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测量学》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2010-10-27姜献东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测量学测绘课程体系

姜献东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高职高专《测量学》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姜献东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根据高职高专土建类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测量新技术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从本院实际出发,提出了测量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办法与措施,旨在构建符合教学认知规律、利于改进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新体系。

高职高专;测量学;课程体系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的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在众多的高职教育改革研究领域中,课程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事关教学改革的成败。2002年5月,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课题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的课程改革建设正在我国高职高专类院校全面展开。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中的较大课题,包括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改革等。作为土建类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的《测量学》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遇到了诸多挑战,需构建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的测量学授课新体系,并不断完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也对本院土建类专业 《测量学》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程体系的构建

图1 课程体系模块构成图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专业建设规划,瞄准国内外测绘学科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前沿,结合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将本课程建设成以地面点定位为内容核心,以现代测绘新技术为主导,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要环节,以强化学生专业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最终目标的一体化现代教学体系(见图1)。为此,将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1)测绘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测绘仪器的工作原理与基本使用;(3)地图基本知识与地形图测绘原理与方法;(4)施工测量数据计算与放样方法。其中误差基本理论、测绘基本工作和适量的专业外语穿插在整个课程内容之中。课程体系主线是:地球形状和大小、现代测量仪器的原理及使用、小地区控制测量、数字地形图测绘、地形图阅读和应用、施工测量与变形观测,以期为后续课程准备较好的测绘基本理论知识,并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教材内容的调整

针对我院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总结教学经验和参考其他相关教材的基础上,自编了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精品系列教材——《工程测量》,并对以下内容进行改革:

1.在水准测量中,新教材增加了实际应用很广的测设已知高程的内容,,而老教材几乎没有涉及。

2.在角度测量中,删除了老教材中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等内容,将老教材中的水平角测量原理和竖直角测量方法的内容合并成经纬仪角度测量一节,使教材更具有系统性,并增加了经纬仪在工程测设中的使用(列举工程中的实例)。新增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删除老教材中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等内容。

3.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这一章,删除了老教材中钢尺检定、钢尺精密量距、罗盘仪使用等对建筑行业实践意义不大的内容。在地形图的应用方面,删除了教材中确定汇水范围、场地平整的土方估算等较繁且难的部分以及对学生今后的实际应用意义不大的内容。

4.误差的基本知识是将老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精减,将老教材中的算术平均值及中误差、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等较深的理论和繁琐的推导全部删除。

5.新教材增加了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测量仪器和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测量仪器的学习部分,包括其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介绍现代测量仪器,旨在让学生了解和关注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从事本职业的自豪感。

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新增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注重了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突出了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要调动和发挥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就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工学交替,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工程测量理论与实践操作并重为原则,通常的教学方法是先讲授原理和操作步骤,再让学生进行测量仪器的操作实验。但学生往往抓不住要点,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应将理论性教学环节同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机地融为一体,在保证硬件设施的前提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达到能力培养的要求。

同时,根据测量实训的特点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即设定几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工程测量的技能。教师必须根据各测量模块的要求。结合测量的仪器、场地,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对内容进行再加工,精心设计各种教学任务。任务型教学是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学习成果进行积极评价。

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改革

课程学习评价应以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基准,而不是期末考试成绩。我们为理论教学和测量实践课程设定了相应的学分,学期末以江苏省职业技能考核(测量放线工)为考核目标。课程考核的形式以课业考核为主,测试为辅。课业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测量仪器的使用情况和各测量任务的完成质量,主要通过实验报告、实习报告、测绘出的地形网和在施工现场放样的成果来体现。测试包括书面测试和操作测试。书面测试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相关计算部分采用开卷考核的形式,课程基本常识性内容则采用口试或填空、选择题的闭卷考核形式;操作测试根据测量操作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课程的最终成绩则按课业成绩、平时成绩和测试成绩三部分综合评定,各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课业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20%、测试成绩占30%。这样的评价体系能比较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成果

2006级建筑工程专业采用了新的工程测量课程体系,采用工学交替、理实一体化、任务型等教学方法与手段,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课程成绩。在第四学期,学生参加了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测量放线工技能鉴定考试。课程成绩与技能鉴定成绩见表1。

由表1可见,使用新的课程测量课程体系后,考试通过率有大幅度提高,技能考核鉴定考试通过率也有很大提高,特别是中级工,参加鉴定和通过鉴定的人数为历年之最,达到91.8%,通过率也远远高于全省平均值。这充分说明了课程改革对操作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据实习单位的反馈,2006级学生对测量岗位的适应时间比往届学生缩短,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牵涉到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改革等等一系列的改革,改革之后的教学更利于素质教育、更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更利于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更利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

表1 成绩对比表

[1]许能生,高学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2,(4):95-97.

[2]彭仪普.关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的体会和思考 [J].高等教育研究,2004,13(3):63-64.

[3]董武忠,曹国辉.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高教论坛,2004,(1):64-66.

[4]张坤宜,金向农,易又庆.谈土木测量学课程的体系特征 [J].中国测绘,2001,(1):37-38.

[5]姜献东,等.工程测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G715

A

1672-5727(2010)06-0086-02

姜献东(1979—),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工程测量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测量学测绘课程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大地测量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测量学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相结合问题的探讨
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方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