的墨西哥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