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010-10-29程呈
程 呈
摘要:近年,宁波经济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在推动宁波农村工业化和经济总量扩张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宁波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能否顺利实现产业升级.面临新的考验。加快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是宁波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竞争力;对策
宁波是新型经济开放城市,也是中小企业较发达的副省级城市之一。至2009年,全市4千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属于中小企业,近8万家个体企业几乎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宁波经济的质和量。如何加快提升宁波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是一个关系到宁波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大问题。本文对宁波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及竞争力作初步的实证分析,以揭示宁波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形成过程、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
一、宁波中小企业竞争力的表现
中小企业在宁波工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中小企业在全部工业中的产值比重,一直稳定在75~83%之间。2002~2009年,以当年价计的宁波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从940亿元增长到2000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工业产值从677亿元增长到1487亿元,占工业经济增量的75%。2009年,全市8万多家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9%,产值占84.2%;在4千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6.5%,产值占66.2%。总体上看,宁波是典型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0%,在沿海经济发达省市中最高,比江苏高3个百分点,比广东高13个百分点,比山东高16个百分点,比上海高3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
宁波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结构特征十分显著。
上述情况表明,宁波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据统计,宁波工业总产值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五位,仅次于深圳、广州、杭州和青岛。这说明宁波大部分企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其竞争优势的取得与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宁波的中小企业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没有中小企业的迅速崛起和迅猛发展,宁波工业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二、宁波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微观分析
宁波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源于四个方面:
1.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是宁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宁波中小企业的主体是乡镇企业。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个私经济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改制,个私等民营经济逐步成为宁波中小企业的主体。2009年,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民营企业的比重超过80%;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乡镇企业的产值比重超过50%在小型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下工业中,乡镇企业的产值比重接近70%。从所有制结构看,民营中小企业占中小企业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90%,国有小企业的比重不到3%。这种以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为主的结构特征,使宁波中小企业在整体上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目前,民营经济在整个宁波经济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有的地方则是半壁江山。
2.宁波民营经济与浙江专业市场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宁波依托浙江发达的专业市场,民营经济发展迅速。20年来,浙江的商品交易市场发展非常惊人,至2008年,浙江全省商品专业市场达4348个,形成覆盖面广、结构完备的市场网络,年成交额在4000亿以上,连续10年名列全国第一。其中,绍兴的中国轻纺城是亚洲纺织品年成交额最大的市场,现日客流量7万人次,日成交额约5000万,不仅有上万种各种各样的纺织品面料,还有专门的染料市场、棉纱、涤纶等原料市场等,已成为全国产量最多、设备最先进、专业化市场最大的化纤纺织品产业聚集区。以此为基础,宁波大力发展自己的纺织服装优势产业,使宁波的服装纺织业闻名全国。
3.民营经济呈区域块状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宁波的民营经济相对集聚,形成区域块状经济结构。宁波中小企业在起步阶段主要是拾遗补缺,大部分企业只有少量资金,缺乏技术和人才。因此,从起步开始,宁波中小企业就主要集中在资金需求少、技术要求低、产品易模仿的行业。然而,正是这一无奈而现实的选择,使宁波中小企业在有意无意中选择了适宜其自身发展的产业。目前,虽然在制造业中的28个行业都有大量中小企业存在,但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皮革、塑料、金属制品、普通机械、交通设备、电器机械、电子等10个产业,其产值占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的70%。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表明,仅纺织、服装、机械就占60%左右。合理的产业选择使宁波中小企业得以与大企业错位竞争,并充分发挥“船小调头快”的优势。
4.宁波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传统久远,其“善进取、急图利”和“崇尚柔慧、厚于滋味”的吴越文化传统,催生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拨、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宁波精神,并形成“宁波帮”,支撑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宁波经济也称“百姓经济”,在一些经济强县,如慈溪、余姚等,平均每10人就有一人经商办企业。数以万计人民的实践和参与,是宁波中小企业绵延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永不枯竭的竞争力源泉。
三、宁波中小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宁波中小企业虽然竞争力比较强,发展比较快,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主要是产品档次低、管理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等。这些问题,在90年代中期以前,被国内旺盛的市场需求以及宁波中小企业本身的快速发展所掩盖。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宁波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展望未来,宁波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将进一步发生变化,面临新的挑战。
1.国际化的挑战。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宁波中小企业不仅面临国内大企业、中西部地区新
起中小企业的竞争,而且面临国外企业的竞争;不仅要在日益国际化的国内市场竞争,而且要走出去在国外市场竞争。而宁波的中小企业大多是在短缺经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主要针对国内市场,尤其是国内的中西部市场。二十多年国内市场的摸爬滚打,使宁波中小企业在国内市场游刃有余,对国际市场相对生疏。一批出口为主的企业,也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面对国外的反倾销指控、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问题等,显得相当被动。如何适应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是宁波中小企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2.规范化的挑战。宁波经济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先发性的体制优势。这一优势,在中小企业表现得尤为充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宁波的先发性体制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率先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取得的,具有相当多的不规范成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任
何企业不可能在“规范”以外去寻求体制优势和机制优势,必须在规范的框架内依靠不断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才能再创宁波中小企业的体制新优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3.产业升级的挑战。不可否认,宁波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中低档产品的竞争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低档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国内,中西部地区凭借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其中的中低档产品的竞争优势逐步显现出来,在国外,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基地。宁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及其它生产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低档产品的竞争优势逐渐弱化,面临产业升级的艰巨任务。但是,宁波的中小企业由于技术基础薄弱,资金实力不强,科技人才缺乏,短期内很难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如何应对产业升级的主观要求和客观压力,是宁波中小企业面临的最艰巨的挑战。
四、宁波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宁波已经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了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如何加快建立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开放型经济结构,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城市化推进现代化,加快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是宁波经济发展的两大任务。中小企业作为宁波经济的主体,加快提升的要求更为迫切。总的思路是加强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着重在“专精特新”上下工夫。
1.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目前,宁波许多中小企业完成了技术的原始积累,但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比较弱。增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鼓励企业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快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二是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依托,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三是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四是引导企业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争取经过5~10年的努力,使宁波相当一批中小企业基本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
2.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体制创新。宁波中小企业以民营经济为主,产权清晰、机制灵活。但是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是家族制管理。随着企业业务拓展,规模扩大,
需导入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方式和管理体制。推进中小企业体制创新,关键要在四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加快建立适应快速发展的运行体制。快速发展是宁波许多中小企业的显著特点。许多中小企业从零起步,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成长为销售上千万甚至上亿的企业。而更多的中小企業长期停留在某一个水平,有的甚至破产倒闭。必须及时建立起适应快速发展的运行体制,确保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二是加快建立适应与科研单位,科技人员长期合作、共同创业的机制。与科技人员合作创业或科技人员之间共同创业是宁波许多中小企业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但也有许多中小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以后,开始不断“裂变”。有的技术骨干被挖走或另立门户,有的技术合伙人退出企业等等。这些情况,常常导致企业的败落。必须加快导入现代企业制度,落实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知识产权参与投资的政策,改变普遍存在的家族制管理和“一人说了算”问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三是要加快建立适应加入WTO、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机制和体制。加入WTO以后,宁波中小企业将面临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新环境。必须开阔视野思路,转变经营理念,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敢于在与国际强手过招中发展自己,加快建立适应国际化经营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四是加快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确保中小企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3.加快培育新的优势产业。目前,宁波中小企业在纺织、服装、皮革、木材加工、家具、塑料、金属制品等产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这些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技术层次比较低的产业,竞争激烈,空间有限。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在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提升产品档次的同时,加快培育新的优势产业。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宁波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看,宁波中小企业要争取经过5~10年的努力,在目前发展基础比较好、附加值比较高、适宜中小企业发展的食品加工、文教体育用品、仪器仪表、普通机械、电气机械、电子、交通运输设备零部件等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4.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是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产物,其显著特点是企业发展与“两个创新”互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宁波相当一批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民营科技型企业。目前,与广泛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相比,宁波民营科技企业数量还不多,整体素质还不高。必须把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提升中小企业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加快发展,使民营科技企业成为宁波中小企业的主力军,以适应不断增强宁波经济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5.快速提升块状经济。块状经济集聚了宁波近60%的中小工业企业。提升块状经济,是提升宁波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抓手和载体。要按照“提高素质、做大做强”的总体原则,对块状经济进行结构优化。一是改造提升一批。对产品具有市场占有率较高,具有规模化、系列化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块状经济,如宁波服装、慈溪塑料等,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园区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扶持培育一批。对目前规模较小,但产业层次较高、发展前景良好的一批块状经济,要套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使其发展成为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三是淘汰放弃一批。对一些产品档次低、工艺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没有发展前景的块状经济,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综合利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有序淘汰,逐步放弃。
6.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提升中小企业,不可能采用“扶优扶强”式的政策。必须创新政策扶持手段,把政策的着力点转移到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上来,加快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之一。解决这个问题,要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一是探索建立多种类型的风险投资机构,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来浙创办风险投资公司。二是探索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三是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专业担保机构为主体,以商业银行为基础的信用担保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宁波民间资金较为丰裕的特点,出台规范民问个人资金借贷的有关政策文件和操作办法,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