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理念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体现

2010-10-26于雪黔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课本高职

于雪黔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职业教育理念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体现

于雪黔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现代教育正面临着深刻的变化,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也在全面展开,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将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师不断充实自己,自我提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融入生物化学的教学中,逐渐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适应教育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职业教育理念;生物化学教学;教育改革

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们践行了多种教育理论,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最终发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是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一条铁的规律。

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知识又非常抽象的课程。各种化学结构庞大,反应过程步骤繁多,各种化学物质的名称非常难记,学生学起来也常感到非常枯燥。因此,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对这门课的热情,对各知识点探究的愿望,这就需要教师有极高的教学智慧。

1 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

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立足点由原来的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在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是不再关注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多少,而是注重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探知的欲望,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价。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先教会学生阅读和思考。

学生自己不读书、不思考,再高明的教师来教都是毫无意义的。自扩招以来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具备阅读能力和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因此根据学科特点,教会学生阅读和思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在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和关注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由于学生的基础和特质存在差异,因此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体来说,即使对同一个问题,我们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前不会预习。故笔者在讲授每一节课时都强调要学会读懂课本,并给予示范。如先让学生自己默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提问,教师指导其找出答案,或由教师提问学生解答,并结合临床指导应用,从而拓宽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针对中职学生,则让他们先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断句,而且对于生物化学中的很多术语和名词都不能读顺,这时教师可示范正确的读法。建议让学生早读晚读,最终达到熟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做实验方面的差距是不明显的,中职学生在实验课的动手能力方面并不比高职学生弱,实验的操作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也无显著性差异,但其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程度不如高职学生,因此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就比高职学生简单。

2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

现代教学观由原来的学科本位,逐渐转向集综合性、兴趣性、时代性,转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繁杂,对很多分子结构、链式反应,学生学起来非常头痛。那么如何在课堂内外激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呢?

2.1 结合临床病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从生物化学角度来探讨各个案例

在讲授脂类代谢障碍一节时,笔者先在医院复印了几份生物化学的全套检验报告单,然后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课本(不限于本节内容),查找有关各个生物化学指标的名称及缩写符号,引导学生产生认知的愿望。学完本节内容后,收集学生的学习笔记,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重新认识化“验单—分析化验单—诊断疾病—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这一系列的过程。这样可以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使其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获取信息,大大扩充了课本内容。

2.2 结合专业需求特点进行教学

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取舍时应各有侧重。临床专业侧重于引入对疾病的生物化学分析;检验专业应着重于对各种生物化学指标概念的理解;影像专业应侧重于对生命物质结构性质和代谢的简介。

2.3 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临床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考取助理医师资格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助理医师资格的考纲要求,事先提出关于每章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师上课时对一些考试要点应给予指点。这样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目的性,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主动探究获取知识

职业院校的教学由原来的要求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转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

3.1 教学生写论文

教师应介绍论文书写的一般程序及基本格式,适当布置相关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究精神,也为高职学生书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础。一提论文,学生就觉得茫然,其实让学生写论文主要是为了训练其科学的思维方法。笔者曾多次给不同班级的学生介绍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小学生,一天回到家里跟当教师的父亲说:“我要写一篇关于中国文化史的论文。”父亲很不以为然。几个星期过去后,父亲感到非常惊讶,孩子整天泡在图书馆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其实父亲并不在乎孩子到底能不能写出、写好这篇论文,而惊讶于孩子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拼命学习的态度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知识是多么贫乏,需要学的太多,同时也学到了很多。这就是学习过程所带来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学生写论文是有一定意义的。由于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课,因此论文题目的选择应侧重于综述性的。例如可以布置“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基因工程”等题目,使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进行书写,教师根据其书写的认真程度和规范性进行评分。

3.2 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

生物化学的实验准备是一件极其繁琐的事情,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检验专业选几名学生帮助实验教师制备实验用品。在这里学生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4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也不同,据此我们制订了相应的评价标准,改变了之前的评价标准过分强调选拔功能的缺点,着力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促进教学的功能(见表 1)。

表1 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标准

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对2008届高职学生的作业要求进行了适当调整。如让学生自选课本后的2~3道练习题作为作业。结果收上来的作业令人惊讶,绝大多数学生能跟着教师的进度把课本后的作业全部做完。通过练习,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了对本课程的兴趣,教师也为学生的进步而感到自豪。学生和教师互相督促,共同在愉快的“教”与“学”中进步。

5 教师不断充实自己,自我提高

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在课堂上是会随时迸发教学智慧的火花的。课本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工具,是教学的范例,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对话的话题。因此,利用好课本,更能体现教师的教育能力的强弱。

充实课本的内容,需要教师不断充实自己,自我提高。因此除了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外,电视、网络、杂志都是我们最好的“帮手”。教师在这些平台学到相关的新知识和了解到的新信息,都能很快地在课堂上传达给学生。学生听了会非常感兴趣,这样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课外方式学会自己探究新知识,并通过教师的帮助实现自身的进步。

总之,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的点点滴滴中都能得到体现。教师要在积累中逐渐改进、创新,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适应教育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G40-03

A

1671-1246(2010)06-0053-02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课本高职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网络教学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