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下的“民工荒”问题研究
2010-10-28蒯鹏州
蒯鹏州
(北京师范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5)
后金融危机下的“民工荒”问题研究
蒯鹏州
(北京师范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5)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制造业的“民工荒”现象暂时被压制,民工就业难问题凸显。但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消退,发达地区再次出现“民工荒”征兆。基于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的分析框架,从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看:供给方面,农村仍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受教育结构依然偏低;需求方面,产业升级使城市部门对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的要求发生了变化。由于需求发生了持续性的变化而供给却未有调整,剩余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结构性失衡,民工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的现象随之出现。
民工荒;产业升级;人力资本存量
一、引言
2004年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用工短缺现象。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上述现象被称为“民工荒”。金融危机影响下,国内制造业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劳动力需求随之下降,“民工荒”问题转而成为“民工就业难”。当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退时,“民工荒”现象在沿海地区又有所抬头,主要表现为技能型劳动力缺口较大,并在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上形成民工就业难和“民工荒”并存的供求关系结构性失衡。
由表1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一直保持下降趋势。但在民工就业难倾向明显的同时,我们还看到劳动力市场两极分化的现象。以2009年1季度为例,无技术等级的普通劳动力的求人倍率由去年同期的1.25和去年底的1.18下降到目前的0.79;技能型劳动力求人倍率却高达1.38[1]。这与《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中所提及的“民工荒”相关特征相吻合,“技工荒”势头又初步展露。
表1 近年来广东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2008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及《广东省2009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简要分析》整理。
又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目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达68.3%,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该年龄组人口比重还将继续增加。那么,通过充分挖掘潜在的人口红利,不仅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手段,也是迎接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当务之急。而现阶段所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寻找“民工荒”问题出现的根源,对于我国充分开发潜在的人口红利,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分析框架的建立
“农民工”实际上是由农业型社会走向工业型社会的过渡性群体,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密切相关。这方面的研究多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为基础。1954年,刘易斯提出经济社会中包含“维持生计部门”(subsistence sector)和“资本主义部门”(capitalist sector)两大部类的二元经济框架,并建立了劳动力从“维持生计”部门到“资本主义”部门转移的劳动力转移模型。拉尼斯—费景汉对刘易斯模型作了较大的修正工作,提出“农业剩余”、“隐性失业”等概念,并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划分为三个阶段。上述理论模型合称为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2]。托达罗(Michael P.Todaro)等(1969,1970)的开拓性研究也值得一提。他们关注城市的失业问题,并认为,由于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下方具有刚性,经济中存在着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里也未必能找到工作。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决策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在于两部门间“预期收入(expected income)”的差异[3][4]。
针对中国的“民工荒”现象,国内学者也曾做过大量研究。蔡昉(2005)依据刘易斯模型作出了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转向劳动力“有限剩余”的结论,并认为这并不表明劳动力已经陷入长期短缺[5]。包小忠(2005)则认为中国并没有到刘易斯转折点,“民工荒”现象的出现是源于农民工净收入减少[6]。考虑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蔡昉等(2005)还认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及旨在推动农业部门发展的三农政策(包括粮价上涨、农业税取消和种粮补贴等相关政策)都会促进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的有效提高,从而抑制了农村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规模[7]。
但由于缺乏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相关研究所得结论则往往相互矛盾。本文以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为基础,建立如下的分析框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劳动力城市化转移的前提条件,两部门间收入的差异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部门转移的直接动力,预期收入是剩余劳动力转移决策的重要依据。另外,户籍制度等制度环境,也会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决策产生影响。户籍制度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中,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已经明显减弱,而教育及医疗卫生等城市公共品的歧视性分配政策也在发生着良性变化,而且相关研究也证明,子女教育问题并不是剩余劳动力作出非农转移决策的关键性影响因素[8]。
因此,在不考虑制度因素的前提下,要解释现阶段的“民工荒”现象,需同时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供给,要判断传统农业部门中是否还滞留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现代工业部门后能否获取高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工资收入;二是需求,判断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现代工业部门的就业机会是否发生变化。
三、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依然充足
建国以后曾长期执行的城市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市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的不均衡发展状态及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差异,这在劳动力市场上则表现为收入的差异,传统农业部门中也因此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大量转移至城市,致使中国进入“刘易斯区间”,“民工荒”现象自然会随之出现。但就目前来看,传统农业部门中是否还滞留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收入仍高于留在传统农业部门内部,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在宏观层面上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剩余劳动力仍大量存在,刘易斯转折点尚未到来。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规模方面,假定农村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农村人口的人均纯收入即为农业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中国的农业剩余人口规模仍然较大,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估算农业人口中剩余劳动力比率的方法,有P=1-W1/W2,其中P、W1及W2分别代表农业中剩余劳动力所占比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及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非农业生产率以农村人口人均纯收入和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历年的农业剩余人口规模如表2所示。该测算方法中,农业从业人员的工资被高估(农村人口中包括了非农部门的从业人员),因此,实际农业人口中的剩余劳动力规模要高于表2所述水平,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显然又大于农业人口中的剩余劳动力规模。
表2 近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城乡收入差异表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另一方面,进城务工所得收入仍有吸引力,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依然存在。
农民工收入方面,城市就业部门在收入方面依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较大的吸引力。2006年8月国家统计局对24 935名各类农民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的各类农民工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19.67%,月收入在500元至800元的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总数的33.66%,受调查农民工的平均工资则为966元[9]。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农村人口平均年收入则为3 587元,平均月收入仅为299元左右。
因此,从剩余劳动力的供给方面来讲,民工荒并不能被解释为劳动年龄人口城市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提高以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也不能被解释为进城务工的工资收入太低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缺乏动力。
四、剩余劳动力的需求变化巨大
劳动力的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此,发展经济学家很早就发现,经济增长是伴随着经济结构演进和产业结构升级出现的,而经济结构演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会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产生影响,并作用于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
库兹涅茨及钱纳里等对工业化发展模式进行的经验实证分析表明,工业化是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变而出现的。中国经济增长也不例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也日益壮大。国民经济形成了从“一三二”到“二三一”的发展格局,并出现了向“三二一”发展格局转变的趋势。国民经济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得城市部门对传统农业部门中所滞留的剩余劳动力有了量上的需求,即经济结构演进对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的作用是正向的。
但产业升级在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中所起作用则容易为人所忽视。由于资本边际收益率递减,当资本在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产业部门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两个方向的流动:在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导向下流向其他产业部门,或者在本产业内部从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流动,后者即所谓的产业升级。相对于传统农业部门,现代工业部门中的产业升级更易实现。产业升级一方面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拉大城乡间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城市部门不断提高的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并对从业人员人力资本存量提出更高要求,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转移设置以质(即人力资本)的限制,现代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由于民工荒主要出现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内,而这些制造业企业又以出口外销为主,故出口品结构会对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产生影响。在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一直较大。但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却一直发生着变化。近年来轻纺产品及橡胶制品一直保持在20%上下,玩具制品等杂项制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则呈现出先高后低的趋势,机械及运输设备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04年起,机械及运输设备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率开始增速放缓,而同年,“民工荒”则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集中爆发。
作为“民工荒”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广东省的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结构更具典型性。2009年上半年,广东省出口总额为1 534.2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出口1 056.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9%;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有交叉)出口565.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6.8%;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家具及其零件、纺织类线织物及织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总额为213.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20.2%①。
五、结论
随着制造业聚集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会出现明显的结构分化:企业对文化程度较高、拥有相关技能等级的劳动力需求旺盛;对文化程度较低、无技能等级劳动力的需求则日益萎缩。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纺织品、鞋类、家具、玩具等需求刚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量下降程度有限,技术含量较高的相关产业则受到较大波及,故上述两极分化现象有所缓和。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去,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正在回暖,这也是我们观察到民工就业难与“民工荒”现象并存的原因。
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却没有因此而进行积极的调整,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一些落后地区的农村人口只看到了外出打工人员的高工资水平,另一些人则因为不正规的职业教育或现有的初中等教育体系,认为教育的投资收益率过低,甚至读书无用,不少年轻的劳动力在初中等教育阶段便选择辍学并外出打工。据调查,在劳动力输出大省,不少县的初中学生辍学率都在10%以上,甚至一些乡镇小学的辍学率也达到了5%以上[10]。
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以民工就业难和“民工荒”并存为表现形式的剩余劳动力供求关系结构性失衡将会更加严重,它的直接诱因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改变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现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这就要求政府改革现有的教育体系,缩小城乡间教育水平差距,降低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成本,提高其接受教育的收益。
注 释:
① 数据来自《2008年中国年鉴》。
[1] 广东省就业局.广东省2009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简要分析[EB/OL].(2009-04-23)[2009-08-13].http://www.gd.lss.gov.cn.
[2] Lewis W 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139-191.
[3] Michael P T.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38-148.
[4] Michael P T.Internal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Survey[M].in Michael P.Todaro[eds].Reflection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England: Edward Elgar,1995:109-113.
[5] 蔡昉.劳动力短缺,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J].中国社会科学,2005(6):11-16.
[6] 包小忠.刘易斯模型与民工荒[J].经济学家,2005(4):55-60.
[7] 蔡昉,王美艳.“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珠江三角洲调查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5(2):5-10.
[8] 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7(2):37-42.
[9]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之二:生活与教育状况[EB/OL].(2006-10-11)[2009-07-20].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061011_402358719.htm.
[10] 陈国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81.
F241.4
A
1007-8444(2010)01-0047-04
2009-08-20
2007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研究”(07JZD0001);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基于人本视角的整合研究”(08BRL002)。
蒯鹏州(1985-),男,安徽巢湖人,博士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研究。
责任编辑:张言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